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班级管理模式对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北医三院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班级管理中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将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管理理论知识培训与管理实践相结合,创新了班级管理模式,提高了班级管理效能。
关键词:八年制医学生;班级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管理效能
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文件精神,八年制医学教育“代表了目前医学教育的最高层次”[①],而班级是医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基本载体,班级管理模式与管理效能对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
一、创新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班级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具有与传统学制不同的特点,在班级管理上也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模式。
1. 实现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培养目标的需要
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采用“八年一贯,本博融通”的培养模式,目标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较强的发展潜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
“八年一贯,本博融通”的培养模式具有学程时间长,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重等特点,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压能力、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而八年制医学生虽然“整体素质高”,但同时具有“自我意识强”、“竞争意识强”、“行为心理尚不够成熟”[②]等心理特征。培养目标对八年制医学生的人文素质需求与八年制医学生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必须加强对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增强其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传统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度不够等缺点[③],鲜见对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关注,而且缺乏对医学生管理实践的配套支持,不符合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2. 传统医学生班级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班级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载体,也是学生长学程学习过程中最稳固的精神依托和心灵港湾。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状态与参与程度, 影响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发展水平, 影响学校教育的成效与质量。”[④]相对于普通院校或医学院校传统学制的学生而言,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因其学程长受班级的影响会更大,班级管理的效能对八年制医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管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班级管理具有更追求民主与平等、崇尚班级自治、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等不同于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独特特征。
但由于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班级管理体制沿袭的是传统医学生班级管理模式,是一种突出班主任主导地位、自上而下的层级化的管理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缺乏自主管理意识,也不利于大多数同学管理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寻求适合临床医学八年制班级管理的、更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班级的“隐蔽性”育人功能,让同学们感受到在班级中的主人翁地位,感受到公平与民主的力量,为广大同学提供展示自己才华和管理能力的平台,让每位同学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与班级共同成长。
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础是“人本管理”,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运用于八年制医学生班级管理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管理理论、实际应用先进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同时,这也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管理理论、管理工具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水平、领导力和管理水平,也将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八年制医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2007级5班共有55位同学,该班于2010年8月进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学习,目前处于临床理论授课与见习阶段。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该班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采用管理知识培训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体同学人文素质、特别是管理素质的提高,提高了班级整体管理效能。
该班在实践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之初,就设定了两大基本目标:第一,优化班级管理体制,调整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第二,让全体同学学习和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工具,了解目前医院的人力资源构成、培养与使用情况,了解国内外医院的基本运营与管理模式等,即让开始真正接触到病人的医学生们同时也深入了解他们所在医院的基本管理理念与模式,以期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达到文武双馨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标,该班设计了理论培训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模式,理论培训与管理实践交叉进行。
1. 管理知识培训
第一,理论知识体系。根据调研与访谈结果,在管理理论知识培训方面,我们制定了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核心,兼顾医院运营与发展相关管理知识培训的基本原则。结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能部门行政规划,我们将医院管理相关知识分为以下六大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教学科研管理模块、医院运营管理模块、医保与市场营销模块、医疗安全与信息化模块、医院形象与宣传模块。六大模块基本涵盖现代医院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二,理论知识学习方式。鉴于同学们身在医院,是医院管理的直接受众,我们在理论知识学习方式上采取大课讲授与PBL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为保证同学们对每一模块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我们邀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该模块相关的资深管理人员在该模块学习之初即为同学们提纲挈领地系统梳理理论知识,平均每个模块1-1.5学时。
2.班级管理模式设计与实施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和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等方面。为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充分运用,2007级5班特别成立了由班主任、班长、书记等班委和普通同学组成的班级事务管理工作小组。根据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班级事务管理工作小组讨论制定了由岗位设计、岗位定级与岗位竞聘、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反馈与应用等模块组成的班级管理实施方案。
第一,岗位设计。考虑到已有的班级管理文化和班级管理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我们全部保留了班级原有的管理岗位,如班长、书记、学习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同时,根据临床学习的需要,我们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六个见习小组,增设了六个小组长,小组长由自荐和推举相结合的方式产生,班内公开竞聘上岗。由此,班内形成了纵(小组长)横(班委)交叉的两套管理班子,这两套班子在临床学习和事务性工作管理方面相互补充、相互增强,既提高了同学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也有利于班级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二,岗位定级。为明确岗位职责,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各岗位的负责同学都写出了非常明确的岗位说明书,内容包括岗位职责概述、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内外部关系、岗位职责、风险责任、工作权限及绩效考核标准等部分。岗位说明书采取表格式,清晰易懂,且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岗位定级工具――海氏量表的测量元素相对应。海氏量表是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中较普遍使用的岗位分析工具,海氏理论根据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共性,从智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风险责任三个层面进行岗位分析和评价。由于班级管理与企业管理不同,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班级事务管理工作小组修改和细化了海氏量表的评分说明,使其更适用于班级岗位定级量化评估,并应用量表对班内所有管理岗位进行了岗位评分,评分结果直接应用于学生年度综合测评。
