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集体主义传统中的个人对于集体的牢固依附被打破,整个社会的集体主义思想遭受冲击。大学生群体更容易受到各种新思潮的影响,因此如何应对新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就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现有研究多局限在对原有集体主义教育的总结、改进上,“纵向小组项目法”集体主义教育方式的提出是对现有研究的一种开创性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集体主义教育研究的内容,有利于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纵向小组项目法;团队精神;集体主义;大学生教育
集体作为与个人相对的一个范畴,指的是由个人所组成的有机共同体。集体和社会一同构成了人作为文明人的标志。[①]集体主义是一种热爱集体、关心社会和他人,善于与人交流沟通的品质。[②]集体主义坚持集体的利益至上,同时又要保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协调统一。广义的观点认为,集体主义是强调、维护和增进集体利益的一种思想意识,爱国主义、家族主义、民族主义以及团队精神等都是集体主义的表现形式;狭义的集体主义即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要求个人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为了集体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来保证集体利益,同时要求集体完善自己以更好地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③]。
当前阶段,集体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良好的大学集体主义文化环境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扎实的基础和宽广的平台。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在社会化分工不断深化的今天,培养集体主义和团队意识,对于个人的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经济的稳步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思潮涌入社会,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非常容易受到这些思潮的影响。另外,西方所推崇的个人主义与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冲突。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已从六七十年代的“单位社会”转变到当前的多种利益关系并存的多元社会,传统的个人对于集体的牢固依附被打破,整个社会的集体主义思想遭受冲击。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于利益过度追求,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使得集体主义思想面临边缘化的危机。有调查显示,当被问到“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你会如何处理”时,60.44% 的学生回答“视具体情况而定”,2.58% 的学生回答“先考虑个人”,仅有 32.81% 的学生回答“先考虑集体”。这表明集体主义观念在不少学生中已经淡化。[④]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应对新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针对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的问题,国内很多学者开展了相关性研究。从现有研究来看,主要都是建立在对集体主义内涵和外部环境变化的研究基础上,对原有的集体主义教育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而对具体的教育改进实验及其经验的介绍相对较少。本文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相应的教育实验,并对其过程及效果进行了阐述,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集体主义教育研究的内容。
一、集体主义文化教育的现有模式及问题
(一)目前高校集体主义教育模式
1.理论说教
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内在的思想观念教育,在很多高校仍然采用理论说教的形式进行,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座、党团校活动等形式,利用报刊、广播、BBS 等媒介,向大学生讲授、宣传集体主义的内涵和重要性。
2.示范教育
集体主义的示范教育主要通过先进个人、红旗团委、优秀班集体等评选活动进行,通过对先进事例的表彰宣传,鼓励大学生向模范典型学习。
3.实践培养
班团组织、学生社团、学生自治组织、实践团队等集体活动的组织开展,使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在此过程中通过辅导员和学生骨干的引导,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
1.观念陈旧老化,人本主义缺失,难以得到
当代大学生的认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在国内形成了多种思潮并存的局面。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往往难以接受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的传统集体主义思想。
所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转型时期,集体主义思想的内涵也应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来说,就是需要将只考虑集体的传统集体主义理念调整为综合考虑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新集体主义理念,寻求集体主义与人本主义的黄金结合点,形成能得到当代大学生认可的集体主义新概念。
2.渠道单一,不符合大学生的兴趣特点
传统的说教形式对大学生来说过于枯燥乏味因而效果欠佳,并且这种沟通渠道受到地点和时间的局限,同时缺乏必要的反馈机制,难以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教学改革导致的“集体”概念缺失
当前,不少高校正在对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和改革。在很多高校中,学生可以自由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甚至可以突破院系的限制。为了加强学科交流而采取的大专业招生、跨院系住宿等措施也进一步突破了原有的小集体范畴。学生对于自己所处的集体缺乏明确的感知,从而逐步淡化了集体主义的观念。
