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高校辅导员能力建设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文章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视角认为,信息技术与思政工作模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高校辅导员只有适应双向互动的权威构建模式、信息互联的价值观引导模式和个体差异性强的共同体构建模式,才能找准自身能力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辅导员;能力建设;生产力;生产关系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高校辅导员是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群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关键是要提升其适应新形势的能力。目前,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已经成为能力建设的共识,但是新形势到底对能力建设有什么新要求?这一问题并未得到足够充分的探讨。若只停留在宏观层面的呼吁,却不能进行中观、微观的解析,则必然无法对实践有实质性的指导。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分析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关键是要研究生产力的新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当前的时代条件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生产力的重大飞跃。这必然要求调整、改革原有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这种改变始于作为微观基础的人与人之间[i]关系的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强烈影响,亟需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否及时转变并适应新的工作模式,直接关系到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成效。本文将结合信息技术这一生产力要素的特质和影响,对思政工作的新变化进行分析,以明确辅导员能力建设的具体指向。
一、适应双向互动的权威构建模式
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引导、端正受教育者的思想、价值观的成效,辅导员就要具有足够的权威,即要具有使学生信从的力量和威望。而要构建权威,就需要有权力作为基础。从权力的视角看,思政工作实质上是一个实现意识形态权力的过程。要实现这种权力,首先需要有一定的“资源”作为基础。在对于权力与资源关系的分析上,威廉•甘森提出强制资源、诱导资源和说服资源的三分法①;拉斯韦尔和卡普兰则列出八种权力“基础价值”对应于八种“权力和影响形式”②;在资源依赖理论看来,某个组织对于资源的占有被视为是其相对于其他组织的权力来源③。就思政工作而言,辅导员的权力来源可以是其相对于学生而言更加丰富的知识、更加深刻的人生阅历和思考,或是在实践中所积累的工作经验。
另一方面,必须注意到资源却并不直接等于权力。正如罗伯特•达尔指出的,“当我们简单地把影响力或权力等同于资源时,我们不仅使论题失去了特殊性,而且还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经验性的问题,即影响力的关系是否和如何以这一关系中的行动者之一运用资源的方式来加以解释。”④即只有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资源进行运作和“激活”,才能将资源转化为权力。在思政工作中,辅导员激活其自身资源的手段,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技能,也可以在思政工作实践中逐步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方法。
在信息技术尚未蓬勃发展时期,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掌握主要通过会议、文件、集体学习等特定的、有限的渠道来实现,传播的速率不高、覆盖的范围有限。因此,辅导员不论在权力的“资源”或是权力的“手段”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地位,只要有效地运用这些优势,就能实现对学生的影响,从而构筑起引导学生的权威。此时,由于权力的实现较多地是一个单向过程,因此权威的构建也具有单向性。但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资源”和“手段”都构成了较大冲击。一方面,知识、信息乃至各式各样的人生感悟、“心灵鸡汤”都可以便捷地通过网络媒介被学生获取,极大地抹平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在“资源”上的差距;另一方面,信息时代中能够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方法日益增多,有些方法的专业性很强,就对其的掌握程度而言学生甚至要强于辅导员,有些途径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要强于思政工作中的谈心、参观等传统方法。这些转变对传统生产力时代的权威构成了冲击,信息时代中权威的构建不再是一个单向度的权力实现过程,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在权力的“资源”和“手段”方面处于同一水平线,这就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影响是相互渗透的。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不再是被动的聆听者、接受者,而是具有主动探索精神的讨论者、交流者。只有切实在思想认识上明确权威构建的双向性,辅导员才能有效顺应信息技术时代的特质,转变过去单向的权威构建模式,在具有实质性的沟通和平等互动中确立起自身的权威。
二、适应信息互联的价值观引导模式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活动,是思政工作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接受与反馈,以[ii]达到彼此共享、互动、形成共识的社会行为、活动和过程⑤。在传统的信息渠道中,辅导员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发挥“把关”作用,对信息进行搜集、甄别并传输给学生。然而,在信息技术时代,不仅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更便捷,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之间的互联互通也更加紧密。例如,在通讯技术中,经历了第一代模拟技术到2G时代实现了语音的数字化,再到3G、4G时代实现了多媒体通信,信息的传播速率大大提高,互联互通的形式也更加直观。而在未来的5G时代,信息技术可能实现万物互联,这种统一的连接架构将会把移动技术的优势扩展到全新领域。虽然目前不能准确描绘5G时代的图景,但不可否认的是信息的透明化、迅速扩散化将更加深入。这一生产力的进步所导致的环境变化,使得辅导员难以及时、有效地对信息进行梳理,往往疲于应对新变化、新趋势,对教育内容进行预设或是制定某项具体工作预案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如何能够跑在信息前面,透过信息变化的各种现象,发掘出能够统领信息变化的思政教育路径,是辅导员在信息时代亟待思考的重大课题。
人类的活动总是伴随着价值问题,这就决定了人在反复的实践和认识中,必然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任何信息的产生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因此信息必然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而学生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何种信息,也体现着其价值观。所以,信息只是价值观的表征,而价值观则是信息的本源,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信息以及想要获得什么样的信息。要把握瞬息万变的信息,就必须从源头上入手,对价值观进行正本清源,驱散“价值雾霾”,才能够牢牢牵住信息变化的“牛鼻子”。那么,在当今时代,高校辅导员应当倡导怎样的价值观呢?在今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形成的,是我们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我们做好高校思政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高校辅导员首先应当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开展思政工作的关键内核。与此同时,还必须探索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提炼出符合育人方向、时代要求和大学生特点的正确价值观。
