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专业思想是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观点和态度,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专业思想不稳定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逆反和抵触情绪,笔者从社会、学校和家庭及个人三个层面入手分析产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因素并提出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第二课堂建设、增强教师学生交流和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分类引导等增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推进高校人才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专业思想;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一、专业思想的概念及其特点
专业思想,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所持有的观点和态度,也称专业观[①]。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人才,入校分专业学习是每一个大学生都需要面临的选择,因此专业思想伴随学生的整个求学阶段。正确的专业思想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潜能和动力,错误的专业思想则可能导致学生偏离学习的正确方向,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还将导致厌学、意志消沉甚至愤世等等不良情绪。近些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制度的推行,高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特点差异化明显,专业思想不稳定的情况时有发生。根据笔者这些年来做辅导员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感受到的学生专业思想问题的特点和表现,可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
1.“迷茫型”
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经常听学生提到“迷茫”二字,其中以大一大二的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学生们所指首先是生活迷茫。随着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高校学生的主体已经基本迈入90后时代,学生在中学阶段除了学习以外的所有生活细节都有父母操持,长期的溺爱让孩子们觉得生活的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却无法感受到生活本身也是个需要操持的事情。一旦离开了父母外出上学,大到兴趣选择、社交往来,小到吃穿住用行,全靠自己。如何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安排学习和工作间的关系,如何才能让生活显得有条不紊,这些都让学生迷茫,而这种迷茫有时会导致学生情绪低落,甚至对学习产生懈怠和厌倦。其次是学习目标迷茫。中学阶段的学习是以考上大学为最终目标,如果再细化就是要考上某类大学,某类好大学或者重点大学为终极目标,生活相对简单。一旦完成这个目标进入大学之后,生活和学习状态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生的思想状态处于已经完成一个目标但还未找到下一个具体目标的空窗期。在认识专业特点、认同专业价值之前,学生的目标是迷茫的。最后是梦想和信仰迷茫。中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未来充满好奇和希翼。所有“80后”“90后”在小的时候都曾经有过当科学家、医生、飞行员等等的美好愿望。进入大学确定专业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年的梦想与专业的巨大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思想状态。
2.“抵触型”
这类学生主要由第一专业调剂到非第一专业的学生,竞赛录取的学生、冷门专业的学生等学生主体组成,这些学生的专业思想表现为对专业抱着巨大的抵触和逆反情绪,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深入的认识,缺少学习的动力,对其发展前景缺乏一定的信心,对目前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表现出极大的不满,自暴自弃混日子,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并强烈希望通过转系、转学甚至辍学等极端的方式结束当前的不满意状态。其结果表现为成绩较差,与同学交流较少,不参与学院、学校组织的活动,经常在公共论坛发表不满言论等等。
3.“功利型”
这个特点在学生当中也非常普遍。在招生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等经济管理类的学院受到考生的热捧,只要高考分数够线,不管适合不适合都希望能读这些专业。还有一部分考生缺乏对专业的了解和认识,所做的选择都基于家长对专业的判断。家长的判断又大都基于毕业是否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一份好收入等较为功利实用的标准。而这也为将来专业思想的不稳定埋下了伏笔。
二、当前大学生专业思想存在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调查我们发现,产生这些专业思想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有三个层面的因素。
1.社会层面的原因
(1)就业压力的刺激
1999年,根据“扩大招生,提高学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学校开始大规模招生。至2011年,高校普通高考招生人数达到675万,录取率为72.3%[②],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毕业人数也与日俱增,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毕业完全失去了昔日的优越感。实际上,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行为取向的新目标。招聘单位在招收新生的时候经常面临的是数以万计的应聘材料,而这其中专业成了筛选的首要指标,这也导致了所谓的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之分,对于就业形势好的所谓热门专业,专业抵触情绪较少,对于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学生对就业前途的预期往往很低,导致对当前的学习行为要求也不高。如此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之下,专业思想不稳定是对社会竞争现实的一个缩影。
(2)市场经济下不良思想对高校的侵蚀
市场经济制度在激发中国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而这些思想近年来正不断侵蚀着高校这块圣洁的人才阵地。在上个世纪初,北京大学最热门的专业一定是文、史、哲,那个年代,学者的地位是无上崇高的。在往后,就到了“学习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这个时候学习数理化等基础学科被认为是掌握了一门技术,可以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以毕业后是否能赚更多的钱,是否能住更好地房子,买更好地车作为成功的标志,伴随而来的是攀比之风的盛行。在这种风气之下,面对需要坐多年冷板凳的文史哲专业,很多学生开始产生抵触的情绪,面对需要忍受孤独、面对永远做不完的实验,不断思考和自我升华的数理化专业,很多学生开始产生困惑的情绪,这种情绪就像毒瘤吞噬着原本积极乐观向上的专业思想的同时,产生不良的厌学情绪。
2.学校层面的因素
(1)招生的困境
在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学生中,有一大部分是属于调配生,也就是说学生的录取在一定程度上并非出于自主自愿,这类学生的专业情绪往往建立在他人对该专业的认识基础上,而非自己对该专业的认识,他人包括家长、同学、师兄师姐等,因此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导致不稳定。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竞赛生源,这些学生往往是为了考上大学而进行专业竞赛的学习。而对于专业性很强的学习,在大学期间还将承受比中学更大的压力,却找不到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导致专业思想的动摇。
(2)保证人才自由发展和专业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困境
