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对大学新生逃课现象的思考

作者:苏坤旂 梁子超 郭心卉 发布日期:2017-01-11

摘要:逃课已经成为大学学习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解和探讨大学生逃课的相关情况,我们对北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逃课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据此提出管理建议。

关键词:新生;逃课;教学方式;思想教育

 

2010年,关于武汉大学等五所高校的调查表明,不逃课学生比例小于10%[]2015年,有关福建三所高校的调查发现,逃课15次的学生比例高达45%[]2015年,对云南省数所高校的调查显示,曾逃过课的人数达93.8%[]

大学一年级是学生从高中被动式学习转为自主性学习的适应期,是整个大学期间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学生对逃课较为陌生与新奇的时期。因此对大一学生进行调查,了解逃课情况,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及心理,以提出有效管理建议。

一、方法

(一)问卷设计

问卷共设计19个问题,包括基本信息(性别、院系),逃课情况以及逃课心理等方面。其中对于“是否逃过课”等问题,回答者做出不同选择时将有不同后续问题。

(二)问卷发放及回收

通过问卷星平台向在校大学一年级学生发放问卷,共回收446份有效问卷。样本学校每学年招收约3200名学生,受调查人数占样本学校总人数约13.9%。其中男生202人,占受调查人数的45.3%;女生244人,占受调查人数的54.7%。其中人文社科占受调查人数的42.4%,理工科占32.1%,医学占25.5%,学生专业比例基本符合学校专业情况。

二、结果

(一)逃课基本情况

所求得比例皆为选项数除以参与该题答者总数所得。

1.逃课经历及频率

在是否有过逃课经历中,83.4%的受调查者表示曾经有过逃课经历,逃课现象普遍;逃课学生中,逃课数极少者占38.2%,偶尔者占38.4%,较经常者占18.6%,频繁者占4.8%。总体而言,受调查学生的逃课频率属于较低水平。

2.逃课学科分布

政治、选修和专业课是逃课率最高的课程,其逃课人数分别占比55.1%54.0%30.7%,而英语课和体育课的逃课率很低,分别占4.0%0.8%。这或与英语课和体育课小班教学的方式有关。

(二)逃课后的成绩统计

逃课后该门课的期末总评,85.5%的受调查者能达到平均成绩(占61.0%)及以上(占24.5%),而不及格率只有1.1%,课程相对容易得到较好评分,一定程度促成学生的逃课行为。

(三)逃课原因

导致逃课的四大原因分别为:“不喜欢这门课程(课程无聊或学科无趣)”,占比59.1%;“课程太水、不重要、不值得下功夫”,占比48.9%;“有相关的活动需要参加”,占比44.4%;“有更重要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安排”,占比36.8%。另外“老师魅力小”也占比较高(25.0%)。可见课程本身考核难易度,以及教师授课水平与授课方式,对于学生逃课或否有重要影响;社团及社会活动、待完成的学习任务同样影响逃课行为的发生。

(四)学生对于逃课的看法

“如果觉得自学强于上课,甚至上课没有价值,可以选择逃课”(占比50.0%)、“他人各有志,逃课与否何必强求”(占比48.7%)和“大学更加自由,逃课就是我们新的生活方式”(占比37.7%)为大学生关于逃课问题的主流看法。大部分学生对于逃课问题持较为中性和正面的看法,不乏学生持明显的反逃课观点:认为“最好不要逃课,上课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可以选择上课但不听讲”者占回答此题者的35.4%,认为“逃课或许影响师生间与同学间的交流”者占回答此题者的23.1%

三、讨论

对此,本文尝试寻找问题根源并探讨解决策略,逃课情况繁盛问题在于教师还是学生是讨论的核心。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多将逃课归因于教师;但应考虑到问卷回答者全为学生,主观性强,影响问卷结果偏向。另外,部分学生承认逃课是因自制力不足。综合考虑,教师与学生都是问题所在。

