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治参与是社会民主的主要内容,网络开辟了政治参与的新途径。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行动积极,他们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不仅构成了当前社会舆论的重要部分,而且影响未来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文章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了其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参政;政治参与;实证研究
政治参与是社会民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反复强调动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并将之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互联网开辟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然而,通过互联网的政治参与是把“双刃剑”,如何有效引导公民扬长避短,理性、有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政治参与成为新的议题。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一接触媒体,网络塑造的拟态环境深深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活跃,行动积极,他们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不仅构成了当前社会舆论的重要部分,而且影响未来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自古以来,我国有着“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因此,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政治保持着较高的热情。纵观历史,每每民族危亡之际,总有莘莘学子挺身而出,“一二•九”运动、“五四”运动无不彰显了青年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担当;然而,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也使我们不得不正视大学生政治参与中表现出的容易激化、盲目和被利用的特点。近年来,透过若干网络事件,大学生爱国爱党的热情得以彰显的同时,个别的极端、非理性的行为同时显现出来,以致造成消极影响。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既是互联网社会影响研究的题中之义,又是新媒体环境下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经验分析
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是学界尚未形成一致的概念。孔奇认为“政治参与可以解释为全国或地方、个人或集体支持或反对国家结构、权威和(或)有关公益分配决策的行动”;
[1]亨廷顿和纳尔逊认为政治参与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2]陈振明定义为“公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非职业行为”,他提出了政治参与的四方面问题:参与主体、性质、手段和行为。
[3]网络政治参与是网络技术与公民政治参与相结合的产物,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一种政治参与方式。
[4]
以putnam 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大众媒体,尤其是电视,使人们组织、参与、学习和谈论政治和公共事务的热情下降。
[5]而Stromer-Galley 认为网络的互动性、匿名性以及社会存在感的削弱等特征重新燃起人们政治参与的热情。
[6]David 通过美国网民的调查发现,年轻、未婚、受过良好教育的网民更容易在网络中讨论政治和社会问题,来自意大利(Calenda & Mosca,2007)和德国(Albrecht,2006)等国家的调查得出了类似的结果。
[7]这些特征与大学生的人口统计特征基本相符。但是,关于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热情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政治冷漠”在网上延伸,也有学者认为他们是网络政治参与的活跃分子。沈卫认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包括发布政治信息、网上选举、网上评论和讨论、网上民意调查、网上信访。
[8]陈凤兰认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促进他们的政治社会化,塑造独立的政治人格等,但是也有可能造成非理性和“网络暴力”。
[9]目前,关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往往停留在经验分析的层面,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勾勒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征图像,从而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二、实证研究设计
本文从描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入手,然后探索影响其网络参政行为的因素,并结合上述研究发现提出引导大学生有序参与网络政治的建议。
(一)研究框架
