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能否获得事业的成功,只有 20% 取决于智力因素,而剩余的 80% 则在于非智力因素。国防生毕业于地方高校,文化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成才条件。然而,现实是不少同学在军营中步履维艰,无法施展才能,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他们受到了非智力因素的制约。为此,必须加强国防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确定合理的培养内容,采取科学的培养方法,创造有利的培养环境。
关键词:国防生;非智力因素;培养
非智力因素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国防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国防生在成长过程中,除智力因素外,影响和推动自身适应部队环境、挖掘内在优势、实现人生目标的一系列心理特点的总称。智力因素反映一个人做事的本领,非智力因素反映一个人做事的表现。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非智力因素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些国防生进入军营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被淘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缺失。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好,不仅影响国防生个人的成长进步,还会影响干部队伍的建设,甚至影响到部队的全面建设。因此,非智力因素在国防生成才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在国防生培养中不仅要开发其智力因素,还要努力做好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必须科学构建国防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基本内容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国防生不同于普通大学生也不同于军校学员,对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应有特殊的内涵要求:
1. 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即价值观,体现了主体对周围客观存在价值标准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是国防生非智力因素构成的主导要素,对其他因素起统帅和决定作用。要通过不断的教育引导,使国防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入学动机,立志从军报国;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具有牺牲奉献精神,战时要有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气概,平时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具有良好的纪律观念,在思想上刻苦修炼,在行为上严格要求,自觉遵守条令条例,认真执行上级的指示要求。
2. 激发忠诚的职业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手段,在国防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及时开展学习教育,以理、以行、以情激发情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增强国防生对国防事业的使命感。树立起献身国防事业的伟大理想,使其具有忠诚使命的责任意识,肩负起革命军人的神圣职责,爱军精武、爱岗敬业、英勇善战,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
3. 培育顽强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军人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是非智力因素的关键内容。原子论的创造者道尔顿说:“如果我有什么成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和毅力的结果。”意志对于人来说,比天资聪明更为重要。一切发明创造和事业的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所以,要使国防生具有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特别是要具有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努力在本职岗位上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4. 提高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是指人随外界环境改变和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是国防生融入军营的关键,也是国防生非智力因素的基本环节。国防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身心调节能力,从而强化其心理承受能力、应变力和耐挫折能力,更好地适应艰苦的军营生活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应当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善于交流信息、联络感情,做到真诚、友善、谦逊、自信、开朗、果敢、坚毅,从而完善和健全军人人格;也应当具有良好的性格支配能力,并认识到军地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提高性格支配能力,为发挥自身智能优势创造更加和谐有利的成长空间。
5. 强化团队意识
良好的团队意识,有助于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是国防生顺利实现成才目标的坚实保障,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补充。因此,要强化国防生的个性品质,使其克服个性弱点,提高调适能力,鼓励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在军营的舞台上充分展示其个性;要强化他们的沟通协作意识,加强与人合作能力,学会团结人和理解人,能够正确处理问题、化解矛盾;要强化他们的学习互助意识,学会整合资源,助人为乐,在不间断的学习交流中积累经验,提升岗位竞争力;要强化他们的大局意识观念,学会与官兵和谐相处,不斤斤计较眼前、局部或个人利益,具有超前思维和战略眼光,充分发挥人才团队的集体智慧,形成整体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必须为国防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国防生作为新兴的军队人才群体,其非智力因素培养更需要得到良好的环境的保障。因此,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1. 营造文化氛围
