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管窥当代青年流行亚文化之大学生信仰客体现实化

作者:路鹏 发布日期:2011-01-10

摘要: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健康科学的,但不可否认仍存在信仰的多元化、非科学化、非理性化和世俗化等诸多趋向。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越来越现实,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又有高校德育工作等多重因素。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甚至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在今天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关键词:信仰客体;现实化趋向;网络红人

 

信仰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现象,表现为社会成员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循,是指导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式。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甚至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及青年学生面临的学业、就业等社会压力的提升,各种各样的大学生“现实信仰客体”开始以网络红人的形式涌现出来。大学生“现实信仰客体”呈现出现实化、平民化,短时间内广泛传播,传播持续时间短等速食文化的特点。随着大众娱乐精神的提升、网络生活的普及化,大学生追逐“现实信仰客体”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一、大学生现实信仰客体的起源、发展

信仰客体,作为一种认知和情感的符号,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大众传媒的强势洗礼下,大学生的“信仰客体崇拜”也日趋强烈化和鲜明化。不可否认的是,信仰客体之所以被崇拜,必是因为他们身上的一些独具魅力、震撼人心的品质或特性。因而,现实信仰客体崇拜,本也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然而,近些年来,这种崇拜却越发偏离正常轨道,某些与信仰客体相关联的象征性标志已代替信仰客体本身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谈资,更有甚者被物化成为一种快餐式的精神信仰,成为一种带有强烈恶搞色彩的功利化、炒作化的“文化垃圾”。

2005年进入娱乐圈即被冠以华语乐坛历史上走红速度最快、发展最成功称号的李宇春无疑是这类案例中的典型。被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列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人之一,当选“中国流行文化代表”人物,被收录进《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等一系列荣誉接踵而至,李宇春的光环令热血澎湃的大学生们为之痴狂。随着李宇春的演艺事业如日中天,另一种文化也在悄然兴起,“春哥”的名讳愈叫愈响,“春哥教”势力迅速膨胀,大学生们对于李宇春的崇拜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欣赏喜爱,而是上升为一种盲目的依托与“迷信”。各种如“信春哥,不挂科”、“信春哥,得永生”等等的口号标语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更有甚者四川某大学在校大学生在寝室烧香供奉“春哥”海报,并引以为潮流、创新。这样极度扭曲化的崇拜方式,令人担忧。

相类似的,2009年“快女”曾轶可的崛起也备受争论。作为天资聪颖,热爱创作的“90后”女孩,她阳光、自信、乐观、坚强的形象无疑向公众展示了新生代的优秀表现,而她惊人的天赋和清新的曲风也使她迅速成为娱乐圈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而后,戏剧化的事情发生了,“曾哥”迅速取代“春哥”再度成为青年人群体里新的崇拜对象,“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等戏谑性的用语也在短时间内家喻户晓。

同样的,“芙蓉教”、“河蟹”、“神兽”、“凤姐”、“拜月教”崇拜对象接连出现在大学生视野中,盛极一时后又悄然消失在新一轮的流行风潮中。大学生的信仰客体崇拜也在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形式主义中变得浮躁和虚无。正如一些人说的:大家喜欢的不是“李宇春”这个人,只是“春哥”这个无意识创造出来的概念。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得不再度思考一些问题:为什么当今社会的信仰变得如此的单薄不堪一击?为什么仅仅是一个“快女”,就可以令人们建立一种全新的“精神膜拜”?为什么那些本无关痛痒的事情,在当今社会却可以引起轩然大波?导致这些的,到底是社会的转变,还是作为网络新生力量主力军的青年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二、信仰客体现实化的客观原因

导致大学生信仰客体现实化的原因是多元的,我们将从以下几点分别描述:

