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交叉学科研究机构队伍建设 ——以世界一流大学交叉学科研究机构为例

作者:姬 懿 发布日期:2016-10-22

摘要:交叉学科研究机构作为交叉学科发展壮大的重要载体一直广受学者关注。文章通过剖析世界一流大学交叉学科研究机构队伍建设的三个案例,总结了交叉学科机构的人员聘任、管理和共享交流机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瓶颈及成功开展运行的经验,从而为我国高校交叉学科机构的队伍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交叉学科;人员聘任;人员管理;队伍建设

 

交叉学科研究是世界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规律。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往往是科学上重大突破出现的温床。高校是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载体,而“人”则是高校提高科研竟争力,立足学术前端的根本所在。在交叉学科快速发展的趋势下,队伍建设的复杂性不断凸显,如何在不同的交叉学科组织模式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人员聘任、管理方式,增强交叉学科队伍的凝聚力成为高校管理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了三个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的案例,逐一剖析其人事管理体制,为我国交叉学科研究机构的队伍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与启示。

一、世界一流大学交叉学科组织模式

本文选取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和系统生物学计划以及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贝克曼高级科技研究所。

(一)国校合作型交叉学科组织: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是美国最顶尖的实验室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一直保持着它作为一个主要国际物理研究中心的地位,同时也将其研究计划扩展到了几乎每一个科学研究领域。LBNL相关的13个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70LBNL的科学家是美国国家科学院(NAS)的院士,13位科学家获得了科研领域国家最高终身成就奖——国家科学勋章。18位工程师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3位科学家被选入医学研究所

1.聘任制度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人员聘任基本采取全职聘任的制度,人员选择非常严格,基本采取全球招聘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内部推荐结合的方式。由于实验室采取主任负责制,主任管理实验室相关的所有日常事务,对中心的发展有较大的决定权。基于此机制,主任的遴选就显得极为重要,实验室的主任由加州大学董事会任命,并向董事会负责,一般是学术水平高、社会影响大的知名学者专家,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如现任实验室主任20161月上任,是著名物理学家MichaelWitherell,他同样是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前任研究副校长和物理系主任。

实验室设常务副主任1名,协助主任处理实验室研究事务和日常运行。现任常务副主任是著名计算机和应用数学家Horst Simon,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美国NASA的成员之一。此外,实验室设有7名副主任分别负责运行、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能源科学、物理科学、能源技术、地球环境科学及1名财务主管;17名日常行政人员,从事实验室具体的运营事务。在具体研究组下,实验室有超过3500名雇员,他们大多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师生,采取兼聘、临聘等方式参与到研究工作中。

.管理体制

LBNL有严格的学术保障机制,分为国家审核和校级保障。国家审核主要是来自于美国能源部作为主管部门对实验室进行的考核评估,设立了专门的实验室评估委员会负责具体评估工作。校级保障主要是实行内部评议制度,通过立项评议和跟踪评议等多种机制,对实验室资源进行分配和使用,以此促进竞争,激发实验室的创造性。

对个人方面,LBNL将同行评议贯穿到项目的全过程。实验室还将其广泛地运用在科研平台研究人员的职称与职务晋升中,特别是决定科研平台高级人员的晋升与去留方面①。同行评议的专家一般由来自其他实验室、政府机构、大学及工业界的知名专业人士组成,评议的标准按有关章程规定执行。

.交流制度

作为以交叉学科研究为重要领域的LBNL,其建立的资源共享和交流沟通机制也比较完善。LBNL一直以自由而合作的学术氛围为传统,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实验室的科学家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杰出的科研成果。LBNL实行对外开放,只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手续,国内外不同学科的科学家都可以利用这些先进仪器进行科学实验,从而提高实验室资源和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实验室的国际声誉。此外,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实验室采取专门学科技术人员小组的组织方式,各个小组之间会相互碰撞,取长补短。

.特点总结

重大战略技术交叉学科组织队伍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由于该类交叉学科组织一般集中在国家中长期发展中关键的、重大战略性的科学技术,可能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因此人员规模比较庞大,聘任制度采取核心管理团队全职聘任,其他人员兼聘、临聘的方式。第二,主任负责制决定了主任的遴选非常关键,全球招聘和董事会直接审核的方式保证了主任的质量。第三,人员考核非常严格,建立了多重保障机制,将同行评审贯穿项目和人员职业发展的全过程。

