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中国文化的魅力——向青年朋友推荐《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作者:张翼星 发布日期:2017-07-12

近些年来,国内出现一阵阵国学热。但究竟什么是“国学”,往往有着分歧意见或各种疑问。我对国学或中国传统文化,向有敬重和爱慕之心,但素无研究。有时也找点书来读读。

在我面前摆着两本专门讲解中国文化的著作:一本是叶朗和朱良志先生的《中国文化读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一本是楼宇烈先生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华书局,2017,以下简称《精神》)。我都很喜欢,值得向青年朋友们推荐。两书都富含哲理而又明白易懂,妙趣横生而又发人深省。我觉得两本书都可看作当前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开展美育和通识教育,提高人文素养的优秀读物。因刚刚读过《精神》,就来谈谈这本书吧。

一、什么是原创?

作者一开头就提出:“传统是我们的原创。”我们正在实现现代化,经常强调创新,而且要求原创型的创新。我们的现代化,应当是全面的,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也包括人自身的现代化。但是,现在有些人把传统与现实、继承传统与实现现代化对立起来,试图在离弃传统的基础上与西方接轨。作者指出:“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联系起来。只有继承了传统文化,才能有本民族的特色。”“我们是要做现代化的中国人,还是现代化的西方人呢?”“没有传统,哪来的原创?”把现代化根植到传统中,正是我们的文化自觉。

二、什么是科学?

这似乎是一个不问自明的问题。以往从哲学的角度常作这样的回答:“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学问。”作者直截了当的回答是:“就是一种分科的学问。”如宗教、文学、哲学、艺术、物理、化学,等等。因为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古代文化都是综合性的观察,都是不分科的。分科的学问,是从近代西方开始的。接着的问题便是:宗教就不科学吗?这是个迷人的问题。人们常常把科学与宗教对立起来,认为科学尊重理性、规律,宗教讲究信仰、迷信。作者认为,“宗教研究的是人类精神、情感生活,怎么能说它不科学呢?”笔者感到,作者这里似指宗教学。科学一般又可概括地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三、什么是“人文”?

这涉及此书的精义。中文的“人文”一词出自《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对这段文字,作者有精辟的解释:“人文化成有两层含义,一个含义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就是说,“保持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而不是现在批判的‘人类中心主义’,不要让人沦为神的奴隶、物的奴隶,同时也不要让人成为天地万物的主宰。”“另一个含义是文化最初与武化是相对的,武化是用武力强制改变人的习性,文化则是以礼乐教化,让人自觉地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礼乐教化达到的目标是自觉自律,让人们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因此,《周易》上才有‘文明以止’这样的说法。”这段解释对我们理解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理解当今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都有极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把古代倡导的礼约规范看作“吃人的礼教”,简单地加以批判和摈弃。作者指出:“人是在向天地万物学习的过程中,才提升出各种各样的道德规范。”人类首先要学习天地、自然的大公无私性,提升自己的道德意识。作者并以“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为例,说明古人从动物的亲情关系中提升出应当遵守的道德守则,学习做人的道理。

四、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以往有各种不同看法:有人说是儒家所说的“仁”或“诚”;有人说是老庄所说的“道”;有人说是《周易》所说的“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等等。作者的回答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书中对此有专题论述,是全书的核心思想,贯穿在全书中。长期以来,很多人以为人本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其实它本是中国的“土特产”。作者认为,中国自西周以来,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西方在公元一世纪后确立的是以神为本的文化。基督教是其重要精神来源之一,便是以神为本的。直到欧洲近代启蒙运动时期,某些思想家才举起人本主义的旗帜,启发人们不要做神的奴隶,而要做人自己。古希腊罗马思想固然是其重要来源,但在十六世纪以后,也是受到西方传教士从中国带回人本主义精神的影响。作者认为,中国文化中有两个优秀传统:“以史为鉴”和“以天为则”。

先说“以史为鉴”。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作者引用《尚书》中有关“敬德”、“疾敬德”(尽快提升自己的德行)、“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等说法,由此指出:“这就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特征,即决定命运、政权兴亡的,不在外在的力量,而在于人自身德行的好坏。”