对价值观的提炼,应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形势进行分析,明确信息技术对人们价值观带来的影响,从而科学确定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找准其价值观的前行方向,从而充分发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使价值观和生产力同向同行、相得益彰。从当前和今后的形势看,价值观面临着三方面的挑战:第一,随着信息传播的深化,不同文化之间既存在着交融,但也存在着交锋,这种交锋有时甚至是激烈的;第二,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类创造了比以往数千年都要多的物质财富,但是却日益“见物不见人”,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已经被金钱的多少、权力的大小、职位的高低所占据,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精神因素逐渐被忽略;第三,社会变迁不断加快,各种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但由于信息的复制日益便捷,许多社会产出却日益“快餐化”,要么虚有其表、空洞无物,要么共性有余、特色不足。针对这些挑战,辅导员应着力在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以下价值观:第一,要倡导求同存异,以包容之心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在与他人平等、和谐的对话中取长补短、交融共进;第二,从更加全面的视角来树立成功的标准,人类数千年历史中所形成的高尚美德应当成为我们评价一个人的重要内容,而不以物质财富的多少和权力名位的高低看待他人;第三,在快速变迁的时代,更要倡导平静、踏实的态度,戒骄戒躁,要用高质量的自身行动来引领社会发展,而不是随波逐流,在社会变迁的浪潮中迷失自我、急于求成。
一般情况下,人们要实现自身的生存发展,总需要生活在这样或那样的群体或共同体中。共同体的建构是人类自古以来自觉的实践,人类社会从一开始就是以共同体的形式组织起来的。查尔斯•梯利认为,要把群体利益转化为集体行动的动员能力,组织力量是关键,而一个群体的组织程度取决于两个因子,即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该群体内部人际网络的强度。群体成员的共性越明显,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则该群体的组织能力就越强。⑥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目的也在于通过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既能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成才,也能让学生妥当处理与他人的关系,通过“凝心”达致“聚力”,从而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的共同体建设。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的广泛共处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和便利条件,使人类共同体及其公共性在一个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存在和展开。但是,生产力的发展在为共同体建设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共同体建设模式带来较大的冲击。只有改革共同体的建设模式,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才能使生产力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破坏性得到控制。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人们的交往实践日益深入,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使人们能够跨越空间的限制进行随时随地的互动沟通,这一方面有利于密切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但另一方面,人们也更便于将自身的发展状况与他人进行比较,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扩大、机会不平等、利益保障不公正等现象可能通过信息网络在人们的比较认知中得到进一步放大,从而逐渐深化社会主体之间的矛盾。同时,随着人们接触的信息日益广泛,对于自身特点开发的机会也增多,这当然有利于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潜力,但同时也意味着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增强。这种生产力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渗透进大学校园,特别是大学生对于新兴技术的接受程度较高,所以信息技术对于共同体建设的挑战在大学生群体中更加突出。因此,在信息技术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深刻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生联系紧密但同时存在潜在矛盾的条件下,推进学生共同体建设?
要建设共同体,关键是要对个体进行有效地整合。目前,在加强整合方面,似乎并未完全摆脱计划管理体制下的思维定式,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实现学生的步调一致、整齐划一,注重共性而忽略个性。必须注意到的是,虽然成员的共性越强越有利于集体建设,但在信息技术时代,个体的差异性增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正如任何优美的合唱都有其不同的声部一样,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个性的基础上构建个体都认同的共性,而不是消除个性以求共性。在加强群体整合方面,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TalcottParsons)认为,整合(integration)一般有以下条件:两个以上的人抱有共同的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各自都负有一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承认对方的权利和义务。一个好的集体,它表现出的突出现象是组织和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都能够充分的发挥。如果把集体看成一个齿轮箱的话,要使整个齿轮箱运转有序,就必须有一个主动轮,如果每一个齿轮都自行运转,并且转的方向不搭配的话,齿轮箱必然运转不畅。所以,要通过思政工作促进学生的集体建设,高校辅导员应当着力培养自身的目标管理能力,通过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文化,让学生们能够协调起来,并根据学生的特长,对其进行因材分工,让每个人都能通过自身的特长为实现共同目标贡献力量,从而真正使个性在共性中得到统筹,使共性从个性中获益。
① William Gamson, Power and Discontent,Home woo: The Dorsey Press,1968, pp.74-81.
② Harlod Lasswell and Abraham Kaplan, Power and Society,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0, pp.83-92.
③ J.Pfeffer and G.Salancik,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8
④ (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 [M],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4页。
⑤ 朱燕:“试析微博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更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
⑥ Charles Tilly (e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