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培育工作创新探研——以北京大学资助育人工作为例

作者:李晓鹏 发布日期:2013-01-14
 
 
摘要:文章围绕新时期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从资助育人工作全过程、全方位和全覆盖三个维度,简要归纳和总结了北京大学近年来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培育工作上的一些探索和创新实践。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创新
 
随着2007 年以来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各级政府、高校及社会资助投入不断加大,高校学生资助水平快速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上学的经济基础不断巩固。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创新举措,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好上学”的安心之路走上“上好学”的成才之路,成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课题和奋斗目标。将经济资助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公平、努力实现大学生成才机会均等的重要任务,更是让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1]的关键所在。
多年来,北京大学将服务和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视作一项系统工程,在做好经济资助的同时,重视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2]。学生资助中心成立以来,围绕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培育工作,在开阔资助育人工作思路、拓宽资助育人工作途径、丰富资助育人活动形式、整合资助育人多方资源、开启资助育人创新实践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实践表明,构建一个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资助育人体系,是让每个家庭经
济困难大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关键所在。
一、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
近年来,北大将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努力实现从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好上学、能入学”到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好学、有发展”,从保障起点公平到保障全程公平的目标转变。所谓全过程资助育人模式,是指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中,分阶段、多环节地开展关注、关心和关爱的工作。
(一)提早辐射“正能量”
近年来,北大采取媒体宣传、设立咨询电话、发放政策介绍材料以及组织师生赴边远贫困地区的中学开展宣讲活动等举措,让即将报考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早知晓国家资助政策,让他们安心备考,在人生之路的关键时段,第一时间感受到国家好政策带来的“正能量”,由此产生对党和政府以及学校的正面、良好的印象。
(二)开启育才“新通道”
入学资助保障高等教育起点公平,让受助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感受到第一缕资助阳光。北大每年都会开辟迎新绿色通道,通过发放绿色成长大礼包的形式,落实育才理念。礼包中不仅包含生活用品,还有“精神食粮”,如励志类教育读物、大学精神读本、大学学习生活适应手册等。此外,燕园“领航、携手、起航”等一系列育才计划也都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创造条件。
(三)制定成长“规划表”
北大自2007 年起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建绿色成长方案,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针对不同年级的受助学生制定符合其成长需求的资助育人方案——成长规划表。例如:对本科一年级学生,以各类助学金、助学贷款资助和学业帮扶为主,让他们安心学习,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对本科二年级学生,在提供各项资助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工作和公益活动,培养其自立自强、感恩回报的思想意识;对于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除了继续实施已有资助或相应资助外,还鼓励他们在北大学生服务总队中担任骨干,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校外勤工助学、实习活动,提升综合能力。[3]
(四)设立成效“评估制”
高校应建立受资助学生学年成长评估机制,力求及时发现受助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制定相应对策,完善成长方案。有关部门可借鉴已有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创设一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以成长数据为基础的动态监测系统,根据学生成长指数的变化走势,调整下一阶段资助育人资源的投入数量和类型,统筹优化各阶段资助育人方案。
(五)铺设成才“起飞台”
受资助学生的毕业去向是衡量培育“有用之才”目标实现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北大越来越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毕业发展情况,实施“燕翔工程”,铺设成才“起飞台”,对部分毕业生提供经济补助,并运用各方资源帮助受助学生顺利走向人生下一个发展阶段。
二、资助育人工作瞄准学生成长全方位
