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化以及互联网发展的深入影响,以班团一体化体制为核心的高校基层团支部正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非团组织的比较优势、上级团学组织的挤压和团支部自身的角色弱化。许多高校为此采取了“宿舍建团”、“实验室建团”、“自组织建团”等创新举措,但其现实效果还需深入论证。面对目前的问题,需要从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根据实际实现班级团支部“事少而精”就是一个良好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高校基层团支部;团建创新;团员意识
班团一体化体制是中国高校基层团组织的通用架构,它是联结院系团委(团总支)和普通青年团员的传统机制。然而,近年来基层团支部对于青年学生的影响力却呈现出日趋下降的态势,同时正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非团组织的比较优势
(1)学生社团
近年来,各高校中的学生社团发展十分迅速。以北京大学为例,目前实际注册的社团已接近三百。除了数量之外,学生社团在范围上也基本涵盖了青年学生感兴趣的各个领域。在这一形势下,许多学生热衷于参加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传统的班团组织生活由于形式相对单一而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相对下降,基层团支部的组织动员能力也相应退化。
(2)实验室
对于部分理工科学生而言,他们的集体生活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由于实验室对学生的继续深造、奖学金和毕业都拥有相当的决定权,而且发放一定的坐班补助,许多理工科学生都过起了以实验室为家的生活,把自己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实验室。此外,很多实验室通过组织定期的羽毛球和K歌等文体活动取代了部分班团集体职能,再加上实验室同学的朝夕相处,实验室俨然已成为理工科学生归属感最为强烈的集体。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团支部在他们精神空间中的位置相应淡化。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理工科学生中,文科院系的部分科研中心对学生也产生了类似的吸纳效应。
(3)青年自组织
除此之外,QQ群、虚拟社区网友群体(如BBS网友等)、电子游戏战团、体育迷俱乐部和同乡会等青年自组织对班级团组织的冲击也不可小视。这些青年自组织往往很有创意,总是能走在青年创意潮流的最前沿。当下流行的“快闪”、“跑酷”等活动都是从这些自组织中流传出来的。相比之下,班级团支部所采用的活动形式有些相对单调。许多支部对于青年学生的政治教育形式还停留在会议说教的层面,意识形态色彩浓厚但形式呆板,反而引来部分青年的反感。至于主题团日等其他活动,虽然上级团组织一直鼓励基层团支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通过创意团聚青年,但许多支部要做到这一点还是有难度的。
2.上级团学组织的挤压
上级团学组织直接面向学生的扁平化扩张也挤压了基层团支部的生存空间,使得高校团组织呈现出头重脚轻的态势,其挤压效应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挤压时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教育事业投入的加大,各大高校对于学生活动的资源支持也逐渐增强。许多作者简介:杨俊峰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霍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团委书记年第期本ES刊团定建稿强基工作专题高校的团学组织秉承“大团委”和“大学生会”的理念,都在快速扩张。这大大拓展了青年学生参加组织活动的空间。同时在两级团学组织和学生社团里身兼数职的学生干部并不少见。然而,青年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课余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大部分学生把主要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上级团学组织和学生社团等组织中,留给班级团支部的时间自然就相应减少了。
(2)挤压资源
上级团学组织在资源分配方面的主导优势也是导致班级团支部对于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下降的一个原因。首先,上级团学组织干部职位体系较为庞大,其广度和深度都足以满足其成员的发展需求。团支部在这点上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其次,在推荐免试研究生和奖助学金等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资源分配方面,上级团学组织拥有较大决定权。班级团支部在分配过程中总是被忽视。缺乏激励导致部分基层团支委会缺乏工作动力,做好班团工作成为一件“良心活”。长此以往,愿意为团支部付出的学生干部逐步减少,班团活动逐步失去活力。再次,上级团学组织相对而言经费更为充裕,而班级团支部往往资金不多,有时还需要向支部成员收取活动经费。
团支部在班团一体化中的弱化班团一体化确实有利于班级整体资源的调动,但也相应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团员意识弱化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共青团从最初的小众群体成长为现在的全民团。这一变化导致共青团员曾经拥有的优越感一去不复返,进而使得团员意识大大弱化。同时,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导致部分青年对传统意识形态教育产生反弹,进而开始反感团支部组织的政治活动。因此,许多团支部都放弃了组织政治活动。在许多学生看来,团支书就是班长的助手。在党支书兼任团支书的班级,团支部几近于消失。在这种情况下,班级团支部的团员意识弱化又反过来影响到班级团支部自身的活力,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班级团干部定位的混乱
