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随着高校与社会融合程度的不断提升,大学生社交活动日趋活跃,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交圈。把握大学生社交状况,正确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社交能力,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文章使用雷达图分析法模拟大学生社交圈结构,研究不同特征群体的大学生社交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从精致化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对学生思想文化引导和学院制度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圈;学生工作;思想教育
一、引言
社交泛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相互知觉和相互作用的过程。高校大学生的社交圈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要素,也是未来社交网络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全面调查大学生社交状况,把握不同阶段大学生的社交演变特征,对准确把握学生群体心理动态,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社交价值观,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文明生活、健康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调查将“大学生社交圈”的概念界定为:大学生在实现人际交往过程中投入情感、时间及精力建立起社会关系,且相对稳定的小群体。通过调查研究,文章试图描述大学生的社交圈结构和不同特征学生群体社交的思想和行为差异。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选取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全体全日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法、文献法和座谈法进行调查研究。问卷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按照专业分布多样、男女比例均衡的原则分年级分配,以开学3 个月为开展调查的时间点,以班级为单位同时段发放问卷抽测300 名学生,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71 份,回收有效率90.3%,具有必要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概况
1. 以大学室友、恋爱对象和父母为核心的“三圈层”社交圈结构
根据大学生的身份特征和生活环境,选取“相处时间”多少和“交流意愿”强弱作为判断各类社交人群在社交圈内的向心力强弱的基本指标,每个指标赋权重系数0.5;将“相处时间”由多到少排序的5类人群和“交流意愿”由强到弱排序的5类人群分别赋值,由此计算大学生与各类社交人群的社交关系紧密度(如图1)。
图1:大学生的社交紧密度
结果显示, 以紧密度2.5 和0.8 作为分界线,可将大学生与各类社交人群的社交关系紧密度(closeness)划分出三个圈层——
①核心圈层(c>2.5):大学室友、恋爱对象和父母。
②中间圈层(0.8<c<2.5):同专业同学、大学前同学、同班同学、兴趣社团内的同学、大学老师、同院系同学(不同专业且不同班)。
③外围圈层(c<0.8):外院系同学、学生工作组织内的同学、学长(姐)、学弟(妹)、其他长辈亲友、同乡/ 邻里、社会朋友及其他。
结果表明,大学室友、恋爱对象和父母是大学生联系紧密度最高的群体,集聚性尤为明显;其次是与各类同学和大学老师的联系;与社会朋友、同乡/邻里等边缘群体之间的社交联系相对薄弱。此外,同院系同学之间的联系明显大于外院系的同学联系;跨年级之间的交流强度小于同年级的交流强度;学生工作组织的社交紧密度小于兴趣社团。这是由于学生工作组织吸纳的是不同特点的学生群体,其交流内容多偏向于工作,而兴趣社团聚集的是具有某一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群体,活动丰富多样,兴趣导向性鲜明,有利于社交联系的不断深入和强化。
2. 现实社交为主,网络社交为辅的交往方式
研究显示,在所有被调查大学生中,63.8% 的学生以现实社交为主,31.4% 的学生同等强度使用现实社交和网络社交方式;同时约有76.5% 的学生更喜欢现实社交,19.1% 的学生认为两种方式差不多。对比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现实社交的认可度和需求度远大于网络社交,而网络社交因其不受时空约束、方便快捷等特点作为现实社交的辅助和补充,在强化社交联系、完善社交网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大学生社交状况影响因素研究
1. 消费水平
学生社交活跃度随着消费水平增加而增长,消费水平较低的学生社交不积极。月消费400 ~ 800元的学生社团参与量明显低于其他较高消费的学生,特别是在联系好友方面,消费较低的学生联系好友平均量不足1 人,明显低于月消费水平在1500左右的学生。社团参与量明显呈现出随着消费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不同消费水平的学生相处较多的5 类人群主要集中在室友、恋爱对象、父母、同专业、同班同学方面。但从社交广度分析,低消费学生的社交对象主要集中在同班同学、同专业同学等通过学业为纽带形成的校园关系,高消费学生的社交面和活跃度相较而言更广阔。
2. 恋爱状况
调查样本中有恋爱对象的学生占总数的26.39%,且有随着年级增高比例上升的趋势,基本符合大学生恋爱需求特点。是否有恋爱对象对社交状况的影响并不非常显著,但仍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方面,有恋爱对象的被调查者并没有因为恋爱而影响自己的社交圈。就每周联系好友数量以及知心好友数量两个问题上,全体被调查者基本线性相关,R2=0.998,且有恋爱对象和无恋爱对象两组数据基本平行。将上述各选项赋值,经计算得到每周联系好友数量:总体为2.00,有恋爱对象为2.06,无恋爱对象为2.02;知心好友数量:总体为3.14,有恋爱对象为3.09,无恋爱对象为3.12。因此,有恋爱对象并没有减少其每周联系其他好友的数量和知心好友的数量。