图1: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定量研究为基础,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为了增强结果的解释力,研究还采用了重点访谈的方法作为补充。
(三)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1 年12 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持续20 天的在线调查,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000 份,其中大学生样本428 份(含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读学生),占总样本的14.26%。大学生样本平均年龄为20.40 岁,男女比例为53:47,六成以上居住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
三、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特征及个体因素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特征:态度、动机和行为
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持有保守的态度,其参与动机和行为既有与其他网民相似之处,也存在自身群体特征,具体来说:
1. 态度——玻璃罩效果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效果持“冷静”和保守的态度。问卷列举了“即时通讯平台讨论、网上调查/ 投票、个人主页/ 博客发表观点、微博转载/ 评论、转载”等10 种常见的网络参政行为,并提供五级量表(1= 毫无效果,2= 效果有限,3= 效果一般,4= 有效,5= 非常有效)供网民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大学生得分均值仅为3.06,而其他网民得分均值为3.25(α=0.878)。另一项对网络工具社会舆论影响程度的调查得出类似的结果。大学生对新闻网站、微博、社交网站、即时聊天工具等社会舆论影响力得分均值为3.606,而其他群体的得分均值为3.747(α=0.803)。为此,我们访谈了两位在校大学生,他们的观点是:
小T(男):“起初,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后来发现没有意义,很少能改变什么,比如,我们参与(讨论)的7.23 动车事故……反而浪费时间。”
小L(男):“网络参政要看是什么样的议题,如果是政府主导的,我们的意见有可能被采纳,但是如果是自发的,单独网民很少能成气候。除非有人跟着炒作。网络维权太难了,不能成为有效的途径。”
由此看来,大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效果认识并不乐观,认为表面上看“前途无量”,事实上作用很有限,犹如被套上玻璃罩。
2. 动机——非理性和“泛舆论化”
网民政治参与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理性原因或者功利性原因,即通过网络政治参与达成一定的功利性目标,包括伸张正义、解决问题、改善社交或表达支持等;另一类是感性原因或者情绪化原因,即通过网络政治参与满足某种情绪的需要,例如发泄情绪、打发时间,凑热闹等。大学生出于情绪化原因参与网络政治的比例高于非大学生网民。在理性原因的参与中,大学生倾向于利用舆论解决问题。通常这种“舆论”与群体极化密切相关。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认为网络是极端主义产生的温床,志同道合者容易沟通,但是听不到不同的意见,持续暴露在这种环境中最终会走向极端。当这种“极端”被贴上“道德”或“正义”的标签后,就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而这种行为存在着诸多的社会隐患。
这种“泛舆论化”的特征还表现在网民对网络参政行为效果的分析上。调查问卷提供了网络政治参与的12 种方式,并提供五级量表衡量网民对这些陈述的认可程度,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 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监督政府”、“官民沟通”和“影响决策”。
[10]调查显示,网民对监督政府的得分均值更高。
3. 参与度——“政治冷漠”的网络延伸
20世纪90年代之后,大学生对政治的冷漠态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在网络上的“喧闹”形成了“热衷政治”的假象。事实上,网络政治参与的层次和方法都很丰富,其中“关注”是参与的起点。但是目前来看,大学生对于政治新闻和政治社区的参与性不及一般网民。调查显示,只有39%的大学生关注政治新闻(其他群体的比例为52%),而对政治类网络社区的参与值仅为1.96(其他群体为2.2,4级量表1=不关注、2=关注但不参与、3=关注并参与、4=主动发起)。就网络讨论而言,大学生的参与比例87.1%,其中扮演过意见领袖的仅为3%,均低于其他网民(88.5%和3.5%)。图2反映了大学生网民与非大学生网民参与各类网络政治活动的比例:除了“监督公权力”一项以外,其他无论是纯粹的网络活动还是与现实的互动活动,大学生网民的参与比例都低于一般网民。
图2. 大学生与非大学生网民网络政治参与程度比较
4. 议题——“星空飞船”
从关注的议题上看,大学生关注的议题宏观、远大,而且通常在短时间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好比仰望星空,看到飞船上天。大学生网民关注的首要议题是“国际局势”,而非大学生网民关注的首要提议是“国内重大政策决策的出台”。在其他议题中,大学生网民对“群体事件”、“两岸关系”和“政治传闻”的热情高于非大学生网民,而在“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地方时事政治”和“党政人事调动”这些议题上不及非大学生网民。这可能与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有关,这个群体尚未独立地面对社会生活,政策、法规、人事调动对他们生活的直接影响较少,因此关注的程度也较低。谈论国际局势、台海问题更迎合“挥斥方遒”的年龄特征;群体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爆发性,更贴切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易冲动的特点。