文化是各种思想的载体,对国防生的文化培养将具有强烈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文化启迪正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培养国防生的理想信念的一种方式。它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教育和行政约束,不是靠外在灌输和强制性规范来影响国防生的思想,而是寓教于乐、寓教于美,让国防生在娱乐和休息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因此,要了解掌握国防生群体特点,探索校园文化和军营文化的结合点,针对国防生求乐、求知、求美的特点,努力把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统一起来,积极开展与时代旋律合拍、与学校节奏同步、与学员兴趣相投的文化活动。比如,经常利用橱窗、板报、条幅、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国防生的优秀事迹,严格要求国防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让国防生在校园中起到优秀的带头示范作用,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此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坚持定期升国旗、唱国歌,激发学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开展读书演讲活动,丰富国防生的精神世界;组织文艺演出、大唱军人道德组歌等革命歌曲,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侵蚀;举办书画美术摄影作品展,创造有利于强化理想信念的文化环境;引进高雅文艺活动,欣赏优秀影视和音乐作品,净化学员心灵。让国防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理想信念的情感底蕴,激发献身国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 打造健康环境
国防生成长离不开工作学习环境,国防生既是大学生又是后备军官,具有身份上的特殊性,因此,我们也必须为国防生创造一个适合其发展的环境,密切国防生队伍内部关系、丰富物质文化生活,创造健康向上的环境。要对国防生学习、生活、工作的环境进行改造,在相对集中居住的国防生的住地,悬挂标语口号,张贴英雄画像,加强书籍杂志阅览室的设置建设等;对其内部组织环境、情景环境、舆论环境积极改造,增强其自理、自控、自警的能力。
3. 搭建阳光平台
鼓励国防生参加高校团委、学生会、学联等社团组织,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及时组织在校国防生了解部队生活,参加部队训练、共同完成任务;建立部队教员、官兵、国防生之间的互动平台,收集思想反应,在平等交流中形成共识,共同促进提高;要广泛开展“爱党、爱祖国、爱军营”的教育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认真组织以“学先辈、比奉献、创佳绩”为主题的座谈会、军内外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树立起立身做人的良好榜样;适时地与部队领导、基层干部、部队官兵座谈交流,让国防生与“老边防”、“老基层”零距离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他们爱军习武、爱国奉献的精神,强化他们对职责使命和奉献精神的理解;结合学年考核、军政训练等时机,发现和培养典型,开展评选优秀国防生和军政训练先进个人活动,形成学典型、求成才、争先进、比奉献的浓厚氛围。
三、必须增强国防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实践性
国防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实践性。实践的过程,就是把认识转化为行为的过程。缺少了实践的环节,国防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搞好国防生非智力因素培养,首先要从提高军人素质着手,从理论讲起、从体能抓起、从技能练起,以养成育作风、以考核促效果,全面提高和打造国防生过硬的军事素质。
1.利用课堂教学,在系统学习中提升军事理论素养
将国防生军政理论课程纳入高校教学体系之中,统筹安排教学工作。高校本科课程设置一般由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部分组成。可以把总部规定的国防生军政理论10门课程均纳入到学校任选课中,作为国防生的必修课以及其它学生的任选课,留学生和港澳台的学生不允许选修。由学校统一制定教学计划,纳入教学评估之中。经费按高校的任选课确定,主要用来聘请教员、购买书籍等教学保障。由武装部和选培办共同组织,以选培办为主。教员可由学校、选培办和外请专家三部分组成。这样既完成了总部规定的军政课教学内容,又避免了军政课学习与文化课学习的冲突,还达到了提高非智力因素的目的。
2.依托基地训练,在实践锻炼中强化军事体能技能
所谓依托基地训练,是大单位或总部在高校就近的军队院校、军师级单位教导队、作战部队等训练机构,为本地区各签约高校建立国防生军事技能培训基地和见习锻炼基地,各选培办利用暑期时间,组织国防生到承训单位进行军事技能训练或见习锻炼的一种训练模式。国防生军事技能的培养对教学实施有特殊的要求,普通高等学校难以保障。培训见习基地的建立不仅可以有效推动高校军事课教学和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还可以较好地解决国防生的承训问题,为今后国防生军政课学习、暑期军训和见习锻炼提供稳定平台。2010年总政治部干部培训局,把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确定为国防生军事训练基地,并利用暑期一个月时间对北京地区近千名大一的国防生进行了统一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签约高校可以参照这种办法,按照地区确定基地,组织实施基地训练。
3.注重平时训练,在规范养成中培育过硬的军人作风
军人作风的培育具有长期性特点,是一个在认知基础上的自觉实践过程,要把培育过硬军人作风贯穿于国防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要通过加强出操、内务卫生、仪容仪表、礼节礼貌、请销假等一日生活制度规范的管理、落实,达到强化国防生的军人意识与法规观念的效果,使其自觉以军人的行为准则规范言行并遵守各项规定。比如:通过组织队列训练,提高军人素质;结合可行的战术动作和高校体育项目,举办军事运动会,练就强健体魄,强化作风养成。