(二)虚拟交叉学科组织: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和系统生物学计划

虚拟交叉学科组织是交叉学科重要的组织形式,它占用资源少、便捷高效,被许多高校所青睐。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和系统生物学计划(Computational and Systems Biology Initiative,简称CSBi)是虚拟交叉学科组织形式的代表,它目前也是MIT最大的跨学科组织之一,其教育和研究成果也在全美处于领先地位。CSBi的目标是通过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工学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产生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高影响力的应用成果;借助技术平台开展大型跨学科项目研究,创建能够为生物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试验方法和数据模型并产生颠覆性的技术手段和成果;培养出下一代科学领袖。从隶属关系上看,CSBi计划并不是MIT的一个实体机构②,与学院和其他研究机构的行政级别也不一样,它更像是一个学校倡导性的组织。

.聘任制度

CSBi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对CSBi感兴趣的成员。目前,CSBi成员约有126人,有3名主任分别负责日常事务、对外合作和研究生项目,他们分别是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工程的教授。1名研究人员,负责技术支持;3名行政人员,负责研究生管理、财务管理和其他日常事务。人员人事关系基本仍在他们所隶属的院系,CSBi采取兼聘的方式聘任。

.管理体制

由于CSBi人员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人员的管理变得较为困难。相互一致的目标变成了组织成员的粘合剂,也成为维系CSBi的根本力量。如在研究方面,CSBi组织了很多大型跨学科项目并搭建了技术平台开发项目,订立了科研项目成立的几个原则:一是每个科研项目都会配备足够的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以保证每一个参加项目的教研人员能够全心投入项目;二是为保证科研和教学质量,科研项目不能加重学术人员的负担,不能以损害教学质量为代价;三是科研项目必须积极配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为人才培养提供相关配套的经费、场地和设施

CSBi的成员虽然比较松散,但学术成果产出较多,工作卓有成效。这主要依赖于它高效运作的执行委员会。委员会由9人构成,其中行政委员会主席、博士研究生委员会主席和行政主管3个核心领导职务由MIT主管研究的副校长兼副教务长任命,并向其汇报工作。另外6人包括生物系、生物工程系和计算机电子工程系系主任和由全体研究人员推荐的3名教授代表。执行委员会是CSBi核心团队,他们负责CSBi的全面管理,如组织目标的确定和实施、制定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和科学综合绩效考核机制、组织激励与沟通等。

.交流共享机制

由于跨学科组织多元化学科背景的差异很容易导致组织的内耗,CSBi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来增加和维系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如座谈会、研讨会、茶话会、专题会等。CSBi搭建了一体化技术平台,使CSBi的一切活动有了切实的载体。任何与CSBi签订合约的科学家都要在第一时间将记录的实验数据提交到技术平台,且要定期在技术平台上发布他们的研究资料和阶段性成果,以便其他研究人员能最快速地获取第一手资料,打破学科壁垒,突破办公空间分离的物理限制,真正做到无障碍的沟通和共享。另一个增强CSBi凝聚力的核心手段则是博士生的培养和学生的一系列拓展活动,由于学生的招收,课程和相应的支撑服务也必须与之配套,这些也成为了教授不得不参与和留在这个研究计划的重要原因。

.特点总结

学校主导型虚拟研究组织的队伍建设主要特点如下:第一,组织基本没有专职的固定人员,研究人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人事关系仍然隶属于原有单位,人员聘用方式便捷、灵活。第二,由于虚拟跨学科组织没有人事权,因此也基本不存在人员考核、激励等手段,目的是最大程度上吸引学校感兴趣的教师参与到计划中,调动校内人员积极性。第三,由于虚拟跨学科组织的人员都还有原有的聘用单位,因此除了参与的计划中的任务外还会有很多其他的教学、科研工作,为了保证教师的积极性,必须做好完善的配套支撑,如配备足够的教辅和工勤人员,做好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等,让参与组织的人员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项目中。第四,虚拟跨学科组织机构人员没有严格的考核机制,因此管理要有一定的载体或抓手,如开展活动,设立共同的目标等。