儒家经典《大学》中的“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与“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关键,而修身正是自我德行的提升。为此,就必须防止物欲的腐蚀,防止人成为物的奴隶。管子在《心术》一文中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毋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这就是说,君子必须用心管住五官,用五官管住外物。作者曾把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特色概括为:“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

再说“以天为则”。古人经常强调以天地为榜样,向天地学习。在孔子庙里,常看到人们用“德配天地”“德侔天地”来赞扬孔子。老子也正是讲“道法自然”。作者引证经典,说明人道学自天道。如《礼记》中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可见天地诚然无私。《中庸》里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既是“天人合一”,又正是“天人合德”。人不仅向天地学习,而且向万物学习。老子说:“上善若水。”水总往下流,普润万物,从不居功,不求回报,并且以柔克刚。

总之,作者认为,中国文化一面强调,人要保持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同时又警惕人不要狂妄自大,不要妄图做万物的主宰,应向天地万物学习,尊重和顺应自然。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需要正确阐释和大力弘扬,使它更好地贡献于世界,这正是我们的重大任务。

五、怎样看待西方人本主义?

近代西方人在打倒了上帝之后,由于工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又逐渐把人看成了世界的主宰者,喊出了人定胜天的口号,以为人可以征服自然,改造一切。这种“人类中心主义”膨胀起来,人却逐渐被异化,逐渐被物欲和物质世界所异化,被物所奴役。上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有些思想家经过反思,发现战争的原因是争夺物质资源和财富。随后西方思想家提出了“新人文主义”,便要重新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寻找思想资源。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既不做神的奴隶,也不做物的奴隶,并且不凌驾于物与神之上去主宰一切。这种真正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可吸取为现代人文主义的合理因素。作者指出,西方人本主义有两层缺陷:一是人类中心主义,二是科技化思维,已经在现代造成很大危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正可补救这种缺陷。

六、中国哲学的特性是什么?

中国古典文献中,本无“哲学”一词,是从日语翻译过来的。但这并不等于某些西方哲学家所说中国没有哲学。其实“理学”“道学”等术语,便大致相当于西方的“哲学”。作者指出,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便有不同的哲学、科学与宗教,不能用唯一的标准来衡量。作者认为,西方哲学关注物质,中国哲学关注人事。“物质是静止的,可以精确细致;人事是变动不居的,只能是模糊的。”那么,中国哲学的显著特点是什么呢?作者谈论到三点:(1)中国的实践哲学。中国传统思想没有清楚地区分实践理性与纯粹理性,不会离开实践而去抽象地谈论纯粹理性,因而没有明确地形成西方哲学那套理论体系,如划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等。(2)中国的语境逻辑。如同说中国没有哲学一样,有人说,中国没有逻辑。作者认为,语言是与逻辑相联系的。没有逻辑,就不会有正常的语言。作者把中国人自己的这种逻辑,称为“语境逻辑”。他说:“一定语境的次序就决定了概念的性质,而不是脱离了语境来抽象地分析某个词,我们不能脱离语境来分析大前提、小前提,然后得出个结论。”

3)中国的人道宗教。许多人又说,中国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作者认为,宗教有不同的形式。“中国是人道的宗教,西方是神道的宗教。”康有为曾认为中国是有宗教的,那就是孔教。他说:“中国之人心风俗、礼义法度,皆以孔教为本。”由于佛教具有无神的性质,并有跟民主精神相一致的概念,如讲众生平等,章太炎曾想把佛教立为国教。

七、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别何在?

