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美国、台湾地区大学心理中心工作介绍 及其借鉴意义

作者:汪宇婷 发布日期:2016-04-25

摘要: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作为承担校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机构,在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危机排查与干预方面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高校体制下,大学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方式不尽相同。文章通过查阅文献和亲身体验的方式,对美国与台湾地区的大学心理中心工作分别进行简要介绍,并结合北京大学心理中心的工作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关键词:美国大学心理中心;台湾地区大学心理中心;借鉴作为承担校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机构,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无论在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心理咨询服务或是危机排查与干预方面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高校体制下,大学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方式也不尽相同。通过查阅文献和亲身体验的方式,笔者对美国与台湾地区的大学心理中心工作分别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北京大学心理中心的工作进行比较和讨论。

一、美国大学心理中心工作概况

(一)心理中心的人口学信息

1.人员组成多元化

根据美国20132014年度心理中心主任调查报告,我们发现美国对多元文化的重视也同样体现在了心理中心的人员组成上面。报告详细记录了中心人员的种族、性别、性取向比例,其中白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70.2%,黑人员工的比例有所上升;有75.6%的中心员工均为女性;同性性取向或双性性取向的员工也占了一定的比例。报告中也统计了员工为残障人士的比例,虽然仅有4.7%,但却是十分难得的。这样的多元性同样体现在了不同的人员组成上面,近一半的人员是专业的咨询师,也有精神科医生、护士、个案管理员、支持人员和实习生等人员,提供不同的服务与支持;其中约有1/3的机构都配有自己机构内的精神科医生,中心与机构内的精神科系统大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中心的不同项目和服务也都有相对应的负责人,例如多元文化咨询、家庭治疗、自杀防治、性骚扰等。

2.工作分配不尽相同

中心专业人员最主要的工作是直接的心理健康服务,占60%,如个体/团体咨询、预检、评估、危机干预、以及面向社会的咨询服务;而类似于督导、临床培训、个案研讨会等间接的心理健康服务,占中心人员工作内容约1/5;在行政类事务上,像例会、中心的管理与发展,大约只占14%的工作内容。学校的咨询师与学生的平均比例为12081,小型学校的比例会更好一些。除了中心的专业咨询师外,30%的大学里有受过培训的朋辈咨询员协助中心的专业咨询师提供咨询;有近70%的心理中心作为实习站点为咨询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关培训。

(二)心理中心的服务与政策

在中心的服务时间上面,78.4%的中心是全年提供咨询服务的,其他中心的服务时间大多10个月或是9个月,取决于每所大学学期的长短。有近一半的中心只在上班时间(朝八晚五)提供咨询服务,其余则可能多延12个小时。约有50%的咨询中心限制了学生的咨询次数,其中约3/4对个别紧急情况没有限制。在机构设置上,超过一半的咨询中心都与校内的医疗健康机构有密切的合作,如同在一栋大楼内、或是中心的行政主管也兼任医疗健康机构的行政督导(16%),但也有超过半数的咨询中心并不会与校内医疗健康机构共享医疗记录系统或是咨询记录。在收费方面,近半数的高校会在学费中强制向学生收取咨询费用,因而学生来咨询中心不用额外支付费用;在非强制收费的机构内,超过80%的机构不会对个案咨询按次数收费。

40%的咨询中心会在咨询前做预评估,最常见的预评估形式为中心所有咨询师分担预评估职责,也有近1/3的学校有专人负责预评估,或采用电话评估及电脑系统评估。在精神病学评估和诊断方面,超过一半的美国大学校内提供相关服务,不管是隶属于心理咨询中心还是学生健康中心,约33%的学校心理中心需要私人转介。在中心的专业服务方面,80%以上的学校心理中心都提供个人咨询、工作坊、夫妻治疗等常规咨询服务,超过一半的中心提供团体咨询和性骚扰防范服务。其他可选择但比例不是很高的服务包括心理测验和评估、生涯咨询、生物反馈、家庭治疗、瑜伽和特定障碍的诊断评估,如多动症和学习障碍。约30%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设有咨询等候名单,其中超过60%的学校会对等候名单上的学生进行预评估。在危机干预和自杀防治方面,近40%的学校设有危机热线,在危机状况下,也有学校心理中心通过电话或网络与学生工作。约30%的学校心理中心采用QPR的自杀防治模式,20%根据本校现状自主制定自杀预防草案,剩下的一半在ALR、医疗救助等模式间自主选择。

在咨询服务比率方面,美国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平均每年为816名学生提供3544次咨询,学生人数和咨询量与学校规模成正比,超过35000次的学校每年可为3000多名学生提供10000多次的咨询量。咨询的主要问题按频繁程度由高到低为:焦虑(47.2%)、抑郁(39.7%)、人际关系(33.7%)、精神病药物治疗(25.2%)、自杀意念(18.2%)和自我伤害(12.1%)。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校园和社会议题也是学生们来咨询的原因,如酗酒、学习障碍、多动症、性侵犯和进食障碍等。在咨询的有效性这一方面,有70%的学生表示心理咨询有利于他们在学业上的表现。

