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培养全球视野的大国青年 ——浅谈从校园国际化推动国际性人才培养

作者:李慧芬 发布日期:2016-04-25

摘要:当前中国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一方面展现了当今中国越来越强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社会交流与竞争中。中国高校所培养的拔尖人才也相应要具备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与挑战的能力。如何在全球交流中把握机会,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国青年,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试图分析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的含义与素质,以北京大学为例,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并进一步发展以留学生为代表的校园国际化资源,推动高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校园国际化;留学生

 

在教育全球化深度与广度日益发展的今天,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是高等教育者的理想目标之一。什么是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本文认为,应至少掌握以下基本素质:语言能力,掌握基本的语言工具,或具备学习新语言的能力;认识和观察世界的能力,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沟通能力,能主动接触、了解世界,并展示自己;包容和欣赏能力,能接受和容纳多元文化,而非单一。在这里,机会与能力相辅相成,机会越多,培养能力越强;能力越强者,得到的机会则更多。

目前在校大学生多数具有较好的英语能力,以及对新语言的学习能力,普遍有接受或融入国际化环境的意愿。一方面,学校重视并且提供越来越多的出国交流机会,但是目前还无法全面普及,而且费用较高。另一方面,普遍大范围的融合度不够,中外交流停留在小范围或表层;出国机会更集中于某些院系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

实现国际化离不开对国际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已经开放30多年的中国,国际资源既可以走出国门获取,也可以就地获取。2010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文东茅教授带领团队做过一项研究,调查出国和不出国的学生在国际资源的利用方面的差异,以及出国与否对学生国际化相关素质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北京大学案例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出国学习和利用校本资源都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国际化相关素质的发展,相对而言,出国交流在效果上确实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存在费用高、受益群体小等问题。从总体上看,不论在校内还是出国,中国学生还是外国留学生,对国际化资源的利用都还很不充分。根据这些发现,文东茅认为,不仅要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学生出国交流的机会,更应该充分利用校本资源,通过校本国际化促进更多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从当下来看,最为天时、地利、人和的国际化途径,是充分利用来华留学生资源,就地推动学生的国际化培养。

一、国际学生流动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21世纪,国际学生流动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趋势。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来华留学生事业,从政策上、经费上促进来华留学生工作的发展。北大的来华留学生工作在中国大陆一直走在最前沿。根据2015年秋季统计,北大在校留学生人数已达到3601人,其中学位生2537人,非学位生人数1064人。留学生来自世界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加快中外学生融合,为中外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交流平台,推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近些年,北京大学从官方举措到学生自发活动,从不同层面到不同角色,逐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国际化教学培养

1.英文课程建设

近年来,我校接收的来自世界各地合作院校的交换生数量越来越多,这些交换生已不能满足只学习汉语语言,他们也希望借此机会与中国学生同堂上课,有更多的交流,了解中国课堂的讲授内容。但是由于语言障碍,相当一大部分交换生还无法实现中文授课。另一方面,部分学科由于学科特色,用英文教学可行性较高,而相当数量的本国学生的英文水平已经可以实现用英文听课并完成作业,还有一部分有出国意愿的学生也希望能在大学期间有更多的锻炼。

据了解,目前北大已累计开设非语言类全英文课程225门。此外,在广泛调研交换生兴趣的基础上,北大教务部、国际合作部和多个院系共同努力,推出了on China系列课程,作为大类平台课,供中外学生选择,不仅让来华交换生可以通过这类课程对中国有更多认识,也推动本校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增强对国情的了解,为本国学生提供一个通过外国人视野理解和观察本国发展的平台。

2.联合培养项目

近年来,不少学院创建了中外联合培养的纯英文硕士项目,例如国际关系学院的“北大-LSE双学位项目”、“北大-巴政双学位项目”,政府管理学院的“北大-LSE双学位项目”、“北大-VUW双硕士项目”等,为中外学生打造高层次的双向培养平台。在这类项目中,中外学生接受同样的培养方案,全英文授课,在中外两所高校中各学习体验一年,并获得双硕士学位。

