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略论社会实践对学生党建的促进作用
——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作者:刘德英 发布日期:2011-04-11

摘要: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深入认识社会,实现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党建中强调社会实践,有助于拓展党建工作的育人功能,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形成客观理性的世界观,同时提升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社会实践;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根本的任务,高校党建工作也应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工作。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人才培养,着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

高校党建工作是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新时期党建工作中强调和重视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党建工作的育人功能,也有利于提高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

 

马克思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1]由此可见,只有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最终实现改造社会才能真正使得高校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应该扮演重要角色。综观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题党团日活动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实践活动的常见形式

在高校日常学生党建工作中,结合当前的时事政治,采用主题党团日的活动形式是一种通常的做法。主题党团日活动主题鲜明、组织形式灵活、活动周期较短,方便学生党支部在学期中开展,是一种优点突出的党建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

然而,从另一个侧面看主题党团日活动,“日”意味着这项活动的开展时间往往是一天或者一个周末,在这样短暂的活动周期中,学生很难有较为深入的实践活动。党团日活动通常会以参观、学习和讨论为主,虽然这样的实践活动实现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但从“走向”到“走进”,仍需要时间更为充裕和设计更为人性化的活动形式。

2.“红色1+1”、“三下乡”活动是高校党建与地方党建对接的主要纽带

“红色1+1”是指高校与街道社区、乡镇农村的党组织进行党建共建,互相帮助,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党建活动形式。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智力资源为共建社区、乡村提供医疗、法律等服务和支持;另一方面,共建社区和乡村也可以为高校学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是指高校学生送“文化、科技、卫生”到农村、到基层。自20世纪末国家提出“三下乡”活动号召,已陆续开展十余年活动,同“红色1+1”活动一样,大学生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在服务过程中,也锻炼学生的自身素养和综合能力。这两项活动是高校党建与地方党建对接的主要纽带,在开展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党建对接与共建通常以“结对子”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期的合作、互助关系。这种做法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制度性和稳定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我国正处于城乡面貌变化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阶段。仅与一个社区、一个乡村共建,学生的实践活动范围被人为限定。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1年寒假“追寻九十年历史足迹探访家乡变革亲历者”社会实践活动中,选择新农村建设课题的同学们在报告中反映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同学们的家乡中既有传统气息浓厚的老乡村,也有硬件设施齐全的新农村,更有自身拥有村办“工业园区”的新新农村,这三者之间的差别不可谓不大,如果只了解其中之一,难免偏颇。

“红色1+1”、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为同学们接触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了非常好的途径,但其开展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仍需拓展,使同学们受益更大,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

3.创新型学生党建实践活动是深入开展党建实践活动的开拓源泉

近年来,为充分调动基层院系和学生支部开展创新型党建活动积极性,高等院校狠下功夫、提供大力支持,鼓励工作创新。比如,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就拿出专项经费支持基层支部申请“创新立项”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与国家、社会发展变化紧密相关,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而勇于实践、开展创新型学生党建实践活动则可以保证不断将党建工作推向深化。

 

二、以实践促党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社会实践在推动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实年第期现知行合一、志行合一的过程中,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实践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良好效果,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有利于发挥党建的育人功效。

1.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加强对国情民情的深入了解

90后”正逐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这一代大学生成长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黄金时期”,充分享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缺乏对党和国家历史特别是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的了解和体会。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家长普遍对课堂学习外的其他方面重视不够,多数人的成长经历中缺乏和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交叉,客观上造成了他们缺乏对社会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非常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在信息爆炸时代,从网络获取信息变得更为迅捷,而身体力行地从实践中获取信息的途径则倍显费时费力。由于缺乏对社会的亲身接触、实践,他们无法有较为客观、理性的认识,很容易人云亦云,被谣言所误导。长此以往,不利于大学生形成客观、理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组织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在自主选题设计的过程中普遍表现迷茫,大多数人保守地倾向于选择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课题或者是曾经长期经历的中小学教育等课题,不敢也不能很好地发现和抓住当前社会民生的热点、难点去进行调研实践。大学生对社会民生热点的陌生感与社会实践选题中的保守表现,客观反映出其对社会的接触、了解的缺乏程度。

2.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常来说,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主要由团组织负责开展,这与党组织负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不矛盾,且互为补充。社会实践活动由党组织开展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好处。一方面,党组织具有活动开展的组织优势,活动的参与人员、覆盖面均有保证;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党员进行社会实践可以带动普通同学共同参与,让他们从中受益,扩大了党组织在学生中间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工作社会实践是学生党员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生党员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生党员所拥有的知识多少,只有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验证和体现。学生党员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改造主观世界[2]。在党建工作中突出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不仅对于学生党员,对于带动参与的全体大学生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锻炼和教育效果。

