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试论师生双向测评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郭玲伶 段丽萍 发布日期:2016-04-25

摘要:学术道德规范水平与创建世界一流学科息息相关,高校导师和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规范情况又对学科及高校发展尤为重要。文章以北京大学医学部导师和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就师生的学术道德规范认知、现况、失范原因、教育情况等进行双向测评调查及研究,并具体分析了双向测评法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中的应用及意义。

关键词:师生双向测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立德树人,突出“德”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强调道德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对研究生教育而言,学术道德又是德育的重点之一,导师与研究生的科研诚信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题中之义。然而,学术道德失范目前已成为研究生教育不可回避的尖锐问题。对此,国内高校采取了很多措施,核心是加强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中的作用,但鲜有针对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中的师生双向测评调查。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一)问卷设计

本次调研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多年研究生德育管理经验,并咨询研究生教育相关专家,设计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师生双向测评问卷”。问卷包括导师部分和研究生部分:导师问卷内容包括导师的基本情况、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规范现况、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以及导师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自评等;研究生问卷内容包括研究生的基本情况、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自评、导师对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方式和内容、导师的业务水平及学术道德行为表现等。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部分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共发放导师问卷443份,回收有效问卷375份,有效回收率为84.7%;发放研究生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2份,有效回收率98.0%

(三)数据录入与分析

问卷均以不记名方式填写。问卷采用EPIData3.0软件进行双录入并建立数据库。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导师基本情况

375名返回问卷的研究生导师中,男性占45.8%,女性占54.2%;硕士生导师占66.6%,博士生导师占33.4%;担任导师年限的中位数为6年,最长为30年。

2.研究生基本情况

882名返回问卷的研究生中,男生占40.7%,女生占59.3%;硕士生占60.7%,博士生占39.3%;学术学位占68.9%,专业学位占31.1%

(二)师生双方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情况反馈

1.师生双方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认知的反馈

在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认知程度的调查中,77.2%的导师和96.9%的研究生认为研究生了解学术道德规范,22.3%的导师认为不太了解。对研究生是否能够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的调查显示,14.2%的导师和79.3%的研究生认为一直遵守,73.1%的导师和19.7%的研究生认为经常遵守,6.8%的导师认为偶尔遵守,5.4%的导师不清楚是否遵守,0.5%的导师和0.2%的研究生认为从不遵守(以上两项调查结果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3.4%的研究生认为了解学术道德规范对研究生的学习非常重要,30.2%认为比较重要4.0%认为一般重要,0.3%认为不太重要或不重要,其余为不清楚。但具体到日常实践,对于抄袭或剽窃现象的认知调查中,一部分学生关于何种行为即属于抄袭或剽窃,仍然存在过于宽松的问题。

以上数据显示,整体上,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认知态度较为端正,能够正确认识到学术道德规范对研究生学习的重要性。虽然90%以上的研究生认为了解学术道德规范,并且能够做到自觉遵守,但在实际认知方面仍有欠缺,对一些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尚不能正确分辨。相比之下,导师对研究生的认知程度和遵守行为更为了解。

2.师生双方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反馈

对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8%的导师和8.1%的研究生认为不端行为非常严重,40.4%的导师和36.1%的研究生认为比较严重或一般严重,37.5%的导师和23.7%的研究生认为不严重,其余则为不清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研究生在过去一年中是否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结果见表1

1:对研究生在过去一年中是否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结果

选项

出现频次百分比

从来没有过

1~2

3次或3次以上

引用他人作品中的资料(包括句子、段落、图表、数据等),没有注明来源

84.0%

14.7%

1.3%

一稿两投或两发

97.3%

2.2%

0.5%

引用网上资源,没有注明来源

81.1%

17.3%

1.6%

把转引的文献资料改为直接引用

76.0%

21.3%

2.7%

标列虚假参考文献

97.3%

2.2%

0.5%

把别人的论文拼凑、包装成为自己的论文

96.8%

2.9%

0.3%

伪造或篡改实验数据

96.8%

2.6%

0.6%

剽窃过他人的实验成果

97.8%

1.5%

0.7%

 

在问及当发现周围的老师或学生有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行为时,约59%的导师(59.7%)和研究生(58.6%)都选择“私下讲讲,但不举报”,32.6%的导师和22.7%的研究生选择“向院系或学校举报”,其余选择“装作没发现,不和任何人提起”。

对研究生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导师和研究生选择的前三位均依次为: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学术监督机制;研究生自身价值取向偏离、学术道德缺乏、科研能力不足。师生双方对有效提高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水平的主要措施排名前三位均依次为: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加强政策引导和学术规范宣传;加强研究生道德自律。与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基本吻合。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生和导师均认为仍有一定比 例较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在研究生群体中,这一结果亟需社会、学校、导师和研究生重视并从不同层面思考解决途径。另外,面对周围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时,作为导师应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师生均应敢于直视并纠正学术不端行为,从自身做起,制止学术不端行为发生。

3.师生双方对研究生接受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情况的反馈

师生双方均认为导师指导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非常重要。有61.1%的研究生表示在就读研究生之前很少接受学术道德规范方面的教育或指导,只有29.0%表示经常接受。对临床工作或学术问题交流的频率调查结果为师生双方均集中在1~5/月。导师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的指导方式主要为:平时与研究生讨论课题时教育引导(师生占比均为48%左右),集中教育和平时教育引导兼有(师生占比均为40%左右)。师生双方平时讨论内容及频率调查结果见表2