(三)校级实体交叉学科组织:贝克曼高级科技研究所

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的贝克曼高级科技研究所(The Beckm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一个跨学科研究所,首要任务是促进高品质学科交叉,旨在通过对传统大学组织和结构中局限的突破,达到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促进科技发展的目的。贝克曼研究所主要涉及四个领域内的交叉研究:综合成像、人机智能互动、生物智能分子与电子纳米技术

1.聘任制度

贝克曼研究所有庞大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团队,核心研究团队采取兼聘和长聘的方式。其中,对关键人员和关键设施的运营,以雇员的形式确保充足的人员配给,这部分聘请人员达到237名。此外还聘请了46名人员负责管理、服务、科研支撑,这部分管理人员与学术研究分离,没有兼任。研究学者可以从事专业研究,管理团队专业化、职业化,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性为研究事业提供服务支持。此外,研究所还有49名访问学者,340名本科生,498名研究生,78名博士后研究助理,16名贝克曼研究所博士后荣誉助理,6名贝克曼研究所研究生荣誉助理,22名研究辅助人员,134名研究员。团队汇聚了来自各领域、各部门、各个层级的研究人员,共计1426人,来自伊利诺伊大学内部30多个学术部门。

.管理体制

贝克曼研究所人员管理主要通过研究小组来进行。每个研究计划(RIS)下设多个硏究小组,研究人员根据研究方向和领域划分至小组中。每个研究小组边界是开放的,对此感兴趣的教授、研究员、实验技术人员、研究生助理等都可以加入研究小组。

为保证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贝克曼研究所还组建了由各领域著名专家组成的审查委员会,对人员实行严格的项目审查制度。审查委员会共6名成员,其中4名来自大学外部,2名来自校内。审查的目的在于确保研究计划保持世界领先的交叉学科研究水平。审查不仅包括对研究计划的审查,还包括对人员配备的审查。审查委员会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支持年轻研究人员的研究方案,增加年轻研究人员参与研究的机会。

.交流制度

除设立开放日、保证研究团队间自由交流等交叉学科机构比较常见的共享交流机制外,研究所还筹资建设了Arnold&Mabel大楼,从空间上保证了人员的交流与信息共享。大楼由四个区块构成,北边有一个三层的实验室,南边是一个五层的办公楼,是研究和管理人员的办公场所,南北通过中庭相连。中庭处设有多家咖啡馆和餐厅,像心脏一样连接南北两翼。任何做完实验的师生都需要经过中庭才能回到办公室,大大提高了中庭的人流量,让研究者都可以在中庭汇集。中庭休闲化的设计给研究者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场所,增加了互相交流的机会。

.特点总结

第一,研究所采取区分化的聘任制度,对核心人员以雇员制固定下来,保证了队伍的质量和稳定性。第二,通过在审查委员会中引入大量的外部人员来保持动态积极的科研环境。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审查内容从研究计划到人员配备都包含在内。第三,设置专业化的行政队伍,行政和学术分开,保证了管理服务团队的专职化、职业化。第四,物理空间的设计上保证了来自各学科的参与人员能够充分的沟通交流,提供优质的研究、办公环境以及最先进的国家级研究设备和技术支持设施。

二、我国交叉学科组织队伍建设现状和问题

我国高校的交叉学科组织目前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种是实体模式,一般依托于原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实验机构;第二种是虚体模式,将各学科方向的老师和团队都纳入进来,团队与团队的研究方向也比较分散;第三种是附属型模式,可能挂在某一院系或某一研究机构下。针对以上三种组织模式,我国高校的交叉学科组织的队伍建设表现出了几个困境。

(一)聘任制度较为单一

我国高校交叉学科机构聘任机构尚且比较单一,实体模式的交叉学科组织基本采取全聘模式。虚体和附属类机构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基本上没有固定人员,或者仅聘请几个行政人员进行管理。两种模式都存在固有的弊端,一种占用校级资源较多,一种则对人员没有“粘性”。

(二)聘任人员种类单调,队伍建设不完善

国内交叉学科机构聘任人员基本上以教研人员为主,配以少量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实验技术、教辅人员的配备,还有一些与市场和应用联系紧密的机构缺乏外部开拓管理人员的配备。人员聘任种类不丰富,队伍建设不健全也制约了我国交叉学科机构的发展。

