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跨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就业状况解读及育人思路分析 ——以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为例

作者:魏 朋 金璐頔 发布日期:2017-04-15

摘要:作为研究生中的新兴群体,跨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状况越发成为高校育人工作中值得关注和探索的课题。文章通过多角度分析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13—2016年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梳理出跨学科研究生就业与其交叉学术背景乃至个人综合素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据此分类提出相应对策,以构建基于跨学科院系特色的综合育人体系,多管齐下,全面提升跨学科研究生就业水平。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生;就业情况;就业去向;综合育人体系

 

目前,科学的发展和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越发依赖于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这有助于突破单一学科无意或无法解决某些重大研究问题的天然障碍。为了满足新兴交叉学科对学术型人才的紧迫需求,国内诸多重点高校纷纷设置了专门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在集中力量推动交叉学科研究的同时,也培养出人数众多的跨学科学术型研究生。从就业状况来看:一方面,相较于近些年同样蓬勃发展、职业导向更强的专业型研究生,跨学科学术型研究生仍以基础学科及其交叉为主要学术背景,故与当前社会岗位的总体需求或多或少存在一定脱节现象;但另一方面,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互交叉,例如纳米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生物功能材料,使得学术研究得以更直接地服务于现实生产生活,这又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传统基础学科学术人才的就业空间。

就业是高等教育人才的必然出路;就业状况关乎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成败。关注就业、跟踪就业、促进就业,探寻就业规律,对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完善育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汇总并分析了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13—2016年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从中挖掘多项有用信息,以此管窥跨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就业状况与交叉学科背景、个人综合素养之间的关系,探究基于跨学科院系特色、完善综合育人体系、提升整体就业水平的相应对策方案。

一、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概述

自2013年起,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开始成批次向外输出毕业生。在过去的2013—2016这四年中,研究院共有122名应届毕业生(包括博士研究生92人,硕士研究生30人),每年均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其中,除1人肄业、2人待就业、3人灵活就业(以上情况统称“长期就业去向不明”)外,其余116名学生都找到了稳定的就业去向。

根据统计,研究院跨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就业类型大体可以分为“学术型”与“专业型”这两个范畴。

一方面,有64人(占55.2%)奔赴国内外高校(包括4名出国读博的硕士毕业生)、科研院所的博士后岗位、讲师岗位、科研岗位、系统支持类岗位。换句话说,研究院过半数研究生选择在毕业后“走学术道路”,继续从事科研、教学等学术相关工作。典型就业(就读)单位包括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理工科院系)、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西北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就业工作对人才培养工作的贡献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另一方面,其他52人(占44.8%)的就业去向

则充分凸显多元化特点,主要包括:(1)党政机关方向5人(占比4.3%),其中既有国家及地方职能部门公务员,也有河北、福建等省市选调生。

(2)事业单位方向14人(占比12.1%),如医院、部委及国企下属研究机构、中学等。

(3)国企方向7人(占比6.0%),包括中芯国际、京东方、北方微电子等央企、京企或地方省属企业,具体岗位类别为生产、技术、研发、产业投资等。

(4)民企及外企方向26人(占比相对最大,为22.4%),典型就业单位包括华为、学而思、西门子等行业巨头,及各类医药、金融等企业。

二、跨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就业状况与交叉学科背景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现辖1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招收跨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的有5个,即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定量生物学中心、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除2016年新成立的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外,其他4个中心在2013—2016年间都输出了各自的毕业生。

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简称纳米中心)是我国第一个跨学科纳米科技联合研究机构,研究方向涵盖化学、物理学、电子学、材料科学、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及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细分领域,突出成果包括石墨烯材料、碳纳米管材料、新型太阳能电池等。2013—2016年间,纳米中心共毕业博士研究生42人,其中过半(23人,占54.8%)继续个人学术道路。在赴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中,电子信息、化学勘探、知识产权、半导体制造等广义上的纳米科技衍生行业成为就业热点,另有少数跨界选择教育培训、证券资本等行业。

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下文简称“生医中心”)旨在将基础科学、技术应用和临床科学的前沿研究结合在一起,促进整个生物医学领域从分子尺度到人类器官尺度的新发明、新发现与技术创新。生医中心2013—2016年间共毕业博士研究生25人,其中14人(占56%)投身高校、科研机构,主要涵盖学科背景相关的生物、医学、力学、材料等学

术领域;另外11人(占44%)也主要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知识产权、医疗器械、检验检疫等相关类型技术工作。

