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北京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北京大学正站在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节点上,正处在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阶段。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共青团信息舆情工作,为学校育人工作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工作提供保障,是北大共青团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建立“上下畅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舆情信息网络,提升舆情信息综合分析水平、研判能力和积极掌握舆论“主导权”和“主动权”三方面出发,梳理了近年来北大共青团网络信息工作的主要经验,并就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不断推进共青团信息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共青团信息舆情工作;青年思想动态;高校育人
北京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当前国家发展继续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北京大学站在了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节点上,正处在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阶段。报告还进一步提出,要更加牢固地确立人才培养作为学校最重要的中心工作的地位,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最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信息舆情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青年工作者和青年之间的沟通桥梁,是了解情况、分析形势、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北京大学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上看,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越来越复杂;从国内来看,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深层矛盾进一步凸显,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突发性、群体性事件逐渐增多。因此,不论是对外增信释疑、清除误解,还是对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维护稳定,都需要我们及时把握形势,掌握动态。特别是2012年8月下旬以来,邹恒甫微博造谣事件和钓鱼岛领土争端在网络上持续走热,北大青年学生思想情绪出现一定波动,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校园秩序受到了潜在的干扰。北京大学团委(以下简称“北大团委”)深刻认识到,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特别是结合钓鱼岛领土争端不断升级的现状,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共青团信息舆情工作应当发挥应有作用。
一、如何认识当前网络舆情发展的新趋势
任何技术的革新都是由人所创造出来,并最终反馈于人,对社会造成影响。具体针对新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而言,它的影响在于迅速地重塑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结构,同时也重塑了社会主体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情绪。
(一) 传播关系的变革
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传播关系的变革,改变了以往点对点的单向信息流动方式,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双向信息流动,最终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信息呈现方式。由于传受关系的变革,话语权从大众传媒及其专业工作者手中转移到每一个受众手里,传统舆论精英的权威性大受削减。话语权的中心权威破碎的同时,去中心(或多中心)的扁平分散的话语权不断增长。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草根性舆论领袖纷纷走上前台,在微博、论坛、博客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事件实时实地的报道,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舆论的导向,大有取记者、编辑、评论员而代之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专业的媒体人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也纷纷借用各种非传统的传媒手段,以个性化、非专业化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传播效果,并充分考虑那些无处不在的网友的潜在影响。
(二)改变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高校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强烈,但是社会经验较少,认识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还相对欠缺成熟的分析方法,容易因为自己的热情和非理性情绪而受到外部误导性信息的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很容易在网络世界中获得大量认同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通过分析近段时间以来的网络流行词可以看出,负面的社会情绪已经在校园内引起了不少学生的共鸣,日益影响着校园文化和高校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具体而言,青年学生不仅受到国际、国家层面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舆情内容的影响,还受到就业困难、家庭贫困、情感焦虑、校园环境整治等关系自身利益的舆情内容影响。特别是对生活条件、学习条件的不满(诸如食堂饭菜价格问题、图书馆占座问题、校园机动车辆问题等等),很容易在微博、人人网和 BBS 中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三)给高校工作带来挑战
