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校园也是教育”:校园营建类学生社团实践思考——以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建社为例

作者:朱亮亮、黄彬凌 发布日期:2017-07-12

摘要:“校园环境”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独特功能,发挥校园环境的文化功能、使校园规划和建设的过程和结果成为思想工作可资利用的资源,值得高校思考和探索,其中校园营建类学生社团深度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和硬件,为“校园也是教育”理念的施行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

关键词:校园环境;学生社团;权力距离;公益性;参与式设计

 

2017年5月,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北京大学建校119周年‘双一流’建设推进交流会”上阐述了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设想和理念,其中专门指出“校园也是教育”。他指出,校园是有生命的,好的校园可以塑造人、教育人,给人以感悟和启迪,校园也是教育的一部分。这体现了北京大学对育人工作全面、深入和立体的思考,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模式不断深入和校园规划理念转变的背景下,新兴的学生社团——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建社应运而生,该社团致力于通过参与式设计过程改善校园空间及环境,在帮助师生了解校园的规划和建设进展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参与设计、建造校园的平台。校园营建类学生社团为从校园环境出发实现育人目的提供了新的思考向度。本文以成立于2016年11月的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建社为例,分析其实践中呈现的若干特点,并从中提取有益经验,为校园思想政治工作范式的转变提供参考。

一、校园环境的文化意涵、教育功能及北京大学校园景观的独特性

环境与人的互动关系很早就引起了建筑学、环境学和社会学的关注,大学校园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场所及特殊精神的物质载体,也日益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当代中国的大学校园生活,在相当程度上延续了“寝室—食堂—教室”的三点一式的、半封闭式的模式,这就使得校园环境扮演了更为突出的教育角色。

现代大学及校园观念来自于西方,Campus一词的拉丁语源指“一个具有连绵不断的绿色的场地”,即郊野,这与现代大学多建于远离闹市的郊外有关,也暗示校园景观的一些重要的特点。西方的景观规划师和教育心理学者首先开启了对校园环境的文化意涵及教育功能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念,如美国著名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师理查德·P.多贝尔将大学校园比喻成历史名城,强调校园环境应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多样的历史景观和强烈的视觉特征。前苏联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则指出,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重要前提。景观设计领域也针对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设计理念方案。

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界、公共景观设计界及学术界也对校园环境的重要文化功能关注度日益提升。对于校园环境的定义及内涵,有研究指出,校园环境是“一系列经过设计的场所,这些场所反映了一所学校希望引人瞩目的价值。这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复杂的景观环境”“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校园文化发达程度的外部标志。校园环境不仅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接受教育、与人交住重要的物质环境,它还担负着以教育为目的的精神与文化功能,有着校园文化的意蕴,包括了丰富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 [1]大量研究指出,大学校园对于学生的心理认知、文化记忆和精神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始终秉承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北大历史上曾有两座校园,最初为沙滩红楼,现已经被辟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1952年,北京大学搬迁至原燕京大学校址,一甲子以来在以燕园为主体的校园中创造了新的校园景观文化,以未名湖、博雅塔及北京大学图书馆为核心的“一塔湖图”已成为北大师生心中重要的精神依托和北京大学的重要文化标志,代表了北大人追求学术进步的探索精神、思想自由开放的浪漫主义和永远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使命感。“博雅塔下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读书”“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成为广泛流传的关于北大校园的诗句,尤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散文家谢冕先生的《永远的校园》为突出代表。北京大学校园环境因其特殊的历史根源和文化底蕴,堪称“校园也是教育”在中国的突出代表。

通过校园环境建立独特的教育资源,实现大学文化传承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多种途径和方式,其中由学生社团主动参与校园规划、设计及施工各环节的工作,在国内尚属新兴的尝试。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建社的实践,展示了“校园”本身作为教育资源的实现途径,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范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二、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建社的成立及实践