(三)缺乏适宜的交叉学科考核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的交叉学科组织仍多采取传统的学术评价制度,学科考核评估指标与内容主要是针对有明确边界的学科进行的。特别是对于附属型和虚体类的交叉学科组织,基本没有固定编制,教师在研究机构中属于兼职性质,因此他们还必须在其所隶属的院系考核与评聘,兼聘的工作量占用了教师的时间但并未对教师的晋升和考核有特别证明的影响,这些都制约了交叉学科组织教师的参与度。学术界目前广泛采用的同行评议由于没有统一的组织单位也基本没有应用到交叉学科组织中来,这些体制障碍,大大降低了学术成员从事跨学科学术研究活动的积极性。

(四)自由、分享的氛围缺少机制保障

交叉学科机构的人员由于学科背景多样,因此难免会存在学科壁垒,自由、分享的机构氛围是保证交叉学科机构顺利运行的关键。我国交叉学科机构在这方面的制度建设还比较薄弱,特别是虚体型交叉学科机构本身人员组织就非常松散,再加上没有制度文化的制约,运转多不太顺畅。

三、对我国交叉学科组织队伍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建立灵活、适宜的聘任制度

聘任制度的建立是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和前提。从案例分析来看,不同类型的交叉学科组织都采用了不同的聘任制度。国校合作型的交叉学科组织多数研究的内容是关乎国家重大战略方向的,因此出于保密和人员稳定的要求,多采取了全职聘任的模式;虚拟交叉学科组织人员流动性大,但可能会缺乏对人员的硬约束而导致人才的流失。校级实体交叉学科组织则采取了长聘、临聘、兼聘的多种形式,对不同的人员采取不同的聘任制度。在我国交叉学科组织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依据组织特性确定适宜的聘任制度,可尝试多种聘任制度并行,在保证关键人员的稳定性同时也最大程度的降低资源需求,减轻组织负担。

(二)建立委员会评审、考核机制

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多数交叉学科组织还是建立了比较严格的考核制度,考核多以专门的委员会评审、同行评议为主,评审内容涉及从研究计划到职称晋升的方方面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交叉学科研究成果是否适用同行评议制度及如何适用同行评议制度,质疑之声颇多,主要原因在于对该制度本身科学性、公正性、时效性的怀疑。在没有一个更好的学术评价办法替代之前,同行评议仍然不失为对交叉学科研究机构评议的重要手段,建议建立交叉学科专门委员会,承担起组织交叉学科评审专家团,确定评审程序和内容的任务。

(三)交叉学科组织必须营造自由、共享的氛围

虽然从案例上看,三个组织的组织特点、人员管理体制相差较远,但是他们共同的一点都在于都建立了自由、共享、团结合作的文化氛围。交叉学科团队往往呈现协作式扁平结构,实行柔性管理,通过团队成员之间有效交流和学习来开展交叉协作研究,实现交叉研究目标。从内部来看,交叉学科组织都以研究小组为重要的组织单位,小组与小组成员之间或者能够自由转换,或者能够无障碍沟通。内部的资料、成果共享机制都比较完善,研究者们也乐于与大家分享并从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中汲取新的灵感。贝克曼研究所甚至从大楼建设中就考虑到了交流、共享的设计。从外部来看,这些组织都不是故步自封的,与政府、企业、其他研究机构等都保持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在这种沟通与交流中也迸发出新的学科创新点,提高了组织的国际声誉。

(四)开展研讨活动,搭建校际服务型实验平台

为了整合人才资源,进一步促进不同学科背景人员的交叉融合,多数的跨学科组织都积极开展各类型活动,如研讨会、开放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项目等。同时,他们都搭建了大型的数据共享或校级公共平台,使实验室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些平台不但增强了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也充分利用了项目资源,服务全校师生,使更多人才参与到交叉学科的研究中。





作者简介:姬 懿 北京大学人事部事业规划办公室副主任 助理研究员

资料来源于官方网站:http://www.lbl.gov/。

② 资料来源于http://web.mit.edu/policies/14

③ 资料来源于麻省理工大学年度报告:http://web.mit.edu/annualreports/pres06/03.06.pdf

④ 资料来源于BECKMAN INSTITUTE 2015-2016 ANNUAL REPORT

⑤ 资料来源于BECKMAN INSTITUTE 2014-2015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