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大学校园“互联网一代”的成长及其未来——关于网络文化特性与青年发展特点的互动分析

作者:蒋广学 周 航 发布日期:2012-07-10

 摘要:互联网发展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作用不断深化,对于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日益凸显。互联网和网络文化发展的现状与特性,是形成新时期大学生成长发展核心特点和基本趋势的重要原因与动力。针对“互联网一代”大学生的成长及未来,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应从互联网的颠覆性和革命性影响出发,着眼青年特点和形势发展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关键词:网络文化;新媒体;互联网一代;成长
 
一、互联网和网络文化的发展
(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应用
在当代,使用互联网被国际社会视为现代人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具和基本权益。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突破5亿;互联网普及率较2010年提升4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互联网使用率2011年达96.1%,接近触顶。[1]
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深刻改变了经济与社会生活。作为新技术的互联网行业发展,首先表现为以多媒体娱乐、实时通讯、社交网络为代表的网络应用的快速增长。48.7%网民使用微博客,国内主要社交网站人人网2012年用户量将逾2亿。网络娱乐应用的用户规模继续保持增长。与此同时,在商务、新闻、阅读、通信等领域,网络也显著地挑战着传统方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二)网络自媒体的极速发展
早在1994 年,未来学家凯文·凯利就对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概念作出了论述,预言了去中心化的信息“失控”的到来。[2]博客(blog)、社会化网络(SNS)、点对点传输(P2P)、即时通信(IM)等当代主要网络服务都是“用户产生内容”的Web2.0 的产物。特别是社会化网络(SNS)和微博客的快速崛起,促成了网络从“作为媒介的新媒体”向兼具来源、媒介和受众等传播要素的自媒体场域的转变,改变了单向传播的传统媒体格局。
网络自媒体的特点对网络民意文化起了塑造作用:其一是短,即信息碎片微小,普通用户未接受专业新闻训练,信息传播过程中简单化,既加快了实时和高速传播,也明显割裂了信息本身、丢失细节,以讹传讹。其二是平,即内容快速复制,互联网的运用极大降低了信息的复制成本,同样的内容能够迅速地向各个角落传播。其三是快,即反应近乎实时,多节点的网状结构使网民整体成为一个跨越地理和政治疆界的信息共同体,具有高度透明、难以阻隔的特点。
(三)网络文化的特性
以互联网社区和网民群体为基础的网络文化既是多元的“熔炉”,又是社会文化的自然延伸,深受网络传播方式的影响:
1.网络文化的“性格”:透明与自由传播
网民受益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和易用性,对自身言论自由更为敏感和重视,对信息公开和真相探求更为关心,倾向于信息的自由传播。不少网民对网络舆论的监管有抵触情绪,会通过嘲讽、调侃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些特点既促进了网络发挥媒体监督作用,也为各种反主流意识形态特别是自由主义宣传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2.网络文化的“立场”:草根与亚文化
大众共同参与传播强化了网民的身份平等,有利于草根阶层争取话语权。与此同时,网络手段也有助于亚文化群体的内部交流和巩固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原本隐匿的“圈子”的影响力快速发展。这些都加剧了网络文化的草根化和反主流色彩。例如近来风靡网络、受到中青报等媒体关注的“吊丝”文化现象,即诞生于百度李毅吧等典型的亚文化网民圈;近年的网络热词大量来自特定社区和趣缘群体。
3.网络文化的“常态”:碎片化故事和脸谱化阵营
网民面临信息过载时,其对事件的表达和传播过程往往形成一种碎片化的状况,热门话题之叙事简单、粗暴、典型化,充斥着由身份标签和恶性行为拼凑的简单故事,造成受众整体倾向于人云亦云、照搬接受他人观点,并对意见不同的群体加以标签化、脸谱化的分类和描述。前述的“吊丝”文化、“卢瑟”情结等,往往源自个体生活中的不如意和现实困难,转移表达为网络舆论中的严重戾气,甚至造成了“左”与“右”对峙等政治态度的极端化群聚,加剧意见对立现状。
(四)塑造互联网文化特性的深层因素
互联网文化的本质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在特定领域发展的产物:
一方面,从个体—群体心理和行为选择角度层面来看,在相对自由开放的传播环境中,盲从和迷信特征依然占据“群氓”的主流,集体无意识左右着人们的理性选择。[3]同时,原本处于边缘的人群被压抑和否定的边缘态度、意见和思潮不能实现自由表达,导致他们习惯于被意见领袖引导、“代表”和煽动。“贱民”不能代表自己“说话”,[4]其诉求不得不通过政治极端化、三俗内容来间接反映。
