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试论微博语境下的高校基层学生工作创新

作者:冯支越 钱一彬 发布日期:2012-01-18

摘要:Web2.0时代下微博平台的兴起,不仅为高校青年学子发表意见、展示自我提供创新性平台,也给高校基层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传统学生管理平与实际脱节的现状,通过结合基层院系学生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分析利用微博平台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就高校基层院系如何立足实际,借助微博平台提高学生作质量,推动学生工作“科学化”、“精致化”进行思路的创新与实践路径的探索。

关键词:微博;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近年来,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媒介平台,依靠其自身独特的信息制造、传播与再生产模式,对使用者的信息沟通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吸引了众多高校青年学生借助这一平台获取信息、沟通交流。伴随着青年学生使用微博数量不断增加的趋势,青年学生原有的信息接触方式也发生了较为深刻的改变。面对网络媒介平台的新变化与新情况,相当一部分高校基层青年工作者的思想与行为尚未表现出与之相适应的前瞻性与灵活性。基层院系依然较为普遍地依赖传统信息发布平台开展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原有的工作平台与现实工作需要发生脱节,造成了青年学生与管理者“心理距离”的疏远,不利于基层院系对重要事件、突发情况做出及时反馈与回应。面对紧迫的现实需要,如何结合学生工作实际,将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科学地引入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之中,进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管理质量和基层院系发展水平,业已成为一项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传统平台下基层学生管理工作现状与不足

1. 传统学生管理工作方式与学生实际需求存在脱节与隔阂

由于客观条件与思想认识的制约,高校基层青年工作者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采用固有的工作模式开展工作,忽视新方法、新模式的应用,进而产生较为严重的“路径依赖”现象。这种“代代传习,墨守成规”的工作模式表面上降低了基层院系工作的成本与负担,有利于青年工作者日常业务(尤其是事务性工作)的开展,且不会立即引起学生管理工作效果的“外在显示”。但从长远的视角审视,固守传统学生工作方式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管理工作的最新发展趋势,导致工作水准长期“低位徘徊”;还会使青年工作者因无法“知识同构,动态同步”而引致学生的疏远甚至反感。

以基层院系学生管理中的信息传播工作为例: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基层院系采用“实体宣传栏”作为信息发布的主要渠道,对众多需要学生广泛了解的公示公告事项采取“一贴了之,看者有份”的简单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与正式性,但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与表达权利的弊端。尽管近年来不少高校的基层院系已经开始关注门户网站的建设;但囿于传统思维,线上交流的信息匮乏和中规中矩,依然成为影响和谐沟通关系构建的重要阻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现实是: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对以微博为主要代表的新兴网络平台的热衷与追捧;这些新兴网络平台凭借自身独特的信息传播机制,逐步成为青年学生赖以进行信息交互的主要渠道。这种管理(服务)者与管理(服务)对象之间“话语体系”和沟通平台的层次差异,不仅妨碍了信息的有效传播,导致基层院系、青年工作者与广大学生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疏离感,也对基层院系学生工作效果的顺利实现带来了严峻考验。

2. 基院系对微博等网络平台的“选择性忽视”

与青年学生交流机制创新的滞后性,往往使得部分高校青年工作者被青年置于“高高在上”的境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脱离青年的“行政面孔”。而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势必会进一步加剧部分青年工作者在学生管理与服务过程中“以我为主”的错误观念,并以自己的主观臆断判别信息发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决定公示公告的程序与环节。而面对微博等网络平台的信息传播与青年聚集效应,部分青年工作者采取了“选择性”忽视的态度,对微博上青年学生热议的话题不能直面以对、及时回应,而是实施“冷”处理;对于青年群体中存在的误解、猜测以及其他异动情况,则由于信息获取渠道的偏差,导致反应滞后、应对迟缓,从而错过了第一时间处理危机、开展公关的“有效作用期”。

