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互联网+”时代青年思想教育的传承创新

作者:青年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6-04-25

摘要:网络社会的崛起和“互联网+”的兴起全面作用于现代社会变迁,并使得青年思想教育事业面临着本质性、方向性、方法性的挑战。文章从网络社会对思想教育的全方位冲击入手,探讨青年思想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承创新问题;梳理不同时期思想教育在本质内涵和实现方式上的同与异;立足当代,着眼未来,返诸传统,以青年成长发展为中心,探索当前思想教育和青年培养的根本目标和实现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青年思想教育;传承;

创新一、“互联网+”时代青年思想教育如何可能

(一)时代困惑

1.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本质逆转:开放、平等、协作、共享

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探讨互联网社会的特质,多数将其概括为“开放”“平等”“协作”“共享”。开放性体现于时空界限的模糊,人们的思维边界得到极大拓展;平等性体现于人们可以突破权力、财富、地位的阶层差异实现沟通交流;协作性体现于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共享性体现于资源的分享成为网络应用发展的原动力。知识的生产、传播、习得也呈现出以上特点。知识的传播实质上代表着权力的行使,传统社会中知识为特定阶层和人群所垄断;而在网络社会中,信息成为一种普惠性的资源,这使得知识的传播突破了阶层、时空限制,具备成为网络化、全球化、共享化活动的可能。

2.传统教育面临困局:从主客二元到多元主体、从封闭环境到开放时空

根据唯物辩证法原则,万事万物都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作用的出发者、主动者即为主体,而作用的接受者、被动者则为相应的客体。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不仅决定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同时也决定着教学方式的运用以及教学目标的设定。而在互联网所连接的人际关系中,个人得以扮演多重角色,突破二元对立的主客关系的苑囿,传播和人际关系的多元主体成为主流。传统的社会交往活动难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而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共享性社会的崛起,除教师之外的大众传媒、网络资源、社交网友均可对学生社会化过程产生影响,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皆可学习。在封闭环境中,教师权威和师生主客关系都具有稳定性,而当教育成为开放时空的社交活动时,传统教育理念则需重新审视。

3.受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崛起:后喻时代与自我学习的风险

主体性表现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具有自主、能动、创造的特性。二元对立的主客关系必然意味支配与依附,在传统师生关系中学生也就被当作教师认识和教授的物化对象,一定程度上其主体性被湮没,自由精神、自主能力被遮蔽。而互联网强化了“后喻文化”的时代特征,青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极大增长,传统的话语权威、知识权威、感召权威和法理权威均遭遇解构,青年学生语言表达、思维习惯甚至价值观念均可自我习得,甚至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取向。

青少年文化对成人文化产生积极主动影响的现象被中国学者周晓虹称为“文化反哺”。“文化反哺”实际上是青年群体发挥自身主体性进行文化创造和传播的过程,但在另一方面,青年的自我学习、自我创造也存在一定缺陷。青年“文化反哺”的内容集中于新的生活领域、知识领域、价值观念等方面,主要表现于“文化的表层”。而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文化涵养则无法通过追求新鲜事物获得,仍需自我学习之外的传统文化哺育。

(二)曲折探索

1.主体间性:寻找平等互动的尝试

晚近学者逐渐意识到传统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开始提倡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尽管如此,仍有学者指出建立起一种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仅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要强调教师的主体性,为此借用了近代哲学中的“主体间性”概念以说明全新的师生关系。

主体间性就是以主体性为基础,多个主体以平等的地位,通过对话式的沟通,以理解的形式达成共识和互识,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在主体间性理念的影响下,思想教育更加强调师生平等观念,师生之间相互敞开心扉,相互交往,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教师把教学的过程,看作是学生和老师不断沟通,不断交流,最后形成对教学内容的共同认同的过程。

