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双一流”建设对于全面提升北京大学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决定性作用。北大文科是学校架构和学科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文章从“双一流”与文科互为促进的关系谈起,分析了北大文科的现状、优势与挑战,按一流学科的要求,结合北大文科的学科实际,提出了推进文科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双一流;哲学社会科学(文科);战略规划
一、“双一流”与北大文科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中央对“双一流”提出了明确要求,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在多领域建设一流学科,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2]。“双一流”的特点是高起点,选择大学综合实力强和学科优势明显的高校和学科予以重点支持。它有两个核心: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世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四个自信”,只有坚持四个自信,才能坚持教育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前进。“双一流”建设将推动形成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体系。关于北大“双一流”建设,北大党委书记郝平归纳为“同舟共济、脚踏实地、奋发有为”;北大校长林建华提出“努力把北大建设成为一所伟大的学校。”[3]学校领导对“双一流”提出了学校、学部、院系三个层面分类理念,不同层级学科架构和学术体系改革重点不同,学校层面重点是学科构架和教育改革,学部是学科交叉融合,院系层面是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4]。
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分三个阶段目标,近期目标是整体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建一流大学,需要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建一流学科,需要加强学科统筹和规划,进行分类管理,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北大应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5]。北大“双一流”建设,要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院系和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学科交叉与融合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既是北大“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部分,又可带动和促进北大理工医学科协同发展,推动“双一流”整体建设。北京大学正在奋力创建“双一流”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而哲学社会科学无论对于一流大学还是一流学科,其作用意义都很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以全局和历史的眼光认识到北大文科对“双一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要在学校治理体系和体制机制改革中统筹考虑。
二、北大文科的基本分析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新时期,北大文科责任重大、使命自觉。
建校119年来,北大文科始终站在中国思想文化和学术研究的前沿,积累起辉煌的育人成就和显赫的学术声誉。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就出现了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萌芽,《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提出,创学堂目标是“为各省之表率,为万国所瞻仰,规模当极宏远,条理当极详密”[6]。1898年至1949年,北大“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哲学社会科学谱写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光辉的一页,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研究国学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镇。1949年至1998年,北大“旧邦新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学科体系更加完整,整体实力得到增强,基础学科的引领地位愈加突出。1998年以来,北大“奋发有为”,哲学社会科学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为“双一流”建设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北大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总数1269人,约占校本部的50%;包括人文学部、社科学部、经管学部,22个院系;历年来在国家级文科优秀成果评选中屡获佳绩,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61项,第七届49项,获奖数连续5届蝉联全国高校榜首;文科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策研究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绩,推进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展,包括《儒藏》工程、“国外所藏汉籍善本丛刊项目”、秦简和西汉竹书整理研究、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项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与研究(CHARLS)项目等,前沿与交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国际影响力逐年上升经过百年学术积淀,北大文科奠定了国内总体领先、国际影响较大的优势地位,主要体现在[7]:第一,文科对学校和学科建设贡献力大。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北大16个学科排名第一,其中8个在文科(人文7个,社科1个);2017年QS学科排名中,北大有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0,都是文科:现代语言学(第7)、语言学(第10);北大28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其中文科占16个。第二,思想传统影响深远。“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等传统的提炼传承,哲学社会科学功不可没。第三,体制机制不断创新。近年创建了人文社科研究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提升了基础研究的能力。第四,人才结构趋于合理。学校有“博雅讲席”“博雅荣休”教授计划,并专门为文、史、哲、考古院系创立了“人文讲席教授”“人文特聘教授”“人文高级访问学者”项目,促进了文科尤其人文学科人才队伍的长远发展。第五,国际合作突出科研占比。“北京论坛”自2004年以来共举办了13届,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5004位专家学者与会,其中境外2710人,涵盖33个学科,其中人文社科30个。“燕京学堂”共招收了3届342名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其中来自欧洲、美洲的学生190人,占总数的55.6%。2016年北大与中央美院举办了“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2018年即将举办“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北大文科国际交流的层次和质量,北大文科的国际影响进一步增强。
但也应清醒看到,尽管北大文科优势明显,但与国家需求、人民期待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学科发展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一些基础学科优势受到削弱,学科整体水平与世界一流相比仍有差距,学科布局不尽合理;能够引领思潮、推动发展的重大研究成果有限,原创性的知识和思想不足;在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中全校统筹有待加强;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有待提高;学术研究和话语体系国际影响力存在不足。
三、推进北大文科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部分,就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北大文科有着深厚的底蕴,始终贯穿“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使命感。北大文科应该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应该成为探索真知、研究学问、解决经济社会生活重大问题的平台,应该成为人类思想和文化传承、文明理念和规则的制定者,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设计出符合科学规律、社会道德、人民期待的制度和规则来[8]。