网络突发事件产生后,因技术上的便利性,在网络上将会产生数量极其庞大的参与者、围观者,从而形成一种“广场效应”,极速地放大了舆情的社会政治压力。这种异乎寻常的舆情效应,对传统的舆情管理模式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倘若处置不及时、不妥当,很容易造成舆情失控甚至是进一步诱发社会冲突。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对媒体和网络认识相对不足,或者对其认识比较片面,小部分舆情工作者在与媒体、网络打交道的过程中,思维较为保守,行动相对滞后。因此,在当前媒体网络的环境中,在舆情信息如何分类分级、如何进行科学研判预警、如何处置应对舆情扩散等基本问题上仍然需要大量探索。
二、如何找准高校共青团信息舆情工作的切入点
(一)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以全新的视角对待网络舆情工作。
高校共青团做好信息舆情工作,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有政治的敏感性、政策判断的准确性、眼光的全局性,必须善于从政治的、大局的角度分析和处理问题,及时发现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努力使信息成为领导进行决策的“情报部”、掌握工作进度的“显示屏”、把握大局走势的“晴雨表”、发现和处理问题的“预警器”。因此,一方面,共青团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反映的信息要全面客观,真实可靠,切忌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报送信息要从大局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切忌只考虑局部和个人利益,掩盖、夸大或缩小事实 ;另一方面,共青团要实现信息舆情工作由初级处理向综合加工转变,特别在重大问题上,要出分析、出经验、出思路、出建议,做到问题能分析、经验能总结、思路能超前、决策能追踪。
(二)根据高校共青团信息舆情工作的本质要求,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2004]16 号)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呈现突发性、非理性和爆炸性等诸多特点,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状况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严峻挑战。但是,网络突发事件的出现,也是高校团学组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时机。高校青年工作者要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看待信息舆情工作,从应对信息舆情入手,全面提升高校青年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育人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舆情的生动素材并进行针对性分析,引导青年学生提升自身综合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正确分析网络谣言和不良舆论 ;另一方面,开展网络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网2012年第3期11PEKING UNIVERSITY YOUTH STUDIES贯彻党代会精神 推进党建与思政工作创新本刊定稿络道德意识,规范上网行为,力求把网络建设成为高校青年学生“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的新阵地。
(三)从分析高校共青团信息舆情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着手,探索创新青年社会管理方式方法
2011 年 2 月 19 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这既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信息舆情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表明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青年社会管理工作是北京大学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亟需探究的重要课题。共青团做好信息舆情工作,必须坚持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要从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的角度入手,善于从战略上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增强宏观性、前瞻性和预见性。当前,青年学生的组织分布日益分散,呈现小众化的发展趋势。从物理空间来说,青年群体经常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活动,既有校园内的学生活动,也有校园外的串联互动,包括社团会议、版聚、兼职实习、同乡联谊等。从虚拟空间来说,当代青年学生参与网络生活的形式日益复杂多变,多数青年学生已经从校园 BBS 走入了平台更为广阔的社交网站,例如微博、人人网、论坛。因此,高校共青团需要在深入分析研究信息舆情的基础上,认清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青年的新需求,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青年社会管理模式,在管理结构立体化、手段信息化、组织扁平化等方面不断创新青年社会管理机制。
三、如何改进共青团系统的信息舆情工作
(一)建立“上下畅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舆情网络
为全时段掌控涉及青年学生各个方面的热点动态信息。北大团委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围绕提高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对能力,健全信息舆情收集、汇总、分析、报送、反馈工作机制。
从纵向上看,以校团委为中心,以基层院系团委和学生会、研究生会为两翼,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了多个信息直报点。钓鱼岛事件期间,信息网点安排专人实行 24 小时值班,重点关注青年学生对中日关系问题和其他敏感问题的思想动态,在事态发展期间坚持向上级单位每日一报,为上级部门和学校及时掌握情况、正确分析形势、科学决策、有效引导舆论、扎实推进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从横向上看,组建信息舆情工作队伍。其一是以院系学生骨干和学生会、研究生会为主体的网络信息员队伍,把信息触角延伸到广大青年学生中,掌握青年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及时报送真实、鲜活、生动的信息;其二是以校团委书记班子和资深团学干部为主体的信息舆情研判队伍,全面把握舆情信息的状况和态势,分析原因背景,剖析利弊得失;其三是以专家学者和高素质“意见领袖”学生组成的舆情引导队伍,通过专业的分析和点评,帮助青年学生正确分析处理网络信息,提高他们面对网络谣言等不良信息的判断力和鉴别力,从而掌握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
