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

作者:陈威 发布日期:2017-06-10

    

摘要:学生逆反心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面临的困难。文章从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五个要素分析了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并提出有关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成因;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某个角度来说,思政教育是一种说服工作。凡是说服,最常遇到的问题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不仅大大削弱思政工作效果,还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热情。正确认识逆反心理,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和消除这一心理现象,是切实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思政教育逆反心理[1]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与社会要求对立、与教育者期望目标背离或与事物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盲目抵触,表现为一听到“共产主义”“为人民服务”等词语就产生抵触情绪,采取冷漠隔阂、怀疑观望的态度[2],而不是实事求是地考虑其性质和意义;二是情感偏斜,表现为对思政课程、教育活动持有“凡是卖不出去的才做广告”的情绪化对抗,采取敷衍、敬而远之的态度,另一方面,又对西方思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三是两极走向,表现为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或是用“见得多了”来否定其榜样价值,或是用“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来讥讽其“不合时宜”,有的甚至还怀疑先进人物的行为动机,认为他们是为了捞取名利;四是逆反应,表现为封闭自己,对来自外界的教育和帮助,有莫名的反感,在行为上进行对抗,使原本是正常的情感沟通变成了逆向思维的起点。

二、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从逻辑上来说,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五个构成要素,也是五个影响因素。研究者可以从中挖掘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教育工作者

1.教育工作者素质水平不高。[3]心理学中态度理论认为,教育者的可信度是影响目标对象接受传播信息、形成或转变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思政教育涵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思政教育者若没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广博知识储备是无法胜任思政工作的。目前高校部分思政教育教师观念陈旧、知识结构单一,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一知半解;也有部分人理论水平虽然达标了,但教学能力不足,只会照本宣科,经常有理说不清,就会使学生怀疑思政教育内容的可信度。2.教育工作者个人魅力不足。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代表认知主体,O为与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人,X则为PO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任意对象,正负号表示PXQ的评价是赞成还是反对。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竟其功。判断三角关系平衡与否的规则为,三边符号相乘为正则平衡,为负则不平衡(见图1)。如果假设P为大学生,O为教师,X为思政教育,在平衡状态下,有两种情况会让P(大学生)不喜欢X(思政教育):一是P(大学生)喜欢O(教师),但O(教师)不赞成X(思政);二是P(大学生)不喜欢O(教师),O(教师)赞成X(思政),也就是常见的“只要你赞成,我就反对”的心理。理想的结果是大学生喜欢思政课(P喜欢X),所代表的平衡状态为P喜欢OO也赞成X,又或P讨厌OO也讨厌X,而后一种状态并非理想的模式。

可见,教师是否赢得学生喜爱和信任,将深刻影响思政教育效果。如果教师言语行为树立的形象不佳、缺乏威信、甚至作风败坏,那么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思政课也不会赞同,甚至不屑一顾;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学生很喜欢某些思政教育教师,但这些教师在有形无形中,反对思政教育,也会造成造成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抵触。

           \"1.jpg\"

1:海德平衡理论

(二)教育对象

1.教育对象逆向思维和独立个性的发展。高校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成熟的巨变时期,思维方式、视角已由简单、单一的正向思维向逆向、发散思维等发展,这成为逆反心理产生的基础。此外,性意识的觉醒让大学生的独立、成人意识不断增强,认为自己有能力独立处理事务、应该自己管理自己,强烈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认可。当思政教育的劝导触犯到学生的自我价值、自由意识时,就可能有意无意地诱发逆反心理。

2.教育对象的强烈好奇心与辨识力不足。高校大学生群体是经过高考严格选拔出来的群体,具有好奇心、求知欲较强的属性,更偏好于新鲜事物,喜欢去探寻、体验新知识和观点,所以更容易接触到西方的蛊惑性较强的思潮。但大学生阅历经验缺失,容易出现认知事物的巨大偏差,产生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的错误心理。