近年来,北大等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经济资助,而是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实践教育以及家园培育等多角度进行科学化、精致化育人项目设计,构建全方位资助育人体系,促进受资助学生全面成才,努力实现从“经济资助”到“育才资助”的模式升级。
(一)德育为先,加强六个基本意识的培养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是育人工作的基本原则。加强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受资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促进他们成长成才的一项根本任务。
1.构建过程教育模式,促进基本意识培养
现代德育理论认为,较好的德育模式是融入教育对象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育模式。因此,教育者应尽量结合受资助学生日常成长轨迹,进行德育设计和创新。近年来,北大探索构建了以落实和宣传国家资助政策为核心,以“国家资助助我成长”主题征文活动、党史国情教育活动等相关活动为载体的爱党爱国意识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国家励志奖学金和部分奖助结合项目为依托,以励志教育读物为特色的奋发进取意识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勤工助学活动为平台的自立自强意识培养模式;构建了以理性消费、环保实践活动为平台的勤俭节约意识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助学贷款工作为平台的诚实守信意识培养模式;构建了以感恩和公益活动为重要载体的感恩奉献意识培养模式。
2.外化于行,德育效果显著
近年来,北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不断涌现出赴西藏、青海支援西部建设的支教明星,涌现出热心公益、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公益之星,涌现出奋发进取、成绩优异的自强之星,受资助学生基本实现了从“受助、自助”到“助人”的积极转变,思想境界获得较大提升。
(二)健康为基,加强良好身体素质的培养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境贫寒、省吃俭用,从小营养缺乏、体质较弱,这就需要高校在一些生活细节上多为学生们着想。除了北京市政府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三项补贴”[4]以外,北大会在每学期末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营养补助。学生资助中心还会联合体育教研部、校内体育场馆支持受资助学生举办“开心运动会”,免费发放健身卡,倡导学生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愉快成长。
(三)学业为本,加强学习资源的资助支持
由于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一些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能会在计算机应用、外语学习等学科领域的学习上遇到困难。为此,北大学生资助中心面向受资助学生举办学习方法讲座、学习伙伴结对帮扶、“薪火相传”北大人图书循环使用、爱心捐书等活动,还联络校计算中心为困难新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免费上机上网卡。
(四)美育熏陶,加强审美意识与高尚情趣培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从小生长环境的局限,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美育熏陶。因此,北大注重为受资助学生提供美育资源。例如: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会在新生入学时,为困难学生免费发放演出票;北大学生资助中心还曾带领受资助学生赴国家大剧院欣赏高雅艺术,陶冶情操。
(五)实践拓展,加强实践育人功效,培养综合能力
实践育人是培育有用之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行教育的有效方式。多年来,北大学生资助中心积极指导和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勤工助学、“勤‘公’助学”5]优才拓展等类型的活动都是实践育人的有效活动形式。
1.丰富勤工助学活动形式
无论是校园引导讲解员、多媒体教室协管员、学生助理等校内勤工助学岗,还是赴校外企事业单位实习、从事家教,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对于北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提升能力都具有积极意义。
2.突出公益服务活动特色
公益活动是北大学生服务总队[6]最富特色的实践活动形式。2008 年5 月3 日,胡锦涛同志在北大向全国青年学生提出“热心公益“的殷切希望。多年来,北大学生服务总队的学生们在环保实践、支教助学、奥运服务、抗灾服务等多个公益领域开展了大量活动,在播撒爱心、回报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加快了自身的成长进步和社会化步伐,践行了“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7]的要求。
3.创建优才拓展活动项目
优才拓展项目是一项重点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赴校外实践、提升能力的成才支持项目,该项目有专项资金提供保障。近年来,许多受资助学生因此获得到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祖国各地实践走访的机会。学生们既增长了见识,又提升了交往和实践能力。
(六)家园暖心,加强以情感人之功效
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校园内的民生工程和暖心工程,是建设和谐校园、温馨校园的重要内容。遵循这一理念,北大长期实施“温暖家园节日关爱计划”,每逢重要节日,学校都会支持学生服务总队举办节日联欢活动,并邀请学校领导与学生们一起共度佳节。情暖燕园是真实写照,以情感人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方式,受资助学生被爱心感化,其心灵也获得净化,爱校荣校、积极奋进的意识在自觉生成,对未来道路充满希望、阳光向上的心态也会自然形成。
三、资助育人工作实现受助学生全覆盖