二、台湾地区大学心理中心工作简介

笔者从自己在台湾某私立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担任一年实习咨询师的经验出发,对台湾地区大学心理中心状况做一个大致的介绍。

(一)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与美国(欧美)相比,台湾地区的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在人员架构和组织上并无明显区别,没有美国那么多元化,但在提供的服务上,要比美国多元化许多。除却基本的个体/团体咨询、预评估和测验之外,中心的咨询师也要承担诸多其他专业和行政的职务,专业上的包括网络信件咨询、班级团体测验和解释、个案管理;而行政上的工作包括撰写心理卫生教育文章,每学期中和学期末给风险较高的学生打电话确认状态,不同的专职咨询师负责不同的心理教育宣传的工作,如生命教育、性别平等、职业规划等,会以讲座、生命教育周、电影放映及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自我心理的重视与了解。

(二)建立严密的防护网

台湾地区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借用医学中三级预防的概念,从最初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到中级的心理咨询服务,再到高级的危机干预和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们建立了严密的防护网。高关怀电话、心理教育主题工作坊、班级团体测验和解释等都属于最初级的宣传预防,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觉察自己的状态,也可以了解校内他们能够寻求帮助的资源。中级的咨询服务则包括个体/团体咨询和网络信件咨询。在中高级的咨询和危机处理中,个案管理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帮助咨询师了解个案的一些生活状况,例如看医生吃药,使得咨询师可以更专心地与危机个案工作,同时也是对危机个案的另一层防护网。

(三)角色定位活泼主动

相比于美国来说,台湾地区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角色定位更加活泼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推广这一层面,除了普遍性宣传之外,台湾地区大学心理中心还会重点关注一些有自杀/退学风险的学生,给他们发送中心活动宣传邮件,主动打电话过去询问关怀,邀请学生来中心咨询。在教育宣传形式上,台湾地区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也更多样,更贴近学生的需求,比如结合校园和社会热点做一些相关主题的活动、在校园社团招新中设立心理中心的展台等。这样的宣传形式也使得心理中心在二、三层级的干预中更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在增加自我觉察的同时也更愿意主动来中心寻求帮助。

三、我们的工作

(一)北京大学学生心理中心建立三级工作体系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主要特点是建构起了以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和危机排查与干预为支点的三级工作体系。这个三级工作体系与台湾地区的三级预防的概念类似,都有效地帮助中心开展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

1.心理健康普及教育

中心除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类选修课程、院系社团主题讲座和工作坊等常规工作之外,也为大一新生举办心理教育晚会,同时通过编办心理健康教育报纸和BBS心理健康版块进行心理层面的教育和普及,这是在美国和台湾地区大学心理中心工作中较少见到的。为了拉近心理中心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不再觉得“我有问题所以我过来”,而是“我想要了解自己,有所成长,所以我过来”,中心近年来也做了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如在中心设立涂鸦墙和开展相关绘画创作工作坊、举办生涯下午茶活动等,希望通过更活泼的形式和主题来引发学生对自我心理状态的关注与探索。

2.心理咨询服务

与美国和台湾地区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类似,北大心理咨询中心在咨询前提供预评估服务,以及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也对留学生开放提供英文的个体与团体咨询。团体辅导除了常规的人际关系、情绪管理之外,也涉及特定主题的音乐绘画和女性身体意识等。除却线下的一对一、一对多咨询之外,中心也每周定期在未名BBS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板块提供网络在线咨询,希望尽可能多地服务和帮助全体学生。

3.危机排查和干预

中心通过心理健康普测以及和院系学工处老师的合作,及时发现可能的危机学生并进行干预。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中心会将电话转接到每周负责危机值班的专职老师的工作手机,为学生在周末或晚上提供心理支持,并及时对可能的危机事件进行干预。

(二)比较与借鉴

在基本的架构和服务方面,北大心理咨询中心与美国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类似,均提供预评估、个体和团体的咨询、主题工作坊和危机热线等服务,有自己的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模式。不同之处在于与校内其他部门的合作上,中心与院系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主动地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和帮助。如在北大,院系学工老师可能就承担了台湾地区大学心理中心个案管理员的部分职责,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事件,及时与中心联系。差异背后的原因有可能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教育体制下学校对校内学生有更大的责任,也习惯于将服务送到学生手上;而西方文化中的“如果你需要帮助,那就自己开口;你不开口我就默认你不需要帮忙”的个人主义,也可能影响了大学校园内心理中心的设置和服务类型。

我们也看到美国和台湾地区大学心理中心的设置与工作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如美国校内的精神病学评估和诊断资源,以及心理中心与相关资源的紧密合作。很多美国大学的心理中心都配有专职或兼职的精神科医生,专门负责诊断和开药,并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药物相关的咨询。这保证了有需求的学生可以及时就诊,咨询师可以关注于咨询本身,及时得到学生的诊断,并与精神科医生讨论后续治疗方案。而目前我们中心还没有专职或兼职的精神科医生驻站,遇到有需求的学生只能以咨询师推荐的方式劝说学生去医院,对于学生的诊断、需要服用的药物以及需要配合的治疗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追踪。美国大学心理中心这种高度专业化的分工模式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即在现有体制下如何更好地调动资源,加强不同方向的专业人员相互合作,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