(三)教育内容的原因

1.教育内容重复过度。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意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意的东西”。所谓过犹不及,这里描述的就是心理学中的“超限效应”[4],即在说服工作中观点复述的次数与被说服的程度呈倒U型曲线关系,复述观点的次数增加会让同意的人数增多,让说服效果增强,但超过一定次数后,就会引发心理不耐烦或逆反现象,同意的人反而会下降。从小学到大学,思政教育贯穿学生学习整个过程,内容上是以螺旋的形式不断加深,重复性无法避免。但次数太多,积累到大学阶段就成为问题:一是高校思政教育与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内容有交叉;二是高校思政教育各课程之间内容有交叉。不可否认,重复能增强教育效果,但这种纵向“战线”拉得过长,一旦超过某个限度也必然造成心理上的“抗拮性”,也就是逆反心理。

2.教育内容脱离现实和学生心理实际。卡耐基曾说过,“唯一能影响别人的方法,是谈论他所要的,教他怎样去得到”。只有将所要灌输的观点与被说服者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让说服达到最好的效果。思政教育的主体内容是科学、先进、正确的,是经过历史和实践反复检验的,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巨大帮助,但也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难以紧跟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现实脱节,不能解释社会变化的热点焦点问题;二是过于理论化,不能很好地与学生实际心理需求结合,没有回答学生在生活、学习、择业、交友等方面实际问题;三是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存在“一刀切”“万能钥匙”现象。以上问题,让思政教育成为束之高阁、机械记忆性课程,引发不信任感和逆反心理。

(四)教育方式

1.病理性说服。心理学中有一种“禁果逆反”[5],即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高校教师对不正确的非主流思想不是正面迎击,而回避躲闪、讳莫如深,有意隐藏部分事实,靠片面的“大道理”来诱导、控制学生改变态度。这种掩耳盗铃式的堵塞、控制,只会让好奇心强的大学生越想弄明白,形成逆反。

2.考核机制不恰当。心理学上存在一种“过度理由效应”[6]。即如果人们行为理由本来是充分的,但外界以更具吸引力的刺激增加更多理由,那么人们对自身行为的解释会转向这些更有吸引力的刺激。长期以来,思政教育课程主要依据分数来判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这就容易让学生将“拿学分,完成学习任务”[7]解释为思政教育课程的意义,而忽视思政课程的本来意义即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思想水平。考核机制的不恰当使学生更加注意它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它内在价值。

(五)教育环境

1.社会环境的干扰。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我国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思想文化的冲突日益增多,多种矛盾的价值观念并存,大学生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社会现实的不完善,社会矛盾凸显,与思政教育的正面宣传形成强烈的反差,难免让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怀疑和抵触。

2.思政课程情境单一。情境对思政教育至关重要,逆反心理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其中情感因素在逆反心理构成中居主导地位,起着驱动作用。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接受思政教育,效果肯定比疲惫低落时好。如果教育对象接受教育时精神疲惫、情绪低落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思政课程多采用单一枯燥的大班授课,让大学生容易在课上心生厌倦,效果自然不好。

三、消融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了解逆反形成的成因,目的是为了寻求对策,更好地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带来的问题。

(一)教育工作者

1.实行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准入资格制度。优化工作队伍结构,增强工作队伍活力:一是加大选拔力度,让更多业务素质过硬、道德品质优秀的人才走到思想政治教育岗位上来;二是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培训规划,定期举办骨干教师、新进教师示范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和个人素养;三是严格考评机制,建立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反馈系统,科学评估工作者的教育业绩,促使他们不断提高教育水平,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实施教师联合聘任制度。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建立特聘教授资源库,统筹全校优秀师资力量参与思政教学。尤其是吸引有阅历丰富、造诣深厚、认同思政价值观、具有人格魅力、感染力的教授来兼职加入思政教育的教学。

(二)教育对象

促进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主动性。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摆脱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权威”感,深入大学生群体,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实际需要,将课堂内的教育延伸到课堂以外,不仅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同样成为他们生活中的“益友”,加强他们对教育者的认同感;在教育过程中,要始终着眼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贯彻民主原则,展开平等的交流和讨论,认真聆听他们的真实想法,耐心解开他们的“心结”,引导他们正确思考和认识一些现象和问题,而不一味地“我说你听”唱独角戏。使大学生感到自己独立的人格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有利于消除他们的对抗心理,提高他们参与和配合教育者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三)教育内容

