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在过去十年里,作者及其团队一直致力于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2007年发起“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和“全球青年创新节”,每年有20多个国家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已经形成国际青年创新创业的品牌活动;2010年起在北大开设了《创新工程实践》课程,并推广为全国上百所院校开设的慕课。这些积极尝试,正在逐渐形成具有北大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向国内外辐射,同时也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有意义尝试。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工程实践;iCAN创新创业大赛;全球青年创新节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成为时代的热词,在北大校园里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只有从教育入手,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金种子,才有希望真正能够撬动“社会创新”的基础杠杆,形成巨大的有价值和可持续的创新驱动力,打造创新强国。
“常为新”和“敢为天下先”是北大一直以来的校训,也体现了北大人不断创新的精神,已经有很多院系的老师们在创新精神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可以说是走在全国的前面。下面主要以笔者和笔者的团队多年来在课程建设、竞赛活动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作为具体的案例进行剖析。
一、创新课程建设
“创新工程实践”是一门从2010年开始在北大开设的学生创新课,通过来自多学科的老师的讲述和不同学科学生组成团队的参与,来启发学生突破专业局限,找到有价值的原始创新思路;以课堂讲授、学生报告、师生讨论、实际动手实验完成创新作品原形为主,辅以企业考察以及其他课外教育,通过一定的训练与学习来了解和实践团队合作与创新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和创新的价值;通过学生团队的自主创新来实践一个原始创意到创新想法以及形成一个初步创新作品原型的过程,以具体的项目来促进学生实践从创新、创意到原型的过程,从而认识和掌握科技创新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研究方法和实现途径。
课程重点从4个方面培养学生:1.创新思维引导:从创意启发、创新意识到创新设计方法的引导,学生开始展示自己创意并自发组队;2.创新能力提升:从电子、计算机、项目管理、创新设计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提升;3.实践能力提升:以项目的工业设计、用户体验创新设计为抓手,实战知识产权保护和项目的营销计划;4.创新展示能力:以团队项目展示的形式结课,表现突出的团队被推荐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促进创新创业发展。这门课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过程和展示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培养,这种创新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春季学期,“创新工程实践”成为全国第一门创新类学分慕课,由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北京大学和智慧树网联合推出,集聚“互联网+教育+创新”三大热点元素于一身。课程教学团队由北大7个学院,以及校外优秀企业导师组成,共计开展了16次直播教学互动,从多个视角诠释了“创新创意是灵魂,工程设计是根本,实践管理高水准”。目前,已有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华北理工大学、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等90多所高校、近3万名学生选修这一学分课程。
每周三晚百校的师生同上一堂课,数万学生共同头脑风暴、激发创新。在全国高校乃至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课程也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支持和重视。3月16日,校长林建华来到直播课堂现场,送给所有参与跨校直播课的近3万名学生4个字:“大家加油!”校党委副书记叶静漪也来到教室,为课程点赞。
二、创新竞赛活动
2007年,北京大学等几所著名高校发起了一项面向全球大学生及青少年的年度科技创新创业竞赛: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简称iCAN),于2010年正式成为国际比赛。目前由国际iCAN联合会、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瑞士纳米计划(Nano-Tera)、日本机械工程师学会(JSME)、亚洲纳米论坛(ANF)、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CINS)、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CSMNT)等多个国际组织联合主办。每年在亚、欧、美洲之间轮流举办(2010年在厦门,2011—2012年在北京,2013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2014年在日本仙台,2015年在美国安克雷奇,2016年在法国巴黎),有来自中美德日英法新等20余国家的大学生参加,是国际上针对青年人创新创业群体中规模最大、历时最久、覆盖面最广的比赛,每年有近400所高校的数万学生报名参赛,主要创新领域涉及智能硬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iCAN大赛秉承“自信、坚持、梦想”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传递iCAN理念、激发创新热情、点燃创业梦想,倡导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社会、改善人类生活。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和青少年勇于创新,发现和培养一批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促进和加强高科技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推动相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高科技创新创业搭建交流平台。
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中国赛区的赛事是由教育部计算机教育指导委员会、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主办的教育部质量工程支持项目之一,是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中国选拔赛。大赛秉承“传递iCAN理念、激发创新热情、点燃创业梦想”的精神,着力引导、激励和启迪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促进和加强物联网技术领域政、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大赛始于2007年,面向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所有专科、本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所有参赛者均需以2~4人团队形式参赛,可跨赛区和学校组队参赛。所有参赛作品均为学生原创作品,且为可以演示和操作的创新应用系统。大赛开办至今,吸引了中国大学生创业创新粉丝的广泛关注。