以不少高校都曾遭遇的不实新闻报道为例,媒体为炮制新闻噱头,编造虚假事实将某一恶性事件主体冠以“某高校(或者某学院)学生(或者教师)”头衔后,势必会引发大众传播与新媒体传播的“联动扩散效应”,引发以当代青年道德标准、高校和特定院系育人工作现状等为主题的负面反馈,给高校和基层院系带来不良社会影响。但在现实中,由于交互平台的局限性,尽管学校和基层院系内部已经查实该报道的虚假属性,但由于缺乏即时性的传播途径,导致青年工作者无法及时有效地向公众传递信息、参与讨论,最终使恶性事件不断发酵,给高校形象恢复和善后弥补工作造成了极大障碍。

二、微博是基层学生工作模式创新的优质平台

1. 介入微博语境是提升工作效果的客观要求

着眼于“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正逐渐成为当下重要的信息咨询中心和社情民意集散地”的现实,高校基层院系青年工作者在推进自身工作创新、实现工作效果优化的过程中就不能忽视对微博平台的关注与建设。事实上,借助微博平台开展管理工作已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构想层面。北京市政府便将新闻发言人制度同微博媒介相结合,“以整合创新的手段打造跨部门协作的政务微博群,真诚地访民情、听民声、察民意、集民智、解民忧,摸索出了一条网络时代的‘新群众路线’”[2]。这一构想的逐步实施,对政务公开的实践场所与路径选择提供了新的借鉴。以此为基础,20111117日“北京微博发布厅”正式上线开始运营,这标志着既有的政府公共部门微博“独唱”局面业已转化发展至“合唱与共鸣”阶段。这一事例充分说明,微博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独特的社会影响力。微博作为新媒体时代青年学生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对于掌握青年思想动态、安排学生工作重点极具参考价值。因此,青年工作者应当积极将微博平台纳入到日常学生管理与服务范畴中,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现实诉求,推动基层院系学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 掌握微博工具是学生工作精致化的重要标准

作为一个渊源于管理学领域的概念,精致化自被引入教育学理论体系后,其所提倡的诸如兼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等理念[3],对于高校青年工作者优化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而积极开展以微博平台为主要载体的学生管理工作新尝试、新探索,正是高校基层院系进一步贯彻落实学生工作“科学化”、“精致化”指导方针,以人为本,提高工作成效的重要体现。

着眼于日益进步的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发展现状,学生工作精致化理论体系对学生工作的技术创新一直给予重要关注,认为其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加全面、深入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4]。有鉴于此,要达致精致化水准,青年工作者就必须顺应信息网络发展的最新趋势,积极开辟并完善以微博为代表的信息交互平台,为加强青年思想引领和成才服务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工作载体。与此同时,主动探索以微博为载体的学生管理与服务新模式,更加强调学生“参与式”发展。

3. 构筑微博平台是凝聚引领青年的必要途径

共青团中央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0%以上的青少年主要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获取资讯,运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进行网上联络和交友”[5]。可见,青年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表达想法、讨论观点已经成为该群体中重要的交流沟通方式。而伴随着微博的兴起与发展,青年学生也越来越倾向基于微博平台的信息传播与沟通交流。这一现状的产生,对高校基层院系青年工作者变革传统的思想与沟通模式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

根据社会学中关于角色理论的通说,角色是个体符合社会期望实现其身份的权利和义务的特色行为模式。要扎实推进新形势下高校基层院系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首先必须明确学生工作管理者在实践中的角色定位和角色扮演。在日常工作中,院系管理者一方面扮演着“管理者”的基本角色,对学生学习、生活等各项事务进行指导、规范和教育;另一方面也应当承担“沟通者”的责任,这就要求他们平等、耐心地倾听学生利益诉求、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把握青年思潮变化。为此,青年工作者应当保持敏锐的洞察力、维系与青年学子的“零距离”沟通,便捷、高效地开展思想引领工作,对微博平台这一新的青年“聚集方式”予以足够重视,只有这样,方可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逐步构建“和谐互动、双向沟通”的良性交流模式。

