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会议时间:2016年1月18日
会议地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
会议摘要:
1.杂志年度总体情况
2015年,《北大青年研究》全年共编辑出版4期,120多篇文章,逾70万字,在转载数量高位持平的情况下,核心期刊转载比例进一步提高,作者群体也进一步扩大,有效提升了研究的专业性与多样性。一是文章质量进一步提高。在持续关注学工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同时,通过拓宽作者来源及鼓励多元化研究立场与思路,促进各部门、系统的同仁,从各自的视角多维度地关注青年成长和教育,研究内容因此得到极大丰富与扩展。二是作者队伍进一步扩大。目前除了学生工作系统的干部教师外,学校党政、教学、科研、教辅、管理、后勤等各部门和各系统的相关老师也积极踊跃投稿。开设了“新锐视野”栏目,将青年学生纳入作者队伍。三是理论孵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始终重视对工作实践过程中产生问题的研究解读,对工作基本规律的总结与提炼,和对前沿性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解决。四是编辑制度进一步健全。形成了更加系统化的编辑、校对和出刊规范,实现编辑工作标准化的新发展。
2.2015年度工作的基本经验
一是坚持“来源实践、服务实践”的基本办刊思路不动摇,始终坚持“理论孵化器”与“实践推进器”的角色定位。积极搭建理论与实践创新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与融合。二是把握时代方位,贯彻“四全育人”理念,充分发掘教育研究资源,服务青年发展和育人事业。三是以问题研究为基础导向,立足教育基本理念,坚持运用多学科、多种方法整合的思路。四是坚持开门办刊思路,加强学习、交流与合作。广泛吸纳校内外力量,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广纳各部门、各领域研究成果,共同夯实北大学生工作和青年工作理论阵地。
3.2016年度工作展望
2016年,我们要向新的标准努力:一是继续加强专业化建设;二是构建更加合理的作者队伍;三是与时俱进,在办刊过程中依据现实情况随时调整办刊方式,敢于学习、探索和试错,向着更加专业化、科学化努力。2016年,我们仍将坚持基本定位不变,坚持专业化、精致化的办刊方向不变,产出更多具有北大特色水准、全国示范水平、世界一流层次的理论研究成果,积极发挥《北大青年研究》在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过程中的独特整合作用。
《北大青年研究》成为我们向北大约稿的重要平台,去年我们从这里选登了四篇文章,尤其是上半年林建华校长的文章登出后影响很大。2015年的《北大青年研究》,我认为有三个特性更加凸显:北大特色、青年特征和研究特性。北大特色可以细化为实践性和思想性,北大是常为新的,同时北大又有很强的示范性,越是北大的,就越是全国的。青年也是常为新的,林建华校长在文章中指出国家和民族需要北大做到三点:一是培养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人才;二是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方向,重塑大学的公信与尊严;三是通过新思想新理论推进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我认为这三点的依托都是北大的青年特征。刊物的研究特性即学术性和专业性这几年刊物关于“全环境育人”理念和网络思政教育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持续升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执行主编张永平首先感谢《北大青年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稿件,提升了我们杂志的质量。《北大青年研究》有几点结合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是将办刊与团结专家作者队伍相结合;二是将办刊与引领实践发展相结合,将北大的个例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起来;三是办刊与提高技术质量结合得较好,从封面设计到目录、内文版式都非常用心。希望2016年刊物越办越好,继续向我们推荐优秀文章。编委、《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毛殊凡感谢《北大青年研究》每期都准时送到,我也一直在认真阅读。关于“全环境育人和青年主体性”的研究,我认为首先应延伸和触及理论层面,寻找理论支撑。主体性问题首先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命题,我们在讨论问题时要思考如何将其用一个完整的体系统筹起来。其次,主体性问题更多的是一个实践问题,一个践行问题。从实践来说,主体性问题就是强调一个活生生的人与主体的交往和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而这个价值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指向,即“应该怎么样”的问题,从而与“必须怎么做”所指向的践行问题达成统一。最后,主体性问题要解决好“必然”与“自由”的关系,简单来说,“必然”代表着一种日常生活,而“自由”则指向一种终极关怀。在生活中,无论是学生、老师,都会受到现实生活必然规则的约束,但人在被约束的同时又有对理想的追求。
《北大青年研究》每期我都看,对我们办刊很有启发。这个刊物突出青年性,是很多地方刊物所比不上的。我有一个小建议,北大是国际名校,大师云集,可以考虑每期发几篇名家大师对青年的寄语,用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治学理念帮助青年成长。
《北大青年研究》的重心仍然要放在青年学生的培养上,再加上青年教师队伍的研究,青年成长成才的理论,这些共同构成杂志的主要内容。
北大有一个说法,九十岁是老年,七十岁是中年,五十岁是青年,那我现在还能以青年的身份研究青年的问题。希望今后能继续和各位同仁一起对青年的教学教育做研究,希望《北大青年研究》越办越好。
现在刊物上关于本科生的研究非常多,但关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较少,希望能在这些方面多关注、多投入一些。
近来不断阅读《北大青年研究》并了解其发展过程,让我有一种“十年磨一剑”的感觉,今天会议所讨论的成果当然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完善深入的地方,但已经对我们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有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值得借鉴的理念。在美国学生事务发展的领域里也曾经提出类似于“全环境育人”的理念,目的主要是弥补专业教师和学工管理团队之间的鸿沟,可见在北美教育界也存在与我们类似的“教书不育人,育人不教书”的问题,其中有很多具体理论和实践方法都可供我们借鉴。美国哈佛教育学院教授罗伯特·凯根提出,大学和教育者的任务不仅仅是给予学生挑战,还在于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用认可和鼓励给予学生面对未来的勇气,从迷茫和纠结中走向自我独立和自我塑造。此外,这一理论还提出人的发展中两个重要概念:沉浸文化和植入文化。