(一)学生本身是逃课的主要因素

学生在逃课这一行为中占据主导权,是逃课行为的实践者,同样也是逃课的直接利益相关方。学生选择逃课的根源,一方面是大学自由的环境;另一方面则与社会风气相关。

1.自主性增强与眼界开阔成为学生逃课潜在原因

学生逃课中因不喜欢课程者达受调查人数[]59.1%,另外有37.7%的受调查者将逃课认为是大学新的生活方式。高校给学生带来的一方面是深入学习的机会,学生进入高层次的学习平台,眼界得以开阔,对教师水准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权利意识的增强,当今大学生常将受教育视作一种权利,而行使与维护权利的方式则是对课堂的选择,因此学生常将行使权利和课后学习作为逃课理由。

自主性增强本应帮助学生对事物有更好的安排,能够更好利用碎片化的课余时间,使之转化为进一步提升自我的良机。而学生眼界开阔,也应使其能够站在更高、更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对于书本与教师的盲目崇拜,获得更深层次的认知与感悟。

事实上,这却产生了学生对自主性的不适和过度获取信息的迷茫。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课程与方法,所以否认课堂与教师;口头上有逃课后未去娱乐、坚持学习的辩解,但心理上始终留有羞愧。因此逃课是自我矛盾无法解决的逃避行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并非是学生群体认为的自我选择。故而逃课绝非自主性增强与眼界开阔的后果。

2.功利化的社会风气或增加逃课概率经历及频率

随着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危机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动机明显具有功利化色彩[]。如今的学生更愿意通过更直接快速的方式获取更大收益。调查显示,85.5%受访者逃课之后仍然能取得中上等成绩,48.9%受访者认为课程不重要而逃课,36.8%受访者因其他更重要学习任务而逃课,44.4%受访者参加其他活动而逃课。课程内容可以自学掌握又可以获得高分,所节约时间可参加社会活动,两相权衡,上课自然成为不必要行为。

对于大一新生,从小的精心呵护加上中小学对于知识传播教育的偏重,社会容易成为其价值观取向的向导[]。利益为核心、金钱论成败的思想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当代学生。权衡收益成为选择的依据,致使大学校园中学术性渐渐被侵蚀,功利性泛滥,逃课就是功利性的产物。

然而,这样的行为并不合理。首先,它违背了学习本身的特性。跟随师长所学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思维的方式、对人生的感悟与生活的智慧。随着时间推移,学生或许拥有广阔的知识量,却没有深入学习与发掘新事物的能力与精神。其次,从功利、自由、道德三方面评判逃课行为,其符合功利性,满足自由性,但与道德性相背离。课堂是学生与教师的契约,约束师生双方。学生逃课是对契约的违背,也是对教师的不尊重。

()学校与教师是逃课的潜在推动力

1.教师授课水平与技能的缺乏

教学本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教师以外在形象条件和内在特质作为刺激变项(S)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学生则以此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R[]。当教师作为刺激项的作用不足甚至于匮乏,将减少课堂活力与课堂凝聚度。在各项调查中,教师所讲述的课程过于无趣(占比59.1%)与教师个人魅力小(占比25.0%)以及课程本身随便(占比48.9%)等原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逃课。教师不仅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思维的启发者与价值观的引导者,教师个人能力直接影响课堂的趣味性与深度。

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果教师授课时自我性过强,或过于拘束于自己原有的教学模式,学生与教师之间往往容易产生距离感,使课堂缺乏交流与沟通,缺少活力。课堂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倾听是教师积累经验与进步的重要方式,越过学生意见,缺少疑问,缺少碰撞的课堂,也缺乏吸引力。同时,教师也是课堂气氛的带动者,良好的课堂气氛自然会吸引学生。

2.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调查显示,36.8%的受调查者选择在有更重要的学习任务时逃课,分别有30.7%55.1%54.0%的受调查者在专业课、政治课、选修课逃课,不仅如此,还有35.4%的受调查者认可“不应逃课但是上课可以不听讲”。由此可见学生对于课程安排存在不满。

