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体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价值

作者:​何仲恺 李洵哲 发布日期:2017-01-11

摘要:文章以体育的育人价值为切入点,探讨以体育育人补充德育育人的理论教育方式、使体育育人成为德育育人的实现手段,从而加强育人效果、提升育人质量的可能性。

  关键词:体育;德育;育人;高校;价值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部要求“统筹各学科,特别是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其中,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育人价值,应在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体育的重要育人价值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便指出“体操通常借以培养勇毅的品德、有助健康并增强战斗力量”,这意味着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体育兼具身、心两方面的培养功能。

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先驱们充分认识到体育蕴含的育人价值,并针对体育育人进行了研究与论述。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口号,他认为:“凡道德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于国家也亦然……一切道德,殆皆非羸弱之人所能实行者。苟欲实践道德,宣力国家,以尽人生之天职,其必自体育始矣。”陈独秀提倡“兽性教育”,他直言自己最看不惯的便是“手无缚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的人。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体育之研究》,他认为体育有“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四大作用。进入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体育的育人价值。1979年教育部、国家体委发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中即指出:“学校教育质量,要德智体全面衡量。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重视。”“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我们认为,体育的功能主要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教育、社交、健身、娱乐。其中,对于[i]青少年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体育的教育功能。

体育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功能和育人价值体现在它能够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中所需的诸多重要素质。

第一,体育可以培养人的主体观念和个性意识。人是体育活动的主体,体育的文化、精神和教育功能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参加体育运动一方面能够帮助人们培养独立而丰富的人格、展示个性,为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还能够让人们认识自己、了解身体的能力和潜力,促进自我完善。

第二,体育可以培养集体意识和民族观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在我国人民摆脱“东亚病夫”形象、甩掉积贫积弱帽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荣国团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激励了无数运动员顽强拼搏,为祖国赢得荣誉。1981年中国男排逆转韩国队进军世界杯,北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写有这一口号的石碑至今仍矗立在北大校园里。随后,中国女排的“五连冠”更是把体育带来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推向了高潮。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最终夺冠,“女排精神”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足见体育对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影响。

第三,体育可以培养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如杜克大学在体育宣言中说:“校际体育竞赛锻炼了学生们令人推崇的品行,包括发挥特长,力争最优表现……大学体育的使命也是杜克大学自身的使命,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激励所有成员力臻完美!在体育运动中要提升自我、追求完美,必须拥有克服内外部各种困难的决心和能力,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稳重气质,要有应对挫折的抗压能力,还需要有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毅力。这些是非竞争环境所难以提供的,体育则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

第四,体育可以培养协同观念和责任感。在参与团队运动的过程中,要追求最优表现,参与者必须学会接受和认同团队的共同目标、遵守团队的纪律要求;必须拥有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承担、主动揽责;保持作为团队一份子的责任感、了解队友的需求、与队友默契配合。

第五,体育可以培养规则观念和民主意识。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教练员要尊重规则、接受规则的约束;违反规则要接受惩罚;参与者一方面有权利最大限度地利用规则、发挥能力,另一方面也有义务允许对手平等地进行竞争。在比赛后要自觉接受结果:以平常心看待胜负、抵制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利的诱惑。体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维护社会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大有裨益。

第六,体育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过程中,运动技术和技能的锻炼固然重要,理念和思路的创新更加不可或缺。中国象棋一代宗师胡荣华14次获得全国冠军,在全国个人赛上实现“十连霸”伟业,与他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如今,国家向全社会发出“万众创新”的号召,创新精神是民族发展和奋进的重要动力之一,它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ii]

二、体育的独特德育优势

在我国传统中教育一直被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明确了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要以德为先。然而,在实践中往往存在高校学生对德育表现淡漠、甚至反感的情况。当前的德育一定程度上存在“智育化”“理论化”的特点。有学者总结认为“这种‘观点加事例’的课堂传统德育方法将德育混同智育当作‘知识’传授,课堂讲读成为德育的主渠道,德育主要依靠德育课程的设置。”内容空洞、说教是长期以来德育被诟病的主要问题。教育需要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德育更是如此。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德”是一种抽象概念,更适合让学生在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锻炼和体会,这样比较有助于他们理解道德的精神与内涵、增强主体意识并作出自我评价。一旦脱离社会实践,囿于课堂的德育很容易沦为空洞的理论灌输,招致学生的忽视、逆反。