2015年10月20日,第九届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在北京举行。经过激烈竞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团队带来的Wipace智能鞋、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团队的iMuscle智能运动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团队的大型车辆右转内轮差危险区域主动警示系统、西北工业大学团队的iBag以及郑州大学团队的新型组合式可转角爬壁机器人5个作品凭借出色的创意理念和扎实的技术实力斩获特等奖。此外,全自动穿串机、变胞机器人、智能双向仿生手语翻译系统等34个作品获得一等奖。在青少年组的比赛中,电动助老购物车、车流量调研与智能交通灯设计获得特等奖,智能语音导盲杖、智能茶叶盒灯等6个作品获得一等奖。这次决赛中的特等奖团队将于今年7月赴巴黎参与iCAN国际总决赛的角逐。在这场决赛中,现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充分践行了“科技为本,创新育人,创业成真”的大赛口号,用创新行动充分展示了创新创业文化,展现了大学生团队在智能生活、智能交通、智能运动等领域的创新视角,印证了“创新改变世界”的内涵。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在中国大学生团体中的逐步氤氲,也必将进一步驱动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创新发展,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创新创业团队中,激发团队创新热情,开创全新创新时代。
同时iCAN在参加的院校开设和推广“创新工程实践”慕课并建设“iCAN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从而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iCAN致力于培养一大批让世界为之骄傲的创新拳王,培育颠覆未来的产业,打造世界顶尖的创新源头,成为世界青年创新创业的领头羊,助力中国建设国际一流的创新强国。
三、创新国际影响力
2015年10月25日上午,北京大学全球青年创新节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广场隆重开幕,这是一次“青年引领未来,创新拥抱世界”的全球青年创新创业颁奖盛典,它汇聚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青年才俊,集成各类优质资源,通过国际文化节、iCAN科技创新大赛、CCFL未来文化创意领袖大赛、全球青年创新论坛等系列活动,连接起“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全球创业”等要素,提供国际化的创新创业交流展示以及培育和宣传机会,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平台,让世界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青年一代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也让中国有机会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开启全球化的创新创业模式。
这次全球青年创新节开展了一系列与青年创新创业息息相关的活动。作为重要的活动之一,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峰会以“融合•创新•社会价值”为主题,邀请到众多世界级创新创业领袖和各国青年创业者参加,汇聚全球创新创意项目和优质资源,让世界顶级学者专家、企业家与年轻人直接对话,深入探讨创新创业发展趋势、创新创业与社会价值创造以及青年创业领袖成长等主题,并通过这次峰会打造世界一流的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向全球青年创业者发出强有力的声音。
10月25日晚,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的“全球青年创新之夜”,以未来领袖文化创意大赛、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等为基础,汇聚来自全球的创新创意创业项目,打造了一场面向全球青年创新创业的颁奖盛典。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等国高校的12支代表团队,从全球12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在百周年讲堂的大舞台上精彩演绎了创新成果,既有“悬丝诊脉”“微跑小蛙”“意念赛车”“智慧齿套”这样炫酷的科技创新作品,也有“神奇旅行”“葡萄酒学院”“非遗保护”这样典型的文化创意作品,更有“智慧茶道”“透视妆”“跨越时空”“触摸希望”等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作品,充分展现了全球青年跨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创新风貌。全球范围内的优秀青年同台竞技,用天马行空的想象、不拘一格的表达方式,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青年创新节融“科技”“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精神,展现了青年创业中源源不断的惊喜和生命力,为中国和国际青年搭建了创新展示的国际化舞台,为提升我国创新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开了先河。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当场宣布北京大学正式成立全球青年创新创业联盟。希望联盟的成立能够打造一个属于青年人的国际化创新创业交流平台,促进人类社会共同繁荣。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正在造就一个属于创业者的辉煌时代。北大学子已率先投入创新创业的行列中,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探索最新前沿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创新方面,北京大学也承担着重要历史使命。北京大学致力于为进一步鼓励青年创新创业精神,增强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帮助青年创业者实现资源融合的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我国建设国际一流的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以上是北大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一些积极尝试,它正在逐渐形成创新教育模式向国内和国际推广,也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有意义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