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的 发展现状、趋势及展望 ——以北京大学为例

作者:林伟鹏 朱垚颖 李雪莲 发布日期:2017-06-10

摘要:2012年,教育部启动“香港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2016年更名为“港澳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以下简称“万人计划”),赴内地交流的港澳师生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文章以“万人计划”下赴北京大学交流港澳师生为研究对象,结合2013年至2016年的项目数据和具体案例,分析北京大学在项目数量与内容、参与者人数及构成、合作院校等方面的变化,探索建设港澳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良性互动平台的路径。文章亦从经费投入、项目内容、师生交流、合作模式、学科领域等出发,为交流平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万人计划;港澳与内地高校;交流计划


一、北京大学“港澳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的发展现状

港澳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是由教育部于2012年6月启动,旨在加强内地和香港高等学校人才交流和科研合作、搭建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平台的重要计划。2016年,澳门地区也被纳入万人计划范畴。为保障计划的有效落实,教育部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内地高等学校邀请香港、澳门地区高校师生来校进行访问交流活动,活动类别包括小学期课程(暑期)、交换生课程、讲座、学术竞赛、社会服务等形式。

北京大学作为“万人计划”内地发起单位,自2013年以来,已同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岭南大学、珠海学院等13所港澳高校在计划框架下策划并执行了诸多合作项目。

目前北京大学“万人计划”项目资助经费及来校交流的港澳师生人数均居内地高校前列,截至2016年,北京大学已顺利执行项目75个,邀请港澳地区高校师生2619人次来校交流。类型方面,学校积极拓展项目类型,完善项目内容结构,不断丰富师生交流形式。理念方面,学校逐步从建设单一精品项目升级为打造平台化交流体系,在“大交流”的理念下力争实现对港澳合作高校的全方位覆盖。

二、2013—2016年北京大学执行项目发展趋势

结合2013—2016年4年来北京大学“万人计划”执行项目数据和具体案例,以下简要介绍北京大学“万人计划”的发展趋势。

(一)项目数量逐渐稳定,项目结构不断完善

执行落实“万人计划”的4年时间中,交流项目数量和参与人数在经历了2013年的快速增长后趋向稳定。

120132016年执行项目数量与参与人数分布

年份

项目数(个)

参与人数(人)

2013

15

439

2014

21

766

2015

19

769

2016

20

645

合计

75

2619

从周期上看,长期交流类项目由于周期长、学分转换等原因在最初的项目中占比并不高。2015年后,除学期交换项目外,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开始与北京大学合作执行学期制的语言类研修项目,来校长期交流学生实现较大增长,并在近两年维持20%以上的占比,长短期项目的占比结构逐渐合理。

120142016年项目类型比例分布(长短期项目)

项目类型上,计划启动初期,学校执行项目偏重学习科研类,其后文化体验、实习服务类项目增多,交流项目类型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2016年的数据显示3类项目比重基本持平。

(二)品牌项目持续发力,创新项目不断涌现

经过4年的发展,北京大学“万人计划”逐渐涌现出若干发展时间长、学生参与数量多、品牌影响力大的精品交流项目。“未名湖畔好读书:北京大学暑期学校(港澳)”、工学院“Globex暑期项目”及“中国方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习营”(2014年后设立)都已在港澳高校学生中产生了较强的品牌效应。


220142016年北京大学万人计划品牌项目参与人数(人)


暑期学校

(港澳)

GLOBEX

总计

占当年

2013

92

17

109

25%

2014

129

58

187

24%

2015

177

104

281

37%

2016

157

137

294

46%

总计

555

316

871


暑期学校(港澳)、Globex暑期项目作为品牌交流项目,项目自启动以来持续发挥其对港澳学生的吸引力,参与人数总体呈现上升及平稳态势。仅暑期学校(港澳)、Globex两个项目,过去4年总计参与人数已近千人,品牌策略成效日益显现。品牌项目的持续发力,为学校构建核心交流平台提供持续助力。

