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浅析高层次引进人才在高校青年工作中作用的发挥--以北京大学为例

作者:丛威青 发布日期:2012-07-10

 摘要 :当前,我国高校正迎来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高峰时期,而基于当前引进工作的基本情况,只有分析与研究高层次引进人才队伍特点,才能进一步清晰定位这些高层次引进人才在高校青年工作中的作用,并更好地促进其发挥优势,提升高校人才水平。

关键词 :高层次引进人才 ;高校青年工作 ;作用
 
人才是组织科学发展的资源基础。随着国家各级人才计划的实施,高层次引进人才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人才引进机构相比,高校具有科研创新、服务社会、教书育人等多重职能,因而在人才使用方面,不仅需要发挥人才的科研作用,更要强调发挥其教育作用。因此,随着高校高层次引进人才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发挥好这类人才的作用,使其不仅取得科研方面的突破,更使其服务于高校教育发展主线,是摆在我国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高层次引进人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够在高校青年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高校应根据这类人才特点,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引导其更多地参与到青年工作之中,以其为“桥梁”,吸收借鉴国外教育优点,全面提升高校青年工作水平,推动高等教育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一、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现状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一观念已深入人心。为此,各高校依托“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人计划”等各类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优秀人才回国任教。这既是高校适应人才竞争的需要,也是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发展新兴学科的需要。
    北京大学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牢牢把握实施“千人计划”等人才计划的战略机遇,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北京大学学科发展规划,全力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在引进过程中,既关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领军人才,又重视已经表现出极大发展潜力的后起之秀,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此,北京大学人才工作紧紧依靠国家不同层级人才计划,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学校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体系,着力打造由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构成的强大人才队伍。目前,北京大学已有 86 人入选各类“千人计划”项目,136 人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118 名优秀青年人才入选学校“百人计划”。
    依托这些人才计划,北京大学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科研团队,开展了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研究。其中,一些“千人计划”入选者已成为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杜瑞瑞教授承担了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专项项目。
通过高质量引才工作的开展,学校国际学术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起到了积极示范效应。
二、高层次引进人才队伍特点
(一)学术水平较高
从目前人才引进工作成效来看,引进人才学术水平普遍较高,在国际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例如“千人计划”的“创新人才”项目引进的大多是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知名企业或金融机构担任正教授或相当职务,从事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具有世界一流研究水平的专家人才。“青年千人”项目,则引进的是已经显现出较好学术潜力的海外青年学者,他们将是今后构建和完善学术梯队、推动高校发展的骨干力量。
(二)年龄层次多样
从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年龄情况来看,由于各类人才计划引进对象的不同,使得人才年龄跨度较大,人才经历十分丰富。例如,国家“千人计划”中的“创新人才”项目,主要引进对象为年龄不超过 55 岁的专家级人才 ;而“外专千人”项目对年龄的要求则放宽到 65 岁 ;“青年千人”项目则重点吸引年龄不超过 40 周岁的青年学者 ;再如北京大学“百人计划”则重点引进的是 35 岁以下的年轻人才。
(三)学习经历丰富
多数引进人才具有国内外双重学习经历。大多在国内获得学士、硕士学位,然后出国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在国外知名大学工作较长时间,获得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甚至讲席教授等职位,既得到了传统中式教育,又接受了西式文化熏陶。因此,他们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能够准确把握国内外高等教育前沿动态,既了解国内高校教育特点,又熟悉国外高校教育情况,从而易于发现两种教育模式各自的优缺点。
此外,随着引才工作的逐步深入,各高校引才工作思想日渐发展,已将目标瞄向了非华裔的外籍人才。例如国家“千人计划”重点推出的“外专千人”项目,主要引进对象即为具有世界一流研究水平的外国专家。
(四)教学意愿明显
大学引进人才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其在国外高校的任教情况。因此,目前引进的专家学者多数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其中不乏国外大学的院、系、所、中心负责人。这些高层次人才具有强烈的教学意愿,希望能为国内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五)拼搏意识强烈
多数引进人才具有长期国外打拼经历,大多从助理教授做起,经过激烈竞争才获得正式教职。并且,多数引进人才在完全陌生环境下,通过自身不懈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输于国外学者的成绩。因此,这一群体具有十分强烈的拼搏意识和竞争精神,追求先进和卓越,工作时忘我投入,并且善于自我调适。同时,长年游学海外,使其更加真切体会到祖国对个人的意义和价值,爱国意识强烈。
三、高层次引进人才作用发挥
针对新时期青年特点,高校教育工作应秉承教书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全方位育人理念,通过精致化工作,集全校之力开展青年工作。这其中,高层次引进人才通过言传身教将发挥极为重要的教育示范作用。
(一)引入国外教育理念