4.内容匮乏,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现有的集体主义教育中的不少案例都是大学生从初中到大学反复接触的,内容缺乏新意是目前集体主义教育的一大缺憾。虽然在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西方的思想学说中,都不乏一些有利于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的优质资源,但目前对其的开发利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新模式。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通过“纵向小组项目法”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的新模式,即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新尝试。
二、“纵向小组项目法”的形成依据与基本模式
为了探索大学生集体主义文化教育的新思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团委将项目实践活动引导纵向集体小组的方法融入到集体主义文化环境的建设和教育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融合西方企业管理思想中团队建设的方法与团队精神的培养思路,为集体主义文化教育服务。
(一)“纵向小组项目法”的形成依据
团队精神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集体主义在西方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思想相比,具有重视实际需要、强调个人实现、集体活跃多变的特点。虽然团队精神与传统的集体主义有着本质的差别,但借鉴西方教育界所采用的培养团队精神的训练模式,对其进行适应当代中国需求和文化环境的改造,以辅助集体主义教育的开展,是一项有意义的尝试。为了能够让大学生组成的集体成为有效的“德育载体”,研究者采取了“纵向小组项目法”对学生进行小组合成和教育引导。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集体常以家族的形式出现,共同血缘是一个家族凝聚的核心。中国的家族主义文化常常会影响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生加入到集体小组并认同自己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不仅是出于理性,同时还以感情为纽带。人与集体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协作关系。
信息管理系自 2003 年以来形成了本科生导师制,根据系里每位教师时间分配的情况形成了每隔一年做一次本科生导师的制度,每个教师带三名左右的本科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开展学长辅导员制度,将各级同师门的学生们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纵向的小组。再由同师门一名研究生或博士生任组长对组内同学予以生活学术辅导和实践活动指导,并在思想教育活动中承担组织职责。纵向集体小组的建设依托在类似于血缘的“师缘”之上,以师缘为纽带的集体建设加上小组生活学术以及实践活动的民主参与,让学生在集体中获得归属感,使学生对集体逐渐产生感情上的依赖。纵向集体小组中的师长扮演了类似于家族族长的角色,其决策和行动对本科生具有直接影响,一个好的师长可以给集体带来良好的引导。
纵向小组的建立为集体主义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并创造了一个集体主义道德文化环境。院系结合学生成长发展及学术实践的需要,借助其社会资源为学生们寻找益于学术及社会实践的项目,并融入集体主义文化教育的内容,利用第二课堂进行隐性集体主义教育,以强化德育效果,达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借助实践项目引导学生成长发展的优势有二:一方面,实践项目的引导具有开放性。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项目的开展,可以将学校外的资源引入到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中,项目的时间、内容、形式都更为开放自主,有助于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实践项目的引导具有实效性。以团队项目为依托开展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切实体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明晰“自我——他人”的相互作用,感受集体主义精神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重要影响,从而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二)“纵向小组项目法”的基本模式
1.集体小组的成员构成
每个集体小组保持在10人左右的规模,其中本科生6至8人,研究生辅导员1至2人,教师1人。
2.集体小组的组织结构
教师为小组导师,研究生辅导员任组长。由组长召集,全体学生参加,定期或不定期地就学校的党团学习主题、小组的科研课题、实践活动方案安排及组内问题等进行协商讨论;另外,由高年级本科生每学期推选出一名心理沟通员(每名同学只担任一次),参加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辅导工作培训,并时常与组内同学沟通,在小组活动时展开心理辅导活动。若发现同学情绪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及时向组长和学生工作办公室汇报,并尽早展开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3.项目引导的启动和考评方法
每学年开始时,各小组组长需向团委提出该组以学年为期的实践项目计划,以纵向小组为机制参加数学建模大赛、志愿者项目活动、党团教育主题日活动等,学年终院系团委对小组进行绩效评比,绩效评比以突出小组绩效为主,以个人绩效为辅,成绩优异的小组成员在学校年度评奖和入党方面将获得优先考虑。
三、“纵向小组项目法”的项目示例及实施效果
(一)项目示例
本文以学生在北京市金榜园小学开展的“德志” 图书志愿项目活动为例。此项活动是信息管理系团
委 2010 年 10 月根据团中央“关爱打工子弟”的精神指示,为了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打工子弟的生活状态,体会打工子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状况而开展的项目。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中心,指导学生小组定期前往北京市金榜园小学,利用专业知识对图书室进行图书整理分类,并与小学生一起阅读。通过此次实践项目,我们实现了以下目标:课本理论知识在图书馆志愿服务中得到应用和巩固,达到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加强团队合力,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学生走进人民群众,深入了解了打工子弟的学习生活状态;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在回报社会的同时学习中央精神,从而提高了自身修养。