另一方面,从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对文化的塑造来看,信息化浪潮推动了全球化浪潮,信息壁垒受到无国籍互联网冲击,后发国家深深受到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化、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欧美发达国家的虚拟形象、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对第三世界网民意识形态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世界的“麦当劳化”[5]带来了意识形态上的潜在不安定因素。与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相伴的是资本对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影响力日益加深,社会叙事越来越具有新自由主义的色彩。中国社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语境发生重大变迁,很大程度上是在全球商业和资本及消费主义的传播辐射作用下,肉体欲望、物质消费等一系列现象标准被抬高到人生追求、目标的位置,导致与之相对应的信息环境显得越来越功利、市侩,并对原本相对保守稳定的社会风气起了消解作用。[6]
二、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成长
(一)互联网环境中的大学生
互联网日益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2012年3月,一项针对北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7]近70%学生认为自己使用网络获得的信息量占总信息量的比例超过一半。
图1 北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比例
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大学生意见交流和表达的主要平台。2005年以来,高校BBS纷纷转为校内平台,使用人数急剧下滑。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2012年以来北大未名BBS每天上站超过20000人次,占据了在校学生中相当大的比例;经常在人人网等社交网站发表内容的网友数量更多。由于受到现实中时间安排、空间距离、通信成本等因素影响,青年学生使用互联网作为交流工具的趋势还将不断强化。
普及的互联网成为学校师生重要的日常生活、学习工具,还能够提高办事效率、减少行政成本,有助于传播表达校园舆论。因此,应当维护互联网正面阵地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将信息化纳入众多高校的发展战略。一些高校在综合性“线上校园”的探索上取得了较为系统的经验和成果,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数字北外”等。
青年是网络应用和网络文化的主体,中青年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中青年扮演的角色塑造着网络和网络文化。与此同时,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主要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对这一新事物接受最快、使用和消费意愿最强烈的也是青年。这就导致网络文化和现象极具青年特点,深受青年喜好。
(二)互联网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从整体来看,互联网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系统的、全面的、持续的,既有利、也有弊,有些影响和社会舆论环境有关,有的则是传播工具自身特征的必然结果,需要管理部门科学研究和辩证看待:
第一,作为工具的互联网,能够强化通信手段,助力青年学习成长。作为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方式,网络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丰富了校园文化。一些任课教师通过教学网、BBS等线上平台和学生组织课下讨论,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与此同时,互联网又扮演着提供关注焦点,催化校园舆情的角色。利用网络进行的舆论鼓动或者谣言传播,往往加大集体情绪或行动的可能性,从而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甚至造成境外媒体的不必要关注。
第二,作为空间的互联网,能够营造公共空间,促进观念交流。网络提供意见平台,有利于青年交流形成思想动态“风向标”,为研究提供直接材料。在未名BBS的三角地、历史等公共版面,新闻和近现代政治讨论蔚然成风,充分佐证了这一判断。另一方面,网络工具也起到融合社会文化,影响思维方式的效用。社会上各种流行观念泥沙俱下,特别是消极的、庸俗的、犬儒的因素对青年理想信念起到消解作用。公网流行的“吊丝”文化和各种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固然有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但其庸俗和泛滥,显非青年之福。
第三,作为媒体的互联网,能够起到拓展知识来源,丰富第二课堂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方便接触国外、境外科研成果、思想思潮的方式,但网络同样能够导致引入外部思潮,增加思想复杂性,造成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渗透问题。社会新闻向政治话题的转变,对体制的幼稚质疑,固然有青年学生思考社会、反思历史的因素,但更大程度上和青年接受东、西方的复杂社会思潮,被政治性的、意识形态性的观点“充满”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及其对网络舆论生态的影响
