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作者:吴旭 发布日期:2017-07-12

摘要:深入探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规律,切实发挥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作用,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文章从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怎样的育人功能,发挥其育人功能需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以及如何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创新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要求,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充分说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探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规律,切实发挥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作用,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一、源头活水: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系统的育人功能

(一)哲学社会科学有助于完善育人的知识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一个能够“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一定是具有深邃思想、丰富情感、端正观念的人,是能够运用自身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人。特定的思想、观念、情感不会凭空产生,而是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如果说思想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火炬,那么知识就是必不可少的薪柴。各门具体的哲学社会科学从不同角度对人类社会不同领域问题进行研究,通过传授前贤积淀的系统性知识,可以为学生理解人的精神世界,思考人性、感悟人生,以科学的方法观察社会现象,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有利于纠正“科学主义”盛行导致的学生知识结构的畸形。钱学森先生曾说:“应该让学科学的学点艺术,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应该有艺术素养。”就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起的作用来看,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大科学”概念的提出并逐渐为社会所接受,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出现了一种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倾向。把一所“好大学”办成“一流大学”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得益彰、互相融合发展的过程。学校办得好不好,除了一些具有可比的量化指标,还有这所大学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校园文化,真正一流大学培养的学生都带有这所大学的印记。我们要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他们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专门人才和领袖人物,都要把学生的“心智”和人文精神的成长放在首位。在这些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哲学社会科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2]只有掌握了一定思维方式,能够独立思考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人,才是一个健全的、能够实现自由发展的人。在探索主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不仅留下了丰厚的知识财富,各个学科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分析问题、透视规律、审视世界的思维模式,能够为学生认识并改造世界提供有力有效的方法论。例如,文学能够形象化地表现作者的心灵世界,让读者通过文字媒介与作者实现主观精神层面的交流互动,让作者自身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与认知得到广泛传播;历史学通过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源流脉络进行考证,以史为鉴知兴替,能够培养学生宽广的历史视野动态分析的思维方式;哲学通过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问题,锻炼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本质进行穷根究本的追问、对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进行鞭辟入里的关怀;政治学通过对权力、利益等核心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如何对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从而构建和谐发展的人类共同体;经济学通过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稀缺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法学通过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分析研究,培育学生的规矩意识、规则观念,为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打下基础;社会学在培养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做出实证解释和验证。人类社会及其所处的世界是一个极端复杂的多元系统,只有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才能避免管中窥豹、盲人摸象。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是人类在长期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所积淀的认知精华,对丰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功能

在当代中国,大学的育人工作必须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如何紧密结合这“四个服务”,培育具有正确坚定价值观的人才,是育人工作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都应当有鲜明的价值立场、正确的价值判断。正如德国现代存在主义哲学主要代表人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3]。当前,社会思想观念日趋活跃,高等教育理念百舸争流,主流与非主流并存,先进与落后交织。这必然带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思潮纷然杂陈、相互碰撞,如果没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和育人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在高校中,除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正确价值观教育的功能外,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也不同程度地具有一定的价值观教育功能。比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类课程具有理想教育功能;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各种艺术类课程则具有审美观教育功能,等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通过回答人生的价值、目的是什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等问题,能够指导大学生形成端正的人生态度,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下迈好人生的实践之路。

二、谋定而动: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4]对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而言,我们在充分肯定其“能”有效育人的同时,也要辩证思考在什么制约条件下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明确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才能针对性地逐个攻关,为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之路铺设坦途,使其发出更加璀璨的育人之光。具体来说,哲学社会科学要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就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关系。

(一)哲学社会科学的“隐性”育人功能与教育者主观挖掘的关系

哲学社会科学在育人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但这些功能往往不是显现的,而是“隐性”的。即哲学社会科学所蕴含的育人资源,如同各式各样的矿藏,这些“原材料”若不经过“深加工”,则其使用价值将大打折扣;只有历经匠人的淬炼和锻造,矿物才能得到提纯,才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更大的价值。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中所蕴含的育人宝藏,也只有经过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的充分发掘才能够彰显其光芒。因此,教育者不仅要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和理论的讲授,更要从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来审视自身学科。由于各个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教师的政治觉悟、认识水平、工作能力的差异,就可能导致一些宝贵的育人财富“沉睡”,使哲学社会科学与育人工作难以形成有机联系。

