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相关要求,国内很多高校启动志愿服务纳入学分管理等激励机制的积极探索,文章通过对国外高校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国内高校志愿服务纳入学分管理等制度化管理相关经验进行分析,结合北京大学志愿服务管理现状,提出若干提升北大志愿服务管理方式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制度化管理;学分管理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并提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在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发挥重要作用,在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4年2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提出把志愿服务纳入学校教育,研究制定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鼓励在校学生人人参加志愿服务,可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折算成社会实践学分。
2015年3月,教育部印发《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九条提出“高校应给予自行开展志愿服务的学生全面支持,扶持志愿服务类学生社团建设,并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学分管理。”
很多高校一直把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有效手段,并积极探索相关激励机制和推动制度化建设,包括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学分管理的相关实践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本研究通过调研国外高校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经验和国内高校相关探索,并对北京大学志愿服务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学分管理的相关建议,希望为具体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一、国外高校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一)美国社会和高校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国家对志愿服务进行立法和奖励。志愿服务精神一直是美国国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形式鼓励和引导民众特别是青年投身志愿服务工作,相继出台《志愿服务法》《国内志愿服务修正法》《志愿者保护法》《服务美国法》等法律。为进一步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政府每年都会评选志愿服务典范,并对参与志愿服务超过1400小时的青少年给予每年4725美元的奖学金。
社会就业导向鼓励志愿服务经历。美国企业有鼓励和支持志愿服务传统,企业不仅通过慈善募捐形式为志愿服务提供帮助,而且鼓励企业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并积极为大学生志愿者们提供实践机会。很多企业在招聘中都非常注重大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志愿服务经历,这已成为大学生应聘的重要参考。
高校设立志愿服务专门管理机构。美国高校也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全面的保障和立体化的服务体系。很多高校都设有志愿者服务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机构,从大学生入学之日起,就为学生提供持续不断的帮助。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为例,学校成立了“密歇根州立大学服务学习和公民参与中心”,每位大学生入学时都要在中心的网站进行注册,该中心与417个社会机构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实践机会。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已有超过90%的高校设立志愿服务活动专门机构和人员。
(二)日本高校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日本高校通过课程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激励和推广:开设以志愿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课程;开设提升学生志愿服务水平与技巧的学科课程;对与课程相关的志愿活动进行认定并授予学分。即完成一定志愿活动,将获得一定学分,这些学分可能将成为学生顺利毕业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正式课程之外的志愿活动,学校通常侧重于通过为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相关信息、开设志愿服务技巧提升讲座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志愿服务活动知识、信息和技术支撑。
(三)英国高校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英国大学于2009年开始实施新的学分制规定,新的学分制允许大学生获得体验式学习的学分,不论在就读期间或就读之前,大学生工作实习或从事慈善性质的志愿工作都能获得这一类学分。
二、国内高校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对比发达国家,中国在志愿服务立法方面相对落后,激励机制尚待完善。鼓励大学生更广泛地参与志愿活动,制度化建设必不可少,比如高校建立志愿服务注册登记,建立志愿档案,增强其身份意识;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估体系,规范志愿服务行为和效果;制定行之有效的奖励措施,把激励方式与高校德育培养人的目标结合起来,制定学生在校期间志愿性服务活动最低标准等,而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则是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学分管理。
(一)中国人民大学志愿服务学分管理——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统筹管理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对《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学分认定办法》进行修订。学校认可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包括校团委、校机关、学院、学生组织、社团、班级等组织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参与8项以上上述活动,可获得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学分。教务处、校团委对各学院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组织实施及学分认定工作进行总体指导和管理。各学院委派分团委书记或者选派专任教师,具体负责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学分认定及成绩评定工作。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学分认定工作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学院在学分认定工作开始之前通知学生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成绩由各学院分团委书记或学院选派的专任教师录入成绩管理系统。
(二)吉林大学志愿服务学分管理——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单独学分要求
2010年吉林大学印发《吉林大学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实施办法》,自2010级本科生开始,正式将“志愿服务”纳入本科生学分制,新入学本科生同时注册成为“吉林大学阳光志愿者”,并发放志愿者证。
同时,吉林大学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改革,把志愿服务列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参加各级、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不得少于60小时;参加市及市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不得少于2次;要有长期开展志愿服务的地点和受援对象,并且每月至少开展志愿服务3次。本科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数由活动开展前经院团委核定后确定。
按照《吉林大学志愿服务纳入本科课程体系考评细则》规定,本科生志愿服务考评体系由基础项和自选项构成。基础项是学生必须参加的课程任务,自选项则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性完成。学生最终得分由基础项和自选项这两项得分相加取得,且不得超过100分。该成绩计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时,将所得成绩的40%与笔试课程相加取得。
(三)清华大学志愿服务管理——建议和倡导20小时志愿服务时数
清华大学的志愿服务组织主要是紫荆志愿者服务总队。2006年8月,紫荆总队启动紫荆志愿者注册认证系统,对志愿者资料和志愿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和管理。此外,学校每年拨出专项经费支持志愿公益类素质拓展项目,设立志愿公益单项奖学金,开展院系紫荆志愿者支队年度评优。