作为年龄、文化程度、生活方式较为接近的特殊青年群体,大学生具备青年的一般特点,并在校园环境下显示其独有的特征。这些特点、特征很大程度上塑造了青年的网络行为和网络表现,同时对校园网络环境乃至整个网络舆论场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1.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具形态
青年学生和多数青年一样强调和珍视自身的独立立场,不适应威权式、说教式的教育,使得传统思想引导方式难以取得良好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更加艰巨。一些学生网民对老师的建议、要求表现出消极态度,甚至表达出明显的不信任。这种反感监管、难于引导的特点,是不少网友在受到限制时倾向于直接抱怨和批评管理政策和手段的重要因素,是国内互联网特别是校园网络中自主发展和加强监管两种趋势之间巨大张力的主要来源。
2. 社会经验不足,思考方式简单
少数学生特别容易因一些尖锐观点的诱导而倾向于极端态度,并且对不同观点颇不宽容。多数校园BBS 中,青年学生经常围绕近现代历史和当代政治、社会展开讨论,所持极端立场形成观点对峙,在讨论中缺乏理性客观的态度和严谨求实的方法。这种观点流于极端、容易偏听偏信的状态,使得水平较低、“站队”明显的“坑”演变为网络热点话题,成为讨论劣化、网民对立和观点对峙的重要因素。
3. 心理波动较大,情感表达丰富
学生心理起伏波动大的特征,一方面塑造了校园网络平台情感话题丰富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使网络成为心理问题多发的青年学生的“晴雨表”。不少学生容易冲动,压力下容易消极,而网络特性使之成为该群体重要匿名倾诉工具,这种倾向使得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等的版面倾诉和求助成为校园BBS 的重要内容。近两年,情感类话题构成了未名BBS“十大热门话题”中的大部分,倾诉、求助与共鸣也成为公网特别是论坛人气来源的关键部分。
4. 文化素质较高,社会责任感强
一部分学生对公共事务和社会不公更为敏感,反应更激烈。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网民常常根据所学知识,把围绕孤立事件的讨论上升到针对政治体制等的宏观批评和议论。各种动辄“剖析”体制、提出“根本性”方案的非主流思潮,特别容易在校园获得拥趸。在网民整体中,青年和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比例更高,因此网民整体也具有类似的特点,网络热门“意见领袖”、“公共知识分子”无不以“反思”和体制批判作为自己展现立场、发表观点的主要渠道。来自高校师生的议题不时吸引社会网民的关注,为网络舆论提供上游议题。
5. 长期集体生活,思维方式接近
校园特定话题的信息扩散极快、学生的共鸣和关注较高,容易诱发集体行为的可能性。特别是当校园话题与青年学生利益密切相关时,更容易造成大规模的网络讨论。这一特点使得高校网络环境中食堂、校园环境等日常管理话题几乎贯穿全年,自然灾害、意外事件之后出现的校园群体行动也客观上增加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压力。
三、展望“互联网一代”:互联网的颠覆性和革命性影响
(一)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在20 世纪中叶产生雏形,普及应用则不到20 年时间,Web 2.0 时代的兴起的历史则更短,网络势必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由普及走向饱和,成为全民工具,成为遍布社会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要素,网络社会成为现实社会的全息映射。
在监管层面,规范化有序推进,思路亟待突破:在管理实践层面,现有的探索还比较幼稚。特别是在涉稳领域,稳定形势和安全要求与维持网络活力和文化发展之间存在相当的张力,随着现有管制手段成本的持续升高,微观层面的监管尺度和责任归属很可能面临重大的挑战和变革。在内容层面,网络和社会主流继续互相渗透,成为观念阵地:例如2011 年中东北非事件中,网络工具,特别是SNS,显示出其在价值输出和扩散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作为虚拟空间的网络和作为现实基础的社会逐渐重合的过程中,网络文化将更加深刻影响社会主流,扮演和占据更重要的社会功能;来自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网民将由于利益立场或政治观点的差异形成对立的观点群体,网络上的意见冲突将显著加剧。
(二)互联网和校园网在高校发展和青年教育中的未来地位
高效快速的工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加先进和便捷,其应用将更加广泛,并部分地取代传统的通信、文化、出版等行业,提高效率。
思政教育的阵地。随着外部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渗透,网民观点差异乃至对立的存在,必然使思想活跃的青年学生成为“交锋”的对象和战场,对高校教育青年、培养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校园文化的土壤。互联网为青年学生扩展了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提供和营造了公共空间,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新的介质。
一流大学的标杆。对网络的掌握和运用正成为校园文化发展、学生管理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指标,并演化为一流大学建设重要衡量标准。学术研究的对象。互联网在传播领域、心理领域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对人类群体和人类个体以及社会生产交往活动产生的深远影响,必然使其成为分布于哲学、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生物学诸领域的新兴交叉知识领域。