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不同类型的人才,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因此学生在入学学习一段时间后如果发现专业不适合自己,可提交转系申请。但同时高校必须满足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在允许转系的同时严格学生转系的人数。就北大而言,学生在大二上学期的时候可以申请转系,条件符合可平级或降级转系。而一些较小又较冷门的学院,每年全国就招收30多人,对于转系申请的把关就更严。以考古文博学院为例,学院属于典型的冷门小院系,但每年提出转系的学生人数却一直高居不下。大部分的申请都不能得到通过,未成功转系的学生思想动态通常会成为那一年学生工作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3)人才输送渠道不够畅通
当前高校最重要的任务和定位在于培养和教育。虽然学校也有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针对毕业生做了很多的工作,但这些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在于服务,帮助学生完成就业程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信息,联系校外企业单位进行就业宣讲等等。但每年学生还依旧会遇到不同的就业问题。当然这中间有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确,高不成低不就等等的问题,但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高校并没有为学生打造更为通畅的人才输送渠道。当前高校的就业工作也较为被动,高高在上地等待校外单位来物色人才,没有主动出击寻找更多更为长期的合作关系,保证人才的输出率。此外,通过高校自身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依托产学研的发展建设创造更多的就业率也是一个较大的发展潜力空间。
3.家庭和个人的因素
(1)专业选择主要依赖家长的判断
中学阶段学生对大学专业的认识缺乏必要的了解途径和机会,往往导致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以家长对专业的认识为标准,而家长对专业的判断则大部分来自于周边朋友的介绍以及就业率的高低。笔者在招生过程中就遇到一个学生,自己的意愿非常明确,喜欢文字,要读中文,但父亲却坚决不同意,认为中文就业困难,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和成才。最后填报志愿的时候,还是顺从了父亲的意思。这其实就成为了专业思想不稳定的一个重要诱因。
(2)不以学习兴趣为目的的专业选择导向
学生在专业选择时,很大一部分并非以兴趣为出发点选择专业,有些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不能冷静地分析自己适合什么专业,也未对专业特点进行调查和了解,还有一部分学生则以未来就业为唯一的选择标准,不考虑自己的特长和喜好从众选择热门专业。还有一部分学生则对自己选择的专业要求、课程设置、学科发展不甚了解,专业意识模糊,真正学习的时候又感觉非常吃力,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专业思想的不稳定。
三、加强大学生专业思想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1.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曾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兼结合,面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措施之一。
在学科越发细化,新专业不断涌现,高等教育招生和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当前,学生工作的对象千差万别,特点鲜明。这要求辅导员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要不断与时俱进,学习工作所需的各类专业理论和知识,掌握应对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能力。在为大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为其学习方法、心理咨询、奖励助学、就业指导等各个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2.不断推进第二课堂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
第二课堂作为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在新形势下,学校和各个学院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平台,组织富有专业特色、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立足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在活动中注重科学素质、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专业的精髓和魅力。开展特色鲜明的学术调研和专业知识普及活动,依托学院特色社团开展“我爱专业”、“专业知识知多少”等主题性较强的宣传活动,增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坚持教学与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不断增进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做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桥梁
教学是高校的主要行为和任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这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学院的教学质量、课程设置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行为都讲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思想。比如,教材该用哪一版,教师的课堂气氛如何,理论联系实践的水平怎样都将影响一个学生对这门课甚至这个专业的看法。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无法直接跟教师就具体的教学方式进行沟通,因此辅导员应该在此时充当好桥梁纽带作用。辅导员可通过定期与学生、班主任和教务的交流,了解每门学科的教学动态,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并及时将信息与教学老师进行交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进行分类引导
上文已经分析学生专业思想产生的特点及其成因,不同学生因为背景、学习的专业以及所在的年级不同所导致其专业情绪也是不同的。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思想引导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大一的新生,应尽快熟悉学生的信息,了解他的考学背景、志愿填报等信息,并通过新生访谈等方式,在短时间里熟悉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并通过召开家长会、新生工作坊、新生专业思想引导讲座、大学生涯规划等针对性较强的活动引导新生尽快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大二、大三的学生则应该侧重强调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利用榜样学习、名师讲座等内容加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重视程度。大四的学生则主要侧重于就业引导。以院系为名义联系适合本专业的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单位,尽最大的努力为毕业生打造通畅的人才推荐渠道,同时引导学生转变就业地域观念,鼓励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就业,提高就业的质量和就业率,为低年级的学生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
钟棉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团委书记 助教
[①]蔡志奇、罗云星:《浅谈高校辅导员与新办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第21期。
[②]中国网:《高校扩招》,http://big5.china.com.cn/news/txt/2008-12/19/content_16975230_5.htm,2008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