图3:大学生与非大学生网民关注的议题比较
5. 工具——微博至尊
调查显示,66.5%的大学生网民通过微博参与网络政治讨论,这个比例在其他网民群体中为59%。其中,新浪和搜狐微博的使用率在八成左右。42.4%的非大学生网民通过BBS/论坛来参与网络政治,但是大学生网民中不到三成的人使用这种方式,与使用QQ群的比例相当。此外,还有两成多的大学生网民通过博客/个人空间、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参与网络政治。
图4:大学生与非大学生网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工具比较
(二)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个体因素:性别
在网络政治参与方面,大学生个体在年龄、收入、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不显著,但是性别差异显著。
相关性分析显示,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与网络政治参与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sig=0.261>0.05)。学生个性和价值观对网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十分有限。对网民个性与价值观量表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特征值大于1 的3 个因子,分别命名为“传统价值观”、“自由激进型”和“保守自利型。”
[11]相关性分析显示,3 个因子中只有“传统价值”与网络政治参与存在较弱的显著负面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12. 双侧显著性0.021<0.05)。由此可见,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方面表现出非常稳定的群体特征。
男生(92.5%)参与网络政治的比例高于女生(81.1%),男生中做过意见领袖的比例为4%,而女生仅为2%。从关注的议题来看,男生青睐于国内国际局势和大事,而女生对公共安全事件和群体事件兴趣更浓,如图5 所示;从参与网络政治的原因来看,男生更注重个人利益,男生比女生在以下项目上高于女性——“事关个人利益才发言”、“扩大人际交往圈”、“通过增加关注度赚钱”以及“表现自己,引人关注”,而女生的动机更加具有公益性,利益“维护正义和公共利益”;从参与的活动来看,女生参与网络调查和网络选举的比例高于男生,男生参与监督、举报的比例高于女生;女生在从使用的工具来看,女生使用微博的比例略高,而男生使用BBS/ 论坛的比例较高。
图5:男生与女生关注的议题比较
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
综上,网络丰富了网民参政议政的途径,但是大学生利用网络实现政治诉求的积极性和实际行为并不完全如先前人们所愿,其面临着现实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面临的现实问题
“喧哗”和“躁动”并不完全意味着大学生“政治冷漠”的冰释,相反他们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实际效果的冷静反思,参与网络政治的热情、动机和方式特征值得反思。
1.“虚拟民主”的现实乏力
网络参政无外乎三种方式——表达诉求,实施监督和实现沟通。从形式上看,网民的这三种权利得到了一定的实现,然而“权利”不等于“权力”。有权表达诉求,但诉求未必有所满足;有权实施监督,但未必有条件执行监督结果;有权实现官民沟通,却未必引起决策改变。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他们的现实权利有限,因此政治参与带给他们的虚拟体验感远远超过了现实拥有的幸福感。
2. 政治参与的娱乐化
政治参与原本是一件严肃的活动,但是随着网络政治参与门槛的降低,以及参与方式的多元化,大学生对于政治参与表现出从众、跟风和娱乐化的倾向。“发泄情绪、打发时间,凑热闹”竟然成为三成大学生参与网络政治的原因。
3. 共识与主流的分化
微博和聊天工具、社交媒体成为网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工具,而新闻网站、门户网站的使用率不及前者。这意味着政府、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越来越难以被普遍地接受,而以“个体”为核心的“自媒体”导致个体之间信息获取存在显著差异。长此以往,社会共识将被瓦解,主流意识形态地位难以形成,而“利益”和“知趣”可能突破地缘,实现虚拟聚集并产生现实冲击力。
4. 现实参政能力的弱化
对于网络的过分依赖分别造成73.4%和57.7%的大学生疏远了报纸和图书。过去大学生对博览群书、通古论今的追求,在搜索引擎和网络“对骂”中失去动力。网络和检索工具成为他们第一甚至唯一的信息获取途径,然而目前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大量极端的、肤浅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信息参杂其中,观点辩论中的理性、客观往往被极端的民族主义、泛道德论绑架。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学品面临被侵蚀的风险。
(二)改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的建议
上述分析,对于认识网络时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规律,以及引导当代大学生有序参与网络政治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值得指出的是,这项工作固然是高校政工、教师的分内任务,但仅局限于此,难解其局。网络参政的“根”和“源”在政府和社会,抛开这个层面谈大学生网络参政的只能是舍本逐木,南辕北辙。