另外,生医中心还在2013—2016年间输出了26名硕士毕业生。与前述的同中心博士毕业生相比,其就业去向更加多元化,体现在:(1)选择学术科研道路的比例相对较低(11人,占42.3%)(;2)从事行业与研究生学术背景关系偏弱,如部分学生选择到企业从事算法研究、物产调查等工作。

定量生物学中心(以下简称定量中心)通过理论和实验手段,聚焦生命科学精确、定量和整体化的发展趋势,并注重与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工学等定量学科的交叉融合,主要领域包括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专业型较强而社会应用尚未得到有效挖掘。因此,2013—2016年毕业的26名定量中心博士研究生有多达18人(占69.2%)投身国内外高校,其中9人出国做博士后;而在剩下的8人中,公务员选调、资产金融类等特殊案例较多。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下文简称“生命中心”)是在国家支持下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组建的新体制研究机构,鼓励对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自由探索。该中心于201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5、2016两年一共仅毕业3名“博专硕”研究生,样本太少,不做过多讨论。

总而言之,对于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不同中心的跨学科学术型研究生而言,其就业状况有两个因素值得特别注意。

其一,由于学生绝大多数拿到的是理工科学位特别是博士学位,研究生阶段归根结底还是在从事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电子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耗时较长,过程复杂,难出成果,其间积淀了深厚的学术背景,故大部分在毕业后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学术研究。即使是那些选择非学术道路的学生,从事交叉学科相关行业的比例也较高,而“跨界”的例子则寥寥无几。

其二,考虑到研究院各个中心之间交叉学科属性的固有差异,可以发现,对于那些跨学科范围较广的研究生(如纳米中心研究生),对交叉学科相关行业的可选范围更广,最终体现出来的就业路径也更多。相比之下,作为生医中心主要专业的生物力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材料明显更为专精,故该中心毕业生的非学术就业去向也相对集中。对于定量中心的毕业生而言,严格意义上的专业从业道路较窄,除投身学术外,或可通过数学、计算机等科研附加能力寻求跨界发展。

三、跨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就业情况与个人综合素养

求职就业,脱胎于教育背景,但又高于教育背景,最终关系到研究生个人一辈子的发展。在遴选求职者的过程中,招聘方通过简历关和一轮又一轮笔试、面试,所考量的绝不仅仅是学生在校的学术能力、研究成果,而往往更多地注重其个人的综合素养,包括责任心、价值观等基本要素以及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抗压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针对上述因子,各单位招聘系统已经产生出一整套量化评估机制;而对于高校育人方而言,尽管难以通过专门程序进行逐项详细考量,但通过毕业生档案中的既有背景内容,联系院系实际情况,仍然可以对就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之间的关系作概括性的认识和分析。

(一)骨干经历因素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自2006年成立至今,随着学科架构日趋完善、行政职能越发健全,其学生管理与学生工作机制也渐渐得以建立起来。根据2015年全院一项问卷调查,超过40%的受访学生曾参加校级、院级各类学生组织。多年来,由团委、研会、基层班党团共同构成的院学生工作系统吸纳了研究生中的大量积极分子,通过系统管理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骨干。在任职期间,学生骨干们积极推动基层班党团组织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全院文体活动,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这一方面带活了全院学子的校园生活,增强了研究院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在学术科研之余全方位锻炼了自身综合能力,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职场挑战。

在2013—2016年研究院毕业生群体中,共有42名学生有学生工作经历,占122人总数的34.4%。其中除2人为社团组织负责人外,其余40人均服务于院学生工作系统,担任院团委骨干、院研究生会骨干、班长、党团支书等职务。值得注意的是,这42人均稳定就业,未出现肄业、待就业、灵活就业等特殊情况。

具体分析这42人的就业去向,其中有23人(占比54.8%)选择高校博后、科研院所、升学深造等学术路线,其比例与全院毕业生总体水平基本持平。但在非学术走向的19人中,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者为11人,占比57.9%,大大高于总体水平;而民企、外企从业者8人(占比42.1%)。

特别地,如果再将目光聚焦到其中曾任院团委(学生)正副书记、院研究生会正副主席的12名核心骨干,可发现其中除1人赴外企(通用电气)就业外,其余11人均在体制内任职——其中不乏选择党政机关、高校行政岗位者,继续发挥个人组织管理才能。

(二)党员身份因素

入党,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学子追求上进、靠拢先进的充分体现。在通常持续数年的考察过程中,高校党组织不仅考量申请者的政治素养,还对其专业成绩、综合能力乃至群众评价有着较高要求。据此,很多体制内单位对求职者的党员身份有着特殊偏好。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13—2016年毕业生中共有党员82人,占122人总数的67.2%,其中39人(占比47.6%)继续学术事业。在走非学术道路的43人(占比52.4%)中,亦有超过半数(24人)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军队等体制内单位。