《辞海》对“德育”的定义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同智育、体育密切联系”。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予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与德育关系密切,相互影响;体育发挥着德育的载体作用,可以作为德育的重要实现方式。一方面,体育运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类运动项目所具有的特点、性质和要求往往蕴含思想道德教育,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学生道德、人格和个性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体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它作为一门实践型的学科,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亲身体验来教授,其教学方式刚好可与传统德育课程的理论教学形成互补。我国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马约翰早在1933年出版的著作《大学与体育》中即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大学体育教育思想,其中第一条就是体育可以“弥补学校课程与社会需要间之缺点”“;机警、自恃、合作及公正等习惯,均为运动场上所需要者”、“有助于其未来之生存竞争”;体育教育中所获得的知识“较之书本上之空知识,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体育课程教学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其中学生实践占有很大比重;游戏性强、寓教于乐的特点是其他学科所难以替代的。在针对北京大学师生所做的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和青年教师参与体育的最大动力并不是健身,而是娱乐,将体育活动作为学习、生活之余一种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方式。大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热情高涨的时期,正适合积极参加较大强度和较大负荷量的体育活动。同时,体育运动能够让学生作为参与者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和道德品质发展具有显著作用。体育对人的身心影响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而非以理论灌输为主。“体育与德育有天然的内在关联,只要遵循体育的内在属性、贯彻体育的基本原则,就必然具有德育功能。”因此,将育人理念合理蕴含于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之中,往往并不会引起参与者的抵触和反感。结合体育自身的多方面育人价值,如果我们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体育课的教学、体育活动的安排、体育竞赛的组织,它们都可以与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相结合,成为实施全面育人、保障传统德育工作落地生效的重要手段。

三、当前体育育人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我国传统上忽视体育作为教育手段的重要性。古代体育思想中过于注重礼仪,抑制争强好胜。如《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虽然能培养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过分淡化竞争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导致体育沦为了礼仪的附庸,而未被纳入教育体系,未能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在现代社会则表现为长期“重文轻体”,智育、德育均与体育脱节。我们就北大师生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进行了调研,受访师生中绝大多数在归纳体育的功能时只提到健身和娱乐,社交和教育功能被普遍忽略,认识到体育育人价值的寥寥无几。这说明目前教育界和广大群众仍存在把德、智、体教育分别视为独立个体的倾向,对体育育人功能的存在及其具体表现形式缺乏足够认识;体育育人方面的工作仍显得薄弱,需要加强。关于体育育人的论文和专著数量有限,往往也只是从体育学科自身出发探讨其在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培养作用,尚未真正将体育作为促进德育成效实现的重要手段来看待。为改善这一状况,结合目前北京大学体育和校园体育文化现状,我们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发挥体育育人功能、提升体育育人质量。

第一,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在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水平都显著优于较少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群体;而出现心理不适的受访者体质测试平均分显著低于总体平均分数。可以尝试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测成绩的关联研究:可将体测分数较低的学生群体作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重点关注对象,以便更高效地筛查存在潜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

第二,加强课外体育工作,丰富课外体育锻炼内容和评价方法,提升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把体育工作作为院系年终考核的评价指标之一。充分发挥各院系在体育工作中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院系组织体育活动的扶持力度,调动其组织积极性,从而改变体育教研部主导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的模式,让基层体育活动触及更多师生,形成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第四,加强体育教师的培养和学习。让广大体育教师深刻理解和领会体育的重要育人价值、体育作为德育手段的重要意义。要求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真正做到体育与德育结合、寓教于乐地开展育人工作。要从育人的高度组织体育活动,而不仅仅停留在健身和娱乐层面。

2016年北京大学体育运动委员会年会上,林建华校长指出:“我们要让更多的学生热爱体育……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育、体育运动环境,体育教育与活动的开展也要把学生的体验放到第一位。”鲁迅先生说过:“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北大应引领全国体育与德育育人改革新潮流、新方向,使之成为我国德育工作的创新点。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2014330日。

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年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2002年。

杨占武:“美国大学体育核心理念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第4期,第104107页。

彭寿清:“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285287页。

杨小明:“中外‘寓德于体’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138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