2.翻转课堂:对青年主体性的认可

与一般的在线视频课程不同的是,慕课建设与翻转课堂的理念相辅相成––––学生提前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翻转课堂体现了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尤其是青年思想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信息沟通完成观念传递、价值塑造和行为引导。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青年学生在话语表达和知识习得上有着更强的主动性。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管理、教师授课、学生评价等系列环节都有着“互联网+”的需求,教育管理应更加强调开放透明,教师授课更加强调知识更新与“用户友好”,学生评价则更应侧重于其主体性的发挥,把开掘和提升青年的主体性作为价值目标,从而使思想教育真正成为青年的自由自觉的行为选择。

3.全环境育人:对网络时代青年教育的思考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逐渐探索形成了“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简称)的理念,解决了教育主体、教育载体和教育过程的问题。然而,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相互交融的混合形态,深刻改变了当前青年教育工作的基本局面。“三全育人”理念逐渐暴露出对受教育者内在的思维观念、价值体系的形成机制以及育人过程中的一些隐性影响因素研究的不足。为此,我们引入了“教育场域”视角,综合考虑外在时空因素与教育环境、氛围、途径、心理等内容,提出“全环境育人”理念。

“全环境育人”理念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在尊重青年主体性、倡导青年自主学习的前提下,打破传统的教育主体、客体、内容、形式的划分方式,形成家庭、社区、学校以及网络社会等一个个既相互独立、又有所关联的独立育人场域,强调每个育人场域个性化作用的充分发挥”,以期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观念的有效影响、价值的有效塑造、行为的有效引导。“全环境育人”理念通过对育人本质链条的准确把握、对教育客体主体性地位的充分理解、对不同育人场域教育合力的有效整合、对网络社会中工具异化倾向的高度警觉,为创新网络时代青年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互联网+”时代青年需要怎样的思想教育

(一)拷问教育内涵的变化

1.关于思想教育的本质链条

教育本质是教育言说的逻辑起点。在全环境育人理念中,思想教育的本质问题可以理解为信息如何有效传播问题。无论是现实环境中的家庭、社区、学校等场域,还是虚拟环境中的各种网络场域,教育想要作用于人,无一例外都得遵循“信息—观念—价值—行为”的链条。也就是说,在每一种教育环境中,信息的生产和传播都是基础性工作,由此展开学习和教育的过程,才能够真正影响人的观念形成,进而促进价值取向的生成,最终外化为受教育者的行为方式,我们将这个逻辑链条称为“育人本质链条”。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育人工作中,以信息生产为基础的环境建设,以及各个环境之间的相互配合,是保证育人效果的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也是探索高校育人工作实践新路径时最为重要的两个切入点。

2.关于主客体的关系调整

“全环境育人”理念强调,必须从尊重青年的主体权利与独立、自由、自主的存在状态出发,把传统的限制青年主体性发展的异己力量剥离出去,把开掘和提升青年的主体性作为价值目标,使青年获得“更高的解放”,从而使青年思想教育领时代风气之先,真正成为青年的自由自觉的行为选择。其中,教师仍然是思想教育的基础主体和引领力量,但需要通过不断吸收新的思想源泉、变革思想教育模式、完善课堂建设的方式,重塑在思想教育领域的主体地位,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学生是自育育人、互动育人的生力军和主力军,需要重视并引导青年在自我教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释放正能量,充分获得实践探索体验,得到更多的自育激励;此外,还需要发挥教育领域以及全社会各个系统的力量,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以全环境育人合力的提升,促使思想土壤和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根本变化,从而推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质的飞跃。

3.如何重构教育环境(教育场域)

“全环境育人”理念要求,发挥不同教育场域的个性化作用并形成育人合力。为此,我们引入了四组对立统一的概念范畴作为分析的基本路径,即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境内/境外,以描摹出新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操作上的突破途径。这要求我们以线上网络平台为基础阵地,将线下教育活动作为强化和补充力量,形成线上线下相互借力、互动互补的良性循环。打破课堂内外的壁垒,发挥课堂教育体系性强、反馈直接、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探讨更好地开展课外活动的方法。提高对高校对网络育人的重视程度,建构学校、家庭、企业、政府联合的育人体系。正视境内外在网络硬件发展、网络文化发展、网络空间治理上的差距,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展开思想教育。