如何在经济资助覆盖面渐宽,人均资助数额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受资助学生集群式成长成才,是高校未来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北大为实现由“点”及“面”、从“部分”到“整体”的资助育人目标的转变,积极探索,尝试构建受资助学生集体成才模式。
(一)汇聚爱心,凝聚力量,构建全员育人体系
近年来,北大创新实施的燕园领航计划8]是一种有益探索。学校领导以及来自校内外不同领域的上百名爱心人士和成功人士都在关心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领航导师与受助学生结成一个个关爱成长小组,导师们可以把他们的人生阅历、成功经验分享给受助学生,将他们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注入到受助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领航制度是一种“点对点”的个性化资助育人模式,随着领航导师规模的不断壮大,全员资助育人体系逐渐成型。
(二)同伴携手,团队共进,完善集体成才模式
近年来,北大创新实施的燕园携手计划[9]以及北大学生服务总队育人平台都是运用同伴教育和团队教育方法,促进集群式成长的成功案例。实践证明,搭建同伴互动、团队共进平台有利于消除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参加集体活动时的胆怯心理,锻炼和增强受助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防止个体“掉队”问题的发生,促进集体成才局面的形成。
(三)助人自助[10]鼓励自强,强化自我教育机制
实现资助育人全覆盖的目标,需要注重自我教育机制的构建。社会工作常遵循助人自助的原则,注重激发受助者自身潜能。高校可以尝试对日常资助工作进行机制创新,例如:可建立资助申请与学年成长报告同步提交制度,引导学生在寻求经济资助的同时,做好成长规划和总结,促进受助学生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
(四)重点关注,特别关爱,创设特色育人项目
近年来,北大对来自灾区、边远、特困、农村、失业家庭的困难学生以及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学生、特困女生等群体分别给予重点关注和资助帮扶,具体包括:实施汶川大地震抗灾应急资助,专设“蜀燕助学金”[11];落实教育部连片特困招生与资助计划,创建关爱受助女生的“彩虹工程”;落实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补助政策,创建关爱藏族学生的“雪域阳光计划”。这些特色资助育人项目的实施,让不同类型的困难学生都能受到有针对性的人性化关爱。
(五)典型示范,明确导向,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树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优秀典型,构建引起全体受助学生关注的表彰奖励体系,是扩展育人工作覆盖面,强化群体激励功效的重要方式。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奖机制、北大“公益之星”表彰活动、大学生“自强之星”评奖活动都是构建长效激励机制的重要探索。
实践表明,实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发展,达成“培育有用之才”的目标,必须坚持以服务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为本,以资助为基础,以育人为导向,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创建符合受助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资助育人工作新模式。


作者简介:李晓鹏  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教育宣传办公室主任、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讲师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 年。
 [2]杨爱民:《“资助”与“育人”结合构建新型助学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05 年第17 期。
[3]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北京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绿色成长方案》。
[4]    2007 年初,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实施了《关于做好高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饮用水、洗澡、电话费用专项补贴工作的通知》。
[5]  笔者提出的一种新模式,特指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日常公益活动,帮助学生成长的一种育人模式。
[6]    北京大学学生服务总队是一支主要由北大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部分热心公益的学生组成的学生组织,曾经在2011 年被学校通令嘉奖。北大学生资助中心是总队的直接指导和支持单位。
[7]   胡锦涛同志曾经在2011 年给北大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中,希望学生们“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
[8]    该项目于2010 年启动实施,旨在创建一种由北大领导、教师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构建“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学习生活领航导师制,以此促进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
[9]    燕园携手计划是指由高年级受助学生带领低年级受助学生结伴成长的一种同伴成长模式。
[10]    社会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主要是指社会工作者向困难人群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援时,要注重挖掘服务对象潜能,推动其走向“自立、自助和自强”。
[11]   2008 年设立的专门资助来自汶川地震受灾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专项助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