(二)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重点提升信息舆情综合分析水平和研判能力
信息舆情工作是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性质和目的上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要做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维护好和谐、稳定、安全、有序的良好校园氛围,就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信息舆情工作,深入调查研究青年问题。近年来,北大团委坚持“把常规工作做到长远,把长远工作做在平时”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在涉及青年学生思想现状、发展规律、主要问题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努力提高调查研究和信息舆情工作的精度。
一是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全面梳理学生思想的整体状况。2008年,北大团委在全校范围正式启动开展了北大青年和谐成长全程调研课题。课题以2007级北大新生为调查对象、以其中不同学部的5个班级的成员为样本,展开为期4年的定点、追踪调查。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北大团委先后完成了该课题的四期调研,通过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深入系统的整理,深入分析北大青年学生价值观念、行为特征等诸多方面的基本特点和存在的相关问题。北大团委还积极指导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围绕国内外重大事件、学校热点问题和某一时期北大学生特别关注的问题以及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思想状况。
二是召开专题研讨会,深入研究青年学生思想情绪的新动向、新特点。2012 年,北大团委以高校青年社会情绪为重点研究对象,从青年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吊丝”、“二代”、“宅男宅女”等网络流行词进行了深度剖析。研究提出,认真研究青年社会情绪形成的社会原因,准确把握青年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是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此外,北大团委还围绕青年学生思想意识状况、传统节日文化认知状况、海外北大留学生思想动向等主题开展了不少专题调查研究。
三是采用科学分析方法,重点把握舆论的总体态势和演变趋势。把握舆论的总体态势、探究舆情演化规律,是共青团信息舆情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环节,需要对汇集的舆情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从而对舆情信息进行前瞻性分析,并为下一步有效引导舆情提供参考。近年来,北大团委在坚持“去伪存真、见微知著、综合分析、深度挖掘”研究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了针对网络内容的量化研究方法。2011 年 6 月,在北京大学三角地附近的学生活动中心建设工地上,24 棵杨树被移伐,在网络上引发众多的讨论,在未名 BBS 参与发表个人意见的学生总数超过 1311 人次(汇总发帖数和回帖数,不涉及点击率)。北大团委舆情工作小组即对三角地版面的 83 个帖子进行定量化编码处理,运用 SPSS 统计软件进行过程分析。在结合定性内容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这种定量化分析方法的运用,对于正确认识网络突发事件的“生成、发展、消弭”的规律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坚持“发现要早、预防在先、控制有力”的工作原则,主动出击,积极掌握舆论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信息不透明、不公开恰恰是“全民麦克风时代”网络突发事件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公开、快速、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引导网络舆论的必要法宝。在邹恒甫微博造谣事件中,包括北大团委在内的媒体与网络应对小组,一方面积极回应,发布公开信,争取平息事端,挽回声誉 ;另一方面积极疏导师生的过激情绪,并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到与大众进行沟通交流的行动中来,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传递真实、有效的信息。
近期,钓鱼岛事件不断升级,对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按照上级团组织的工作要求和学校的统一安排,北大团委全面加强信息舆情工作,重点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确保了校园的和谐稳定。其一,引导北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部分城市发生的以爱国主义为噱头进行“打砸抢”等暴力行为的本质。期间,先后举行“钓鱼岛事件”专题座谈会和相关专题讲座,有力引导了青年学生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按照学校的要求,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其二,积极发出北大青年学生的正面声音,引导社会舆论,化解近期“打砸抢”等不良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北大学生会、研究生会发表《致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的一封公开信》,表达了青年学生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另一方面,举行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理性报国 振兴中华”为主题的北大师生纪念 “九一八”事变 81 周年特别升旗仪式。升旗仪式中,北大学生代表宣读了《北大师生致日本政府的抗议书》,广大师生纷纷参与到纪念“九一八”事变 81 周年集体签名活动中去,坚定有力地表达了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强烈意愿。随着事件的发展,青年学子继续高度关注,舆情不时发酵,面对领土争端维权的常态化趋势,北大团委将进一步巩固落实相关舆情工作机制,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作者简介:阮 草 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主任 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