另一方面,有恋爱对象的被调查者社交倾向性明显。从最亲近的5个亲人或朋友的调查可以看出,有恋爱对象的被调查者会倾向于把恋爱对象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而父母、室友、同学等则相对次之。按照I,II,III,IV,V的顺序分别赋给100、80、60、40、20的权重,经计算得出,有恋爱对象的被调查者中,恋爱对象的权重值为58,而父母只有45,室友同学等更是只有33;而对于没有恋爱对象的被调查者,父母权重值为62,室友同学也占到43。可见,无论是在学习、生活及情感的分享意愿上还是在相处时间上,恋爱对象在社交圈内起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3. 学科背景
按照城环学院的专业设置特点,将其分为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科学类,其中自然科学类的学生占33%,人文科学类的学生占67%,符合城环学院学生的基本专业配比。
首先,不同学科背景对大学生社交状况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比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社交积极性高。从参与社团或组织来看,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参加数量超过3 个的学生基本都来自于人文科学专业,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仅仅占到5.7%。从主动联系人群上看,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倾向于父母亲友及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如室友、同班同学、同专业同学等;而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则不同,社交人群较为广泛,超过30% 的被调查者的联系人群基本涵盖了调查问卷中的总体。
其次,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社交需求较大。从社交圈是否满足社交需求以及社交圈能否进一步扩展两个维度分析,人文科学专业中有87.4% 的被调查者认为现有社交圈尚不能满足自己社交需求,79.2% 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社交圈可以进一步扩展。
最后,专业背景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生活习惯。相较于思维严谨和以实验室为主要学习生活场所的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人文科学专业的学习要求学生有着较为广泛的知识体系与架构,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以获取更多信息和资源,因此,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社交积极性较高。
4. 政治面貌
调查样本中,学生党员比例为26.67%,党员在社交状况上也体现了一定的积极主动性,主要表现在社交联系广泛度上,党员群体在主动联系人群上明显有较为突出的表现,联系类别平均值达到5.42 类,高于总体平均值3.81 类。
(三)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交演变特征
1. 校内社交起主导作用,随年级递增逐步向校外拓展意向明显
通过比较学生“参与的校内外社团或组织”的选项可以发现,大学生社交圈以校园为主要承载体,其中98.15% 的学生参加过校内社团或组织,而参加过校外社团或组织的学生仅为31.85%,这可能与地理空间的约束和大学生社交时间有限等因素有关。随着年级的递增,学生的校内社交圈逐渐成熟和完善,而对校外社交网络的拓展意向逐渐变强,尤其是毕业班学生对“与已工作的校友建立联系”和“与社会成功人士建立联系”的需求比例分别增长了20.62% 和14.40%(见图2)。
图2: 各年级大学生社交圈拓展方向及未来维系意向
同时,通过调查学生未来对各类社交对象的维系意向发现,尽管校外社交对象的需求度和重视度越来越高,但校内社交对象的维系意向依然稳居主导地位。这说明,无论从短期还是长远角度来看,陪伴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社交对象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随年级递增,主动联系对象呈较明显的阶段倾向性
不同年级本科生对父母和大学室友的联系程度始终最高,但随着年级递增,大学前同学联系比例递减、男/ 女朋友联系比例递增。
此外,随着本科生在校园中不断成长,主动联系对象呈现较为明显的阶段倾向性。首先,大学新生处于学生身份的适应期和转型期,对大学前同学、长辈亲友的依赖程度较高,对新环境新鲜感较强,社交广泛度高。随着对校园熟悉度的提升和大二专业分班的开展,学生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交圈,对兴趣社团同学和同班同学的社交状况逐渐趋于稳定平衡状态,同时对同专业同学、同院系和外院系同学社交倾向逐渐增强。毕业班学生由于临近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处于社会身份变动时期,因而对大学老师的社交需求骤增,对兴趣社团同学的社交需求骤减,同时社交广泛度再次增加(见图3)。
图3: 各年级大学生主动联系对象所占比例
3. 现实社交起主导作用,随年级递增逐步向网络社交偏移
随年级增长,网络社交在大学生社交中的比重不断增大,但各年级均以现实交往为主,绝大部分学生也更喜欢现实社交。需要关注的是,毕业年级选择网络社交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年级,推测这一现象与高年级学生社交圈构成发生变化有关。随着交往面的不断扩大、校外人员(国际同学、实习伙伴等)在毕业生的社交圈中比例上升,许多情况下难以实现面对面交流,网络社交从在高年级学生中作为现实社交的辅助和补充,转而成为了许多情况下的首选。
四、结论与启示
(一)把握核心社交圈,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1. 加强以宿舍为单位的寝室文化建设
