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试论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建设中 团组织的角色定位

作者:石运佳 蒋海涛 发布日期:2017-04-15

摘要:在共青团改革的背景下,文章着眼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建设这一目标,分析了团组织与实践育人的紧密联系,进而提出“基础平台”这一新型角色定位,涵盖思想引领、资源整合、信息交换、管理服务、持续创新等多项职责,以此切实加强和改进团的各项工作,提升高校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水平。

关键词: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团组织;基础平台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实践育人高度重视。习近平同志多次通过与北京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河北保定学院等高校青年学生座谈、回信等形式论述了青年为什么要在实践中成才、如何在实践中成才。在2014年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寄语广大青年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实践育人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

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实践育人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大量现有资源被长期忽视、闲置甚至浪费的现象。高校内部有党委行政、学生工作、教务科研等多个部门参与实践育人,却呈现“九龙治水”、协调不足的局面。各个实践育人工作部门在开展实践育人工作中都有一套人马、一套管理考核办法和一些实践资源,都有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却又都感到人手、资源、经费不足,其他部门配合不够,实践效果难以尽如人意[1]。高校与政府、社会、企业等主体间开展的合作则由于主导权模糊、沟通协调成本高和政策连贯性差而流于形式。

实践育人是一项涉及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线上线下的系统工程[2],要提升育人效果就应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使多元力量和资源合理协同与优化,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真正建立起资源深度整合、组织协调高效、多方合作共赢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沈晓明在2016年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现场推进会上指出,要不断增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协同。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是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发挥作用的体系,是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等按照“目标共同、机制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原则建立的实践育人共同体[3]。宏观上,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是对高校实践育人各构成因素及其作用发挥的一种整体性制度设计;微观上,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是对高校不同目标、内容、形式等具体实践育人活动的一种整体性价值提升[4]

二、共青团组织与实践育人的关系溯源

实践育人是共青团的光荣传统和优势所在,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以其积极的育人效果和对第一课堂的重要衔接与补充,已成为高校实践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长期实践的基础和良好氛围[5]。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从共青团的历史来看,育人始终贯穿在共青团的发展脉络之中。从建设时期到改革时期,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共青团始终处于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第一线[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的优势,重点抓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等工作,是高校共青团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工作形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群团工作,召开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共青团这个由党缔造和领导的、拥有95年历史和8600多万团员的群众组织,全面进入“改革时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共青团要从所联系青年的实际出发,设计务实管用的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生动活泼、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群众性实践。

立德树人的育人职能就是高校共青团的政治性职能,是高校共青团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在实践育人方面,《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改革的重要发力点,借鉴高校“第一课堂”的模式和机制,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机构合作,普遍推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并通过深化创业就业、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平台,着力拓展和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化技能。这将大大扩展实践育人工作的空间,也对实践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团组织在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构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必须要有一个支撑整个体系良性运转的基础平台,作为底层架构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协调总体布局,统筹各方资源、对接供给和需求、促成体制机制完善。在高校内部参与实践育人的各个组织机构中,共青团具有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也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群众基础[8]。高校共青团,既容易与高校其他部门密切协作,也容易与政府、社会、企业的团组织开展联络交流,为此应该将基础平台作为自身的角色定位。

(一)共青团组织的历史传统与现实要求

从历史传统看,共青团组织的实践育人工作一直卓有成效。例如早已成为品牌活动的“挑战杯”、青年就业创业见习活动、博士生服务团、研究生挂职、研究生支教团等。多年青年工作的经验,使得共青团已经成为实践育人的品牌。共青团的工作能够第一时间对准青年学生们的需求,以绝对的敏感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兼顾学生与社会,选择对双方最为有效、最为有利的活动方案;能够最大程度激发青年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营造创新氛围。

从现实要求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高校群团组织建设,更好联系、引导、服务青年学生和教师。共青团需要利用遍布城乡的组织网络和基层阵地,坚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而与其他类型团组织相比,《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巩固提升高校共青团在全团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和作用。要通过改革,切实保持和增强高校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凸显学校共青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战略使命。通过改革,调整和优化高校中党与团、团与教、团与学校、团与团员、团与学生、上级与下级团组织等各方面的基本关系,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确保共青团在各类学生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二)共青团组织校内协同育人的优势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凝聚和引领高校广大团员青年的主阵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校内外资源整合和团员青年成长平台搭建方面肩负重任,是在高校校园中起桥梁纽带、引领服务作用,具备整合、服务和引领等基本功能的新型“枢纽型”组织[9]

