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丧文化”现象的剖析反思与教育启示

作者:蔺芳、王志杰、周培京 发布日期:2017-07-12

摘要:外来文化的输入伴随社交网络的传播,使得“丧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在青年网民群体中影响较大的亚文化。文章通过分析“丧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发展现状,剖析其内在原因与传播特点,并就“丧文化”对青年成长和大学教育造成的冲击与影响展开反思,提出建议。

关键词:丧文化;价值观;网络素养

一、“丧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文化内涵

(一)“丧文化”的兴起与主要表现形式

近两年以来,互联网开始兴起“反鸡汤”风。与“爱拼才会赢”“努力是成功的基石”等传统“心灵鸡汤”不同,表达颓废、麻木、绝望、悲伤等消极情感与黑色幽默的“丧文化”以文字、漫画、影视创作为载体在社交网络传播,以“表情包”为载体二次传播,加之以“丧文化”为依托的市场营销行为的助推,“丧文化”在网民尤其是青年网民群体中激发广泛共鸣,产生较大影响。

综合来看,“丧”指向的是一种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念。“我差不多是一个废人了”“不努力一下就不知道什么叫绝望”“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锥心的语言结合“悲伤蛙”“葛优瘫”“懒蛋蛋”等生动的视觉形象,可大致描摹出“丧文化”及深受“丧文化”影响的青年群体画像:“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地活着,他们丧失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只能像行尸走肉一样麻木地生存下去”[1]。这是一种悲观主义的情绪表达,不设期望的心理状态和自我矮化式的价值观念。

(二)“丧文化”的传播与受众

在消费领域,由于“丧文化”切中了部分消费群体的某种心理需求,不少从业者开始挖掘的商业价值,如与“喜茶”对应的新兴品牌“丧茶”、台湾某奶茶店推出的“消极杯”、某洗发水品牌在官方微博上征集“毒鸡汤”……利用“丧文化”开展营销的方式,与传统服务行业“给消费者舒适体验”的宗旨相背离,追求的是一种个性鲜明的、“变异”的精神文明,这种消费趋势的升级,随着“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群体的主力而越发明显。

在文化与娱乐领域,除了与“表情包”文化结合达到复合性的传播效果,影视作品中“丧文化”的展现也进一步加深了其影响。《马男波杰克》《海边的曼彻斯特》《不求上进的玉子》《四重奏》等影视作品,以“丧”的基调描摹某种生活样貌和人生状态,引起网民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关注和热议。

结合社交网络、影视作品、线下营销的受众定位和使用群体来看,青年网民群体受“丧文化”影响范围最广,程度最深。而作为一种特殊的亚文化,“丧文化”的影响范围与主流文化相比,依然处于一个十分局限的范围之中。一项基于全球青年的调查显示,中国的青年人更有幸福感,对未来更怀有希望。[2]另一方面,以“蓝鲸游戏”为代表的含有“自伤”乃至“自杀”性质群体为的萌芽和传播扩散,是部分深受“丧文化”浸染的青年人的一种极端化的情绪表达。可见,“丧文化”其影响虽然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而影响特定范围内青年的作用机制却可能产生极端后果,需要引起教育者的关注和反思。

二、“丧文化”起源分析

(一)社会心理因素

1.青年群体的阶段性心理特征

“丧文化”流行的背后,存在与之对应的心理成因。青年群体尤其是18—25岁的大学生正处于成人初显期[3],这一时期自我意识高速发展,但并没有达到健全水平。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人存在高度的自我关注和自我不稳定性,易产生情绪的剧烈波动,叛逆、焦虑、以及一些极端化的心理状态,而因为正处于探索人生无限可能性的特殊阶段,青年人也最易陷入迷茫,受到各种亚文化的影响。高度的自我关注则反映在,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存在着较大差距,在短期内难以跨越时,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策略,他们往往采用“防御性悲观”的态度,即大幅降低期望值,回避因为可能失败或无法达成目标而产生的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否定。[4]

