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贫困生心理问题研究

作者:金 英 王书林 徐一方 发布日期:2011-01-10

 摘要: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进程中,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加之近几年我国高校连续扩招,高校经济贫困生的数量逐年增加。由家庭贫困所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严重影响到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并成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对策

 

一、贫困生的概念界定

本文中,贫困生被界定为: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学生无法交纳学费或交纳学费困难,在校学习期间月均学习、生活费用总额达不到学校所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大学生。

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一般表现

(一)由于家庭贫困导致的心理障碍

1.摆脱贫困的渴望

贫困生多来自落后山区、农村或多子女家庭,也有的来自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单亲家庭或遭遇突然变故的家庭,他们的统一特征表现为:无法获得学习和生活的基本保障,学费的来源成为家庭及亲友的巨大负担。因此,很多贫困学生的生活水平都在最低限度徘徊,他们非常渴望摆脱贫困的现状。为了脱贫、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一些贫困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利用课余时间承接各种兼职、家教等社会工作,这种方式不仅占用宝贵的学习时间,有时还要承受颇大的精神压力,使贫困学生陷入身心俱疲的不利状态。甚至,在更多收入的诱惑面前,有的学生在处理学习与工作关系时本末倒置。

[案例]考古文博学院一名来自西部贫困县的同学,家庭经济困难,为减轻他的负担,院里以高额的助学金进行帮助。可是他为了解决家里弟弟妹妹上学的需要,将助学金的一大部分寄回家中。而自己为了解决生活费和学费,仍然承担各种兼职。据他自己介绍,有一次由于太累,在做家教老师上课时居然睡着。这样超负荷的工作,已严重影响到了他的身体、心理和学习。

2.负荷巨大的压力

贫困大学生把取得大学学历作为日后就业的筹码,更将其视为使家庭和自己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承载着比非贫困生更大的期望及心理压力。在现实生活中,贫困生由于长期打工,身心俱疲,而打工占据的时间又增加了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学习差距。因此,贫困生常感到力不从心,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由此产生的强烈焦虑感以及自责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由于家庭贫困产生的性格缺陷

1.逆反心理强,容易对现实产生偏激情绪

一些贫困生把贫困问题归结为社会的不公平和分配的不均衡,在面对与其他同学的巨大经济、生活差距时,他们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差,是社会的不平等导致他们的生活的困窘。因此,有个别同学对社会、对现实往往有着强烈的不满,在很多问题上很容易产生偏激的看法,进而导致心理扭曲,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案例]一名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每周要到三家高中生家庭做家教,但是同寝室的其他人家境都十分优越。每次她辛苦做家教回到宿舍,看到其他三个女生却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内心产生了不平衡的情绪,认为人生来就不公平。她开始对社会不满,看待问题也越来越偏激。

2.自卑感强烈,过度维护自尊心

贫困生的成长环境与大学生活反差极大,在社会上也常因“寒酸”而备受歧视。凡此种种,使他们敏感脆弱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刺激,逐渐形成自卑心理。而作为自我意识已成熟的个体,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特别小心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有的贫困生把老师、同学关心和社会的资助视为施舍,充满自尊和自卑的矛盾情绪。

[案例]一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同学接受了较高数额的助学金资助。但是在入学一段时间后,大家却发现该名同学购买笔记本电脑、手机等昂贵设备,有时更穿着名牌,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疑惑与不满。后来老师侧面了解到,该名同学使用的电子产品主要是他人赠送,而所谓名牌也都不是真的。他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怕自己的贫穷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在现实生活中他是非常节俭的。这种情形的出现正是自卑与自尊心理的相互作用。

3.性格孤僻,选择自我封闭

现今大学校园内,同学间的交往和感情上的沟通,时常伴随着一些物质上的联系。经济实力强的同学出手大方,交友广泛,关系活络;而贫困生生活清苦,衣着寒酸,无力支付与人交往的各种消费。因此,贫困生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大量额外的开支,且经常担心被同学们看作“小气”,甚至认为“同学之间交往是一种负担”,索性自我封闭,失去了与他人交往的勇气。

4.缺乏信任,内心敏感多疑

贫困生的潜意识中总觉得贫困是件不光彩的事,因此内心非常敏感。他们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是贫困生,所以尽量掩饰自己的贫困,回避谈论贫困。他们希望像普通学生那样与人交往和生活。对内,他们勤俭节约,对外也会找到堂而皇之的理由为自己的节衣缩食行为辩解。他们尽量回避需要花钱的活动,也会尽可能地参加勤工俭学,即使申请补助,也不希望被其他同学知道。因此,他们生活的并不轻松、并不快乐。

[案例]一名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同学,学院根据其家庭情况,想要给予她高额助学金的资助,却被其一口回绝。后来,经过班主任和院里其他老师多次劝说,也不能使她改变想法,每次谈到这个问题,这名同学便沉默不语。即使是同宿舍的好友无意中提及这个话题,她也会大发雷霆,甚至会长时间不同好友说话。

