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精准就业服务,对传统的高校就业服务工作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以技术手段促进工作内容的革新,带动服务理念的提升,实现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工作目标。文章指出,建立起一套体现大数据思维、内嵌于就业服务工作模块,与精准就业相匹配的就业信息系统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精准就业服务; 信息化; 路径创新
高校就业工作的目标是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伴随着经济下行、产业调整带来的市场压力,高校就业工作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质量却不容乐观,毕业生初次就业人岗适配度较低。国内某研究机构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超四成中国大学生在毕业三年内转行,2015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4%,从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跳槽”状况来看,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为2.2个雇主工作过。从毕业生的“转行”情况来看,调查显示,有46%的2012届大学生在毕业三年内转换了行业。①频繁跳槽和转换行业,一方面提高了人力资源成本,给所在单位的运行带来不便;另一方面,不利于作为职场新人的青年人职业精神的塑造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这一状况与高校就业部门的工作目标相悖,应当引起关注。
造成毕业生初次就业人岗适配度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自我探索不足,对自身缺乏了解;另一方面是对专业与行业、职业与岗位的认识不足,对工作缺乏了解。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通过生涯发展课程和指导,加强学生职业规划的意识,建立起其对自身职业观的清晰认识;其次是通过加强行业指导和职业分析,增强学生的职业社会认知;最终是建立有效的供求链接,实现人岗精准匹配。本文主要分析通过提升高校就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现核心信息的精准识别,建立各自供需的长期深度匹配,从而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以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精准就业服务的可行性
2016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文中首次提出“精准就业服务”的理念,要求通过准确掌握供求信息、建立精准对接服务平台、大力拓展服务内容等方式,建立健全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的完善,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就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大高校都开通了就业信息服务网以促进就业服务工作。
以北京大学为例,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一套以就业信息网为核心、三大求职系统为基础、微信平台为补充的就业指导服务信息化体系。1.就业信息网。这一综合信息服务门户主要包括就业信息、新闻公告、就业日历等功能,通过更丰富的信息容量、更清晰完整的模块划分和更强大的后台管理功能有效提升学生与雇主单位的使用体验,极大促进了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发展。2.三大就业服务子系统。包括学生求职意向个性化匹配系统、求职简历维护系统及求职轨迹分析系统。3.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微信平台。包括“北大就业”“北大选调生”和“北大创业”三个内容相互独立、针对特定受众的官方认证微信公众号,目前三个微信公众号累计关注量超过20万。
实践证明,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为信息时代提升高校就业精准度提供了可行路径和有力支撑。首先,就业信息化建设,为科学研判就业形势,加强就业指导的方向性,提供了前提。其次,为全面了解行业动态,加强就业指导的系统性,提供了保障。再次,为准确定位学生特点,加强就业指导的精确性,提供了依据。最后,为深入把握学生需求,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提供了基础。
二、当前信息化条件下“精准”就业服务工作面临的挑战
精准就业服务不仅意味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理念的革新,更是对现阶段高校就业服务工作提出了方法与技术层面的全新要求。无论从必要性还是可行性的角度,数字信息化技术都是当前就业服务新形势下实现精准就业的有效手段;高效、完备的信息支持系统将是高校实现高水平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国内高校在就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的诸多不足,这也是各高校在提升就业服务工作水平时面临的“精准”挑战。
