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多学科背景下大学生成长档案工作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为例

作者:沙丽曼 加那提古丽•卡德尔 吴国治 发布日期:2012-04-20

摘要:如何“以学生为本”,围绕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发展,进行工作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是每一名辅导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多学科背景下大学生成长档案工作三年多的实践,试图阐释一线辅导员关注学生成长的细节,因材施教,对学生全面关怀的学生工作精致化的积极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成长档案;学生工作精致化;多学科背景;辅导员;创新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08 级之后的学生基本上开始以“90 后”的学生为主体。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国际局势日益复杂的成长背景下,“90 后”的学生有着明显不同于“80 后”的特点。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成长的细微变化,给予学生及时的关怀,我们开始尝试探索大学生成长档案工作。

一、大学生成长档案的价值和意义

元培学院目前在校学生800 余人,每个年级的学生专业选择均涵盖全校20 多个院系,50 多个细分专业,每一名学生都有完全不同的课程选择和成长的路径。在长期一线的辅导员工作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如果学生成长的足迹能够随着他们的成长而被记录下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开始积极推动的大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工作。

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通过成长档案的积累过程,可以使学生在阶段性回顾的基础上,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不同时期,在各个方面取得的点滴进步,进一步厘清和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

其次,从辅导员工作开展角度来看,了解学生动态发展的过程,可以为深度辅导工作,包括一对一面谈工作提供第一手详细的信息,同时这样的积累也为大学四年评价学生提供客观有力的依据。再次,大学生成长档案的积累工作将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也便于新上岗的辅导员,更迅速和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更及时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发展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与有的放矢的指导。

最后,大学生成长档案的积累工作将有利于专职辅导员有效梳理和发掘学生成长成才的经历、规律,提升辅导员工作方法,为辅导员专职化进程以及之后的工作开展和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成长档案的内涵和建设过程

高校常规的学生档案的存档内容局限于学生学籍表、成绩单、奖惩情况以及班主任和学校对学生的评定等,缺乏动态成长过程和区分度,学生成长经历故事性的描述就更少了。而大学生成长档案则更侧重于大学生在校期间成长状况的及时更新,更关注它的动态建设的过程。其主要存档内容包括人基本履历、个人经济情况调查表、入学基本心理测评、个人职业能力测评、个人年度成绩单、个人年度奖惩情况、个人年度基本成长情况自述,个人年度参加活动登记表、个人暑期及下年度规划情况自述、学期深度访谈记录表、宿舍长、班长和班主任年度鉴定等。

理想的大学生成长档案的建设工作应该能够贯穿学生大学成长的四年,它的建设是需要耐心的一个长线过程。我们从2008 年开始在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的情况下一步步摸索着走过来。现在回头整理来看,线索比较清楚,可概括为如下步骤: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08 级之后的学生基本上开始以“90 后”的学生为主体。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国际局势日益复杂的成长背景下,“90 后”的学生有着明显不同于“80 后”的特点。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成长的细微变化,给予学生及时的关怀,我们开始尝试探索大学生成长档案工作。

第一,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08 222 名本科生为试点,我们为每名学生建立了大学生成长档案资料袋,并在资料袋封面显著位置填写学号姓名,方便日后查阅和整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开辟专门的空间存放大学生成长档案资料。这种做法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可能对某些信息有一定范围内保密需要,专柜保密存放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希望被学生信任的一种姿态。

第二,收集不同时期不同部门已有的各类相关信息和登记表,包括经济情况调查表、成绩单、证书等,进行复印存档;学生入学时进行职业能力测评,引入生涯规划理念,以及基本心理测评等,对各类测评表以及之后的一对一针对性面谈的过程记录,进行存档。通过对其他院校及其他院系学生工作老师进行学生发展等各个方面的调研工作,设计适合的学生基本情况收集和鉴定表。最后,选择合适的时间让学生认真填写并进行整理和存档。

第三,结合学生阶段性发展特点以及不同学期和学年辅导员工作的重心,适时改变基本情况收集和鉴定表中的某些主要内容,对学生重点关注和思考的发展方向进行理性地牵引,并以学年为节点,重复学生基本情况收集和鉴定表的填写过程并进行整理和存档;重点整理和关注学生基本情况收集和鉴定表中的学生发展的相关资料,横向和纵向比较学生发展的整体状况;同时结合专业选择,课程学习等客观情况,分析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

第四,针对元培学院的学生特点,关注同一专业和不同专业之间学生发展的共性和差异化,尝试寻找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探索不同发展阶段学生发展的量化积累过程,尝试描绘和发现大学生不同的成长路径。

三、大学生成长档案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元培学院大学生成长档案的工作目前还在继续进行中,还需要做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尤其是存档的及时性,完善的制度化支持等方面。

从三年多的实践过程来看,大学生成长档案工作在以下方面可以进一步的推进和挖掘。首先是探索大学生成长档案电子化的可能性;其次探索大学生成长档案反馈的及时性和互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再此,探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多元和过程评价机制;最后是,探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和成长的路径。

我们要进一步在大学生成长档案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关注学生成长的细节,以便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指导,真正帮助学生快乐成长,健康成才,同时也希望这一工作能够提高辅导员专职化的能力,将学生工作精致化的要求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