无论是网络还是实体环境,专业教育还是课后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学生从旧的沉浸文化中剥离出来,通过新的植入文化的刺激让他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大学的重要任务就是为大学生提供类似的“植入文化”,其特征是多元性和开放性,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从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来说,要突破网络对学生的复杂影响,仍然要从实践入手,北大众多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建议刊物可以多推动行动研究的发展,更多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北大青年研究》近年来一直在助力《高校辅导员》的发展,在此表示感谢。除了之前所说的实践性、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等,从社会效应来讲,《北大青年研究》还有极强的示范性和引领性。现在整个高校辅导员队伍有十三万多人,他们既是管理人员也是教师,要在研究中开展工作,如冯刚司长所说要“把辛苦转化为成果,将经验上升为科学”,就必须要有一个平台,《北大青年研究》在这方面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它的做法也是可复制、可操作的。我非常赞成“全环境育人”的提法。现在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十分巨大,如果能充分调动青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主体性作用,教育效果一定会更好。
中央在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两个“人为本”的问题,即“以人为本”和“育人为本”。同时提出“以文化人”,在强调“德行”对育人的重要意义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另一个“文化”的维度,即育人的大环境问题。对“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中国传统的回答是肯定的,方式是“内生”和“外塑”两种。如何让其从简单的二元对立走向结合统一,我认为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点是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环境与人的关系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育人工作,校正育人方向。这一方面是指充分发挥青年人改造环境从而改造自我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是发挥环境对青年自我教育主体性正向的积极催化作用。“全环境育人”指的是对一种泛在环境对于人和育人效果影响的理解,触及的是人的教育与环境深层互动的问题。现在的网络社会中,既有优质环境亦有劣质环境,不同观点的人有起正面作用也有起负面作用的,在复杂的环境中发挥青年的主体性关键在于对青年的主体价值加以确定。
我认为,我们研究青年的问题,范围是在大学,特别是在北大这样的学校研究青年的问题。当前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一是我们如何育人;二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问题;三是教育主体性的问题。另外我提两点建议:一是我希望研究青年的同志们多和青年学生交朋友,知道他们经常想什么,担心什么,有什么困难等,积累一些生动的材料,可能比发问卷、开座谈会等形式效果更好;二是希望编辑的工作更加细致一些。
“全环境育人”是对“三全育人”理念的一个补充和扩展。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境内境外四个维度基本全方面覆盖了我们教育的角度。“全环境育人理念”需要进一步和网络传播、网络社会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工作进行融合;需要对青年主体性的内涵、外延和本质做进一步精细的阐释;还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生动的融合,充分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015年,《北大青年研究》不仅继续发挥着青年工作“理论孵化器”和“实践推进器”的重要作用,扎实做好思政领域问题研究,努力服务青年成长和育人事业;不仅对北大学生工作的科学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还对学校整体育人环境的改善产生了重要的辐射影响,更在整个高校系统展示出强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新时期《北大青年研究》将大有可为,要为世界一流大学创建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新,提供趋势研判、决策咨询、经验借鉴与理论参考;要瞄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沿重点问题,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难点,出观念、出思路,争取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引领的模范作用,尤其在理论研究领域内为全国高校的学生工作和青年工作提供启发和借鉴,努力服务青年成长和育人事业。我提几点工作建议和要求:
一是继续发挥好刊物研究问题、孵化理论的功能,用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式不断办好刊物,努力总结经验、发现规律,研究理论,服务于实践,服务学生工作的最迫切发展需要,为育人工作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与导引,提供多样化的认识视角。
二是构建更为全面系统的作者队伍,发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环境育人”这“四全育人”的合力作用,推动全校各方面各领域对青年工作和育人事业的关注度和贡献度;简而言之,就是鼓励大家多投稿,投好稿。
三是做好新时期新生事物的前沿工作和问题研究,运用学科交叉方法,紧密结合工作实践,充分地认识理解“全环境”对于青年成长的意义作用,探讨网络信息时代青年自我教育的可能性,探索“自信、自省和自育”的网络教育观对于青年成长的重要作用。
学校将继续全力支持《北大青年研究》的各项工作,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支持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使《北大青年研究》在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承变革、守正创新的发展进程中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将继续鼓励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大力营造“多思考、多研究”的良好风气,引导支持有想法、有干劲、有精力的干部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共同参与文章撰写和编辑工作,使得我们的作者群体和编辑队伍进一步壮大。我也诚挚地希望各位编委和所有专家学者,继续一如既往地支持《北大青年研究》建设,使它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继续取得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
附:《北大青年研究》2015年度优秀作者、优秀编辑名单:
优秀作者:张洪峰 刘 卉 宋 鑫 陈 波 李 楠 孙启明
优秀编辑:张会峰 刘德英 郭玲伶 李柏娜 王志杰 陈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