3.混合课堂:师生共享的国际课堂

中英文课堂,尤其是研究生课堂,是中外学生交流的主要平台。在2014年北京大学奖教金颁奖典礼上,教师代表国际关系学院袁明教授在发言中说,“这几年,北大的校园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我的研究生班上,有来自英国、德国、美国、墨西哥、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西班牙、奥地利、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学生。他们需要精读我布置的英文和中文经典,要用中文参加课堂讨论,他们要付出比同班的中国同学更多的辛劳。他们是那么的优秀!”2015年毕业季,笔者曾对一名国际关系学院的硕士毕业生进行访谈,当问及他对北大求学经历的最大感触时,他的回答是,体验了真正国际化的课堂。据他介绍,在他的班上,除了中国学生,有来自7个国家的十几名留学生,大家在同一课堂讨论国际关系史、讨论当前的国际热点,每个人都从自身的角度谈想法和看法,非常有趣、精彩,受益匪浅。

所谓教学相长,这种体验,不只是学生,授课教师也不例外。袁明教授在发言中说,“他们(各国留学生)带来的是多姿多彩的各国语言和文化。厚重的世界历史、人类文明史,在中国和世界的互动越来越深入和频繁的当下,凝聚到他们和我们身上了。我强烈地感到,自己是被这种历史力量托举着。……去年(2013年)在我的讨论班上得到最高分的是一位奥地利学生。她沉静、谦虚,用流利的中文陈述读书体会,也介绍自己成长的一个普通奥地利小镇。这时,我的思绪就会跟她走,想起她的祖国曾经出过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写过一本有名的著作《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二)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

一位来自德国的硕士留学生J曾在访谈中非常有感触地说,他来到北大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校园国际化,这是他在德国所无法接触和体会的。他在这里接触到了来自朝鲜、阿富汗等国家的留学生,并且通过交流对许多他未曾到过的、可能这辈子都无法到达的国家或地区有了更多的了解。相较于各种校园活动,朝夕相处的宿舍生活是促进学生融合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早有耶鲁项目的实践,现有元培学院和燕京学堂的尝试,让中外学生同吃同住,朝夕相处,不仅在思想上交流,更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体验多元文化带来的碰撞,增长见识,学会包容。虽然这一模式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但是,这类举措对于未来进一步打破中外学生交流壁垒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此外,北京大学的品牌活动之一,一年一度的国际文化节,以学生为主角,是各国文化艺术的集中展示、多元文化的交流盛宴。这一活动在北大已举办十二届,影响甚广,国内一些兄弟高校也陆续效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国际化的学术与思想交流

与学校层面相比较,国际化的学术与思想交流在院系层面开展得更为深入和透彻。一些院系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了本院系留学生资源,创造了中外学生思想交融的平台。

2014年春季,法学院组织了一场主题为“丰富多彩的外国法律制度”的交流论坛,6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分别就其祖国的法律制度做了别开生面的演讲,他们将法学专业知识和自身的国家特色结合起来,给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国际盛宴。来自美国、匈牙利、法国、比利时、德国、巴基斯坦的学生分别介绍了美国最高法院、商业团体在匈牙利政治选举中的地位和作用、法国司法审查制度、比利时的无政府管理、欧洲单一市场对欧盟法的重要作用、巴基斯坦司法制度。话题生动有趣,现场同学们不仅拓宽了法律视野,锻炼了英语交流能力,也收获了真挚的友谊。国际关系学院也于2014年春季举办了一场类似的活动,由3名来自美国、德国和西班牙的留学生分别讲解了美国政党和极端政治、1945年以来的德国政治文化、西班牙的身份认同,并加入了教授们的点评和参与,既从不同的侧面为同学们展示了3个西方国家的真实政治状况,也鼓舞大家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了解、理解其他国家,感知多元世界的魅力。

这些活动紧扣专业,特点鲜明,深受学生欢迎,不仅是不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也是学术与思想的交锋,不仅为留学生提供交流本国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信息的平台,也为中国学生提供了多角度认识和考虑问题的机会。