2:师生平时讨论内容及频率调查结果

选项

讨论交流频次百分比

从来没有过

1~2

3次或以上

导师

研究生

导师

研究生

导师

研究生

导师是否与学生就本专业领域的研究方法进行讨论

1.1%

1.8%

20.7%

24.0%

78.2%

74.2%

导师是否与学生就修改研究数据进行讨论

20.0%

31.9%

39.1%

30.7%

40.9%

37.4%

导师是否与学生就论文剽窃的问题进行讨论

31.3%

36.6%

48.8%

43.3%

19.9%

20.1%

导师是否与学生就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讨论

44.6%

38.5%

42.7%

41.8%

12.7%

19.7%

导师是否与学生就论文写作要求进行过讨论

1.4%

5.1%

29.9%

29.2%

68.7%

65.7%

 

以上数据可看出,一半以上的研究生就读研究生前很少接受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导师和研究生平时的讨论内容主要集中在专业领域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要求方面,对学术道德规范相关法律法规、论文剽窃、数据真实性等的讨论频次较少。因此,特别需要学校层面引导以及导师自身注意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内容和侧重点,扩展平时讨论的教育范畴,切实起到研究生教育第一责任人的作用。

(三)师生双方对导师学术道德规范情况的反馈

1.师生双方对师生关系及导师表率情况的反馈

90%以上的导师和研究生均认为师生关系很好,1.3%的研究生认为师生关系较差。对导师的科研态度和医德医风情况调查显示,92.0%的研究生认为情况较好,6.3%认为一般,1.7%认为较差。71.0%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在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方面的表率非常好,22.9%认为比较好,6.1%的研究生认为一般。对导师是否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调查显示,85.8%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做得很好。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导师与研究生关系融洽,大多数研究生认为导师在科研态度和医德医风方面能够以身示范,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2.师生双方对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的反馈

对教师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23.5%的导师和12.0%研究生认为很严重,44.2%的导师和16.6%研究生认为比较严重或一般严重,17.5%的导师和37.1%研究生认为不严重,其余为不清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近几年出现多起高校学术不端案例,极大影响了教师群体的学术道德诚信声誉,同时对研究生的心理也产生了负面影响。结合调查反馈,笔者分析以上数据一定程度从侧面反映了三方面问题:其一,学术不端行为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二,广大教师群体对学术不端现象普遍持厌恶和抵制的态度,所以其直观感受和情绪往往超出了实际情况;其三,学术不端现象对教师群体具有放大效应,教师个例的学术不端行为会对整个群体的口碑和形象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导师对学术不端的认识、监督考核导师的学术行为、塑造导师的学术形象,对改善整个教师群体和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规范现况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思考与建议

近几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已开展两次大规模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情况调查,本次调查从师生双方的角度测评同样的问题,体现出了不同的认知,并引出以下思考与建议。

(一)师生双向测评在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本调查显示,师生双方均认为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最为重要。为加强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中的作用,国内高校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明确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利益与责任关系、对导师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在导师遴选制度中重视科研道德素质的考核等。国内较少有文献同时对导师与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规范情况的调查;另外,开展师生双向测评的高校,其测评重点也主要在教师的课程及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方面。本次调查应属在国内较早开展的关于师生双方学术道德规范情况的双向测评,若常态化应用,将有利于我国学术诚信大环境的健康发展。

(二)通过双向测评了解师生双方认知差异,提高师生学术道德规范自主性

通过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生在学术道德规范认知及对学术不端行为出现的程度等方面的自我评价较导师评价更为良好,且对一些已定义明确的学术不端行为的判断不够准确。而在对教师群体的评价中,相对研究生的评价,导师对教师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程度的评价更为严重。师生双方在对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和提高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水平的措施方面的排名基本一致。此次调查通过师生双向测评的方式,建立了师生间的直接联系,使导师能够更精准掌握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方面的不足,及时调整教育策略,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方面的作用。测评亦是师生对学术道德规范的反思过程,通过自测与他评,可以更全面了解自身的学术道德规范情况。对导师而言,学生的测评相比教育管理部门更真切,也会起到更好的监督、制约作用,提醒、启发、促进导师反思自身学术道德规范以及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对研究生而言,增加对导师的测评内容,可使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中,提高学术道德规范自主性和能动性。

(三)通过双向测评强调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中的第一责任人作用,健全导师评价体系

导师的学术道德规范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大学及学科的发展。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健全的学科评估和导师评价体系尤为重要,学术道德声誉对我国的学科声誉评估尤为重要。同时,作为导师,其学术道德水平又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群体和下一代科学工作者的学术态度。为此,应持续强调导师负责制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中的重要性,推进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自身学术道德水平以及其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重视。此外,应推进导师评价模式改革,改变单纯以发表文章数量等指标考核导师,引导激励导师对教学加强投入。如果各高校在导师评估中加入研究生对导师学术道德规范的测评环节,将有利于完善导师监督机制。

(四)师生双向测评利于高校管理部门科学统筹

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工作高校管理部门对师生的学术道德规范制度构建等起着决定性作用,应最大力度地发挥其在高校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中的整体协调作用。通过开展学术道德规范师生双向测评工作,加强了管理者、导师、研究生之间的沟通,密切了三方关系。管理部门参考、依据师生关于学术道德规范现况、教育情况、对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提出的建议意见等方面的反馈,可掌握师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主动权,对师生的学术道德规范进行监督;并寻找关键处及薄弱点,有的放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统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及导师遴选评估等工作,确保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进行,促进学术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健康发展。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方面,从新生开始,入学教育时集中进行学术规范教育培训,并对所有新生开展校纪校规考试。另外,针对医学生专业特色开设了《医学研究中安全防护与相关法规》和《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课程,并推进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此体系中研究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素质、专业水平、创新素质、身心素质各占比例,以弱化既往“唯论文”现象,减轻学生论文压力,引导研究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