2.社会转型引发的物质焦虑与价值观迷失

“丧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必然存在孕育它的社会基础。青年人的问题往往不仅是青年人本身的问题,而是某种社会问题在青年群体中的集中体现。20世纪尤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受经济市场化与社会全球化影响,我国社会转型速度进一步加快,阶层上升通道愈发狭窄并呈现逐渐关闭趋势,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脑力工作者”愈加贫困化、草根化,且社会阶层板结的趋势因为过多的“不可抗力”而无法扭转,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为价值导向的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由此引发物质焦虑和价值观的迷失。缺乏合理有效的疏解和引导,青年人转身走向接受“丧文化”等主流文化的背面。

(二)媒体传播因素

1.网络时代外来文化、青年亚文化的交融与本土化发展

“丧文化”的崛起,与“宅文化”“ACG文化”的兴起一样,背后都有外来文化输入的因素。“丧文化”的最初缘起就与日本文化有密切关系,“丧文化的前身,其实就是曾经蔚为壮观的‘小确幸’。如果说‘小确幸’讲述的是人生的一种‘小获得’,‘丧文化’则是在小确幸的基础上,渲染和突出人生的‘大失去’”[5],而“小确幸”就来源于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创作;而对于“丧文化”本身,在诸多日本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都出现关于“青春为什么不能虚度”的拷问。

网络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带动全球文化交相融合,开放的网络环境带来了鱼龙混杂的外来文化,青年由于对网络的熟练掌握,较为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影响,并将其与本土青年亚文化交融,进行本土化的二次创作,这为“丧文化”在中国的兴起提供了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土壤。

2.网络信息传播和网络社交的便利与商业营销因素的介入

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和社会交际有了更为有利的工具和途径。相较于之前的线下沟通交流,网络为青年交流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方式,并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兴趣爱好的青年群体共同交流,逐步发展出以共同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为分区特征的垂直社交网络,具有共同颓丧心态的青年网民借此实现了网络聚集,完成了“丧文化”产生、加工、传播的整个过程。

此外,真正助推“丧文化”成为流行文化的是商业营销因素的介入,“丧文化”表情包和“丧茶”等“丧文化”周边现实产品的产生,便是利用了“年轻人对于鸡汤文化的反感,他们喜欢丧文化产品是对自己真实生活的一种自嘲”[6],也进一步推动了“丧文化”在其他领域的扩展,而网络红人为追求热度而不断进行的关于“丧文化”的内容创作,则是不断将“丧文化”推向公众视野的重要原因。

三、“丧文化”的实质与影响

(一)实质:合理性与谬误性并存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丧文化”的流行有其合理性和谬误性。合理性在于,“丧文化”是网络时代下群体心理与社交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谬误在于,“丧文化”代表的虚无主义与主流价值相矛盾,且存在部分极端倾向。

网络社会的各类现象归根到底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丧文化”的兴起与流行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就现实生活而言,青年网友的人生并不遵循着单一向前的轨迹,必然存在挫折、失败与迷茫,也存在因物质缺乏、心理失衡或现代工业社会精神危机引发的负面情绪,即所谓的“负能量”。在网络社交的作用下,个体的负能量得以汇集成群体焦虑。另一方面,网络社会并不与现实社会完全对应,“丧文化”借助网络流行文化进行传播,就必然存在着夸大、跟风、炒作的成分。此外,“丧文化”对于多数网友而言,仅仅代表着一种网络娱乐和交流方式的选择,网友用自嘲的方式讲述“沉重”的生活,并借此达到了宣泄负能量的目的。因此,“丧文化”的广泛流行有其合理性因素,也不意味着虚无主义在青年网友群体中得到普遍认同。

语言为人所用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使用者的思想和情绪。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负能量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正能量,网上甚至出现了专门的“反鸡汤”“黑暗鸡汤”,颇受青年网友欢迎。部分网友在跟风表达对“丧文化”用语、段子或文艺作品的喜爱时,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会不自觉得受到影响,这一点需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实际上,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丧文化代表的是人生虚无主义,这与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朝气蓬勃、胸怀理想的青春正能量相悖,对于青年群体的成长起到负面引导作用。此外,“丧文化”中还存在部分极端倾向,抑郁甚至消极厌世心理状态与一般性的负能量有着本质区别,而在“丧文化”传播过程中,二者经常混淆,这对于青年网友的心理健康产生危害。“丧文化”的传播深受外来文化影响,如日本社会里“宅”“啃老”的青年文化风气,也会对我国青年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二)对青年成长和大学教育带来的冲击