目前,紫荆总队建立校园、社区、社会三个层面的多样化、长期化服务平台。校内层面,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支持扶助;社区层面,倡导从小事做起,服务周边社区居民;社会层面,引导学生利用双休日、寒暑假走进社会进行志愿服务。并不断整合校内资源,建立“校—院(系)—班”三级管理体系。在志愿者招募、培训、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多方面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指导和支持。
清华大学对自愿服务活动以鼓励为主,清华大学团委提出“建议清华同学在校期间至少参加20个小时的志愿公益活动”的号召,把志愿公益教育与学校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方针紧密结合。
三、北京大学志愿服务现状分析
北京大学志愿服务活动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积累了丰富的志愿服务管理经验。
(一)北京大学志愿服务活动历史
1993年,北京大学爱心社成立,成为中国高校第一个志愿服务组织;1996年,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组建;2002年,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2005年,北京大学团委志愿者工作部成立;2007年,北京大学团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志愿者工作架构,改组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提供组织保障。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北京大学奥运志愿者总人数达到4806名,成为北京大学志愿者工作发展的重要契机。与此同时,北京大学积极拓展志愿服务领域,逐步参与到支教扶贫、助残服务、社区服务、环保服务等各类社会工作。
(二)北京大学志愿活动团体现状
目前,北大校内志愿服务组织包括30余家院系青年志愿者协会,19家志愿服务类社团,以及研究生支教团、国旗班、平民学校志愿服务团等多支直属志愿服务队,形成了由校青协统筹,院系青协、志愿服务类社团、直属志愿服务队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三)北京大学志愿活动管理模式分析
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社等志愿服务社团、直属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组织都各成体系各具特色,但目前尚没有完全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和平台。社团志愿活动根植于北京大学志愿服务活动的良好传统,在实践中形成了北大特色的发展模式,但这类社团由学生自发参与形成,如需进一步强化社团品牌,形成稳定发展机制,还需增强专业指导与支持;直属志愿服务团队倾向于专业化服务,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专业化服务队伍;校级和院系层面的志愿者组织,覆盖面广,但大多与重大活动关系密切,如要充分发挥这一平台优势,还需进一步完善日常管理服务机制和激励机制。
三驾马车管理模式确实可以为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带来良性竞争,有利于活动的丰富多样化和鼓励创新。但这种多头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难以营造和提升北大统一的志愿服务品牌;为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类别,参与各类活动带来困惑;各种志愿服务体系存在交叉管理现象,社团间也缺乏合作交流。
四、关于志愿服务纳入学分的相关思考与建议
(一)志愿服务纳入学分管理的利弊分析
志愿服务活动是锻炼自我、提升能力、融入社会的良好平台,同时也是让学生直接了解与感知社会的一种现实而有效的途径。随着大学生成为我国志愿服务的生力军,学生也对志愿服务机制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调查发现,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而言,目前最重要的一步是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真正能做公益的岗位,吸引学生自愿参与进来。
激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更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制度化建设,特别是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学分管理。但抽样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不赞成将“志愿服务”列为必修,认为强制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如何在强制和自愿之间寻求平衡?中国人民大学的实践是:尽管修学分是强制的,但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标准设置十分宽松,不论是校团委、院团委还是学生自发组织或参与的社会活动,只要有相关部门的证明,都能获得学分认定,因此学分的功能更多的是倡导,而不是约束,在规定的体系中,让学生们尽可能多地做自选动作。而且大多数学生一旦真实地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就会感受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日本大学在把志愿者活动纳入正规教育过程中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不符合志愿者活动的性质。然而,日本大学志愿者活动的实践证明,大学采取的措施不仅推动了活动的开展,还受到了社会及大学生普遍的欢迎。
虽说青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非以获得学分为目的,但如能有相应回报,将会使其感受到参与志愿服务的价值。但要真正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化建设,特别是纳入学分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必须考虑周全且严密规范,并在制度中体现价值导向,激励更多学生扎扎实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二)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学分管理的相关建议
目前北京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否纳入学分管理由院系决定,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化管理都需要对现行的志愿服务管理模式进行一定的统筹和完善。
1.树立正确观念,扩大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
树立“志愿者既是奉献者又是受益者”的观念。在我国,社会一般观念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奉献活动,志愿者是奉献者,而社会是受益者,忽视了志愿服务活动对参与者个人的促进作用。这种认识妨碍了志愿者活动的进一步普及,也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因此在宣传中在强调对社会的奉献作用同时,也应重视志愿服务活动对志愿者本身的教育、锻炼和提升作用,吸引学生参与。
同时,宣传活动要适应新形势要求,一方面要通过线下宣传,依托校园媒体、室外LED大屏幕、公开演讲、学术论坛、主题讲座、学生社团、入学教育、志愿文化节等活动形式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相关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线上宣传,构建校园网志愿服务生态,以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客户端等为主推平台,定期推送志愿服务信息,拓延志愿服务的虚拟空间,增强志愿服务的认知度。
2.拓展志愿服务活动范围,提供充足有吸引力的志愿服务岗位
加强学校与接受单位、志愿者活动团体和社区行政的联系。增加志愿服务专项经费支出,并与校友会、基金会合作设立志愿服务基金等专项基金,支持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洽谈校企志愿服务项目合作,深化服务内容,扩大服务对象。
3.健全制度和相关保障体系
完善课程培训制度。可依据服务项目类型编制相关的培训教材和手册,邀请知名专家作为专业指导教师,订制专业理论授课计划,并设置专门的实践训练室,邀请优秀志愿者传授志愿服务经验,切实地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并做好保障环节,如组织志愿者参加保险等。
搭建统一的志愿服务管理平台。整合学工、团委、社团的志愿服务信息、资源和管理渠道,统一评价标准和口径,理清组织链条,统筹管理、各负其责,保障志愿者服务项目运行的稳定化和常态化。并设置咨询窗口,通过培训志愿者负责信息咨询和联络。
考虑探索在部分院系中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学分管理的试点工作。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做好教务部门与学工、团委和院系志愿服务管理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机制,做好与学分相关的课程设计和实践环节设计。
4.改进评价方式,促进激励成长完善评价方式,实施综合化的评价标准
采用团体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管理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调研报告和论文、讨论交流、游戏扮演等形式,对志愿服务活动完成的时间、态度、效果、团体协作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优秀集体和个人给予物质奖励,推进志愿服务发展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