近代以来,西方人习惯于科技思维。作者概括其思维方式的特点是:非此即彼,易走极端,推崇理性思维,缺乏人文思考。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注重整体,往往是一种直觉的智慧。作者认为,直觉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环节或途径,有时甚至比理性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中国文化的创造性,往往体现在实践中,是在应用中去创造。作者把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概括为三点:亦此亦彼、自然合理、现实主义的中庸论。重点在“中庸。”中国传统思想中历来有“执两用中”的思想,即看事物要看到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中庸”,可倒过来讲,“用中”。作者指出,儒、释、道,都讲“中”,“儒曰致中,道曰守中,释曰空中”。《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道德经》中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佛教经典《中论》里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这便是“空中”一词含义的来源。作者认为,“中”就是顺其自然,就是中道,儒、释、道三家在这里是相通的。与西方的思维方式有着重大差别。中庸是讲原则、有标准的。不能过度,也不能不及。讲究中庸,正是要使社会达到中和(和谐)的状态。

八、读书与做人是什么关系?

作者在二者之间划了等号。读书(包含求学与治学)与做人,不是两回事。作者引清代学者朱用纯在《劝言》中的话:“要知圣贤之书,不是为后世中举人进士而设,是教千万世做好人,直至于大圣大贤。”读书目的究竟何在?作者提出三点,是有先后顺序的。(1)通晓人道,明白事理。作者指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根本特点,就是看一切问题都和人联系在一起,都要思考,它对人有何教益。”(2)变化气质,完善人格。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里所说“为已”,不是指为个人私利或炫耀自己,而是指提升自己的学问,不断地完善自己。(3)拓展知识,学习技能。读什么书呢?中国文化古籍,便是经、史、子、集。“经”,“经者,常也”。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经典。“史”,即历史,明古今之变。“子”,即不同学派对天道、地道、人道的认识。“集”,内容较杂,又分总集、别集、专集。文艺作品,也归于此。“可以长见识,养性情。”怎样读书?主要在于“得其意”,能“举一反三”。作者在《增广贤文》中的“好书不厌百回读”一句的后面,接上一句:“精意寻求十载功”。读书的次第呢?作者按《中庸》所说的顺序:博学、慎思、明辨、笃行。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学智慧的文化,而不是单纯学知识的文化。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里最难的便是“自知”与“自胜。”

九、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

一百多年来,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始终是一道历史的主线,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实力日益增强的条件下,这个问题更突出了。现在国外办了很多孔子学院,这固然是一种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形式,但应当有更多的途径与形式。作者指出,“传播中国的文化,就应该以我国文化为主。”我们必须拿得出自己独创性的东西,而不能总是去迎合别国的口味。我们的中医与国乐等是走出去了,但往往并没有把真正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内涵的东西传播出去。许多人还缺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熟读原典,真正把握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并不需要大张旗鼓的做法。作者提出:“不求轰轰烈烈,但求不绝如缕。”使传统文化的种子,一代一代地连绵相传。在国外从事中医的人,不应只是开药治病,更应是指导人们正确地生活的老师。“中医文化的核心是养生文化。”“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十、什么是知识分子的天下情怀?

书中的结语以此为题。作者引用宋代哲学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表达中国文人的志向。

我更想到清代思想家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抱负。作者在这里进一步讲解了《大学》中的“三纲”“八目”。认为“三纲”是人应该达到的目标。他说:“‘明明德’就是把美好的、光明的、能够照耀天下的品德发扬出来,‘亲民’也可以解释为新民或近民,不管哪种解释,都是文人的一种志向。”“然后是要达到‘至善’,这是人生最高的理想追求。”至于“八目”,则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其中心环节是修身。“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内圣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的功夫”。总起来看,“八目”就是一个完整的内圣外王的功夫。目的是达到“三纲”。中国文人,或现在所说的“公共知识分子”,常有一种忧患意识,看到社会的种种弊端和民族的某些劣根性,总希望通过自已的努力,去改造社会,改变人心。作者说:“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天下情怀。”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北大人,更常常以天下为已任,勇于担当,不怕牺牲,这种情怀,就表现得更为恢宏、深远。

《精神》一书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附录部分还专门阐述了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和对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建构的思考,等等。虽然作者说这不是一本学术性的著作,而是他多年讲演的一个集子,但却反映了他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和宗教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书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上简介的十点,只是就我浅见所及,挂一漏万地向青年朋友作一推荐,希望大家亲自读读这本书,只要认真,一定会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