青年网友是“丧文化”传播的主要受众,他们将不同程度地受到“丧文化”的影响。从《感觉身体被掏空》等文化作品在网络风靡可以看出,青年网友倾向于借助“丧文化”达到情绪宣泄和心理纾解。之所以选择用“负能量”来对抗“负能量”,恰是因为“正能量”话语中所宣传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存在巨大差距,使得人们对传统上“伟大、光明、正确的事情”产生怀疑。即便人们并不完全认可颓废、麻木、漫无目标等虚无主义所内含的价值观念,但负面信息对注意力的占据必然会影响青年网友对于世界和自我的判断。“丧文化”倡导通过消极逃避取得与世界和个人内心的和解,这或将导致青年抗压能力、竞争意识、进取心的缺乏,进而影响青年网友的成长轨迹。

“丧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流行,也给大学教育带来一定冲击。首先,个体的心理易受到群体心理的影响,但悲观与无助成为一种群体性心理并体现为“丧文化”、甚至借助社交游戏传播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其次,当负能量充斥着网络空间,就要求网民个体对网络信息中的是非、善恶与美丑有着基本的辨识能力,这对于高校网络素养教育提出了挑战;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观念教育、价值观教育,网络信息环境极大影响着学生观念形成与价值塑造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发挥实效,就必须占据信息阵地、抢夺信息话语权,这就要求高校创新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四、对青年教育的启示

(一)线上线下联动,关注青年心理成长与表达需求,打击恶意炒作与极端倾向

“丧文化”的兴起与流行既有现实作用也有网络因素,因此教育工作应当关注线上线下的协同联动。一方面,应当关注青年的现实发展问题,对青年最为关心的学业、情感、就业等问题应当有充分的关怀,保证青年健康成长,感受现实温暖,从源头阶段避免学生受到颓丧心态的影响;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丧文化”流行背后所反映的青年心理与表达层面的诉求,以网络舆论场作为发现现实问题、理解青年诉求、积极准确引导的重要场域,通过网络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判、网上应对,降低“丧文化”的线上传播和青年参与。此外,应当发挥教育者与管理者的联动作用,在商业行为、文化行为等方面加强监管,打击关于“丧文化”的恶意炒作,对于社会文化中出的极端倾向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为青年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丰富青年精神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社区环境

“丧文化”的兴起源于青年的无意义状态,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正能量网络文化的匮乏,尤其是契合青年特点、满足青年需求的优质网络文化。因此要驱散无意义状态,就需要加强优质网络文化建设,丰富青年的精神生活供给。

青年不仅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接受者,也是网络文化的创作者,这启示教育者一方面应当准确把握青年的网络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应当重视青年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营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社区环境,以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网络文化丰富青年的精神世界,避免“丧文化”的侵袭。

(三)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培养正确网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青年之所以容易受到“丧文化”的影响,其根源在于正确价值观和网络素养的缺乏。因此应对“丧文化”的影响,应当以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作为抓手,以树立正确的网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教育者,应当结合网络发展的新特点,引导学生树立选择多少、辨别真伪、明晰是非、界定善恶等为代表的网络素养与能力[7],针对“丧文化”的传播,重点应当是明晰是非、界定善素养的培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以正确的网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标准,自主对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避免“丧文化”的错误影响。

 

参考文献:

[1]杜莉莉.到处都是“葛优躺”因为“丧文化”真的很流行啊[EB/OL].[2017-6-12].http://tech.sina.com.cn/i/2016-07-13/doc-ifxtwiht3665197.shtml.

[2]中国年轻人对世界未来最乐观:勤奋就能出人地[EB/OL].(2017-2-11)[2017-6-23].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2/367627.shtm.

[3]段鑫星,程嘉.成人初显期理论及其评述[J].当代青年研究,2007(2):20-27.

[4]胡燕,杨东明,李雪峰.学生防御性悲观的现状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2(3):121-126.

[5]曾于里.“葛优瘫”代表的丧文化,是年轻人对世界的温和反抗[EB/OL].(2017-2-11)[2017-6-23].http://culture.ifeng.com/a/20170404/50886010_0.shtml.

[6]寻空.“丧”文化营销完全指南[EB/OL].(2017-2-11)[2017-6-12].https://www.huxiu.com/article/198670.html.

[7]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素养及教育内涵解读[J].北大青年研究,2017(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