在实践过程中,社会实践在党建工作中可以发挥显著效果。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追寻九十年历史足迹探访家乡变革亲历者”社会实践活动中,很多同学在实践感想中都提到通过实践才认识到自己沟通能力的欠缺;通过实践才感受到党在新中国建立、发展中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通过实践才真正明白互联网上的东西并不能全信,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才有发言权;通过实践才真正养成了多角度、理性的看待事物的习惯。

3.以实践促党建是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步骤

如前文所述,社会实践缓解了大学生与社会脱节严重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客观、理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实践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鼓励学生更加努力和刻苦的奋斗,将来更好地奉献和服务社会。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二者实现了有机统一,进而实现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有机统一。

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生中,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占该年级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做好党建工作对新生年级的带动和影响作用非常显著。通过开展社会实践等党建活动,有效地扩大了党支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有利于整个年级的学生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以实践促党建的方法与机制

 

1.加强领导,以院系党委为组织主体

在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院系党委是基层工作最主要的组织主体。加强在党建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效首先需要院系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坚定支持。

以院系党委为学生党建社会实践组织主体有以下三点好处:第一,院系党委可以有效动员教师参与,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科学指导。社会实践需要科学的方法技巧指导,党建主题社会实践与普通社会实践相比更需要政治理论指导,院系党委可以有效动员学工干部与社会科学专业指导教师参与实践活动指导,并以院系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研专题培训,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提供科学指导。

第二,院系党委可以有效整合可用资源,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物质保障。社会实践离不开经费支持,以院系党委为活动组织主体,可以有效整合可用资源,一方面院系可以使用学校党委下拨的活动经费,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掘自身资源,为学生党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近年来开展的大规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就得到了校友捐赠设立的“1979基金”的支持,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第三,院系党委可以有效依托现有工作平台,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全程支持。院系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单位,形成了一套信息通畅、管理有效的学生工作运作体制,充分利用这一现有体制的优势,可以在党建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策划、宣传、报名、培训、实施、总结、评优过程中节省大量的管理成本,提供坚强有力的系统支持。

2.扎实推进,以学生党支部为基本单位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最基层单位,是党建活动的具体执行者。充分调动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建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党支部在学生思想引领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党建社会实践活动得以切实落实、有序开展的根本途径。

在活动策划、部署阶段,可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学生党支部自主开展活动衍化和创新的工作积极性。在学生党支部层面可以着力于党员、积极分子对普通同学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在活动实施阶段,可依托党支部现有联系平台,建立健全安全联络人工作,在活动开始前对学生实践地点、实践对象进行统计,并在实践活动中与同学们随时保持联系。对实践活动与设计发生变动的情况做到随时掌握和信息更新。把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及时向学院反馈,以便提供帮助和支持。

在活动成果转化阶段,可充分发挥党支部本身成熟的组织模式开展社会实践的经验体会交流。为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在实践过程中付出一份汗水,在成果交流中收获多份成长。扎实做好成果转化工作,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全程受益。

3.勇于创新,以培养锻炼学生为最终目的

要不断推进社会实践在党建中发挥的重要功能,就需要勇于创新,把培养锻炼学生作为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不断挖掘活动潜力,勇于开拓进取,保持党建社会实践的活力和吸引力。

第一,要通过搭建新媒体平台促进内部交流,促进活动开展。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寒假党建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组织过程中发现,与邮件群、飞信群等传统沟通方式相比,“人人小组”对于学生们的吸引力更大。因此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即因势利导,在人人网(http://www.renren.com)上建立专题讨论小组,邀请所有参与同学加入。同学们通过发帖“晒照片”、“晒行程”,回帖和顶帖等方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事实上也对他们自身的实践活动起到了启发和督促作用。实现了促进学生与其它实践团队进行沟通,互相启发、交流经验的工作目标。

第二,将理论热点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扩大活动内涵。创建学习型政党是党在当前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党建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中,将理论热点学习讨论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沟通平台使得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讨论社会热点话题,加强自身理论修养。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实践过程中,利用“人人小组”策划组织了“每周一主题”党建话题讨论活动。在数周社会实践过程中,先后引导同学讨论了中国改革开放经验、房价高企原因、煤矿安全生产等热点话题。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主动学习新知识、寻找论据,加深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形成了全新的认识事物的态度。在“每周一主题”

党建话题讨论活动中,逐渐摸索出了加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为以后的党建工作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简介:刘德英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7页。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提供便利条件。

[2] 梁家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高校学生党建》,《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