4.分开阶段进行考核,在督促考核中检验和提高训练效果
军事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前一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下一阶段目标任务的完成效果。为确保每个阶段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要根据内容的不同,按照递进规律,在关键阶段的关键节点上组织考核,督促学习训练落实,检验学习训练效果。具体训练工作要做到“三到位”,即“学到位、训到位、考到位”。对成绩不合格或不理想的国防生,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增加督促和补救措施,适时安排补训或加训以达到阶段目标。
四、必须保证国防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健康发展
国防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是一个新生工作,既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也没有成熟的理论指导,容易发生各种问题,甚至给国防生培养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必须严格把握好政策规定,科学组织实施。
1.坚持高格调,防止出现庸俗化现象
非智力因素培养,是以充实和发展国防生非智力因素品质为基本内涵的实践活动。在现实中,很多人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简单理解为进行社会交往和为人处事的学习,结果把重视坚持原则基础上的灵活性等同于可以放弃原则性;把为了达到最终目的地而走曲折道路,视作可以放弃最终目标。使国防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出现偏差,甚至成为厚黑学的内容。所以必须坚持人才培养的高格调,站在确保部队干部能够在政治上坚定、思想道德上纯洁的高度,对国防生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武装,打牢理论根基,使他们学会从政治上观察分析问题,增强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围绕坚定理想信念的目的,抓好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国防生的价值,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崇高的国防事业中;要做好道德规范养成、夯实思想根基,增强抵御腐朽思想文化和“灯红酒绿”侵蚀的能力。
2.搞好统筹协调,防止影响智力因素培养
在人才培养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必须共同提高,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然而,有些人单方面地倡导非智力因素培养,却忽略了智力因素的培养,把二者割裂开来,从而顾此失彼,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应当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联合学习教育、联合训练管理,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通过矫正国防生的人生追求,激发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强化战斗精神,开掘训练动力;通过提高交往能力,增强互帮互学的效果等。
3.鼓励开拓创新,防止阻碍个性发展
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点是要坚定信念、服从命令、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有些人片面理解其中的内涵,而变得圆滑顺从,不愿意发出不同的声音,更不愿意展现自己的特点,这样很容易阻碍个性发展,也会影响开拓创新。所以,我们必须树立人人成才和人才多样化的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做到不拘一格育人才。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针对他们的需求在必修课与选修课、课内与课外、面授与自学、学分积累与能力考核之间进行合理安排,提供多样化的求知选择。引导国防生提高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4.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半途而废
非智力因素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持续给力。
首先,这需要相应的制度机制来推动和保障,需要建立有效的组织领导机制;要把非智力因素培养摆上党委、支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指导;把非智力因素培养纳入单位建设总体规划,做到部署工作有要求、形势分析有内容、综合调研有课题、阶段总结有讲评。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学习培育机制,把非智力因素培养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灵活运用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主旋律”,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充实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革命气节、条令法规等内容。
再次,要建立教育评估激励机制。坚持突出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作风纪律养成、组织指挥管理等方面的特定要求,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实践要求具体体现于各类评比标准之中,特别是要将其作为考核评价国防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基本标准,考察结果与奖学金等级评定、入党评优、毕业分配等直接挂钩。要定期分析评估各高校国防生培育成效,完善“优者优先、落后靠后”的奖惩激励机制,协同高校职能部门分析培育工作形势和国防生思想现状,研究解决培育实践活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共同探索完善管理督导、检查考评、奖惩激励等制度机制,从而推动培育实践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黄厚华 总政治部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选培办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