第三,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制度或方法”,目标管理整合了任务管理和人本管理的优势,以“相信人的积极性和能力为基础”[⑤],契合班级人本管理的基本理念,有助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同学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在目标管理模式下,每个岗位负责人(班委)制定了学期与学年工作计划,工作计划交由班级事务管理工作小组讨论、审核。工作计划通过后,岗位负责人(班委)按计划认真开展相关工作,并在学期末和学年末进行工作总结,而班级事务管理工作小组则依据岗位负责人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总结对其进行阶段性考评和年终考评。
第四,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对工作质量的检验,是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鉴于班级管理的群众性、自治性、合作性和全体同学对各岗位负责人(班委)工作考评方面公平、公正、公开的需求,我们在班级岗位负责人绩效考核方面采用了360度反馈评价模式。
经多方征求意见和广泛论证,班级事务管理工作小组推出了详实的《北医三院临床医学八年制2007级5班班委会绩效评估制度》,该文件规定了班委绩效考核的总则、考核对象、考核办法、评估结果的评级标准及相应奖励规定、仲裁办法等基本内容。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2007级5班班委会成员全部纳入年度考核范围,班委会成员分为三组,第一组包括班级班长、团支部书记;第二组包括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第三组包括六个临床见习小组的组长。
考核分为基础考核和合理化建议两部分,其中基础考核部分包括工作概况、工作结果、班主任评议、同组评议和自我评价五部分。合理化建议包括受评成员对于班级管理建议、个人所知班级其他同学对班级管理的建议、对于班委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建议,以及其他关于临床学习阶段安排的建议。各组绩效考评指标按照班委会成员岗位说明书制定。结合岗位说明书和班委会成员工作总结,班主任、普通同学、同组成员、受评者本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评价表格对受评者进行评价打分。
第五,考核结果反馈与应用。科学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班级管理效能,促进班级和同学个体的发展和潜能发挥,而考核结果反馈是班级和同学个人反思管理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提高同学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考核结束后第一时间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评估者本人,并积极听取同学们对考核结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同学对考核结果的反馈意见,我们修订了考核结果在班级学年综合测评中的应用办法,采取去掉最低分和最高分的措施,以避免个人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北医三院临床医学八年制2007级5班班委会绩效评估制度》也明确规定了“评估结果的评级标准及相应奖励”措施。该制度规定,班委会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于学年综合测评和奖励、奖学金评定工作。根据考评成绩将考评结果记为A、B、C、D、E五个等级,而根据被考评者的岗位定级结果和考核等级,被考评者获得2-10分不等的综合测评加分。考核结果与年度综合测评和奖励奖学金评定挂钩,改变了以往年度综合测评和奖励奖学金评定过程中班委委员加分“只见岗位不见人”的现象,有助于激发班委委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班级管理模式效能体现
在科学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引入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创新了班级管理理念与模式,在班级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班级管理模式特点与创新
与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相比,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班级管理模式具有自己的特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科学管理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管理过程效率更高、管理质量更好、管理成本更低。而人本管理的终极目标指向组织中人的最大化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将科学管理理念引入班级管理实践,对班级管理岗位进行科学设计,用科学量表对岗位进行定级评估,以计划、执行和总结三步曲科学引导班委会同学的工作实践,并将对班委会成员工作绩效的360度考核结果应用于班委会年度综合测评,改变了以往综合测评对岗不对人的情况,使考核结果更科学更可信,也更能激发和调动同学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所有的管理工作都围绕“以人为本”这一最高原则开展。管理知识培训旨在促进全体同学管理知识、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的增强;管理实践则是班级事务管理工作小组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在征求全体同学意见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开发的管理过程,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注重尊重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遵守班级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关注班级的和谐、健康发展;而参与班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所有同学也在摸索与实践的过程中切实提高了管理能力,获得了普通课堂上学不到的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二,理论培训与管理实践相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管理理论知识培训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模式。理论知识培训的目的是提升全体同学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而管理实践则是同学们将所学管理知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与实践。我们的目标不是单纯的管理实践本身,我们追求的是科学管理理念在同学们身上的内化与升华,从而达到全面增强同学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能力,提高同学们自我学习、自我获得等终身学习能力。
第三,自我管理与班主任引导相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实践中,我们注重充分发挥同学们特别是班级事务管理工作小组的力量,让同学们在适当学习和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念和管理工具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自主开发设计适合自己班级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医三院临床医学八年制2007级5班班委会绩效评估制度》。
在此过程中,班主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培训资源的协调和实践整体进程的把握上。更多的时候,班主任只是以班级事务管理工作小组普通一员的身份与同学们一起参与管理规则的制定,把更多的主动权和创新空间留给同学们,提供了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潜能、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和平台。
第四,班委会建设与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相结合。班级管理的终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次实践中,我们注重培养全体同学的管理素养,扩大同学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参与度,改变了以往班级管理只是少数班委成员的工作,也只有少数人才能得到管理锻炼机会的情况,采取重点加强班委会建设与提高全体同学的班级管理参与度相结合的方式,既锻炼和提高了班级的核心竞争力,也促进了普通同学管理素养的提高,创造了和谐发展的班级氛围,促进了班级的整体健康有序发展。
2.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班级发展与取得的成绩
自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下新型管理模式以来,北医三院临床医学八年制2007级5班班级管理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2007级5班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先后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级和北京大学级先进学风班,班级凝聚力也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同学积极参加到班级的管理和文体活动中来,在院校两级文体活动中都能看到同学们活跃的身影。在班级骨干力量的带领下,2007级5班同学不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而且积极关注八年制医学生群体的发展和全国医改大潮,由该班发起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年制医学生交流平台为八年制医学生提供了一个审视自我、交流合作的机会。该项目先后获得北京大学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青年科学奖竞赛二等奖和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主题党日活动立项。
综上所述,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班级管理中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用科学的理念指导班级管理实践,有助于增强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管理素养,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符合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的基本培养目标要求。
[②]陈介清:《八年制医学学生工作探讨》,《法制与社会》,2010 第4期。
[③]黄进等:《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医学与哲学 ( 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 第 8 期。
[④]龚孝华:《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10 期。
[⑤]唐松林:《论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关系》,《高等教育研究》,1999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