相对固定的课程安排,致使时间的不可变动与学生机动的活动安排相冲突,增加学生逃课的可能性。综合性大学旨在提供丰富的资源,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但是有时却忽略学生的个体化差异——程度好的学生不愿意听难度小的课程,偏好文科的学生不愿意选修理工类课程。学校少有设置有难度梯度而又可以自由选择的课程,也缺乏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与照顾。同时,学生选择的大学生活方式不同,有学生致力学术,也有学生重在社会经验的积累,学生独立性在大学得到充分发展,个性需求不断提高,呈现出“各向异性”。学校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差别,忽略需求多样性,缺少创新改革与因材施教,则会限制学生的自由,出现逃课现象。

四、建议

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专注学习的环境,本应有益于学生学习,而部分学生认为逃课能够提高时间利用率,收益更大,表明学生思想与学校教学管理方法之间存在矛盾。应当采取适当措施,还原上课的优越性,减少逃课情况的发生。

(一)改进签到方式

小班开课的体育与英语逃课率极低(分别只有1%5%),签到的有效进行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逃课的发生。但签到虽然是减少逃课最直接的方法,却并不能根本解决逃课问题。签到往往使表面出勤率改观,但学生身在课堂心不在、暗自学习其他内容,都属于隐性逃课[],违背上课初衷。换用形式更加新颖的签到方式,留出时间让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做出小结与评判;于课前布置思考题,课下提交等方式能够更好提高课堂效率与学生专注度。

(二)改变教学规模与教学方式

体育课和英语课的上课人数小于或等于30人,在这两类课程上,逃课率极低,表明小班教学可以有效改善逃课状况。小班教学,一可有效地核对人员是否到达;二可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三能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实时互动,提高学生与教师共同的投入与积极性。

根本而言,教学规模的改变是教学方式改革的有益尝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思维迸发。思维活跃、善于表达的学生将迅速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内向的学生也会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教师作为观察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水平,把控课堂进度;师生间可以即时互动,师生融为一体,言传身教。这些正是新的教学方式所需要的。

(三)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魅力、学识以及课堂的逻辑性、完整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十分必要,学生自发喜欢上课堂,主动学习知识是课堂最好的模式,能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

一方面,教师自身水平需要提高,学校亦应担起责任。学校为教师适量地增加进修以及出国交流的机会,开展相应的课堂评比,明确教师的优缺点并且安排向优秀课堂教学实例进行学习的任务;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建立考核机制与奖惩机制,通过对教师授课情况的考察,提高课堂质量。

(四)引导学生价值观

学生价值观出现功利化色彩,单纯以利弊衡量事件的可行度,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恰当而全面的引导,通过座谈会等形式,给学生的兴趣特长更多展现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舞台,找到功利之外的财富,使学生认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精神力量的可贵。

逃课现象是如今大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教师都难逃其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进行相应变革,迫在眉睫。

 

 


[] 参见马超、李慧、陶建刚:“大学生逃课行为模型建构”[J],《人力资源管理》,2013年第10期,第197200页。

[] 参见蔡红红、李小敏、吴棋明、丁丽婷、刘先鹏:“关于大学生理性逃课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学理论》,2015年第18期,第133134页。

[] 赵皓、杨云卿:“云南省部分高校学生逃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科教导刊(下旬)》,2015年第7期,第175177页。

[] 正文中的“受调查人数”“受调查者”指回答相应问题的人数以及人群,不一定为总调查人数。

[] 参见曹喆:“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心理学探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114116页。

[] 参见杨娟:“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8期,第121124页。

[] 参见陈刚:“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动力分析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8期,第8488页。

[] 参见张予蜀、袁捷、张振玉:“‘隐性逃课’现象分析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6年第1期,第6566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