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发布实施以及北京大学学部制改革深入进行的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团校发展迎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文章从院系基层调研的实际和团校工作的实践出发,总结目前北京大学基层团校的发展现状,以期找出共性问题,探究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团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习总书记再次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作为培养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重要阵地,基层团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各基层院系均开展了团校课程,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团校的定位与发展模式。在这一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笔者对北京大学27个基层院系进行了调查访谈,就院系团校或联合团校的组织模式、课程设置、现存困难等内容进行深度了解,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各基层团校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结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北京大学本科生教育改革、北京大学基层团校实践提出了若干思考。
一、北京大学基层团校的新形势与定位
面对高校共青团改革及北京大学学部制改革深入进行的新形势,高校基层团校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紧密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共青团工作的需要,是高校基层团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目标。
共青团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要求共青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基本要求,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着力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这要求基层团校必须做到改革创新组织建设和工作模式,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团校培养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去,同时使团校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另一方面,北京大学公布了《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及《北京大学2016年本科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点(试行)》,改革目标直指本科教育,其中“学部制”改革的核心目的即是要打破现有的学科组织结构,以学科群和学科门类为依据重新整合高校第一层级的院系组织,促进其内部的跨学科交叉与融合,这也为不同院系间团校课程交流和联合带来了契机。
多元化的外部形势以及基层团校自身发展的周期阶段都推动着高校基层团校的不断革新,这也使得高校基层团校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何在团校中真正做到“凝聚青年”、如何提升青年在团校中的“获得感”,均成为高校基层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研究新形势,把握团校工作的特性,理解青年学团员的特点,努力在办学理念、
教学内容和培训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基层团校的育人能力和效果,充分发挥团校在
培养大学生骨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基层团校才能更好地履行培养团干部和青年人才的双重使命,增强帮助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和水平。
二、北京大学各基层院系团校开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自1982年创办至今,北大团校在三十余年内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运作体系。各院系也在校团委的指导和帮助下建立基层团校,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在当前学生日益多元的思想浪潮冲击下和日益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基层团校也暴露出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基层团校定位模糊。作为大学生骨干培养的重要阵地,明确团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源头和基础。然而,在走访过程中,“为了办团校而办团校”的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基层团委缺乏对“为什么要办团校”这一问题的思考,忙于组织活动,忽略团校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基层团校只见“形”而不见“魂”。相对于其他学生组织而言,团校的主要功能在于育人,在于培养思想好、视野广、业务精、能力强的学生干部,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的作用。
其次,基层团校缺乏制度规范。在受访基层团校中,只有个别院系表示已经建立了团校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于组织模式、目标学员、课程设置、结业要求、奖励评优等有了明确的规定。绝大部分院系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规章制度,团校组织的随意性较大,反映出基层团校建设仍处于成长期。此外,过半数的基层团校在开课前就能够确定这一期的学习计划和培养方案,但也有部分院系“走一步看一步”,没能提前做好计划,一方面造成过程拖沓,另一方面也使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很难遵守基本的教育规律,而这一问题在联合团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再次,基层团校课程设置偏颇。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不仅需要突出的业务能力,更需要丰富的团史知识、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优良的作风品质。但是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大多数基层团校将主要精力放在新闻稿写作、摄影技巧等单一技能培养课程上,对于时事政治、党史团史、经典阅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则多有忽视,在眼花缭乱的课堂内容中容易忽略思想引领、立德树人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基本没有基层团校安排与中国梦、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关的培训或交流活动,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缺憾。共青团学生骨干在学生中具有代表性、先进性,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应该对其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不仅能够及时领会党团的最新精神,更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辐射身边同学,起到带动作用。并且,基层团校对学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学员参与度、积极性不高”是在访谈过程中频频出现的话语,团校组织人员纷纷反映许多学员即使参与课程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笔者认为学员积极性不高是暴露在外的表象问题,深层次所反映的还是学员对团校的认识问题以及团校培训设置没能从学员需求出发。团校作为汇聚各个组织学生干部的集中地,理应建设成一个凝聚青年、团结青年的中心,但目前的基层团校还未达到这个目的,学员之间沟通交流不够,对于团校没有很深的认同感,往往只是走马观花,缺乏情感上的向心力。
最后,关于联合团校的问题。自201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院团委选择采取联合的方式来组织团校,目前各基层联合团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初级团校联合,即目标学员以大一新生为主,课程内容以技能性培训为主;二是高级团校联合,即目标学员以有一定学生活动经验的高年级骨干为主,课程内容以领导力培养等高阶级能力锻炼为主。在资源共享、促进交流方面,联合团校有明显的优势,但从现在正在运行的若干联合团校来看,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参与联合团校的各个院系还未找到高效的沟通合作方式,存在扯皮推诿的现象,从而影响团校活动的质量;第二,联合团校的形式还未成熟,各联合团校之间不断打乱重组,成员无法固定,磨合期无限延长;第三,大多数联合团校的组织模式为每个院系各负责一节课,虽然减轻了各院系准备课程的压力,但无形中使各个院系都缺乏了对整个团校课程科学性、连贯性的思考,导致课程拼凑。