(一)简单化的信息收集技术限制学生就业信息的充分获取
高校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以充分的就业信息作为基础。但高校目前所使用的传统信息技术手段和渠道在有效获取信息方面能力尚显不足,过小信息存量限制了就业服务系统精准性目标的实现。
从信息内容看,高校就业信息系统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个人简历信息、就业去向、签约情况等显性信息方面,缺乏对与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隐性信息的深度挖掘,尤其是毕业生更为关注的职业发展路径、薪资变化情况等信息。由于信息获取技术手段的局限,这类信息的获取常常被忽略,高校在常规就业信息的供给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此外,高校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较为单一,往往只能依靠档案、三方协议等强制性渠道被动获取,这类渠道所能获取的信息在进行深度统计分析时的转化效率有限,鲜有高校尝试利用大数据收集手段抓取学生就业信息,进而导致信息存量无法满足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要求。
(二)无差异化的信息推送模式影响就业信息的有效传递
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担负着保证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就业信息有效传递的职能。当下,多数高校采用的就业信息无差异化推送模式往往导致就业信息传递效率低下。
目前高校普遍通过就业信息网及微信平台向学生推送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这两个主要的信息发布平台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信息推送是高度同质化,忽略了本科生、研究生、应届毕业生等群体或者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对就业信息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在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每天都会面临着来自就业信息网、微信平台或本校BBS论坛等各个平台的海量用人单位就业信息,由于个体在处理信息方面能力的往往是有限的,个人层面普遍性的信息冗余,极易造成学生无法及时有效地筛选出自己所需的就业信息,从而导致一些与自己需求高度契合的重要信息被遗漏。因此,缺乏精准性的就业信息推送极大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三)静态化的信息分析手段阻碍对学生就业情况的深度探究
高校就业信息存量上的不足、信息有效传递效率不高等因素直接限制了高校在处理就业信息方面的能力。加上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静态化信息分析技术也使其对现有信息的深度挖掘难以实现,高校就业服务机构在信息有效精准转化方面的能力更为薄弱。现阶段很多高校并没有针对就业信息的深度分析,耗费巨大人力、物力收集到的就业信息也没有为学生的就业选择提供直接帮助。部分就业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院校,虽然初步尝试就业信息分析的深度分析并编制就业情况报告,但其对就业数据的分析还是停留在基础性的统计分析层面,即进行就业率、就业地域、就业行业等基础就业情况分析,缺乏对本校毕业生普遍性的职业生涯路径追踪。此外,高校对就业基本信息的分析仅局限在数据和比例的统计方面,缺乏对毕业生人职匹配程度等指标的回归统计与深度数据探索,且其对学生主要流向的行业、岗位的职业发展道路分析没有体现出学生在教育和发展层面的个性,进而使得流于静态化、一般化、非精准化的就业信息分析结果对在校学生的职业指导价值极为有限,无法满足精准就业指导的要求。
三、高校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创新
精准就业服务目标对传统的高校就业服务工作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以技术手段促进工作内容的革新,带动服务理念的提升,实现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工作目标。建立起一套体现大数据思维、内嵌于就业服务工作模块,与精准就业相匹配的就业信息系统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环节。
(一)借助信息抓取与大数据挖掘技术,扩容就业信息存量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高校就业信息存量有限的情况,高校应紧跟大数据时代的技术潮流,利用当下较为成熟的数据抓取和数据挖掘工具,拓展现有学生就业数据库信息容量,为精准就业服务工作提供数据存量的有力支撑。
一是利用专业的信息抓取工具对本校就业信息网站中的非结构信息进行抓取,例如特定类别信息的点击量、搜索页面关键字检索的频率、不同网页模块的访问时长分布等,充分扩展信息存储的范围和种类。二是利用数据挖掘的技术,对学生的开放资料和经过信息抓取的网页历史行为数据进行挖掘,在大样本、混杂的、未经处理的数据基础上提取出不同类别学生对就业信息的真实需求与偏好,满足精准就业所要求的数据多途径的处理与应用。三是针对信息抓取和数据挖掘产生的海量数据,配套使用专业数据库,优化对大数据的存储及分析能力,提升就业相关信息管理效率,为后续数据的应用性操作打好基础。②