三、以微博平台创新学生工作模式的路径探讨

1. 优秀意见领袖,实现舆论良性引导

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领袖,“意见领袖”是指在传播活动中扮演权威和引导角色的人;作为意见传播的领袖,或在一定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威望与品质,或在媒介信息接触与使用上占有一定优势,他们丰富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决定了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常常扮演信源和指导者的角色。加之当今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信息交互平台在高校青年学生信息接触中所占的比例巨大,基层院系青年工作者要实现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就必须结合实际,改变以往简单说教的“灌输式”学生管理模式,通过在网络微博平台中塑造学生意见领袖领航青年成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层院系青年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其富有特长的领域中充当意见领袖,发挥相应的话题设置与讨论引导功能;要对学生意见领袖的思想道德素养予以充分重视,要求其牢固树立正确、科学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要尝试转变青年工作者大包大揽的固有工作模式,逐步使“管理者”走向幕后,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自我教育;又要坚守学生工作的基本职责,把握正确的政策方向,避免无原则的“放任自流”。既要注重采用引导方式,帮助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判断标准;又要在适当时机采用合理方式开展必要的舆论监控,明确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的方向和途径,保证信息流动的顺畅无碍与学生工作的收放有度。

2. 构建平等沟通平台,助力有效交流反馈

在基层院系青年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实践中,构建平等、友好的沟通平台不仅为教育者与学生提供了时间与空间上的信息交换条件,同时也能够以现实的沟通行为带动青年工作者思想观念的更新与进步。基层院系青年工作者开辟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交互平台,一方面能够扩大管理者信息来源的数量,丰富信息采集渠道;另一方面,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交流还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由“管理”与“被管理”地位差异所引致的交流隔阂与障碍,促进良性、和谐关系的构建。

因此,高校基层院系应当充分结合本职工作的特点与形式,有选择、有目的地将学生管理和服务的各项业务同网络微博平台进行嫁接与整合,并逐步将微博平台的应用范围由学生工作领域拓展至院系常规工作范畴。在宣传工作上,青年工作者既要注重常规模式的运用,又要积极利用微博平台发布活动信息,扩大活动受关注程度,并及时予以跟踪回应;在院务公开上,既要坚持信息公开的权威性原则,又要考虑到师生员工的关注热点与实际诉求,利用微博平台及时公示并在线接受监督、解难释惑,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与公信力;在师生交流上,既要鼓励教师和管理人员以开设微博等创新形式保持与同学的密切联系,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并保持健康向上的网络行为规范,以辩证的视角、审慎的态度判别网络时事热点;在反馈模式上,既要注重通过微博对学生实施管理和教育,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即时言论反馈,并以此作为调整基层院系自身工作方法的重要依据。

3. 培育青年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基层院系贯彻落实学生工作精致化理念的进程中,青年学生作为受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被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因而在具体工作中,基层院系的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就不仅应当注重教育者与管理者的工作实践创新,更应当对青年学生的实际感受与主观评价予以充分重视,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提供有利条件。为此,基层院系青年工作者在开设微博平台、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反馈的同时,更应当力求设计多样化、内涵丰富的网络活动形式,着力加大“线上第二课堂”建设力度。

具体而言,微博平台被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中,不仅要发挥其基本的交流沟通职能,更要设置丰富的线上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层院系应当结合自身资源配置与学科优势,有计划、有选择地组织开展微博主题班会、微博志愿服务、微博就业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关注热情。与此同时,着眼于微博平台的专业化传播手段与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基层院系(尤其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等专业院系)的青年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自身专业学科背景,提升专业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多管齐下,努力为广大高校青年学子构建“线上与线下联动”的综合素质提升平台。



作者简介:冯支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钱一彬,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本科生

[2] 参见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16378223.html20111124日。

[3] 王铁军:《精致化:学校管理的新理念、新策略》,《教育发展研究》,2007 年第 24 期,第 14 页。

[4] 张彦:《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致化问题》,《中国高教研究》2009 年第 6 期,第 3 页。

[5] 汪鸿雁:《网络时代的青少年与共青团工作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