全民团不仅使得团员意识弱化,也使得团支书无法认清自己的定位。支部成员的漠不关心导致班级团干部在工作中感觉费力不讨好,缺乏工作上的成就感和价值感。班团一体化使得这一情况变得更为严重。团支书在完成上级团组织任务的同时,还要和班长一起完成类如办理公交卡及购买火车票等杂项事务,使得他们一定程度上认为自己只是班长的助手。此外,班级骨干数量相对较少,团支书往往又都是学生社团或上级团学组织中的重要骨干,导致基层团支书精力分散、负担较重。这使得部分团支书忙于应付各个“婆婆”交付的日常事务,无力也无心开展团支部自身的建设。时间一长,一些团支书就找不到自己清晰的团属职能定位了。
针对基层团支部活力减退的现实情况,团中央适时提出了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工作要求。许多高校团委都响应号召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了宿舍建团、实验室建团和青年自组织建团等一系列的对应措施,以求对基层团支部建设起到加强作用。这些措施产生了积极效果,但也引出了一些新的问题。
1.“宿舍建团”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高校中的“宅男”、“宅女”一族。很多“宅男”、“宅女”基本都不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成为游离于班级团支部之外的人群。为了将这部分青年纳入基层团组织中来,部分高校引入了宿舍建团这一创新举措。这极大延伸了基层团支部的手臂、扩大了基层团组织的覆盖面。在一些高校,每个宿舍有一个团小组,每个楼层有一个团支部,每栋公寓有一个团总支,规模很庞大[1]。不过,这种架构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在部分高校,有组织无活动的现象在宿舍建团中一定程度的存在。其次,绝大部分公寓楼中都有不只一个院系的学生,公寓团总支和院系团委(团总支)的关系如何协调也是一个问题,可能会导致人员的重复使用和资源浪费。再次,在同一高校之中,不同院系之间的情况也不一样。在团员青年人数较多的大院系,一个年级会有十多个宿舍,可以在团小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开展活动。但对小院系来说,一个年级只有两三个宿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宿舍建团活动的开展也很有限。
2.“实验室建团”
相对社团而言,实验室在基层团建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很多理工科学生大学期间最主要的时间都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通过在实验室中建立团支部,可以增强学生的凝聚力,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也。一方面,由于实验室承担的主要职责是科研,所以很多实验室团组织的活动都是围绕学术科研的主题展开的。这既是共青团育人工作本质的体现,也符合团中央关于思想引领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在实验室中所占比例很高,实验室建团对于解决原有的研究生团建问题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实验室建团也有其消极效应。和社团一样,实验室对于班级团支部的活动空间的挤压效应已经比较明显了,实验室建团使得这种挤压效应更加突出。如果实验室团组织对于自己的功能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不能和班级团组织区分角色的话,这种挤压效应就会一直存在下去。
3.“青年自组织建团”
除了上述团建创新举措外,部分高校还提出了在各院系内的老乡会、读书会、体育迷俱乐部等青年自组织中建立团组织的举措。不过,青年自组织团建工作尚未大规模铺开,仍处于实验阶段。按照陆昊同志在“统筹城乡、青年自组织和互联网团建试点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目前青年自组织团建工作的主要探索方向是把青年自组织纳入到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体系,实现广泛联系和影响广大青年的目的。在具备条件的青年自组织中建立团的组织,是青年自组织团建工作的最高目标,但决不能强求一步到位,而应该是根据青年自组织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逐步推进。正如陆昊同志所说:“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自组织本身是一种松散的联络载体,不一定非要在其中建立团组织,重点任务是加强沟通联络。”[2]这就提醒我们,决不能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强求自组织建团,这样只会扼杀原有组织的生命力。
如果我们仅站在基层团支部的立场看问题,那么反映出来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但除了基层团支部之外,基层团组织还包括院系团委(团总支)这一层级。因此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站在高校基层院系团委(总支)这一层面上重新认识基层团支部面临的各种问题。
在社会呈现出个性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学生社团等非团组织的兴起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许多大学生都把学生社团作为自己在校期间拓宽交往面、锻炼多方面能力的主要途径[3]。这表明基层团支部的弱化有其必然原因,因此试图把基层团支部完全恢复到以往状态的努力恐怕是不现实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加强非团组织领域的各类团建工作和青年联系工作就变得极其重要。另一方面,既然基层团支部必然会一定程度上弱化,那么与其任由非团组织占据它退出后的空间,不如由效能更强的上级团组织来填充。所以,院系团委(团总支)可以改变以往单纯依靠班级团支部联系广大同学的模式,转为更加积极和全面地直接面向本院系团员青年提供各类服务和指导。这也符合现代社会组织普遍走向扁平化的大趋势。在此过程中,应进一步扩大院系团委(总支)的干部队伍建设,吸纳更多团员参与工作,这有利于保持基层团组织在团员青年中的存在感。