宿舍是大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单位,室友是大学生社交紧密度最高的群体。寝室内部是否和谐、积极,对学生个体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加强关注以宿舍为单位的寝室文化建设是加强高校思想文化引导的重中之重。通过深入宿舍摸底排查问题寝室,关注问题学生;通过开展寝室文化建设活动,倡导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培养学术求实的学习氛围,营造活泼开放、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将寝室文化内化到校园生活中,固化、增强乐观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从而对宿舍成员起到整体、持续的良性作用。
2. 建立学院与父母的联系渠道
大学虽然是学生独立走向社会的过渡期,但与家庭的联系仍是其最核心的社交关系之一。大部分学生与父母的联系频度和分享意愿较强,因此,建立学院和父母之间有效的联系渠道是密切关注学生、把握其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
3. 引导正确的恋爱观
恋爱对象是大学生社交圈中仅次于大学室友的核心社交对象,对大学生的社交行为倾向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尽管北京大学开设了部分涉及异性交往、阐述爱情内涵的情感教育课程,但其涵盖面相当有限,大部分学生的恋爱观属于自然形成。因此,一旦有重大情感事件突发,应急能力显然不够。对此,学院应高度重视大学生恋爱现象,针对青年学生的情感特征开展情感教育,加强引导正确的恋爱观,确保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发展。
(二)重点关注特殊群体,鼓励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交态度
1. 鼓励贫困学生自主自信,主动参与社交
研究发现,经济消费情况与社交活跃度呈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消费水平越低,社交面越窄,社交活跃度越低。虽然贫困学生社交活跃度较低,但他们与其他人群的交流意愿强烈,这说明贫困学生的社交圈可拓展潜力较大,学院应充分重视这部分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和引导。一方面,鼓励班主任、导师、学生骨干等形成点对点帮扶团队,加强疏导和沟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贫困学生树立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和组织社交活动,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另一方面,针对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加大资助和扶持力度,优先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缓解经济压力,培养自立能力。
2. 关注高年级学生社交需求变化,提供多元社交机会
高年级学生随着毕业季的来临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大,社交圈和社交意向逐渐向校外拓展,且初入社会时,校园内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上复杂关系形成鲜明反差,容易使他们产生社交态度取向和认知上的暂时性迷茫。因此,应针对毕业班学生的社交需求变化特点,加强毕业生社交指导,为毕业生提供多元社交机会。
3. 发挥党员的社交带动作用,优化渗透式思想教育模式
研究认为,学生党员社交积极性高,带头作用强。一方面,他们能够密切联系群众,主动与各类社交人群发生社交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学习和工作能力强,多在班集体、学生组织、兴趣社团中担任要职,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学院应充分利用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开展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即时互动反馈机制,通过学生党员的纽带作用把握大学生社交动态,引导大学生社交整体健康、有序发展。
(三)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1. 完善改进分班制度
刚入校的大学新生处于不断探索和适应大学生活的角色转型期,这一阶段社交需求和主动性较大,包容度较强。因此,大一不分班制度有利于培育广泛的社交基础。随着年级的增长,社交稳定性逐渐增强,对专业性社交的需求显著增加,因而大二按专业分班恰好满足了学生社交需求由泛至精的转变的要求,为大学生社交整体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加强班主任、辅导员能力建设
当前学院给每个班级配备一个班主任,每个年级配备一个辅导员,班主任主要负责管理学生学业状况,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生活和思想教育工作。由于大学生社交圈呈现鲜明的“三圈层”结构,且随年级增长表现出一定的演变特征,因此,可依据不同特征学生群体以及不同年级学生群体的社交特点,制定大学生社交成长引导计划。建议班主任和辅导员从人生导师、知心朋友的角度,借助定期谈心、侧面了解等方式深入学生核心社交圈层,在需要的时候帮助学生释疑,从而加强班主任、辅导员的能力建设。
3. 着力推行优秀学长同辈辅导
社交圈层结构显示,学姐学长和学弟学妹之间的联系紧密度为0.48,处于社交圈的外围圈层,且在所有可能社交人群中最低。但学姐学长无论从年龄差距、兴趣爱好还是从校园社交经验方面,都对引导大学生健康社交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优秀学长同辈辅导制度的推行对加强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起到桥梁作用。学院应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的形式,挑选乐观积极、热情助人、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学姐学长作为下一届学生的同辈辅导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特长,帮助学生开展健康、良好的社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