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十二五”规划教育热点透视

作者:本刊编辑部 发布日期:2011-01-10

【本期热点解读】

201010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稿(以下简称《规划》)。其中,第七部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不足1500字的篇幅中就有22处提及创新,主要涵盖科教兴国与人才战略、文化软实力和教育公平三大主题。古人有云: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苟不养士而欲得贤,是犹不耕耨而欲望秋获,不雕凿而欲望成器。故养士得才,以建学立师为急务也。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规划》的制定为我国指明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本期将主要通过聚焦《规划》中与高等教育相关的部分,探讨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一、背景与意义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较之于优先积累物力资本的国家,优先开发人才资源的国家不仅发展速度更快,而且发展质量更高、后劲更足。一些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所以能迅速提升,就在于人才优先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①]

 

欲行千里思良驹,每临大事有静气。早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之前,中央就围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制定了三个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此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干部人才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党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以及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

 

中国新闻网评论员马海燕发表评论员文章,文中指出:

《规划》公布三个月前,新中国进入新世纪后的首份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四个月前,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面世;四年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出台[②]

 

这一系列中长期纲领性文件的颁布,都在不断呼唤创新。而创新要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只有特殊创新力的人,才能引领各个领域前沿问题的解决,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所以创新型人才必然成为国家战略。中国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二、核心内涵——科教兴国与人才战略

2010年,十二五规划再次重申将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作为国家科教事业发展的核心思想,凸显其重要性。《规划》中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事实上,科教兴国与人才战略的酝酿和成形是一个历时很长的过程,经历了好几代领导人的完善和改进。

(一)历史沿革

1977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我国重新走上实现现代化之路。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③]明确地把科教的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深刻地论述了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又依赖于教育的关系,从战略的高度强调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论述20年内我国发展战略的重点时强调: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④]

1988年,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⑤]

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阐明: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⑥]

(二)现状概览

中国人事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王通讯指出[⑦]

“以用为本是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点.要落实以用为本,就必须做到以更宽的眼界,更高的思路,更宽的胸襟,努力让各类人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各得其所。对于以用为本,究其核心在于:将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这三个合适也是当前在中国企业中颇为盛行的用人理念——人岗匹配。但是这一理念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则并不乐观。

“十二五人才战略的提出,无疑给中国企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也为企业自身进行人才培养敲响了警钟。但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何很好地执行这一利好四方的方针政策、让人才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的人才体系得到改进和完善,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

中国新闻网评论员马海燕发表评论员文章,文中提及[⑧]

20109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时谆谆告诫教育者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这显示出中南海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表示,现在讲“创新”好像是个很时髦的词,其实创新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不能一讲中国缺乏创新就是缺乏像互联网那样改变世界的技术,而是要从教育基层的点点滴滴做起。

在提到创新性人才时,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表示,讲创新要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只有特殊创新力的人,才能引领各个领域前沿问题的解决,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所以创新型人才必然成为国家战略。

教育部日前发文要求落实十二五规划建议时,强调使横跨十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在头一个五年圆满完成既定任务,而这要求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与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完善现代教育体系,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科学技术创新,着力提高教育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的能力。应当看到,无论是十二五规划建议还是《教育纲要》、《人才纲要》、《科技纲要》,这些都只是一个大国走向创新之路的新开端,但足以让人期盼。

三、亮点聚焦——文化软实力

随着“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完成,我国以经济实力为主导的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的跃升,在硬实力不断发展的同时,软实力再一次成为我国未来发展工作关注的重点。发展软实力成为了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在新形势下的重要体现,成为了下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目标和工作亮点。软实力的提升过程中,高校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规划》第九部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四川宜宾学院院长汪明义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强调了大学在增强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文中指出[⑨]

当今时代,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作为思想文化重镇,肩负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责和使命,在推进思想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

大学是各种思想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前沿阵地,在推进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可以通过相关专业与课程设置,让大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另一方面,可以凭借强大的学术研究机构与研究力量,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是东西方思想文化的汇集地,是吸收和传播有益的外来文化的主阵地。大学可以通过学术讲坛、国际学术会议、互派研究学者等多种形式,与各个国家和各类学术机构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既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又积极接触新思想、新知识、新观点。

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科技、信息、经济等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互为条件的经济发展形式。大学集合了知识、人才、科技等高端元素,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发表文章《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⑩],文中表示:

增强文化自觉、加强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一手抓改革,一手抓转变,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发展方式转变,以文化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文化事业产

业发展。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要继续强化文化服

务主体和打造文化市场主体,同时要深入推进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一是完善市场格局,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二是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以办文化为主变为以管文化为主;三是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方式,确保文化企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在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方面,要通过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加快文化发展步伐,通过加快文化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贡献。一是加强基础建设,创新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变;三是重视科技、用好科技,把科技作为文化发展的强大支撑,推动文化发展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四是创新思路、完善政策、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推动文化发展向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转变。

四、难点追踪——“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历来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教育公平是一个涉及到每一个公民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更是决定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能否实现、我国能否将巨大的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的基础。如何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重新定义教育公平,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我国的下一个五年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推动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一是以加快发展促公平。发展是硬道理,通过扩大教育资源,为更多的人提供受教育机会。二是以资源配置促公平。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差距。三是以完善资助促公平。坚持教育资源向困难群体倾斜,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四是以规范管理促公平。大力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严格执行招生六公开六不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劳工问题研究中心副教授李长安认为[]