高层次引进人才大多经历过国外系统科研工作磨炼,熟悉主流科研思路方法,较为了解本领域国际发展趋势,善于围绕当今国际学术前沿选择研究方向。充分发挥这类人才的教育作用,能够帮助拓宽青年学生学术视野,为其了解国外学科发展状况提供有力保证。同时,多数高层次引进人才具有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学习工作经历,对国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比较了解,熟悉国外高校青年工作开展状况;借助自身双重教育经历,能够更好地根据国内教育特点,吸收借鉴国外经验,将部分国外教育理念融入青年教育工作之中,从而使学生突破传统教育体制束缚,形成更好的国际化视野,具备更强的国际交流能力,从而有效拓展学习及科研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二)思想品质引领示范
高层次引进人才大多学术水平出众,具备长期国外打拼经历,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品质。例如,许多人才工作生活计划性比较强,有些教授甚至提前一年就安排好自己的学术活动行程。此外,许多人才善于把握自身工作生活节奏,能够将工作与休闲娱乐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化解科研工作压力,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同时,高层次引进人才学术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烈,不因循守旧,不墨守陈规,他们往往能在突破传统的过程中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更为重要的是,这支人才队伍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以超越前人、超越自我为最高学术追求,工作时经常达到忘我的境界,这也是他们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基于人才的上述特质,青年学生在与其近距离接触和学习过程中,能够在无形中受到感染、影响和带动,逐渐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养成积极进取、奋勇拼搏的工作习惯。
(三)架起中西交流桥梁
高层次引进人才大多在国外工作生活过较长时间,与国外学术机构联系密切,具有天然的国内外沟通交流渠道优势,有利于帮助青年学生出国学习深造,也有利于邀请国外优秀学者来华为青年学生讲学。例如北京大学工学院、物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的“千人计划”入选人才,借助自身优势,为国内外青年学生交流学习创造了大量机会,开阔了青年学生眼界,为其深入了解国际学术进展提供了平台。并且,在中外青年学生相互接触的过程中,实现了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为青年学生思想成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起到了良好的中西方文化交流桥梁作用。
(四)增强青年爱国意识
从早年的詹天佑到后来的钱学森、邓稼先,无数归国学子身上都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这与他们常年在国外学习生活从而更加懂得祖国的意义和价值是密切相关的。在与近年来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交谈过程中,时常会感受到他们所具有的强烈爱国情怀和对中华振兴的热切期盼。尽管多数人才承认国内科研环境、生活条件等方面同国外相比还存在国际化与青年发展本刊定稿PEKING UNIVERSITY YOUTH STUDIES一定差距,但他们依然满怀信心,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在相关领域带领学术团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因此,青年学生在与引进人才接触的过程中,必然会真切感受到他们的拳拳报国心,从而对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够使青年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四、进一步助力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的措施
尽管高层次引进人才因其自身特点能够在青年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国内外高等教育理念和制度的不同,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以保证人才作用的高效发挥。
(一)积极协助建立青年工作特区
目前,部分高校为保证高层次引进人才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启用引进人才担任学术机构负责人,并给予一定的自主管理权,从而有力推动了优秀科研成果的取得。
    例如,北京大学根据人才特点,聘用多位人才担任院系所、研究中心负责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国际影响力,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和科研管理体制相接轨的新机制“人才特区”,带动学校人才队伍向更高水平发展。学校根据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的需要,赋予这些“人才特区”更大灵活性和更多自主权,同时,通过完善考核评价聘任机制,对“特区”的人才队伍建设给予了充分保障和激励。
同样,高校应当依靠引进人才,根据其特点,在帮助其建立科研团队的同时,积极协助建立“青年工作特区”。所谓建立青年工作特区,是指在突破以往国内高校青年工作传统模式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依靠引进人才,学习西方模式,建立一套青年工作体系,在国内形成一块“青年工作实验区”。通过其尝试引入国外高校青年工作理念和方法,在实践中结合我国特点进一步改进优化,逐渐摸索形成更利于青年成长成才的工作模式。
(二)帮助人才深入了解国情校情
由于不少引进人才长期在国外学习工作,对国内情况了解较少,不清楚甚至不理解国内高校青年工作思路及方法。例如,一部分人才对国内辅导员制度不甚了解,不清楚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职责,不理解辅导员在青年学生成长过程发挥的重要作用。
因此,需要对这些从事青年工作的引进人才,系统讲解国内经济、社会、教育、青年等各方面情况,使他们真正理解当前青年工作体系概况及其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能够在不脱离实际的情况下开展高校青年工作。
(三)结合实际加强教育方法培训
无数经验表明,高校青年工作是有方法可循的,国内外众多学者也就这一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由于引进人才以理工科领域居多,缺少对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大多通过自身体会开展青年工作。因此,为增加引进人才青年工作的理论性和科学性,需要结合实际加强对其教育方法特别是青年工作相关方法理论的培训,从而增强相应的青年工作能力。
(四)重视青年工作方式方法
交流引进人才在开展青年工作过程中,许多思路和方法都需要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摸索和尝试,进而根据效果反馈加以适时调整和改进。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模式下青年工作者相互间的及时高效交流则显得极为关键。通过交流能有效促进不同教育模式间思想的碰撞,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能及时避免或纠正偏差,从而在融会中西教育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带动高校整体青年工作的发展。
(五)加强青年党团工作方法

探索党团组织建设和思想引领工作,是保证我国高校青年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的重要措施。我国高校青年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党团工作的支持,这是与国外高校明显不同的一点。目前,引进人才多数没有入党,在其开展青年工作时,如何与党团工作相结合,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思考和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