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常存在三大问题:对“冷门专业”态度悲观,就业地域严重倾向于发达地区,就业选择严重偏向于政府、国企和外企。针对这一情况,文章以用人单位需求与毕业生人数之比、空缺岗位量与招聘信息点击量之比、单位需求与学生关注度之比为切入点,结合北京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背后的实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如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业指导工作要做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桥梁、做好引导和服务等。
关键词:就业指导;需求供给比;岗位点击量;需求关注度
《2010 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指出:“当前我国高校人才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不尽相符”
[1],“高校人才观应根据市场需求转变,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同时,该报告认为:“高校大学生就业目前以外在主导型为主,即根据外在舆论和利益导向等决定就业。大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职业,受外在舆论影响或者某些利益导向的制约比较大。外在主导型的就业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造成大学生就业后短期内流失率高的问题。因而就业有待从外在主导型转向自我主导型。”
[3]本研究立足于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从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的角度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实质并得出对策和建议。需要说明的是,北京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是北大毕业生了解就业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不同的招聘岗位、招聘地区、招聘企业和所需专业有所不同,因而就业信息网上的岗位点击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反映需求关注度,进而反映了需求供给比。笔者调查了2010年的就业招聘信息,为本文提供数据支持。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及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主要通过从就业信息网站获取数据这一统计途经,辅以就业中心职业咨询案例作为说明,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意愿,整合诸多案例和数据,进而得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一)部分学生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就业中心曾为法学院的一位名叫王荣的新生做过职业咨询。该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她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觉得当法官、当律师挺风光的,但在法学院真正开始学习之后,才开始关注这个专业的方方面面,并了解到法学专业目前就业同样存在困难。于是,她产生了转专业的念头,但又不太清楚该转什么专业,于是来到就业中心寻求帮助。
[4]
王荣的情况并非个例。从图1可见,按照企业招聘的绝对人数来看,各专业的就业机会确实有很大差异,概括言之,经管类需求较大,人文、理工类需求较小。因此,部分学生认为,经管类专业有较多的就业机会,相比之下,自己的专业就业前景黯淡,甚至对自己的专业抱有悲观的态度。
图1:各个院系就业机会的绝对数统计图
(二)学生更愿意到发达地区工作
近几年的经验数据表明,北京大学超过半数的毕业生选择到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就业,而我国目前最需要人才的地方恰恰在中西部地区。因此,我们把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在就业信息网发布的招聘信息按照北京、全国
[5]、海外、沿海、内陆进行分类汇总。统计数据表明,毕业生对位于海外、北京、沿海的单位最为关注,相反,对内陆地区以及东部非发达城市的关注度不高。据统计数据显示,海外招聘信息的平均点击量超过2000,而我国人才紧缺的内陆非发达城市的招聘信息平均不足1000。
(三)多数学生更倾向于到政府、国企、外企工作
我们按照经济性质把用人单位分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五大类。并按照这一分类对各个类别的平均点击量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国有企业的招聘信息关注度最高,其次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关注度较低。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首先,北京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的认识更为宏观,也更倾向于从事宏观的管理工作。国有企业、政府部门有更多的机会从事宏观的管理工作,符合多数北大毕业生的职业预期;其次,受到社会上“公务员热”的影响,北大毕业生普遍希望从事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职业,以体现自身的价值;最后,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对专业的要求更为宽松,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分别有70%和40%的招聘信息对毕业生无专业要求;而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对专业要求限制较多,80%以上的民企和外企都限定了应聘者的专业,这也是多数毕业生更为关注国有企业、政府部门的原因之一。
由上总结可见,对目标直指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来说,自身专业的社会需求度是他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此外,他们更倾向于到发达地区工作,倾向到政府、国企、外企工作。
二、就业问题客观因素的分析
结合以上研究中大学生就业观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围绕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众多客观因素进行了相对应的分析,包括专业需求、地区需求、行业需求三个方面。分析情况如下:
(一)各个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曾接待过一位心理学系大一的学生。该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始终觉得不是很喜欢自己的专业。通过努力,他可以转到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但又怕自己的选择一旦错误,更加耽误自己。于是,他来到就业中心寻求职业咨询师的帮助。通过系统的职业咨询,他终于系统地认识了自我,并决定在心理学系继续学习
[6]。
与他类似,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一位学生也在犹豫要不要转专业。她最初选择化学专业是因为崇拜高中的化学老师,但是到了大二以后,她突然发现自己不喜欢现在的专业