此外,宿舍建团实际上是对于班级团支部的延伸。在宿舍中建立的团小组符合团章中的规定,本质上是班级团支部的组成单元。至于实验室建团,实际上是对于班级团支部的一种替代性尝试,但最终的结果也有可能表明只是一种补充性措施。对于理工科研究生来讲,实验室建团也许会更好地发挥共青团的作用。如果探索的结果表明确实如此,那么不妨打破原有的建团方式,干脆在理工科院系中以实验室建团取代原有的班团体制。总而言之,这些团建创新举措仍处于实验阶段,不必对其实质效果过于苛求。只要能够弥补基层团支部弱化所产生的空白,那么这些创新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在观察视角的转换之中,并未对班级团支部弱化这一问题本身进行解决。弱化之后,如何通过科学定位和设计工作内容,使得基层团支部“事少而精”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笔者以为可以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尝试:
1.精简指标,简化职能
以往的班级团支部因其在大学生组织生活中的优势地位,总是以一种全能型的形象出现,在政治教育、专业学习和文体活动等各个方面都很活跃。所以过去对班级团支部的要求一直都是大而全,给班级团支部下达的各项任务也很多。现在班级团支部已趋于弱化,原有的管理模式就显得不切实际。负担过重会导致班级团干部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对待工作。因此,给班级团支部减负迫在眉睫。在笔者看来,班级团支部的基本职能可简化至三项:团务工作(收缴团费和信息统计)、推优入党和思想引领。第一项是团支部必须完成的基础工作,工作难度不是很高。思想引领却是一门对工作态度和技巧要求很高的艺术,也是共青团的核心价值所在。做好这项工作,班级团支部存在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就实现了。推优入党则是团支部拥有的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值得通过制度性文件予以保障和改进。通过这种简化,有助于将团支书从班级杂项事务中解放出来,实现其自我职能的清晰定位。
2.结合专业,特色定位
个体总有其差异性,班级团支部是否具有活力不能一概而论。现实中有些团支部仍然活力充沛,在上述三项职能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到位了。对于这些团支部,院系团委(团总支)应当因势利导,鼓励他们从本支部的特点出发开展特色工作。例如,学术氛围较为浓厚的研究型院系团支部应当以组织读书会、学术沙龙等特色活动为主,文艺或体育特长生较多的院系团支部应当以开展文体活动为主,应用性学科为主的院系团支部应当把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重点,毕业年级团支部可以尝试引导同学开展就业互助活动,学业负担较重的院系团支部则应当以学业辅导为中心开展工作。
3.调整建制,灵活建团
既然传统的班团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那么不妨在有需要的院系灵活调整团的建制,改变团支部全部建在班上的传统做法。这种做法既符合实际,也是政策依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第25条规定:“团的基层组织设置应从实际出发,可以不完全与党组织和行政建制对应。适应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和领域的特点,灵活设置团的组织”。在团员人数较少的班级,可以尝试跨年级建立团支部、分专业建立团支部或联合其他院系的班级共建团支部。这样既能增加团支部的人气,也有助于通过新鲜血液的交流来活跃气氛。对于团员人数较多的班级,可以尝试引入竞争性双团支部。由两个团支书设计开展不同的特色活动吸引班内同学自主选择参加,同时根据支部人数的多少对投入资源进行差异化分配,激励两个团支书更积极地引导大家参与支部活动。对于应用学科院系来说,可以尝试与社会单位共建团支部。这有利于为青年提供实习实践等机会,与社会的交流也有助于团员的专业学习和个人成长。
4.经费倾斜,加大培训
上文中已提到,上级团学组织和学生社团等与班级团支部相比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势,甚至对后者产生了一定的挤压效应。如果校级团委和院系团委(团总支)能分流资源设立基层团支部的专项活动经费,并通过立项申报等方式加以规范和监督,必将有助于增强班级团支部的活力。此外,在团支部活力的影响因素中,团干部本身的素质和态度往往比资源配置更重要。目前多数高校都缺乏对团支书工作技能的系统培训,主要依靠团支书交接时的口口相传。新生团支书则主要是依靠自己的摸索。部分团支书甚至不熟悉推优入党的基本程序规定,更谈不上做好本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由学校团委来直接面向全体团支书提供科学有效的培训就变得至关重要。近年来,北京大学团委通过新生团支书培训班加强了对于新生团支书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其实还可以利用初级团校这一平台加强各院系团支书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层次分明的培训体系,有助于提高团支书的工作技能和意识,进而增强基层团支部的活力。
5.创新形式,加强团员意识教育
“全民团”所带来的一大消极后果就是团员意识弱化,对于共青团的身份认同感减弱。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对于增强团员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效果至关重要。加强团员意识教育,首先要从团员身份入手,通过仪式教育增强其身份认同感。仪式是组织文化构建和传播的重要方式,仪式过程中的特点显示了强大的隐性能力,这些特点确立并强化了参与者的主观信念。具体到班级团支部,可以抓住新团员加入(如转系同学)、团的诞辰、临时性离团、到龄离团等环节,举办一些别具特色的仪式。这些仪式既可以让转入的团员或离团的团员感受到团组织的关心,同时也能让支部的其他成员体会到团员身份所带来的温暖,还可以在其中融入团章、团史、团的代表性人物等内容的学习,团员意识自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除了仪式之外,还可以通过游戏、表演和歌唱等青年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团员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