要充分认识教育的公益性。现在我国的教育不公,很多都是过去片面强调教育产业化所造成的。我国目前出现的一些不公平现象都和教育不公有关,或者说是由教育不公所引起的。而造成这种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政府职能的缺失和公共财政的不到位。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的进程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我认为,教育公平不仅是社会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且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要求。

教育公平是理想和目标,实现这个理想和目标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在特定历史阶段只能实现有限目标。由于教育公平受现实客观条件和受教育者天赋与能力差异等主观条件的制约,它还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因此,从上述意义上来说,公平并不是完全的一致,也是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别的。

《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翟博表示[]

教育公平是一个时代的主题,也是世界教育的话题,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教育公平从内涵来说有三个层次:首先确保人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保证教育机会和条件相对公平;三是教育结果的相对公平。

教育公平从内涵来说有三个层次:确保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保证教育机会和条件相对公平,保证教育结果的相对公平。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保证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在,我们需要解决的就是资源配置、教育条件以及教育结果的差异问题。

我国教育条件的差异和资源配置不公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学生群体之间4个层次的教育发展不公平、不均衡。现在主要是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比较大,特别是农村和城市教育差别相对较大。此外,好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还有一定差距。这些差距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决定的,只有经济和教育发展了,我们才真正有能力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中国教育经济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王善迈认为[]

教育公平,这个概念界定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我们连公平的含义都搞不清楚,那么我们的目标和实现途径就会难以确定。在我们国家,最容易和公平混淆的概念就是均等。均等实际上仅仅指的是结果相同。比如我国过去讲的均贫富不患寡、患不均等,都是一种均等思想,也可以说是一种平均主义。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和条件。


 

附录:中国教育大事记(1949—2010[]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举行成立典礼。

1950年颁布中学教学计划,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

1951年颁布第一个学制——《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它以法令形式确立和充分保障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明确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和业余教育在学制中的适当地位。

1952年教职工公费医疗,从1953年春季起,高等学校的学生也开始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全国高、中等学校学生中确立实行人民助学金制。

1954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掀起第一次高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证公民享受教育权利;对从事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1960年学制改革,中小学教学改革中应适应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1961年,教育系统开始进行教育事业和教育政策的调整、整顿。

1965年中央批示半工(耕)半读发展方向。

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国学校已完全停课,广大学校师生卷入全国大串联从而造成了社会大动乱。

196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全国各地城镇出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1600多万人。

1970年高考废除,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学员。从此高等学校开始招生复课。

1971年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成立。

1975年年整顿教育工作开始,时任教育部部长周荣鑫根据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开始积极整顿教育工作,力争扭转教育战线上的混乱局面。

19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

1978年教育部成立巡视室,标志着我国督导制度的恢复;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980年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于19811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正式建立。

1985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教师节的决定》,决定每年910日为教师节。国家教委成立后教育部即予撤销。

1998年建立终生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颁布,这是跨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明确提出了2000年至201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

2005年婚姻法,高校自主确定学生学习年限、自主决定学生调整专业,对考试作弊者可以开除学籍,学生能否结婚,根据《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执行。

2007年高校学生计划生育意见出台,建议已婚女学生生育期间办理休学手续。对于已婚学生合法的生育,学校不得以其生育为由予以退学。

2010年教育部公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改革制定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清华系”7校、北大系”13校、理工系”8校,近30所中国顶尖大学首次联合自主招生。

 

执笔人:张 莹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7级本科生

张家祥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级本科生

蒋佩雯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8级本科生

刘 薇 北京大学法学院2008级本科生

孙永奇 北京大学工学院2008级本科生



[①]原文详见http://cppcc.people.com.cn/GB/45853/12973790.html,本文引用时有删节。

[②]原文详见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10/10-29/2620349.shtml,本文引用时有删节。

[③]原文详见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p100n/626974.htm,本文引用时有删节。

[④]原文引自邓小平《一心一意搞建设》(1982918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页。

[⑤]原文详见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8/21/content_1846318.htm,本文引用时有删节。

[⑥]原文详见http://www.bjdj.gov.cn/Article/djdt/200605/8274.html,本文引用时有删节。

[⑦]原文详见http://post.tom.com/AB0010AB2233.html,本文引用时有删节。

[⑧]原文详见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10/10-29/2620349.shtml,本文引用时有删节。

[⑨]原文详见http://news.163.com/10/0507/03/6625M0MV00014AED.html,本文引用时有删节。

[⑩]原文详见http://finance.people.com.cn/GB/8215/179399/204463/13282618.html,本文引用时有删节。

[]原文详见http://finance.qq.com/a/20101111/002295.htm本文引用时有删节。

[]原文详见http://news.qq.com/a/20071030/001548.htm本文引用时有删节。

[]原文详见http://www.zzjyw.cn/n1671c10.aspx,本文引用时有删节。

[]原文详见http://news.qq.com/a/20071030/001548.htm,本文引用时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