(三)在校奖励因素

为鼓励学生努力拼搏、追求卓越,北京大学设立了完善的校级奖学金、奖励机制。例如,在过去的2016年,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有322人次获得各项奖学金和奖励,获奖人数超过全院总人数的1/4。在科学、公平的评奖评优制度下,奖学金、奖励可以客观反映学生在学术科研、社会工作、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是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力证明。

由于评奖评优覆盖面较广,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13—2016年毕业生中仅有37人在就学期间未获得任何奖学金或奖励,占全体122人中的30.3%,其中就包括6名“长期就业去向不明”毕业生中的5人。在这37人中,有13人选择体制外就业。

反观有获奖经历的85人中,除1人因未达到毕业要求而未获学位证外,其余均顺利毕业并找到稳定工作。其中有50人(占比58.8%)选择去高校、院所从事科研工作,而剩余35人中亦有过半(18人)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体制内单位就职。

特别地,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登记奖励、奖学金不少于3项)的32名学生,其就业道路往往更加顺畅。

综上所述,骨干经历、党员身份和在校奖励的确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个人综合素养,从而对就业有一定的正面加分。尤其对于跨学科学术型研究生而言,在繁重的学术科研之余提升政治觉悟、致力学生工作、锻炼各项能力,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在拥有相同或相似学术背景的求职者群体中也更容易脱颖而出。

四、构建跨学科学术型院系特色的综合育人体系

基于上述对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13—2016年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多方解读,跨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状况既与其所从事的交叉学科本身有着密切关系,又受到个人综合素养若干因素的影响。有鉴于此,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乃至国内其他高校跨学科院系为了有效改善毕业生就业质量,就必须多方兼顾,多管齐下,从根本上提升跨学科研究生应对职场的能力。

(一)优化交叉培养方案,拓展学术背景广度

目前,国内高校专门的跨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构数量还相当有限。而面对迅猛发展的交叉学科潮流,包括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在内的现存机构在体制上仍有待优化,特别是所制定的培养方案并不能完全满足研究生充分学习多学科知识的迫切需求。为此,应进一步打破“小类培养”的桎梏,实现必修、选修课的自主认定,切实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科研即时需要主动选修或旁听各院系乃至校外专业课程,从而积累更广泛、更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为科研和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鼓励基础学科应用,实现自主产研结合

实验室是跨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在校的归口单元和主要学术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接受学术训练的内容和质量。为改变理工类基础学科与社会脱节的现状,院系方面应拿出可行政策,建立统一平台,鼓励研究生导师与学科相关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实现个体化的“产学研一条龙”,带动研究生熟悉学科的产业化应用,积累应用型研究经验。

(三)夯实基础就业保障,引导多元就业观念

学术型研究生由于大多时间专注科研及学术工作,容易造成对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的闭塞不明,甚至错过好的就业机会。对此,院系就业指导教师首先应利用好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平台优势,结合跨学科研究生的专业特点,时时关注校内外相关就业信息并通过微信、邮件等方式及时推送给学生,方便其做出选择。其次,就业指导老师与其他学生工作人员应定期组织开设系列专场讲座,与应届毕业跨学科研究生展开充分交流,特别是主动引导学生正确的、多元化的择业观,破除“科研一条道走到黑”“公务员就是铁饭碗”“一定要留在北上广”等偏颇观念,抓住到国外、到二线城市、到中西部地区、到企业、到其他行业的各种就业机会。

(四)着力第二课堂教育,营造就业见习氛围

实习是高校学生提前熟悉职场、建立与用人单位紧密联系的一条快车道。而现实中,跨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负担较重,往往没有足够时间独立参与全职实习,或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实习机会。而院系则可以利用自身平台优势,集中建立与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关系,与各个地方及单位合作开展就业见习、实习实践项目,一方面向社会推介跨学科研究生的品牌及综合优势,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职场实际,从而获得第一手的求职技巧及工作经验,降低对求职的“怯场”情绪。

(五)依托高校党建工作,加强学生骨干培养

院系应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定期、严格吸收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入党,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在学生工作中的“领头羊”作用。

与此同时,院系学生工作系统可作为广大学生追求进步、锻炼自身的阶梯,通过选贤举能、组织多样化的活动,长期锻炼骨干各项能力,还可以开办职场培训课程,帮助学生骨干更好应对求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