(三)“互联网一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趋势
“互联网一代”大学生日益表现出的新特点,明显地表现出网络因素的影响:
思想更加多元、自主。网络持续发展使得学生的信息渠道甚至多于长辈和老师,知识积累和扩展更快。这一方面为青年受到先入为主的价值观影响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又削弱了成长过程中的师长权威,从而整体上降低了学校“规训”的效果。
参与更加长期、积极。网络新媒体和网络民意的影响力继续增加,网络民意逐渐被纳入有序社会政治参与的范畴,网民获得深入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激励,参与到网络舆情的方式、方法、手段继续增加。
成长风险更加复杂、多样。网络内容的进一步扩展以及网民成分的全民性和分裂分化特点,增加了青年思想的复杂性;旧有的管控思路和技术手段尽管能够暂时阻断不良信息的传播泛滥,但阻隔式手段的合法性和积极效果长期来看还会不断削弱。
四、高校教育管理部门的应对与引导
(一)网络舆情管理
从舆情管理层面来看,应当完善线上的舆情管理措施、网站管理制度及网络青年组织管理办法,促进舆论环境的有序、健康和舆情监管的规范化、科学化;从思想引导层面来看,针对线上舆情反映出的问题,要在线上调节的同时推进线下教育工作,实现思想引领和行为纠偏。特别是在学校建设和发展重点领域和工作方面,需要在管理运行层面建立长效、常态的沟通与通报机制,实现快速回应和反应;更要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层面,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其自觉扬弃网络信息负面影响的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全新境况:在宏观议题如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法律修养等方面,主流观点占据相对强势。但在网络环境下,媒体和内外利益群体往往通过社会事件和微观事实唤起人们的共鸣和同情,潜移默化地形成非主流观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经验相对稀少的领域造成了“微观弱势”。思政工作者一方面应当认真学习和掌握互联网工具,充分利用网络工具了解和参与青年学生的生活场域;另一方面,要熟悉网络文化和网民心理,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德育和思政工作探索,改善微观上的不利境况。
(三)青年思想研究
一方面,基于网络抽样调查,以及热点脉络的整理和梳理,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关注重点;另一方面,这些学生观点、观念的历时资料,也是校园文化发展和学校教育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当代青年思想发展变迁、文化心理形成和青年社会问题症候及解决的重要途径,是高校研究青年问题、优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参考。
(四)学科建设推进
网络舆情分析和网络文化建设是涉及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实践,其经验积累和理论提升对于推进作为前沿交叉领域的网络研究学科的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舆情监管和分析研究工作既服务于青年研究和教育发展的大局,又得益于相关学科理论建设和研究成果的反哺和指导。因此,站在高校的核心使命来看,网络研究学科的组织、发展和建设,也必将由于网络文化与青年成长的深层互动关系而提上高校学科发展的日程。


作者简介:蒋广学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 副教授
周 航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工作人员 助教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 年1 月16 日。
[2](美)凯文·凯利:《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新星出版社,2010 年版,第687 ~ 697 页。
[3](法)勒庞:《乌合之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年,第48 ~ 50 页。
[4]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in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A Reader, ed. Patrick Williams and Laura Chrisma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p.66-111.
[5](美)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年版,第2 ~ 4 页。
[6] Lisa Rofel, Desiring China: Experiments in Neoliberalism, Sexuality, and Public Culture,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111-135.
[7]周小龙、王靖雯等:《未名BBS 网络使用习惯调查》,北京大学第二十届“挑战杯”系列赛事特别贡献奖参评作品,2012 年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