1. 科学认识网络社会特征,提高学生免疫力
相比于传统社会,大学生网络参政表现为以下特征:(1)双向性。传统社会中,大学生政治参与式以单向为主。大学生参与什么,如何参与受到时空制约,学校可以发挥组织、协调和引导的作用。网络时代,学生政治参与中的自发和主动行为越来越多。学校为学生设置参与议程的难度越来越大。(2)分散性。之前,高校对学生政治参与的管理是统一的,某些行为带有强制性的。但是,互联网的“平等”观念深深地影响到当代大学生,强制性的行为容易激发学生逆反心理。(3)开放性。网络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加了他们认识其他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可能。当前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因循守旧,甚至掩耳盗铃,而应该变强制性为引导性教育;由单面说服变双面说服;对于敏感问题不能避而不谈,而应通过提供信息服务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度。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学生走出融入网络社会的大染缸后,保持较强免疫力。
2. 积极反馈,重树阵地,解开效果“玻璃罩”
无论是党和国家层面,媒体层面还是学校层面,要重视大学生的参政意愿,充分相信当代大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科学认识他们思想活跃,渴望新事物的特点,悉心呵护他们的政治热情,让学生们认识到声音可以被传达,智慧可能被接受,批评和监督会得以认可,他们才会更有信心地维护和建设“阵地”。反之,如果虚拟民主的“玻璃罩”始终笼罩着学生们,他们的“政治冷漠”会积聚,甚至反其道行之。
3. 培养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
积极培养大学生以公民的姿态处理政治和公共事务。毋庸置疑,随着我国民主进程的发展,全社会范围内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都有提升,但是其水平和层次距高度发达的民主社会还存在一定距离,尤其在网络环境中,网民的自我认知,社会认知,网络道德存在诸多亟待发展之处。
公民意识是公民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公民素养包括知识文化素质,法律和自律意识和道德修养。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改善我国网络环境有釜底抽薪之功效。公民意识和素养的教育不能只重形式而轻内容;重理论却实践;重短期而长效。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教育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要义之一,条分缕析、循序渐进地贯穿到具体的课程、实践和生活中。
4. 重视高校政工干部和教师的模范作用
言传不及身教。前文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分析,有些问题不仅限于学生群体,而是社会的普遍现象,高校政工干部和教师中也在所难免。这些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师长更容易成为其行为的导师。因此,干部和教师要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树立良好的榜样。
作者简介:王洪波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 副研究员
[1](美)帕特里克·J·孔奇著,王胜明、范云萍译:《政治参与概念如何形成定义》,《国外政治学》,1998 年第4 期。
[2](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著,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98 年版,第5 页。
[3] 陈振明、李东云:《“政治参与”概念辨析》,《东南学术》,2008 年第4 期。
[4] 付建军:《网络政治参与:概念、现状与二维价值》, 《当代社科视野》,2010 年第7-8 期。
[5] Putnam,R.D.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New York:Simon & Schuster, 2000.
[6] Stromer-Galley :《Motives for political talk online: Implications for political conversations and deliberation》.
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nnual Convention, New Orleans, LA,2011.
[7] Robert Burnett, Mia Consalvo, Charles Ess:《 The Handbook of Internet Studies》Singapore: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11.
[8] 沈卫:《以先进文化引领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年第1 期。
[9] 陈凤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正面负面影响及其应对》,《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 年第6 期。
[10] KMO 值为0.857,Bartlett 的球形度双侧显著性为0.000,三个因子的总解释率达到50.763%。
[11] KMO 值为0.87,Bartlett 的球形度双侧显著性为0.000,三个因子的总解释率达到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