[7]。很多中学生都像这位学生一样,在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对专业的选择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人误以为专业和职业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到了大学才知道专业选择的意义。进入大学之后,许多学生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不能结合自身优势和兴趣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
1.“热门专业”的冷观察
如前文所述,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是“冷门专业”,因此担心自己会因为专业“冷门”而找不到工作。事实上,人才市场的均衡是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真正“热门”的行业是用人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比例较大的专业。我们对用人单位招聘人数和北大2010 届毕业生人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下图:
图2:各个学科门类人才需求量与毕业生人数比例图
从图2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专业门类之间的比例相差无几。所谓的“热门”专业如经济管理仅有微弱的优势,而法律专业已经成为人才饱和的行业。社科类专业则从最“冷门”的专业变为仅与经管专业相差0.8左右的高需求行业。
2009年,北京大学开始新一轮的课改,开通大类平台课,把全校各个专业分为理工类、社科类、人文类、经管类几大平台,减少了专业必修课的学分限制,并要求学生选修16学分以上的大类平台课。这种改革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通才和专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也更好地适应了用人单位招聘时只限定某一类,而不限定具体细化专业的情况。
2.“专业不限”成为招聘新趋势
正如伦敦大学学院院长麦克姆• 格兰特所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开启心智,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8]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大学教育也从计划经济时期高度专业化、分工细化的模式转变为厚基础、宽口径的综合培养模式,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起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扩展知识领域的潜力,成为适应社会人才
市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北京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紧扣时代的要求,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求职者所在专业有时成为求职的优势,有时成为求职的绊脚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也逐渐意识到,专才虽然能更快地适应岗位要求,工作“上手快”,但是由于潜力不足,尤其是很难适应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因此,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逐步放宽对专业的限制,不再把专业作为招聘的决定条件。本文统计数据表明,接近1/4 的单位对所学专业没有限制。实际上,大学生就业成功的内在要素可分为专业因素和非专业因素两类。专业因素虽是就业的重要前提之一,但并不是万能的。专业之外的核心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就业成功的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因素。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几个方面。
[9]
其中,在针对本科生和不限学历的招聘信息中,不限专业的比例更高。统计显示不限学历的用人单位中有60%同时对专业不设限制。在对就业信息进行统计时,我们发现1/4左右的用人单位对专业无限制,这与北京大学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符。北京大学在本科阶段进行通识性基础教育,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学原则,旨在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掌握科学方法,具有基本人文修养、良好自学能力、适应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在这一培养目标指导下,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在高年级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实行自由选课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人才结构的模式通常是:随着学历的提高,接受该层次教育的人数越少。就业群体学历水平越高,招聘者对专业的要求越高;而学历水平相对较低的群体,招聘者对专业的要求也相对较低。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历高者更接近于专才,招聘者对专业性要求也就越高;学历低者则为通才,通常招聘者对专业性要求也较低。
当今科技发展迅速,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显著加快,科学和人文日益融合,多学科相互交叉,这使得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过窄的状况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用人单位也更注重招收具有复合知识背景的综合型人才,不限制专业使得用人单位能够更好地广纳贤才,吸引具有不同专业知识、思维方式的毕业生为单位作出各个方面贡献。
通过对校园宣讲会与签约效果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仅有20%的学生最终选择的工作与自己的主修专业“有密切关系”,16.62%的毕业生选择的工作与主修专业“有一定的关系”,23.12% 毕业生的工作与主修专业和辅修、双学位专业均有关联,另有10%的毕业生选择的工作于主修专业“毫不相关”。从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主修专业对毕业生就业并无决定性作用,完善的选修课教学体制和成熟的辅修、双学位学习模式能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二)各个地区就业需求与关注度情况分析
图3是不同地区点击量与招聘人数情况,容易看出在全国有多个工作地点的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最大,而位于海外、北京、广州等地的单位绝对需求量并不大。
图3:金字塔人才培养模式
从点击量与岗位数的比值来看,这一点更为突出,如图4所示,学生关注度最高的海外、北京、广州、上海并没有相应较多的需求量。从图中容易看出,在全国各地有工作地点的单位需求-关注比最高,具有最多的求职机会,其次是东部非发达城市和中部地区。同时,学生关注度最高的三大热门工作地——海外、广州、北京的需求-关注比最低,而西部地区在绝对岗位需求量和需求-关注比上均高于海外、北京、广州,具有较多的求职机会和较高的求职成功率。