(二)教育者能否正确处理意识形态性和学术性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5]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主导地位,也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当前,某些缺乏正确思想指导和科学方法论的哲学社会科学,往往打着“科学的”“学术的”旗号,实际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这不仅不能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反而还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同时,违背哲学社会科学具体学科发展规律,生硬的、简单的搞“泛政治化”的哲学社会科学,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实现学科发展的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统一,是哲学社会科学能否有效育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哲学社会科学的本土性与国际性的关系

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其不断创新发展,通过对人类自身和世界的持续探索来充实育人资源。实践提出的问题,是学术创新和理论发展的源泉。哲学社会科学首先应当从中国实践出发,以研究中国现实问题为中心,解决和回应现实中存在和提出的问题,使哲学社会科学真正成为治国安邦、经世济民的学问。另一方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不能囿于一隅、闭门造车,而是必须敞开胸怀、博采众长。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当通过广泛吸收先进文化,丰富我们自身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在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开展国际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如何在繁花似锦中不随波逐流,在百家争鸣中有效甄别符合中国实际的思想,把世界文明内化进中华文化,实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世界一流、国际水准的有机统一,是哲学社会科学实现科学发展,在不断创新中有效育人的必然命题。

三、迈步图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创新

(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宣传和研究的主阵地。因此,在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力量,统筹资源,优化布局,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对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辐射和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活的灵魂,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确立大局意识,从发展的大局、政治的大局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不仅重视科学地解释世界,更强调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理论品格,既重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研究,更重视“怎么办”的研究,着眼于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途径和有效办法,切实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主题,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动力。要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理论创新,增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这是整个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共性问题。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来说,创新同样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任务中。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应该在世界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要与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相称,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问题的中心应该在中国,而不是在外国;要服务国家战略,为中国的发展提供理论创新成果,发挥智库作用,为改善全球治理和促进人类文明的和谐繁荣提供来自中国、来自东方的智慧。要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使命感,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坚守自己的价值,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要立足中国大地,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推进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加快完善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学科。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提倡求真务实、求真和求新

相结合,在教材中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成就,特别要提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结合中创新,在应用中创新,为大学生解惑释疑。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教师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紧密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体现国家意志、反映人类文明,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又是大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思维方法,以及体悟相关学科价值导向的直接窗口和平台。因此,要加快建设一批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基本覆盖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专业领域,让学生能够直接有效地接受相关学科精髓的浸润。教材的优劣与否,关键取决于编审人员的学科素养。要以提升教材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系统性为重点,选拔政治立场坚定、专业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熟悉教材建设规律的人员,组建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编审队伍。哲学社会科学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共同财富。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就要充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精华,要以开放的胸怀博采世界优秀教材。但必须注意的是,在当今形形色色的思潮中,世界范围内的教材存在良莠不齐的现状,有些甚至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倘若一味地“拿来主义”,则势必会影响大学生的是非判断,产生“价值雾霾”。因此,要制定引进教材选用管理办法,加强教材进口管理,严格规范国内出版机构与境外出版机构的教材出版合作。要严格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进行导向和质量把关,规范教材选用,加强对教材选用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违规处理。

(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力

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探索新知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又要致力于引导学生沿着符合国家和民族乃至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正确方向成长成才。育人的目标决定了育人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多元性,绝非凭借任何一门学科的一己之力可以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协同,综合各种要素形成合力,以优化的手段来实现育人工作的实效性。1983年,教育部决定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经30余年的建设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体系逐步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研究、学科建设和专门人才的正规化培养提供了依托平台、制度保障与合法性依据[6],同时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社会思潮多元激荡的今天,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力量难以充分支撑育人工作的开展。这就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学科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携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办成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4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3.

[4]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6]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创建30年的回顾和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