(四)不可忽视的学生力量

在国际化进程中,不只是官方的力量,各种社团、组织、个人都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微信广泛流行的今天,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广大学生都有使用微信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习惯。Pekingers微信公众号为中外学生共同主办,其功能介绍为PKU information platform bridging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students,提供各种实用信息帮助留学生适应校园生活,也发布留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活动信息,留学生撰写的观点和视角等,充分体现中外学生的交流。201510月,加拿大总理选举结束后,本科毕业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目前在北大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留学生J.F为同学们分享了《加拿大帅哥总理何其人》,从一个普通加拿大年青人的角度分析了他们眼中的新领导人。201511月,巴黎恐怖袭击之后,来自国际关系学院的“北大巴政双学位项目”的法国和意大利学生,自发组织了一场学术讨论:“What happened to Paris?”通过对话与交流,中外学生对于此次全球关注的防恐与安全问题有了更深的探讨和视角交换。

随着北大接收的高层次留学生数量的增多,这个群体所具有的能量不可估量。他们有热情,有能力,他们的自发活动,将成为校园国际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二、培养大国青年,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可以看出,不论是从校方的推动还是学生的自发活动,校园国际化的脚步从未停止,校园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大众共识。然而,正如文东茅教授的研究所指出的,“不论中国学生还是外国留学生,对国际化资源的利用都还很不充分”。在国际化光芒之下,还存在后劲不足、资源浪费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做细、做实,充分利用校园国际化资源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融合,打破壁垒

历史上,北大曾实现过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同宿,留下来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也成为诸多杰出校友在回忆来华留学生活时必谈的内容。许多留学生很期待能与中国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而不是游离于校园生活之外。目前,由于校园住宿资源的紧缺,许多留学生不得不租住在校外,包括短期交流的交换生。不能住在校内,也就失去了许多与中国学生交流、体验校园文化的机会。留学生无法融入校园,也意味着本土学生在校园中参与国际交流机会的减少。

(二)提高质量,均衡发展

进一步丰富留学生生源国、提高留学生生源质量。中外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在学业表现方面的差距,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据不完全了解,中外本科生在学业方面交流较少,主要是中国学生为留学生提供帮助,交流内容更多在生活层面。近年来,留学生的学业表现有所提高,但是能在学业表现上与本土学生竞争的主要是新加坡等华人圈子的留学生。此外,一直以来国别分布的不均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对留学生的总体印象,个别院系或老师甚至产生了排外的情绪,在接收和培养留学生上存在抵触情绪。

国际交流发展不均衡,有些院系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留学生数量较多,课堂交流活跃,中外学生融合度较高,例如国际关系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而有些院系则差距较大。国际化更多集中在部分院系,其他更多的是靠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

提供更多高质量英文课程,吸引合作院校更多优秀学生来北大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北大学生不出国门,就地与来自世界各国名校的学生同堂学习、交流,既拓宽思维和眼界,又强化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为本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出国交流机会,用更直接的方式培养其全球视野。在合作项目中,没有接收就没有派出,不能为交换留学生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教学资源和服务,也将意味着北大学生出国交流机会的受限。设置科学合理的机制,充分调动各院系和部门的积极性,提供更多课程选择,鼓励本土学生选修,将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三)搭建平台,充分动员

充分动员和利用高层次留学生资源,活跃校园国际学术交流氛围。近年来,北大通过官方派遣、校际合作、品牌项目等方式,招收了许多具有名校教育背景的研究生留学生,这些学生带着对中国文化的向往来到北大,促进了国际间校际交流的不断深化。学校为此搭建更多的平台促进交流,使本国学生足不出户也可了解世界,使留学生来到中国即被感染和熏陶。

三、小结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大国青年,首先管理者和教育者应该拥有大国国民的气度,展示出包容、开放的心态和姿态。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也是提升高校综合实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国际化是什么?从学生层面上说,国际化不能只是掌握一两门外语,或者去某些国家,而在于利用语言工具,对于世界事务的关心和参与;从学校层面上说,国际化不能只是片面追求国际学生和师资的数量,也要关注本国学生对国际化的参与以及国际元素在本土的融合。真正国际化的意义在于中外关系的交融、共生与发展,而非平行与对立。在此国际化环境下培养的学生,也必然是具有全球视野的、拥有大国情怀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