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网络新青年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作者: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7-07-12

摘要:网络新青年培育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与北大精神传统,与网络化、全球化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相呼应,并最终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文章归纳提炼了网络新青年的概念内涵,并从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出发,论述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阐明网络新青年培育是网络化、全球化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内涵的重要着力点。

关键词:网络新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关联;模式创新

 

网络社会的崛起深刻改变了高校育人环境与青年成长轨迹,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网络育人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理论上,我们相继系统阐述了网络社会理论与全环境育人理念,提出了青年主体性原则;实践上,以北大网教办作为北京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统筹协调机构,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多场域开展网络育人工作[1]。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网络新青年”概念,将网络新青年培育作为网络育人事业的路径与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网络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生长点与着力点。

一、网络新青年的概念内涵

(一)网络新青年概念简介

网络新青年,狭义上来说,指的是传承了北大新文化内涵与五四“新青年”精神,具备较高的网络信息素养和能力,通过自主、自律实现人生日新,从而融入并引领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当代青年群体。

在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网络新青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内涵要求上,一方面,网络新青年特指拥有较高的网络信息素养,拥有较强的认识辨析能力、现实转化能力、主体建构能力和价值塑造能力的青年群体;另一方面,网络新青年泛指具备自主、自律意识,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主动适应成长环境的青年群体。在指向意义上,一方面,网络新青年特指新时期的北大新青年,代表了北大青年学生之于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青年理想品格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网络新青年泛指中国新青年,指将中国文化气质内涵与网络化、全球化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最后,网络新青年定位于青年教育,它以网络社会理论为问题探寻背景,以全环境育人理念和青年主体性原则为理论探讨起点,以北京大学网络育人工作为实践探索基础。网络新青年培养是网络化、全球化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路径与方向。

(二)网络新青年的教育内涵

习近平同志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随着全球性网络社会的崛起,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主客体关系等因素发生了变革,促使高校育人工作者对这三个基本问题不断反思。其中,网络新青年培育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它构成了对于这三个基本问题的基本回应。

1.培养什么人

网络新青年即网络时代青年培养的理想目标,它所蕴含的育人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协调传统文化与时代内涵的青年,要求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近代新青年精神传统,把握互联网时代创新变革思维;培养协调北大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的青年,一方面注重人文素养的培育和科学知识的传授,一方面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实践成果的孵化;培养协调全球视野与社会主义方向的青年,增强前沿意识、国际意识和方位意识,培养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引领未来的青年。

2.如何培养人

网络新青年培育以全环境育人理念和青年主体性原则为理论起点,它从以下三个维度解决了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几组基本矛盾。

首先,在历史性、时代性和未来性的维度上,网络新青年的概念既源于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的历史遗产,也源于网络社会环境下对青年发展、青年教育、青年责任的时代思考。创新能力是成为引领未来人才的关键,而创新能力的习得离不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汲取和转化,以及对学生基本能力素质尤其是网络信息素养的教育,这组矛盾在网络新青年培养的模式中得以统一。

其次,在主体、客体和环境的维度上,网络时代特点导致师生信息互动的主客地位发生逆转,青年学生自主性增强,网络新青年培育强调师生互为主体,青年学生通过自主、自律实现自育,达到人生日新;虚拟场域成为“网络世代”成长成才的基本环境,而传统的教育形式难以突破是空间界限,网络新青年培育则强调现实与虚拟等多个育人场域形成育人合力。

最后,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上,网络新青年培育以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作为提升青年、引领青年的关键抓手,实现对青年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有效教育。网络素养教育面向的是网络信息时代信息筛选、真伪辨别、是非区分、善恶坚守的挑战,旨在培养学生的认识辨析、现实转化、主体建构和价值塑造能力[3]。是非善恶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而解决“多少”和“真伪”则是解决“是非”与“善恶”问题的前提,网络素养教育实现了能力素质教育和理想信念培育的统一。

3.为谁培养人

网络新青年培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具体来看,“合格建设者”意味着我们所培养的青年群体能够成为立足中国、走向国际、引领未来的群体,成为民族复兴事业上的主力军;“可靠接班人”意味着青年群体需传承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网络新青年培育通过创新能力培养和网络素养教育完成对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政治品格的塑造。

二、网络新青年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

(一)网络新青年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一致性

青年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成型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正是青年学生较为容易和频繁接触多元文化、接受各类思想影响的时期,因此如何保证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避免错误思潮的影响,是教育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也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综合的教育过程,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不仅包括文化素养的培育,也包括理想信念的塑造。而网络新青年作为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培养目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文化素养教育目的是培育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没有充足的文化素养就无法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而文化素养也是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新的内涵,在当今的网络时代,网络文化素养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新青年的培育过程,就是网络文化素养的养成过程。网络时代的文化素养,培育的主要是青年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必备的四项能力:选择多少的能力,网络时代信息数量极大、纷繁复杂,如何控制信息获取的数量,避免信息超载和信息异化,就成为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基础能力;辨别真伪的能力,在庞大的信息流当中,青年学生应当学会如何甄别出真实可靠的消息,避免错误消息的误导;价值取向的能力,一切信息背后都有价值观的指导,即使是真实可靠的信息,也存在多种价值观的冲突,如何在真实的基础上保证正确的价值取向,就成为网络文化素养的更高要求;行为选择的能力,价值取向决定行为选择,青年学生获取适度、真实的信息,保证正确的价值取向,最终的指向是指导行为选择。在正确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如何正确融入和改造世界,是网络文化素养培育的终极导向。