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建社缘起于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学生一次自发性的校园环境改造工作,20余名2015级硕士研究生利用未名湖北岸红四楼北侧的荒废建筑边角场地,运用生态设计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挖坑、填土、设计驳岸结构等一系列工作,实现雨水花园的生态功能,并遵照物尽其用、生态循环的理念,使用建筑余料等,全手工打造了一个雨水花园,除生态功能外,还成为了集交流、休憩、活动功能于一身的优美校园空间。此后,这些学生组成设计团队,先后承接设计营建了北大万柳公寓客厅改造项目、万柳公寓门厅改造、贝公楼二层北侧改造、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图书馆“草图”空间设计等,并参与了北大二教“树下”创意空间的设计美化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效果和反响。随着校园设计实践的不断深入,团队也日益壮大,2016年11月以总评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北京大学团委学生团体部评估并获准成立,由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在2017年春季的社团招新活动中吸引了来自全校各院系学生的关注、加入。

目前,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建社正式注册学生259人,其中理学部101人、信息与工程学部24人、人文学部36人、社会科学学部42人、经济与管理学部39人、医学部5人、跨学科类12人;本科生137人、硕士研究生99人、博士研究生23人。可以看出,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人数基本持平,专业分布以理学部人数居多、涵盖所有学部。由此可见,参与校园规划与营建,对于全校各年级和专业的学生均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社团成立后,继续受到包括学校校园规划部门等单位的关注与支持,目前正在积极参与28楼地下后勤服务大厅改造,28楼、32楼门厅改造,38楼、39楼学生活动室,新太阳127社团展示空间和三角地—大澡堂沿线规划等多个项目的方案设计,逐渐成为北京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和改造中一支独特的生力军。

三、校园公益营建社活动的主要特点

(一)低权力距离:激发学生创造性

“权力距离”由荷兰心理学家Mauk Mulder提出,指拥有较少权力的个人(I)和拥有较多权力的他人(O)之间权力分配不均的程度,其中I和O出于同一社会体系。美国社会学者Geert Hofstede发展了这一理论,根据权力距离的大小将文化划分为高权力距离(HPD)文化和低权力(LPD)距离文化,在HPD文化中 ,每个成员都期望保持其在社会中的合适地位,拥有较少权力的一方要绝对服从,而且下级部属较满意于命令式的管理方式。而在LDP文化中,成员期望得到更多的参与任务,并降低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的重要性。上级和下级认为彼此间本质上是平等的,只是分配给他们的任务不同而已。大量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证明,LPD文化更能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一些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研究也发现,当代中国大学生逐渐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降低权力距离的诉求。[3]

长期以来,校园规划和校园环境改造被认为是管理者的职权和工作内容。尽管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规划和建设中开始收集和倾听师生的意见,但师生的信息知晓程度和参与程度均较低,更多的是服从和接受管理部门的规划,在一些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双方还存在一定的对立感。校园公益营建社的出现,在校园规划者、校舍管理者和校园实际使用者之间搭建了一个低权力距离的平台。公益营建社成员自述:“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校园,与未名博雅朝夕相处,同时也发现校园当中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一下暴雨就‘看海’,生活区各处堆积自行车被大家调侃为Parking University,不断的拆件被同学吐槽为北京工地大学。以前,我们认为这全部是学校的事情,于是在BBS上吐槽抱怨,实际上我们自己可以马上行动起来,改善身边的空间,同时也是自我教育和走向未来的机会。”[4]学校管理方的信任和委托,改变了过去的权力距离,例如在万柳公寓客厅改造的过程中,项目的委托方特殊用房管理中心对公益营建社团队充分赋权,从平面设计图到家具采购均由该社团完成,改变了学校管理、学生接受的权力分配格局,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最终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效果,改造完成的公寓客厅已成为特房中心的样板间。此后公益营建社再次承担特殊用房管理中心的改造项目,对更具公共性的门厅进行改造,学生再度发挥创造力,组建了由入住该楼的学生组成的参与式设计工作坊,再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校园规划和管理部门寻求与学生校园公益营建社团在低权力距离下的合作,为校园环境的师生共建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学生社团管理乃至其他学生事务的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 参与式设计、参与式管理:校园文化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参与式”设计是今年来颇受关注的设计理念,在工业设计、景观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领域已被广泛接受。这种方式可以深入细致地了解用户的行为、需求模式,同时,参与式设计过程中用户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往往能够突破传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模式,推动相应的理念、服务及技术变革。

校园的使用者是师生,校园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师生,师生在校园生活中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并将其继承和发扬。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建社在参与校园设计及营建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契合并彰显北京大学的精神与气质,并通过具体的设计方案实现独特的校园文化。