1.做到反复而不重复。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接受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后就可能接受同类的更大要求的现象,称为“进门槛效应”。在思政教育中,要遵循渐进原则,提高教育内容的层次性,让大学生在渐进的过程中自觉学习,而不是让他们在高要求面前树起“心理屏障”。虽然思政教育是不断循环的过程,但不能过度重复。反复性教育不等于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要结合新的现实情况不断充实教育内容,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着眼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解决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普遍关心的问题,不做形式化宣传,克服教学中“教非所需,解非所惑”的缺陷。

2.充实教材内容。在课程内容开发上,利用好高校自身校史资源,编写符合校情思想政治教育校本教材,提升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系统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真实性、可亲近性。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导学生如何用所学去观察和解释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如何解决他们的实际思想困扰。

(四)教育方式

1.做好思想“接种”。一个人受到劝导性攻击后对同一攻击抵抗强度会得到提高,心理学上称为“接种效应”[8]。接种法就是通过对接受者的预存立场和所持观点进行轻微攻击或驳斥来达到抵制反面信息的方法。在思政教育中,不应该进行“控制说服”或“病理性说服”,把那些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封锁起来,而是要适度暴露,加强学生对它们的“免疫力”。一方面,让学生深入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表达他们的思考与困惑,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肤浅或错误认识,全面深刻认识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另一方面,组织大学生对其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辩论,让学生自己主动接种,使他们有目的、有准备地接种他人模拟式的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攻击。

2.端正工作导向。人们在一种行为的理由不充分时,会有一种自动寻求补充理由,以维持认知协调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被称作“理由不充分效应”,与“过度理由效应”相对。当学生作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这一行动,而缺乏外在教育体制的约束时,他就会产生转向内心诉求,把学习思政课程这一行动理解为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具体操作上,一方面要减少对学生的外在性束缚,在教育模式上,实行德智体美全面教育模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促使他们在认知上产生不协调,从而将目光转向自身的内在诉求。另一方面,为学生寻求内部诉求提供支点。内容上由“泛政治化”倾向转向提高学生思想素养;目标上由社会本位“同一律”追求转向个性培养,方式上由灌输填充转向对人格的尊重、身心发展规律的遵循。

(五)教育环境

1.营造课堂环境。情绪会极大程度地影响态度的改变效果。要增强思政教育的效果,就要让学生在愉悦、活跃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要改革课堂形式,改变“大课制”,实行“大班授课、小班谈论”“翻转课堂”加强互动,多分析聚焦问题,让学生感兴趣,有互动,促进正确认识的形成和态度的转变巩固。

2.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提炼大学的精神气质,弘扬古今中外的优秀经典,比如,通过校训、校歌、校风的凝练和传扬,让青年学生感受先辈创业的艰辛历程,培养知恩感恩、追比先贤的精神品质。再如,通过开展文明课堂、文明寝室、文明竞赛等活动,培育学生尊师重教、注重礼仪、团结互助、友爱他人的思想品德。

3.加强社会结合。思政教育无法在真空中开展,思政教育源自历史与实践,也要还原到现实中去。做好思政工作就要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环境的协调性,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行为心理学有一个理论,行为会导致态度的转变[9],当人的自身行为与态度不一致时,人会自发解释自己行为,以消除自己内心的不平衡感。直接改变人的态度是困难的,但改变人的行为相对于简单。具体到思政教育上,可以多将社会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并将学生社会实践成绩纳入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之中,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增强自信、明确使命。在做出行为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提高其内在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宗粤.关于逆反心理现象构架的解析[J].探索,2000(5).

[2]赵建平.态度心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8).

[3]宋新军.思政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及其矫正[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4).

[4][5][6][8]陈红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新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9).

[7]赵柏仙.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探析大学生逆反心理[J].科教文汇,2007(8).

[9][美]吉姆·柯明斯.蜥蜴脑法则[M].刘海静,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