理想信念教育根本目的是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立场。理想信念的具体培育目标也是变化的,随着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内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新青年的培育力图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即是理想信念培育的重要目标。网络新青年的培育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一方面注重青年学生健康正确的人格养成,另一方面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方向。这个过程不仅是是在培育网络新青年,更是在培育中国网络新青年,努力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网络新青年培育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动态的、发展的过程,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对象,应当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网络新青年的培育,便是对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特征做出的相应调整,是对时代需要和青年需求的及时回应。

当今时代是网络化和全球化的时代,网络化和全球化带来的信息过载与多元文化冲击等问题,成为青年学生培养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体现在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主要是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时代内涵、精神坚守与创新追求、中国特色与全球视野等几对矛盾。而网络新青年的培育,从新青年、北大新青年、网络新青年、中国网络新青年等概念入手,循序渐进,力图解决这几对特殊的时代大潮中出现的矛盾问题,既抓住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又回应了随网络化和全球化而来的时代需要。

在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受到新的影响和冲击,青年学生成长历程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对于教育内容有了新的需求。一方面,网络新青年培育关注网络对青年学生的重要影响,将网络作为重要背景囊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分析和决策制定过程中,同时将网络作为重要手段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网络新青年培育关注青年学生在互联网大潮中急需的网络文化素养,不仅注重培养青年学生使用网络技术发展自我的能力,更注重培养青年学生在网络时代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做到理性用网、科学用网。

三、以网络新青年培育为着力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特点

教育模式是特定历史阶段与社会环境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界逐渐探索形成了“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三全育人”理念中对于教育主体、教育载体和教育过程形成了统筹安排,是长期以来思政教育的指导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4]。然而,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变化形势,“三全育人”理念所代表的传统思政教育模式逐渐暴露出问题。首先,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有着区分严格的二元对立,教师是育人主体,学生作为客体,教育更多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与观念灌输。而网络时代环境下,育人主体多元化、传播途径多样化,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增强,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暴露出主客关系固化的弊端。

其次,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依托于既定、有形的物理空间,而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世代”的诞生,虚拟环境成为了学生接收信息的重要场域,仅仅依托于狭隘的物理环境将使得教育过程难以发生实效,容易丧失教育主阵地。最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强调全过程育人,但这个“全过程”指的是在学生入学、期末、毕业、就业等特点时间节点完成的特点育人工作,而非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全过程。互联网的发展普及使得信息成为一项不间断供应的产品,数据统计显示,北大学生的每天在网络上的停留时间超过了14个小时,如何顺应这一趋势,开展教育引导工作,成为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的紧迫要求。

(二)网络新青年培育的模式特点

网络新青年的培育,遵循全环境育人的时代方法和原则,它的核心理念是突破原有时间、场域、主客体关系的限制,要求调整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积极发挥青年自我教育主体性,整合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等教育资源和手段,建立健全全环境育人理念指导下的立体复合的“大思政格局”实施模式[5]

1.思想观念塑造,引领时代青年成长路径

青年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深,较为容易受到网络影响,作为教育者,应当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到青年学生网络行为的全过程,一方面引导学生的网络观念,另一方面以此为抓手,实现对青年学生全方位的思想观念塑造。因此,要积极倡导“融入·节制·创造”网络文明观、“自信·自省·自育”的网络教育观和“自主·自律·自新”的网络人生观,将网络观念教育贯穿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全环境教育场域。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网教办)通过“大学生发展综合素养”课程、“新青年·享阅读”读书沙龙等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多种形式,向青年学生传递正确思想观念,引领网络时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2.实践创新孵化,激发青年自我教育主体性

思想观念教育来源于实践,最终服务于实践。全环境育人理念下的网络新青年培育以尊重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为前提,以激发青年学生自我教育、创新创造的主动性为目标。青年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具有充分的能力进行自我教育,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认识到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作为教育者,应当具有引导意识、平台意识,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保证学生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为学生自我教育、实践创新提供平台。

我们通过举办“网络新青年”评选、网络文化节、网络文化日等活动,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多样的平台,同时对涌现出的优秀青年学生和团队进行孵化,充分尊重自主性,积极扶持他们的发展,对网络新青年培育实践进行了有益探索。

3.网络素养教育,回应时代方位与青年需要

作为对网络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特征与青年需求的回应,网络新青年的培育应当关注于网络时代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和由此而来的青年多变的思想特征,将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着力点。

青年研究中心(网教办)通过举办脱机自习、网络安全大讲堂、网络安全素养教育等活动,培养学生在过载的信息环境中选择多少、辨别真伪、明析是非、界定善恶的能力,实现了对网络文化信息素养教育内容革新的探索。

 

执笔人:

蒋广学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 副教授

王志杰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干部 助教

周培京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干部 实习助教

 

参考文献:

[1]蒋广学等.全环境育人理念的探索实践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3]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素养及教育内涵新解读[J].北大青年研究,2017(1):33-36.

[4]李国栋,朱灿平.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1999(4):12-16.

[5]蒋广学.“全环境育人”理念的阐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7):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