(二)依托就业信息定制化推送与资源有效整合,满足差异化就业信息需求
针对信息冗杂、无法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的问题,高校就业部门应借鉴“互联互通”的大数据思维,搭建校内部门之间、校地之间、校企之间、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发展平台,满足求职者的差异化需求,形成重点领域的战略引导。
一是有效整合校内学生信息,建立起体现学生个体差异的职业素质、职业倾向档案,实现学生能力素质、兴趣专长与不同职业取向的精准对接。高校就业信息系统是学生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完善的就业信息系统应与校内教务部、研究生院、学工部、团委等教学单位、管理部门和课外活动指导部门的信息系统充分整合,形成有效联动的信息共享。通过对学生选课信息、奖励信息、交流信息、实习实践信息、课外活动信息的数据挖掘和追踪,建立起体现学生个体差异的职业素质、职业倾向档案。根据学生在学科背景、求职意向、职位期望等条件方面存在的差异,将不同行业的就业信息、职业路径发展报告、求职建议等相关信息定向投送给不同的学生群体,避免就业信息的无差异推送,减少信息冗余,在需求端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实现建立在双方供需精准匹配理念下的就业信息“个人定制化”。
二是有效整合就业指导课程资源与市场信息,结合新媒体手段,实现学生个体化需求与用人单位供给的精准对接。高校就业服务部门结合职业发展课程、生涯规划指导,在收集本校学生基本开放信息时,参考学生职业性格测试结果重点收集并汇总学生对于特定就业信息的需求和对特定地域、行业与职业的倾向,基于职业选择规律和个人特殊需求,为不同群体建立行业兴趣专属微信群,开展线上定向信息推送、行业交流、生涯指导,同时辅之以线下有组织的实习实践参访活动。在基本信息外,输入单位文化、岗位体验等软性就业信息,帮助特定需求群体学生提前进入“角色磨合期”。例如,北京大学就业中心为有意到上海、广州、天津等京外区域工作的非毕业年级学生建立地域求职微信群,重点推送当地人才环境、企事业单位用人信息等,同时与地方人才部门积极对接专项实习计划,打造“启航浦东”“走进广州”“北大学子天津行”等品牌项目,每年组织近200名学生赴三地开展定向实习实践活动。
三是有效整合校地资源,实现学校为国家和民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育人导向与国家人才战略的精准对接。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担负着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高校赴西部基层就业人数逐年递增。以北大为例,今天这一就业群体规模已是10年前的10倍。为了使北大人的家国情怀有效对接国家战略、更好地满足地方需求,就业中心以“北大选调生”微信平台为主阵地,每日推送各地选调生政策及基层选调生工作心得,有效地凝聚了一批有志于服务基层的北大学子,用户关注量覆盖求职毕业生的87%,2016年起又建立了二十多个省市的地方选调生对口交流微信群,邀请地方组织部门干部加入,实时答疑解惑、宣介地方。
(三)构建就业信息动态追踪反馈系统,助力学生职业生涯稳健发展
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在职业生涯发展早期存在的“进得去,留不住”的问题,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生涯指导和就业服务要着眼长远,建立就业信息动态分析系统,科学服务学生生涯成长。一是建立毕业生职业路径发展与变化趋向跟踪分析机制。建立针对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动态分析系统,对本校毕业生的职业信息进行持续的收集,尤其是薪酬区间、晋升变化、行业转变、单位更换等关键信息,完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动态档案,记录本校毕业生的职业路径发展与变化趋向,进而对这些职业发展路径进行分类汇总,结合毕业生个人的学科背景、职业预期、实习经历等信息,探求职业发展路径与规律,为更多在校学生提供精确就业指导与服务。
二是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使用跟踪反馈机制。定期开展大规模的、面向用人单位的毕业生职业素质满意度调研。对本校学生在职业生涯早期职场表现中具有的优势和不足进行跟踪,将分析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学部门、生涯指导一线教师、院系辅导员,促进人才培养输送工作质量提升。
三是建立学校与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的人才发展追踪促进机制。例如北京大学对前往国家人才需求重点领域、重点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学校就业服务部门本着“扶上马,送一程”的人本理念,建立重点人才成长档案,定期前往西部基层地区看望就业毕业生,并与当地组织部门形成有效联动,了解基层毕业生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将高校优质智力资源引入选调生服务的地区,使得选调生在当地“干得好,扎下根”。
①麦可思研究院:《2016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00、150、156页。
②参见刘智慧、张泉灵 :“大数据技术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 年第 6 期,第 957~97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