(二)追问青年培养的方向

1.关于融入:我们如何认识当前这个时代

青年大学生被称为网络世界的“原住民”,相比之下教育工作者只是网络世界的“晚辈”和“移民”,融入网络社会、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变革既是个体的需求,也是时代的任务。为此,我们首先需要“观念更新”,认识到网络社会变化的基本特点,意识到传统思想教育模式的局限;其次需要“技能更新”,以减少与青年学生沟通对话的平台障碍、语言障碍等;最后需要“目标更新”,努力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网络社会的建设者,使其以更广阔的视野走进网络世界,全面了解这个世界所承载的各类资源,科学分析这个世界给他们自身成长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理性定位在这个世界中所处的基本方位,在网络社会中充分彰显其主体性。

2.关于节制:我们如何认识时代的局限和青年的局限

在信息爆炸和真伪交织的互联网社会之中,青年学生并不天然具备把握自身主体性而不被信息洪流淹没的能力。在社会交往中,传统人际交往经验相对缺乏的青年学生不一定能正确处理网络时代的人际关系。而青年的文化反哺集中于“文化的表层”,这也导致了自我教育中深层的历史文化涵养的缺乏。网络社会的“不完美”和青年主体性的不成熟,要求我们在助力青年融入网络社会之余,还需以“节制”为培养目标:指导青年妥善协调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娱乐观,避免堕入资本逐利的商业陷阱;对网络世界“浅阅读”流行所带来的弊端要保持清醒,多读经典和名著,增强自己的逻辑推演和思考辨别能力;警觉“浅社交”的危害,将人际关系的开拓与维护适当地从屏幕上转移到现实中。

3.关于创造:我们如何认识当代青年的教育成长和未来发展

网络的出现,给人类文明未来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性,在这个充满梦想的变革年代,需要一批先觉者与先行者,借助网络技术催生新的社会生产力。作为伴随中国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网络世代”,青年学生尤其是北大学生更应勇为先锋、敢作表率,破“小我”、立“大我”,不沉溺于购物、社交等网络生活的小细节,而是将视野投向广大社会群体的未来,充分挖掘网络在消除贫困、反对歧视、繁荣舆论以及平衡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差异、优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潜能,使网络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延续带来更大福祉。因此,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为青年学生提供创新创造的资源和平台,更应立足北大传统和教育传统,加强对当代青年的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教育,从终极理念上看,以培养能够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人作为根本使命。

三、“互联网+”时代青年思想教育的传承创新

(一)返诸传统

1.信息如何转化为知识

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由于网络技术和科教事业的发展,信息量与知识量都以成倍的速度增长。如何能获取有效信息并转化为知识储备,成为青年自我教育的难题。在网络信息环境中,人的大脑不得不和计算机一样时刻处于多任务处理状态,这使得学习时间、思考方式都变得碎片化,从而难以构建个人系统性、逻辑性的知识体系。因此,转而强调传统的书本学习作为对信息时代学习状态的“拨乱反正”,变得尤为必要。因为在书本学习中,学生需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状态,以达到记录、思考和选择的阅读效果。

2.知识与智慧的区别

从信息匮乏时代的“信息饥渴”,到信息爆炸时代的“信息疲劳”,人们的信息偏好和阅读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获取置身于海量信息中的人们的注意力,大众传媒的信息越发注重“眼球效应”,图像化、通俗化、快餐化的信息取代了具有丰富内涵和文化旨义的信息。信息传播展现方式受限,使得网络信息作为知识载体的教育功能受限。人们习得碎片化知识之余,不能通过信息浏览获得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与导向精神自由的智慧。因此,在信息选择上,还需审视网络局限性,回到经典以获得经过历史沉淀和实践检验的精神涵养和智慧滋养。

