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北京大学课程评估系统设计和实现

作者:董 礼 发布日期:2016-10-22

    

摘要:课程评估是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地分析以往课程评估系统设计问题的基础上,北京大学调整评估理念,通过多次调研和讨论,开发了新的课程评估系统。新系统充分整合多种类型的评价主体,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评估系统的交流沟通作用,结合教师教学发展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促进教学改进与提高。

关键词:课程评估系统;多元化;过程性;发展性

 

 

课程评估对课程质量的保证和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北京大学目前采用的课程评估系统是2007年由教务部评估办公室主导,聘用本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团队开发并投入使用的,针对之前一版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和设计,此系统基本满足学校需要并顺利运行至今。随着教学改革和建设进展,原有课程评估系统已经不能够满足学校、院系和教师新的需求,亟需建设一套符合目前教学要求的新的课程评估系统。

一、课程评估系统设计的根本问题

随着北大课程评估的不断发展,课程评估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完整的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课程评估流于形式,存在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够正确对待课程评估及其结果的现象。目前课程评估的时间定于学期末,进行总结性评价,采用固定的评估指标。总结性评价的优点在于学生能够对课程有全面的理解和印象,但是也存在不能够体现课程进行过程和及时反映课程问题的弊端。从教师角度会质疑学生是否具有评教的能力,学生评教是否公正,教师是否会因为学生评教而降低学术标准等问题;而学生则认为评教对自身是一个压力,同时与自身没有太大影响,目前的评价既不能用于选课参考,也不能用于自己所上的课程改进。

但从近年来课程评估的大数据来看,课程评估结果能够相对客观地展示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多年的数据发展和其他结果相互印证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性。但课程评估仍然备受质疑的重要原因是在于评估设置的根本点,目前的课程评估主要作为教学管理的手段,而非教师教学发展和改进的方式。在管理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课程评估更加重视统一性而不注重课程的个性,更加注重结果的比较性而非课程本身的发展性,注重运用的客观性而不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因此需要系统地进行课程评估体系的改革,要从根本上改变课程评估的指导思想和定位,从发展的角度重新设计课程评估体系。

二、以教学发展为核心的课程评估系统设计思路

通过对国内外多所一流高校的调研和分析,目前课程评估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个性化、过程性和发展性,要建立以教学发展为核心的课程评估体系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课程评估系统的改造。

(一)多种评价方式相互协调,加强过程性评价

教学评估应该是从课程开始到课程结束一个全过程的检测和反馈的机制,从学期初的需求到学期中的反馈,再到学期末的总体评价,课程质量监控应该作用于整个教育过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改变目前期末评估的模式,采用日常反馈、教学调查、期末评价有机结合的方式。以往的课程评估以期末评价为主,课程评估结果重心为总结性评价,缺乏对教学过程的关注,难以形成评价改进的闭环效应,加强过程性评价,能够促进教师在过程中进行改进。

(二)多元评价主体相互补充,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以往课程评估系统主要针对学生课程评估设计,新系统设计需要整合目前的多种教学评价方式,形成学生评价、专家评价、领导评价、同行互评、教师自评的综合评价体系;各种课程质量监控结果统合到课程质量监控系统中,采用公布和半公布的办法对任课教师进行反馈,以学生评教为主,老教授专家组听课调查为辅,其他内容作为有益的补充。对不同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评价。

(三)分级权限设置,给予院系和教师更大自主权

课程评估一个重要的核心是课程评估指标的设置,现有的评估问卷设置权限主要集中在学校,新的课程评估系统将问卷编制权限分发到院系和教师,根据院系和教师的需要进行分级问卷设计。期末评价问卷采用学校和院系两级权限设置,学校和院系可以根据权限分别设置相应问卷的问题。教学调查给予院系和教师全部权限根据院系和课程特点开展调查,指标设计能够更加适应院系和课程特点。

(四)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和反馈,促进教学改进

原有课程评估结果主要用于院系和学校教学管理,对教师个人教学改进和提高的针对性不足。新课程评估系统要紧密结合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强化评估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使评估结果更公开更透明,使评估结果成为学生选课的参考。同时课程评估结果与学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紧密结合,对新教师和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帮助。

三、课程评估的主要类型

(一)期末评估

期末评估采用学校问卷和院系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在期末开展,这一方式作为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

期末评估作为多年来持续运用的评估方式,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并持续改进。目前期末评估是整体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而且为广大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所接受。期末评估在问卷设置上更加考虑院系和学科特征,给予院系更大的权限进行问卷调整和过程控制。强化课程评估的有效利用,与教师的职业发展紧密结合。

(二)日常反馈

采用开放性问题为主的方式,覆盖教学过程,支持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反馈。

为加强过程性评价,设置日常反馈,保证课程进行过程中的评价和交流。日常反馈采用不定期的评价方式,覆盖课程全程,学生可以在课程开始后随时在网上实名或匿名反馈自己的意见,教师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查看回复相应问题,形成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交流和反馈,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及时作出课程调整。

(三)教学调查

教师和院系可以自编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开展,支持个性化教学评价需要。

教学调查是给教师、院系和学校管理人员以随时发起教学调查的权限,教学调查针对特定课程或特定专题,能够随时在教学过程中发起,教师或其他人员能够有针对性的设计,满足课程个性化需要,有效支持教师教学发展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听课评教

学校和院系分级负责,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开展,支持自选听课和定制听课。

听课评教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目前现有的同行评教、专家评教、领导评教等方式都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把这些评价结果与其他结果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实现评价结果更为有效合理。

(五)教师自评

学校设置基本问卷,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开展,支持教师教学反思和发展。

教师自评是从教师个人角度出发,对课程教学进行深入反思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能够让教师进行有建设性的思考,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评估系统的发展与对比

北京大学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引进国外大学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以来,规模上,经历了小规模试点到大规模、专题抽样,到全体参加课程评估的过程;手段上,从最初的纸质问卷、手工统计,填涂答题卡、机器统计到网络评估;评估指标体系上,从照搬国外评价指标体系,逐渐中国化,修正原有指标体系,到最终精简指标,形成适合本校情况指标体系的不断中国化、校本化的过程;实施上,经历了完全由学校规定到院系、教师、学生参与的互动过程。

新旧评估系统在系统设置理念、评价方式、体系设置、结果展示和运用方面都有一定变革,其中具体改变的内容如下表。

 


旧评估系统

新评估系统

评价方式

结果评价为主

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教学调查相结合

评价时间

期末考试前一个月

从课程开始到课程结束的整个学期

评价主体

学生

学生、专家、管理人员、其他

评价对象

课程、教师

课程、教师及其他教学相关环节

评价方式

网上评估

网上评估、移动端评估

评价指标

固定的多套问卷

灵活的多套问卷和问题库

评价反馈

通过网络反馈和纸质反馈结合

通过网络反馈、邮件推送、纸质反馈结合

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采用表格形式展示

评价结果采用表格形式和图片对比等方式展示

评价控制

期末评价以限制为主,要求学生参与

期末评价限制和奖励两种措施结合,保证评估率的同时强化评价的有效性

评估结果运用

学校和院系教学管理、职称评定

学校和院系教学管理、教师教学发展、职称评定、学生选课等

 

 


作者简介:董 礼 北京大学教务部评估办公室主任 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