(三)贫困生资助管理制度不规范导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加大,贫困的学生基本都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资助,以减轻生活负担,顺利完成学业。随着助学金覆盖面逐步增大,获奖数额不断提高,部分贫困学生对于获得助学金的机会不再十分珍惜,甚至认为因为自己家庭贫困,因而理所应当获得学校的“补助”,没有感恩意识。因此,管理制度的不规范导致了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案例]一位家境贫困的同学在某年申请助学金,学院提供两个助学金申请机会供他选择:一是个人设立助学金,数额较大,二是学校统一下发助学金,数额较小。该名同学最后选择了学校下发的小额奖学金,理由是个人设立的助学金虽然数额大,但是要经常与捐助人保持联系,还要表达感激之情,让他觉得心里很有压力;而学校下发的名额,是学校应该给贫困生的补助,不需回报。可见,一些同学将他人的热心资助,仅仅视为一种资金来源,甚至以表达感谢为负担,误解了资助活动的初衷。

三、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一)家庭经济原因

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由于家庭常常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和学习费用,其学习、生活没有稳定可靠的保证。以打工的方式赚取生活、学习费用与学业之间的冲突,使他们经常处于矛盾冲突之中。

同时,由于经济拮据,贫困生的生活条件与那些吃穿无忧的同学形成巨大的反差。面对这种反差,贫困生极易产生心理不平衡,这种因在校学习生活困难而产生的心理落差和自卑感越来越强烈,再加上生活的重压使家庭成员间沟通不足,贫困生内心深处普遍倍感抑郁,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自卑自贱心理。

(二)社会环境原因

大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是来自图书、电视和网络的影响。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发展本身存在的负面效应以及某些媒体宣传的舆论误导,都会引起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强烈振荡。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困扰着他们,有些人开始怀疑自己,用不信任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一切事物。

现今高校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贫困生没有良好家庭背景,缺乏经济优势,一些同学身体素质和形象又缺乏优势,就业的难度很大,因而极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并由此产生逆反心理。

(三)心理素质原因

入学前学生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过于溺爱呵护的情况普遍存在,这降低了孩子的责任感和抗挫折能力,也加重了孩子的压力感、焦虑感和委屈感等不良心理。在大学阶段,学生个体意识逐步增强,但仍未形成自己的稳固价值观,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之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他们会产生诸多负面情绪。其中,缺乏自制力和挫折承受力是引起心理障碍的关键因素。

1.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认知偏差,产生心理困惑

贫困学生往往将摆脱贫困作为学习的动力,希望通过刻苦攻读,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生活的贫困带来的心理上的自卑,并彻底改变自己和家庭的贫困境遇和现实命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同学往往因期望值过高或确立的目标不切实际,而屡屡碰壁,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贫困生除了与别的同学一样努力学习外,还必须为维持基本生活而奔波。外出打工占用了大量时间,使他们在其他同学面前更无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觉得贫困带给自己的是耻辱,于是对生活和学习失去希望与兴趣。久而久之,也会引发其他心理问题。

 

2.人际交往困难,难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而产生心理障碍

由于缺乏自信心,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消极。贫困生大都在艰苦的条件下求学,一些同学较少与人交往,交往能力不强。因此,他们总是独来独往,怯于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即使老师同学主动与他们交流,他们也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

事实上,他们很渴望人际交往和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但是,贫困不仅限制了他们的活动空间和个性发展,也易引起一连串人际关系上的问题。而正是由于贫困生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就更让他们觉得自己与普通同学不一样,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加深心理障碍。这种自我封闭与对人际交往的渴望之间的矛盾使他们的身心极大受损,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

(四)学校教育原因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重智力,轻情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一些高校也没有对症下药。部分高校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和情感交流,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医疗教育机制。

四、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加强舆论引导力量

针对贫困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学校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这部分学生认识到:目前许多家庭的贫困主要是由历史和自然的条件造成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贫困而丧失追求理想和实现抱负的信心。无论社会还是学校,都应加大宣传,选拔优秀的贫困生代表,利用树立榜样的力量,在学校和社会上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设立贫困学生奖励项目,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舆论氛围。新闻媒体也应该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角度出发,树立良好的社会导向,使更多的人关注贫困生问题,也使贫困生能从榜样的身上得到启迪,以健康和上进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二)重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教育活动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多次强调要加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需要下大力气抓。首先,要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其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体系,提高学生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其心理健康的水平。再次,要提高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工作。高等院校,特别是没有心理相关专业基础支撑的院校,要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心理咨询的质量和效果。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特别是对服务于贫困生的社团组织,学校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使贫困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深刻体验到社会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消除经济贫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此外,还应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管理工作,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氛围,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加大物质解困力度,建立多渠道扶助机制

应进一步加大“奖、贷、助、补、减”政策的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奖学金发放力度和覆盖面,探索设立优秀贫困生奖学金,扩大和完善高校学生贷学金管理制度,努力拓展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并完善相关的保证机制,落实经费,同时保护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的安全及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还应积极推行学分制,减轻贫困生的学业负担,鼓励贫困生发奋学习,允许部分优秀学生提前毕业;争取广泛的国家和社会救助,动员社会团体和个人捐款资助贫困生。物质解困,建立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机制,要使经济资助与自立自强有效结合;要使勤工助学与成才教育有效结合;要使社会支持与回报社会有效结合。

(五)其他

创造条件引导贫困生参加各类活动,使他们打开心灵之窗观赏“风景”。尊重贫困生的劳动,为他们创造一些工作机会,使他们在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享受获得劳动报酬的满足感。



[①]作者简介:金 英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书林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本科生班主任

徐一方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