图4:不同地区岗位空缺数与信息量比值图
(三)不同经济类型的行业需求与关注度情况分析
图5显示了不同经济类型的部门之间点击量与招聘人数情况。从浅色的柱状图中我们看到,学生对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和外资企业有着较高的关注度;而深色的柱状图代表各个类别单位实际的需求量,它与学生的关注度并不成正比。
图5:不同地区岗位空缺数与信息量比值图
从点击量的绝对数来看,各个经济类型的用人单位之间差异并不显著,国有企业点击量稍高,民营企业相对较低;平均职位空缺数在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稍多,在外资企业较少。虽然较高的平均职位空缺数意味着较多的求职机会,但是,考虑到就业市场的供需平衡,如果平均职位空缺数较多的组别关注度也较高,则意味着这一组别的岗位竞争也较为激烈。因此,我们不能把人才需求与关注度割裂开来看。
通过调查,外资企业具有最高的点击量与空缺岗位数比值,也就是说外资企业的竞争最为激烈,对于个体的毕业生来讲,成功谋职的几率也就最低。相对来讲,民营企业的点击量- 岗位数比值最低,也即需求- 关注度最高,因此,民营企业的岗位竞争相对不激烈,成功谋职的可能性也最大。
三、对策及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以北京大学2010年的就业招聘信息为例,我们可以总结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招聘就业情况总结良好,并且各专业之间比较均衡;二是招聘信息中所需人才的专业面非常广,有近1/4的职位没有专业限制;三是仍有一些发展前景良好的地区、行业关注较低,有不少职位空缺。为了进一步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各个专业的设置和招生规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应以市场需求为依托。从前文的分析可见,从2010年北京大学的招聘信息来看,专业之间就业形势比较均衡,所谓的“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招聘状况大相径庭的情况并没有出现。我们认为,其深层原因是北京大学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比较合理。一些院系(如经济、管理、法律)的毕业生需求更多一些,相应地,毕业生的数目也比较多,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另一些院系就业面相对窄一些,但是由于培养的学生数量较少,就业情况也令人满意。作为学术研究机构,大学一方面要保证在基础研究、理论研究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它的毕业生也要接受市场的考验,无论是在研究机构、还是在职业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大学应当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人才各尽其能,让优秀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坚持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大学应根据自身特点,找到适合其定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方略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推广的选项。从上文的分析来看,北京大学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是经得起就业市场检验的。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水平人才,它们对人才的要求不限于一两项专业技能。对于本科毕业生而言,不管其所学专业是什么,就业前景都非常广阔。并且,北京大学为广大学生提供了第二学位以及辅修第二专业的机会,这就在更大程度上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面。北京大学不仅注重对学生的专业培养,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一直居于全国高校前列。英语水平也是用人单位注重的必备技能之一,数据表明,超过20%的单位对英语有要求。
(三)就业指导工作要做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桥梁,做好引导和服务
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着力做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桥梁,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为毕业生提供充分、有效的信息。通过对招聘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我们发现企业需求和毕业生的劳动供给仍然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搜寻、配对问题。以网站统计的点击量为参照,毕业生比较关心外资企业、政府部门的工作机会,并且热衷于将就业地点限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但是实际上,一方面,在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当快,用工需求大,待遇也并不逊色;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人才缺口非常大,且前景可观。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并非不考虑这些就业选择,而是缺少对于这方面信息的了解,以至于“跟风”追逐一些所谓的紧俏工作。他们很可能因此就与绝好的发展机会失之交臂。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应当扮演好牵线搭桥的角色,将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帮助他们正确地进行职业选择。
作者简介:李晓瑭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讲师
[1] 潘晨光主编:《2010 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科学社会文献出版社,2010 年版,第252 页。
[2]潘晨光主编:《2010 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科学社会文献出版社,2010 年版,第255 页。
[3]潘晨光主编:《2010 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科学社会文献出版社,2010 年版,第254 页。
[4]引自方伟主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3 页。
[5] 全国是指在全国多个城市有工作地点的用人单位。
[6] 引自方伟主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第 1 版,第 52 页。
[7] 引自方伟主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第 1 版,第 47 页。
[8] 转引自《扬子晚报》2010年5月5日,第三版。
[9] 参考自方伟主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第1 版,第4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