除品牌项目外,学校亦注重面向社会需求和国家方针政策进行项目创新与发展。2016年12月启动的“Inno-PKU:北京大学创业实习训练营(港澳台)”是学校在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背景下,响应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和部署而针对港澳高校学生设立的新项目。首期创业实习训练营项目以创新创业为主题,与中关村创业大街、北京大学校友会密切合作,安排港澳6所高校40余名学生进入高新科技、文化创意、教育等领域的创业型企业进行短期实习,在增进各校青年沟通实践能力的同时,传递与沟通新时期内地与港澳地区青年创新创业理念。

此外,由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3校联合承办的“全球青年领袖计划,2017年启动的北大港大智慧树在线课程(翻转课堂类)等项目,都是学校基于新形势、新环境、新需求进行不断探索的结果。各类新项目的设立,既推动了交流合作的多元发展,也紧跟了发展热潮,为转型时期的内地与港澳交流注入了多元活力与青年营养。

(三)学生比例趋向平衡,三地交流日益深入

每年执行项目类型和港澳高校提名情况存在差异,来校参加交流项目的学生性别比例和学历分布情况会在一定的基准线上下波动。以2014至2016年参与者性别分布为例,男女基本均匀,男生整体而言比例低于女生。2014年性别比例基本相当,女生略高2%;2015年性别比差异最大,达到12%;而2016年,随着项目类型的多元化,性别差异极大缩小,回归均衡状态。

参与者学历分布上,目前学校“万人计划”项目参与者以本科生数量最多,每年均保持在90%以上(2014年至2016年的具体数据分别为95%,98%,92%)。2016年,硕博生参与交流的比例有明显上升,首次到达了6%的占比率。同时,“深入交流”也渐渐成为北京大学与港澳高校合作的关键词。如暑期学校(港澳)项目自2015年起建立了辅导员制度,以团组形式为港澳学生配置全日制在校生辅导员,与港澳学生进行全方位互动。除了邀请港澳学生参与外,部分交流项目如“北大—港理工—云大学生社会服务计划”“翱翔青年领袖计划”等,都积极吸纳内地其他高校学生参与。通过这些方式,北京大学“万人计划”逐渐成长为真正意义上内地和港澳地区学子共同学习、相互切磋的大平台,成为对港澳青年交流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

(四)合作院校数量增多,伙伴关系推动交流

自2013年“万人计划”启动以来,北京大学与香港大学(共计参与短期项目32个)、香港中文大学(共计24个)、香港理工大学(共计25个)、香港城市大学(共计14个)、香港科技大学(共计13个)合作成果丰硕,与其他港澳大学的合作也在持续拓展。2016年,香港树仁大学经由中国方略等项目正式参加短期交流计划。目前,北京大学在“万人计划”中的港澳合作院校总数为13个,在众多内地高校中位居前列。


图2:20142016年北京大学“万人计划”合作院校参与项目数分布

在合作院校中,香港大学3年共计627人参与北京大学开展的“万人计划”,居合作院校首位,其后依次为香港理工大学(510人),香港中文大学(426人),香港城市大学(165人)及香港科技大学(149人)。从总体趋势来看,各大学的参与项目数与参与人数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屏幕快照

图3:20142016年北京大学“万人计划”合作院校参与人数分布

三、搭建以万人计划为核心的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平台

经过4年多的发展,基于“万人计划”,北京大学进一步提升并完善对港澳高校交流体系。以交流项目为依托,学校将进一步打造以通识课程为基础的通识教育平台、以国际化交流为基础的英文课程平台、以国情研习为基础的名师讲座平台、以专业课程为基础的专业学习平台、以及以学术探讨为基础的学生常规交流平台,共建形成跨地域、跨领域、跨学科的交流格局。

下文将从交流平台的关键内容——经费、项目、参与者及领域模式出发,展望“万人计划”的平台建设和未来发展。

(一)稳步保障资金投入,规范经费申报与使用

万人计划”持续稳定的专项经费投入是交流项目运行的重要保障。教育部通过向内地高校提供项目补助的办法,向香港高校来内地学习、科研、实习时间3天(含)以上的学生(全日制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师(主要指带队教师,师生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0)提供全额资助或部分资助。学校应根据上级部门要求,严格履行项目经费预决算审核,以项目实际运行效果及考核结果核定经费拨付,实现对项目经费的严格管理。