同时,通过参与式设计,公益营建社引入了新时代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新要求、新期盼。在互联网时代强化下的后喻文化环境中,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环境建设与改造的过程中,才能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的新步伐。如学生校园公益营建社早期完成的未名湖北侧备斋废弃边角地改造的小花园,位于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北侧,是营建社骨干学生经常活动的区域,基于对场地的熟悉和日常活动的需要,在设计中引入了雨水花园的概念。这是一种上世纪末才提出的雨洪管理概念,通过模仿自然的渗透系统来管理城市中的雨水径流,雨水花园可以滞蓄削减洪峰流量、减少雨水外排,利用植物截流、土壤渗滤净化雨水,减少污染,并经过合理的设计以及妥善的维护能改善环境,为鸟类、蝴蝶等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5]这种新兴的设计手段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雨洪管理和水系治理中还是首次使用。公益营建社还承担起了花园的养护工作,定期对其进行微改造,设计者、使用者、管理者角色的统一推动了校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并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三)公益教育、生态教育的有益尝试

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建社自成立以来,就将公益性作为自身的重要原则,以完善校园、服务师生和自我教育为主要目标。在公益营建社完成的自建项目中,如备斋雨水花园、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图书馆“草图”空间等,学生主要利用废弃空间、闲置物品等作为建筑及装饰材料,并通过社员的手工劳动完成;在校园建设的委托项目中,公益营建社扮演的角色也并非收费设计的“乙方”,而是以校园环境的改善提升、使用者诉求的满足和自身实践经验的提升为目的。在协商、立项与设计营建的过程中,社团成员的公益意识、公益能力及奉献精神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生态文明教育也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参与生态校园的设计与营建工作,无疑是实现生态文明教育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北大校园公益营建社非常注重适应生态设计手段,并在营建过程中注重环保材料的使用及资源的高效利用,如上文提及的雨水花园等。在积极采用废弃物、闲置物作为建材的过程中,营建社提出,“垃圾其实是被放错了地方的资源”[6],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可持续的硬件理念。由此设计建造的生态、绿色的大学校园也将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最好载体和催化剂[7]

四、校园公益营建类学生社团前瞻与高校育人工作新范式

校园公益营建类学生社团在理念和实践中的若干特点,对当前的高校育人工作范式的转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发。

目前,北大校园公益营建社正在寻求与校方更深层的合作,包括设计、营建、咨询、评估、培训、文化宣传等多个角度和层面。校园管理者和教育者可继续适当降低权力距离,提升学生主体性,进一步将管理转化为合作、激励与指导,加强公益精神、生态文明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这种与专业教育高度结合的社团实践活动中,学生工作部门还可贯穿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在内的其他技能培训。最终通过校园环境的改善提升与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实现育人的最终目的,这也正是“校园也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建社的影响和带动下,同济大学“有空营造社”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营造类学生社团也纷纷开始参与所在高校的校园营建实践活动,随着此类学生社团活动广度和深度的发展,也必将为高校育人工作范式的转变提供更多的经验和研究资源。


 

 参考文献:

[1]赵依莎.利用校园环境强化文化濡染作用——以华东理工大学部分校园环境为例[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

[2]曾姿竞.主动性人格、权力距离导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3] 王晶,张爱琳.中美大学生权力距离对比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5).

[4][6] 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建社:我的校园我做主!“景观设计学”公众号[EB/OL].[2017-5-17].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cyNDA0Mw==&mid=2650685123&idx=1&sn=b10b005c4a88de767fb19a3258eb639c&chksm=befeb0a7898939b1c5b35af52656eec351657eb31a55e82e8e0509910f87697a5566102573e6&mpshare=1&scene=1&srcid=0517tJYfTXAN2HEa7qNNK4CE&pass_ticket=3njPQEHxoqecN2bHYBrfE%2F341SG54GnpvDC0IhvVDvxaMIq830eT%2FyPc6IUv%2BONR#rd.

[5]洪泉,唐慧超.从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获奖项目看雨水花园在多种场地类型中的应用[J].风景园林,2011(3).

[7]屠佳.试论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J].中国德育:第三卷,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