3.教育与教化的差异

“教育”一词的通行,实际反映了长期以来以“教”为本的育人思想。网络信息时代的青年思想教育在“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上均应实现实质突破,倡导青年完成自育育人、互动育人,将学习内容从课堂讲授扩展至全球的信息互联。而除此之外,全环境育人理念要求实现“环境育人”“系统育人”,则是对以“教”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突破,旨在通过现实和网络层面的人文环境建设、氛围营造实现“教而化之”,即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道德感化、精神感召;通过培育青年学生自主性、发挥其创造性,使其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提升。

4.立人与育人的统一

北大校长林建华指出:“国家和民族需要北大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引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解决影响人类思想和科技进步的重大问题。北大应守正创新,走一条自己的路。”青年思想教育意味着观念的塑造、价值的传承,而对北大而言,观念与价值教育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内涵于北大代代相承、不断更生的人文资源。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育人的终极目的是立人,因此,与学校课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融为一体的青年思想教育不仅需传承北大的育人传统,更需继承儒家传统的立人精神,实现育人与立人的统一,助力培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个领域拥有社会关怀、人文情怀的新青年个体。

(二)传承创新

1.明辨时代方位

“三全育人”理念是特定社会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经济及教育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特有的教育理念。而“全环境育人”理念的提出并非对“三全育人”的否定,而是对网络信息时代高校育人局面面临新情况的回应。“全环境育人”理念指出,无论是现实环境中的家庭、社区、学校等场域,还是虚拟环境中的各种网络场域,无一例外都遵循着“信息—观念—价值—行为”的育人本质链条。它的提出既为矫正以往过度重视现实环境而忽视虚拟环境的错误做法,也为实现“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统筹协调、相互借力,从而更好指导青年思想教育工作。

2.调整主客体关系

网络文化的活力源自青年的喜闻乐见和主动参与,网络文化育人的生命力在于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和自我教育,这就决定了网络文化建设主体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必须是青年自身。因此,教师作为传统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坚守育人的核心目标理念不动摇的前提下,从建设和教育的策略层面考虑,必须转变观念与方式,从教育的时代变化的基本形势出发,从教育的主宰者和主导者向教育的引导者和辅导者转化,不断激发青年在成长教育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并加以正确引导和辅导,从而赢得青年、赢得教育。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调整与完善,是实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大势所趋,也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需要结合教育主体和环境的变化特点,充分信任青年、始终尊重青年,需要构建新型的育人方法体系,包括自育育人、互动育人、环境育人、系统育人,从而开创真正以青年作为教育创新发展原动力的大好局面。

3.开掘青年主体

青年群体的获取信息、增长知识、进行自我思想塑造的能力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长辈,实质上已然成长为当下网络信息社会中青年思想教育事业的主体力量。尊重青年的主体性,意味着重视并引导青年在自我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充分获得实践探索体验,得到更多的自育激励;还意味着发挥网络社会的社交优势,重视网络社会中的师生平等关系,使得青年思想教育成为青年内部、师生之间共同建设的事业。开掘青年的主体性,意味着践行以“自信、自省、自育”为核心的青年网络教育观,引导青年以自信的姿态迎接时代,承担主人翁责任;以自省的态度审视时代,保持清醒、理性自制,避免自我迷失;以自育的方式塑造自我,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为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带来更大的福祉。

4.寓传承于创新

1915915日,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青年六义(“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勉励当时青年。百余年间,中国的社会面貌和全球的发展形势均经历剧变,网络社会的到来提出了创新青年思想教育的时代要求,而创新的源泉及指向某种程度上更在于传承、或者说基于传承,只有寓传承于创新,充分理解、尊重和融入民族文化的立人精神和北大传统的育人理念,注意培养青年的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才能更好地培育网络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新青年。

 

执笔人:

蒋广学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 副教授

王志杰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干部 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