在遴选学生参与资格时,需要明确要求,严格把关,择优录取。项目执行单位,要努力保障项目吸纳有志于促进内地与港澳交流的优秀青年学生,促进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及认识,进而增加国家与民族认同。

其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学校需要结合项目进度及实际师生参与情况进行经费监管、按时进行项目阶段审核。

项目结束后,学校应对项目运行和经费使用进行评估,确保经费的规范使用,并为未来的经费预算管理等提供依据,保障项目的长期发展。

(二)结合本校教育优势,提升项目质量和影响力

北京大学作为内地高校“万人计划”的发起单位和核心执行单位,需要发挥本校在学科专业、师资力量、科研条件、教育环境及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港澳高校的学生和教师来校进行学习和科研交流,建设发展一批具有高质量、广泛影响力的交流项目。

如“中国方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习营”项目,依托学校各领域高端教育资源,关注经济、文化、外交、制度、环境等具体专题,深入讨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习营借助北京大学各学科国际领先优势,以专题研讨的形式,广泛涉猎众多领域,课程专业程度高,已成为“万人计划”下港澳高校学生在寒假期间赴内地交流学习的品牌项目。

未来,交流项目需要进一步依托北京大学资源和教育优势,广泛涉及人文、社会、理工、医学等不同领域,兼顾长期项目与短期项目,点面结合,以多边平台促进双边合作,建设学习科研、文化体验、服务实习等不同类型项目共同发展的“大交流”平台。

(三)推动师生双向交流,加强国家观念与文化认同

搭建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平台的关键,是在各类交流项目的基础上建立起内地和港澳地区师生双向沟通的畅通交流机制,真正实现不同社会、文化及学科背景下高校学子们的深入交流。

想要搭建双向交流平台,需要推动内地和港澳地区师生的共同参与项目、深入探讨交流。一方面要通过推动政策建议、筹集社会资金等方式完善经费使用结构,提高内地学生的项目参与度,努力推动内地学生赴港澳交流;另一方面学校可将交流对

象的范围从高校学生扩展为附属中小学,鼓励附属中小学与香港对口学校建立交流联系,以多层次教育的方式对面港澳不同层级的学生开展教育交流,强化国家观念,实现文化认同。

在课堂之外,更应鼓励港澳地区师生在和内地学子深入的交流过程中进入内地社会的方方面面,关切现实当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让港澳高校师生了解内地社会现状和传统文化底蕴。通过双向交流,将港澳高校学生的角色从“观察者”转变为“参与者”,真正将校园内的交流变成社会层面上的互相沟通,实现国家观念和文化层面的互相理解。

(四)领域模式不断拓展,走出内地与港澳高校合作新路

学科领域和合作模式的拓展是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平台长期运作和发展的动力。

在合作领域上,现有“万人计划”执行项目以基础学科的交流和学习为主,如国际关系学、社会学、历史学、医学、法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多数项目对参加者的学科背景、研究背景和科学基础要求有待提高,重在文化的参与和体验。从学科结构角度出发,还可关注前沿科学和高端技术,完善交流的学科领域,实现高端科学和技术人才的对话和沟通。当前学校“万人计划”参与者中硕博士生比率较低,学科领域的高端化、前沿化也要求适当提高硕博士参与比例,完善“万人计划”参与者结构。

在合作模式上,目前各高校在万人计划框架下采用以项目为中心的合作模式,通过具体项目的执行与港澳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实操性和推广性较好。北京大学应继续在与港澳高校的合作模式上引领创新,跨出传统“项目制”思路,借鉴西方各国的高等教育合作模式,重视专业课程、网络教育平台、信息资料等资源共享交流方式,通过在线资源共享的方式实现合作。

港澳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在北京大学历经近5年发展,在经历了前期的探索阶段后,当下项目的运行机制已日臻成熟。应对最新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北京大学将因时制宜,持续创新,以机制化、平台化的交流格局,为对港对澳青年交流工作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