北大文科“双一流”建设,首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央31号文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讲话为指引,推进北大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发挥学部统筹、院系主体作用。北大文科有的已进入世界一流,但整体离“双一流”建设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在体制机制、顶层设计、评价标准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以下是笔者结合科研工作进行的思考,就推进北大文科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守正创新”,对文科总体战略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学科建设。从“双一流”建设的高度思考和定位北大文科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路径,统筹推进具有北大特色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该体系应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做好学科统筹和分类建设: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学科建设;二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打造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体系;三是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加强基础学科发展;四是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五是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既要继承和发扬北大文科的深厚底蕴和学术传统,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完善支持北大文科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服务理念。北大文科的学科建设、学术探索、科研组织、管理服务工作应当遵循尊重个性、尊重学术的原则,既鼓励自由探索,又进行统筹整合,建立起符合北大文科实际的制度基础[9]。
第二,制度设计上向基础学科倾斜。北大文科基础学科总体水平高,在国内居于优势地位,但与世界一流大学比较,从体制机制到原创性成果都有明显差距。基础学科研究世界的根本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般性的理念和原则,其目的是增进知识、创新理论,而不是满足某个具体的或直接的需要。应用学科建立在基础学科之上,更直接地回答和解决世界急需的问题。自蔡元培校长开始,论述了“学”和“术”关系,即明确了重点发展基础学科,以及在基础学科之上建设应用学科的思路。北大的“双一流”建设,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工科、医科,都需要基础学科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结合学科现状和发展需求,建议:一是学校统筹提出有关人文社科的“基础学科发展规划”,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上重点扶持;二是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科研组织、队伍建设、科研条件、课程体系方面重点支持基础学科;三是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基础领域推出一批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的学术成果;四是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策研究进行差异安排,突出对基础学科的倾斜;五是完善现有的学校、学部、院系三级管理体系,加强学部在学术组织、科研评价、成果评审、跨院系协调的作用,跨学科促进基础学科发展。
第三,推动学科交叉,提升学科竞争力。从认识论角度看,交叉学科研究更有助于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作为相互联系的复杂整体加以认识,进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研究有利于综合性、复杂性问题的有效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使这些学科研究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突破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往往导致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兴学科的产生”。应改进现有科研组织形式,建立学校、学部、院系三级交叉平台,深化“内设外用”模式,完善协同创新制度,改进人员评聘、资源配置、学科评估、考核激励机制,推动院系二级学科、跨院系一级学科交叉,促进资源要素有效汇聚流动[10]。鼓励文理工医交叉,推动跨学部师资力量的自由组合,实现更广泛的交叉研究,催生新思想、新学科。在学校层面布局和建设若干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创新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在学部层面,发挥学科群的综合优势,重点建设新兴和交叉领域。
第四,服务国家战略,构建一流智库体系。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政启民”的重要作用,出思想、谋战略、提对策,是智库的根本功能[11]。在北大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建设智库,是现代大学制度、大学功能的内在要求,与北大自身的学科建设互为促进。北大要在国家急需、意义重大的领域开展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研究,充分发挥北大文、理、工、医多学科优势,构建准确开展现实问题研究、回应国家重大需求、服务中央决策的一流智库体系。对于国家发展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这类底子好的智库机构,要继续大力支持,并主动培育推进新的智库如“一带一路”研究院的建设。北大的智库定位,应既立足于深厚的学术研究又准确反映现实问题,既有时效性又兼顾战略性长期性,对策研究的成果应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第五,人才队伍是北大文科发展的最核心要素。人是学科发展最核心的要素,北大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依靠一支结构合理、稳定发展的人才队伍,有的学科甚至依赖于某个人、某几个人的引领。从学科发展的长远考虑,需要更加重视文科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合理配备学科发展需要的充足人才资源,以基础研究和重大问题为导向,通过集群聘任,布局学科带头人及学术团队,引进一流的前沿领军人才,带动研究方向、学科结构的调整。从与学校规划匹配的目标定位、分类发展、考核体系、薪酬体系改革四方面着手,逐步构建以“预聘制”为核心的师资队伍。盘活存量,推进新老体制融合,创设“近者悦,远者来”的制度环境,为中青年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第六,进一步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标准。坚持北大文科长期提倡的“精品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推进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不把SCI\\SSCI\\CSSCI\\A&HCI等引文数据作为科研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是正确认识和对待。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标准体系,针对不同人员、项目、成果,针对不同学科,针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同类型,针对不同研究成果形式,进行分类评价。合理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坚持同行评议和社会评价相统一、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和结果评价相衔接、适时和延时评价相补充的评价方式。[12]坚持政治和学术相统一的学术评价标准,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点的学术评价体系。形成正确的学术导向和良好的学术气氛,鼓励教师潜心基础,关注和研究中国与世界问题,提高学术成果产出质量和全球影响力,取得重大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北大文科历经百年辉煌,一批学科已进入世界学科排名前列,未来将不断提升整体实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深化体制改革,提升统筹能力,健全“学校—学部—院系”分类管理机制,改进现有学科布局和评价体系,稳定发展文科人才队伍,营造宽松和追求卓越的学术环境,是北大文科实现世界一流的重要保障。北大文科要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交叉研究,推出更多原创性学术成果,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水平,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加快构建北大“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为北大“双一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Z].2015-10-24.
[2]马延奇.“双一流”建设与大学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9).
[3]郝平.同舟共济脚踏实地奋发有为——郝平在北京大学建校119周年“双一流”建设推进交流会上的讲话.
[4]林建华.在“北京大学第44期干部研讨班”和“北京大学第8期中青年骨干研修班”上的报告.
[5]郑波.围绕“双一流”建设创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J].北京教育:高教,2016(3).
[6]郝平.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
[7]北京大学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全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若干问题的意见.
[8]萧群.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9]王博.在2015年北大文科科研大会上的讲话.
[10]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备案稿).
[11]李卫红.高校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使命担当[N].人民日报,2014-2-6.
[1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Z].20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