在组织关系上,高校团青比例实现了绝对数上的覆盖,与广大青年学生拥有更加紧密的联系。相对于高校中的学生工作部门和就业部门,共青团组织显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具先进性,更能准确及时把握党的政策方向,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上。高校共青团的“中间结构”定位,有利于有机链接高校党政与青年学生两个端口,更好地发挥政治上的桥梁纽带、服务上的龙头聚合、管理上的集约接纳作用[10]

(三)共青团组织校外协同育人的优势

作为重要的群众性团体,共青团的日常功能之一就是有效组织和充分动员各种相关力量和资源,围绕共青团所要承担的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等职责开展工作。长期以来,共青团与妇联、工会、残联、工商联、文联、侨联等传统的群众组织密切合作,互相支持,推动了青年事务的发展。在社会转型期,共青团要应对挑战、赢得发展,也在不断和其他新兴的青年组织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合作网络[11]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与后备军,共青团组织广泛分布于各类组织机构之中,能够有效连接和调动全社会的各类资源用于育人目标的实现。共青团组织通常是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内部都具有的团体,是各方在组织上的交集,天然就具有牵线搭桥的可能性。通过共青团的资源平台,学校可以高效便捷地与各地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团组织开展联络交流,建立合作关系,横向复制,纵向传导,迅速打开局面,逐步扩大影响。

同时,高校共青团校内资源相对匮乏与青年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日益多样化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倒逼其必须构建新型的组织模式,向系统外、大社会拓展,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参与社会项目,在实践育人方面加强精准化社会合作,进一步提高社会需求的主动性和高校项目承接能力的耦合度[12]

四、共青团组织发挥基础平台作用的具体指向

在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共青团组织要通过其基础平台作用的发挥,促使各方在价值观和文化上相互认同和包容,做到基于信任与交流的愿景协同,构建互需、互惠、互联的多赢合作机制,强化高校、学生、社会三方的有机结合和作用互动[13]。作为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基础平台,共青团组织可以在体系内部打通隔阂,聚集资源,使各个具有育人功能的模块之间产生丰富的联结、交互与融合;同时使整个体系保持充分的开放性,构建“共青团+”实践育人生态系统,以团组织作为可以无限延伸、扩展的底层架构,将大大扩展实践育人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产孵化出创新。具体来说,共青团组织的基础平台作用发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引领。共青团首先并基础性地发挥着引领团员青年思想,或者说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功能或职能,必须始终把握思想引领这一核心任务,自觉地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高校实践育人的各方面、全过程,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资源整合。共青团的基础平台上打通了各个资源节点,贯彻了“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育人资源观,形成了丰富的“育人资源云”。分散的、碎片化的资源走向统合,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广聚多方优势与资源,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将学生发展需要的素质嵌入到实践育人“项目群”中,借助共青团平台协同实现育人功能[14]

信息交换。基础平台关键的环节就是供需两方面的对接,也即供需双方建立良好的信息对称、互动双赢的机制,共青团组织可以结合“网上共青团”建设,及时发出、反馈各种信息,实现实践活动的实时更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确保实践育人常态化、长效化推进。

管理服务。基础平台还应当承担管理服务的职能,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顺畅运转离不开完善的综合保障机制。共青团可以在育人实践事前的宣传培训、事中的过程监管、事后的成果转化方面提供多层次、立体化的服务。

持续创新。实践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实践育人也需要始终与时俱进。共青团组织可以通过在基础平台上沉淀的大量供需信息,对各方的需求进行提前研判,对新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回应,将自身打造成持续创新的平台,不断迭代出育人体系的新结构、新格局、新方法、新范式。

 



[1]马振远,郭建,柴艳萍.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统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高等农业教育,2012(4):11-14.

[2]孔祥年.高校协同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J].经贸实践,2016(1).

[3]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年度质量报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4]刘宏达,许亨洪.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内涵、问题及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5):170-176.

[5]杨羽.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6):74-77. 

[6]胡献忠.共青团育人功能定位及实现程度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2):80-86.

[7][10][12]沈威.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职能定位及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1):108-114.

[8]唐小凌.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路径研究––––基于实践育人平台建设的视角[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6):44-46.

[9]闫丽.高校共青团“枢纽型”组织建构:提出、现状及进路[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26(3):20-22.

[11]倪瑾.共青团的功能定位:组织动员和资源整合[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13]刘业兴,曹军会.构建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新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43):33-34.

[14]揭平英.基于协同创新“多方共建”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6):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