(二)实施效果
为了考察以项目制推动集体主义精神建设的成果,我们对参与该项目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每位学生都在新生入学时和参与项目之后分别完成了相应的关于集体主义文化环境建设的问卷。我们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经过一年的活动教育,学生们的集体意识有了明显的提升。与独自工作相比,倾向于团队合作的学生从 24.24%上升到了 36.36%;对班级以项目制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活动的认同度从 48.48% 上升到了 72.72%。可以看出,该项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纵向团体项目法”以纵向集体小组为依托,以项目活动为组织形式,打破原有的党课说教、树立榜样等刻板的教育培养方式,给予了学生开放的个人空间。通过项目制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集体中的成员深刻体会到来自组内的道德舆论监督,从而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而且使学生尽快地认同集体,培养起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集体责任感。纵向集体小组在项目制的引导下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决策能力,促使学生找到一条自律自主的学习生活道路。这种以师门为纽带的纵向小组形成了一种“学习生活”和“党团班建设”两相促进的活动载体。以小组为依托进行实践活动、师生的民主参与,有助于科研交流、生活互助、思想政治教育、党员培养发展等集体活动的开展,从而达到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培养学生群体的科研能力、促进团队合作,并为院系营造良好的集体主义文化环境氛围。
在项目制指导下的纵向集体小组,为学生创造了隐性的集体主义道德文化环境,使集体主义精神教育逐步渗透,与学生产生共鸣。
四、“纵向小组项目法”的经验及问题
“纵向小组项目法”开展过程中,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获得的经验主要包括:
(一)正确理解集体主义内涵
马克思阐述集体主义所从属的社会基础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样一个联合体里,保护每个人的自尊心,尊重每个人的人格,“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⑤]。因此,集体主义应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落脚点,集体主义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计个人利益,而是谋求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统一。只有正确认识集体主义的内涵,才能更贴近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开展正确的集体主义教育。
(二)重视小组负责人的选拔和培养
由于实际工作条件的限制,学生辅导员难以参与实践项目活动的全部过程,因此项目负责人的选拔和培养对项目开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作为小组负责人和项目参与者的学生,其表现对于同学的影响往往更为明显。因此,在项目开展前和过程中,要谨慎选拔项目负责人,并通过理论学习、经验交流等形式,对其进行重点培养,使其在项目中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骨干,并对其他成员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控制小组规模,提高参与质量
在项目制活动中,如果团队成员人数过多,则有可能导致团队协调困难、凝聚力差的现象,影响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的效果。因此,对于低年级本科生,应将活动中学生骨干和普通参与者的比例控制在 1:5 至 1:7 之间,整个团队的规模以 10 人左右为宜。
(四)建立测评机制,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突出小组绩效为主,个人绩效为辅的绩效考评方法,最终实现以个人绩效为小组绩效服务的目标,形成集体小组的合力,提升集体的成绩。这不仅有助于增强集体凝聚力,而且可以有效调动个人参与项目活动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活动开展中,我们还将继续在以下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
1. 加强制度建设,重视成果分享
当前活动开展中,缺乏团队经验成果的积累和分享机制,使得整个团队活动积累的知识成果较易因为成员变动等因素而流失。在之后的活动中,应该加强活动制度的规范化、完善化,建立经验库和分享平台,将组织内的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并注重显性知识的积累与传承。
2. 重视跟踪调查,紧密贴合需求
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应对“90 后”主导校园,SNS、微博等新媒体进入大学生生活等新形势,应当在活动中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参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进行跟踪调研,不断调整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方案,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
[①] 阎国华、张浴日:《浅议集体主义的现代性建构》,《保山师专学报》,2006 年第25 期。
[②] 杨焕梅:《现代西方集体主义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③] 栗全庆:《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的比较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25 期。
[④] 林燕:《集体主义教育和大学生道德素养提升》,《海南医学院学报》,2006 年第5 期。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