三、当前基层团校工作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一)明确团校育人之本
团校工作者需要深刻认识到“团校是校”,对团校在高校培养优秀共青团干部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具有清晰认识和准确定位,需要回归教育本质,明确其育人的根本作用。强调“团校是校”,是为了区别于“欢声笑语的娱乐场”,或是“走马观花的万花园”,亦或是“觥筹交错的交际所”,团校应当在兼具寓教于乐、丰富内容、结识同道的同时,紧紧围绕育人做文章,以育人为核心,进行统筹规划与组织,以育人成果为评价团校工作成效的核心指标。
团校工作者更需要深刻认识到“团校姓团”,团校是共青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团校培养的人才只有具备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同呼吸共患难的担当意识,才能真正成为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这就要求团校不能只做“工作技巧的加工厂”,而应当将加强思想引领摆在首要位置,除了通过专题思政教育活动外,还要将思想引领贯彻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不断的思想交流、价值认同、文化共鸣等,真正通过团校这一窗口,做到“凝聚青年”。各基层团校组织单位应当以高校共青团改革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为契机,重新审视本单位团校的定位与目标,重点加强团校的思想政治引领,只有明确团校育人之本,找到正确发展方向,才能在培养人才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二)夯实团校办学之基
在明确团校的重要地位和办学核心之后,需要从各方面为团校的开展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障,确保理想育人效果的实现,这就要求高校基层单位强化保障支持。基层院系团校的直接组织者是院系团委,按照《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应完善同级党组织领导、团的上级组织领导的双重领导体制,上级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团校对培养优秀共青团人才的重要作用,提高重视程度,着力从人员配备、制度建设、资源保障等方面落实团校工作的重要性。
在组织上,基层院系团委应选派专门的学生干部负责团校工作,以高校共青团改革精神为指导,将团校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实施项目化、扁平化管理,减少层级审批、指令传达等带来的弊端。加强工作团队的队伍建设,确保工作方针、思路的一致性,提高队伍工作能力。团委书记班子应将团校工作作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凝聚青年的重要桥梁,可以用组织制定方针、探讨课程方案、定期汇报总结、参与授课与讨论等形式,积极直接参与到团校开展工作中来。加强团校的制度和规范建设,一方面使工作开展有制可循、有序开展,确保工作的高效稳定;另一方面,培养团校工作的“历史观”,了解团校发展脉络和时代特征,在做好“继往”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提升“开来”效果。而在资源保障方面,除了对活动经费、场所、设备、时间等方面予以保障外,更重要的是转变思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意见反馈机制,倾听青年声音,以团校学员实际需要出发,加强对相应需要的保障和支持。
(三)增强团校力量之源
按照《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团校工作也应当推进上下联动,着眼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既要加强院系党委、校级团委、院系团委等部门对团校工作的重视,也要通过转变思路、推出举措来凝聚人心,使青年学生真正认同团校、珍惜团校,在团校中快乐成长。青年学生对团校的内心认同与积极参与是团校工作发展的力量之源。
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想方设法倾听青年声音,把青年声音作为团校工作完善和发展的最重要信息来源。着力提高团校办学科学化水平,尊重教育规律,以教育学理论作为团校开展的重要武器。比如,以学生兴趣和自身特点为导向,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借鉴经典教学经验,加强课程精品化建设,落实集体备课、预讲、课堂互动、课后作业等制度,切实提高团校学员专项工作能力;努力构建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结合“实践育人”与“全过程育人”的整体框架,
与第二课堂等相结合,让学员在实践中建立新的知识与经验;紧跟教育发展方向,探索“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概念、新趋势,增强团校的时代性,等等。同时,应当结合基层院系实际,包括学科特色、学生特质、工作特点等,建设符合本院系学生需求的院系特色团校,使团校真正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
(四)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团校模式
梳理北京大学基层院系团校开展模式后发现,各院系团校在主办单位方面,可归纳为院系自办团校、院系联合团校及自办与联合相结合形式的三种模式,其中联合团校包括学部内联合与学部间联合;在团校层次方面,可归纳为初级团校与高级团校等形式。其中较为典型的模式为,秋季学期开展初级团校,主要办学目标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与培养学生干部的基本工作能力;春季学期开展高级团校,主要办学目标是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培养学生干部领导力、拓宽学生干部眼界、启发学生干部思维、全面提升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等。
因此,笔者尝试提出一种比较具有兼容性、有效性、可行性的团校开展模式。在时间跨度上,团校工作可贯穿一学年始终,分两个学期开展,根据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分为初级团校和高级团校两部分。对于初级团校,课程内容除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可以包括公文写作、活动宣传技能培训、社交礼仪、办公软件等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具有学科间的共通性和广泛性,而且同一学部的不同院系同学在课业压力、思维方式等有较大的共性,因此可以尝试以“学部内联合初级团校”的形式,学部内各院系分工组织不同课程,各院系学员均可以选修参与,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并可以使各院系集中力量打磨精品课程。除此之外,各院系还可以按院系组织本院学生进行课堂内容实践、讨论与总结反思活动,将学部内集中学习与各院系分头学习加以结合,提升团校学习效果。
而对于高级团校,为了促进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真正做到开阔眼界、启发思路,可尝试采用“学部间不同院系联合高级团校”的形式,以理工、文科、社科等不同性质的学科进行合作,控制联合团校规模(如5个院系以内),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学员间的互动与交流,如小组调研与展示、模拟面试、辩论与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形式,让不同学科的学生在互动中互知互鉴,取长补短,并与本科教学的“通识教育”理念相融合,全面提升团校学员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培养真正能引领未来的人才。在联合高级团校之余,各院系还可组织本院系学员进行具有本院系特色的活动,促进学员的进一步成长。
总之,“联合”绝不是为了“偷懒”“灌水”或“搭便车”,而是要真正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真正发挥“1+1>2”的合作效果。因此,需特别注意,一方面各院系对联合团校建设和本院系学员培养具有双重责任,应在联合办学的同时,对本院学员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与监督;另一方面,在各院系合作过程中,注意合理分工,规范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院系的能量。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对高校基层团校开展的一些思考与展望。总之,高校基层团校开展应紧紧围绕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以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育人理念为核心,充分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科特色,不断开拓创新,总结经验,为共青团事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