1.网络生活的普及

现代的社会发展,对于互联网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依赖程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9月底,中国互联网网民达到4.36亿人,较2009年底增加52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9.1%。而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新的价值取向、新的社会精神正在形成。正是凭借匿名性带来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人们在这一高度自由的电子虚拟空间中尽情地发现自我、表现自我,甚至是张扬自我。如今,网络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互联网的普及方便了千家万户,使人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了解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过度沉迷网络使人们变得易于迷失在个人虚拟世界,而直接导致了他们内心的浮躁、对于现实过度的苛求以及对模拟世界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也由此引发了信仰客体崇拜现象。

2.政治信仰的缺失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更趋复杂、混乱、易变和难以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教育“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功能的发挥。网络所具有的交流与合作的功能改变了大学生获取、传递和发布信息的方式,也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即时,从而使得成为信息化社会的权威越来越难。社会信息变化的急剧性也使权威的影响力弱化,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政治主张和规范制度难以内化成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这是信息时代对政府和教育者的权威提出的挑战[②]

3.心理孤独的蔓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以独生子女为轴心的核心家庭渐渐成为社会组成的主体,独生子女的一些心理问题也越发引起社会的关注。与父辈们比起来,这一代独生子女个性张扬,有极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思想束缚较少。在一种近乎独来独往的状态下,一些独生子女不可避免的缺乏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他们也不善于去关心他人,这就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独生子女们生活在充斥着孤独寂寞的小天地里,他们亟需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这就为信仰客体崇拜大开方便之门。

4.速食文化的兴起

在当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下,都市人追求快、新、奇的生活方式,这就直接导致速食文化的兴起。速食文化的确节省了时间,但这种强调数量而忽略质量没有太多营养的文化也滋生了一种闪电式的心理。基于此种心理,大学生渐渐将信仰客体崇拜作为心灵释放的方式,将他们的信仰客体作为主观臆想中的完美形象,从而渐生一种类似信仰的追捧,甚至上升为一种超脱本体的“膜拜”,但同时又因其他信仰客体出现迅速转变。也就是说,大学生在乎的不是“春哥”、“曾哥”、“凤姐”、“小月月”这些代名词,而是这样一种可以释放自我宣泄个性的方式。这样一种信仰不同于人们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以及宗教信仰,它只是大学生心血来潮的“信仰游戏”,乘兴而来败兴即归,如同超市上架的商品一样不停变换着。大学生们“喜新厌旧”地崇拜着他们的崇拜,甚至用一种既庄重又滑稽的方式彰显他们的个性与特立独行,不得不说,速食文化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5.社会风气的影响

当前的社会风气正引领一种相对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精神的形成,同时也引导形成了一种“娱乐社会文化”的浮夸风气,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一种缺乏科学分析和不能冷静地调控情感的狂热崇拜心理,以及盲目求出位、求立异的错误价值观。还有部分学生沉浸于对某些或某个信仰客体热烈的梦幻和疯狂的追逐之中,这种自我迷茫状态,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健康成长。

三、信仰客体现实化的主观原因

1.猎奇心理

大学生仍处于青春叛逆时期,追求一种新潮时尚的生活情调和生活风格。他们强烈渴望着展示个人的风采和个性,期待着社会的肯定和尊重。求新、求“IN”、求自尊成为大学生们的主流心理,而这就自然而然的导致他们去追逐一些网络上社会上的新鲜动向,并不断强迫自己跟上动态变化的步伐。而这种心理特征影射在信仰客体崇拜上,就表现为迅速麻木地更换崇拜对象,却对所崇拜的人或事表现出认知上的虚无。

2.从众心理

信仰客体崇拜是一种潮流,无论什么时期,无论什么对象,他们都表现在一组或一群人身上,而非个体或少数人的现象。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种从众现象,是对多数人的盲从,不随从就会觉得是一种压力,有一种孤独感。对于离开家庭、要逐渐融入集体生活的大学生而言,周围同伴群体的认同和信任尤其重要。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被同伴孤立、视为“另类”,希望与群体保持一致。这种从众和不甘落后的心理使一些大学生将信仰客体崇拜看作一种时尚而去崇拜同伴们公认的信仰客体,进而使自己与周围同伴有共同的语言和话题、融为一体而避免群体的压力。

3.减压心理

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来自多个方面:学业、就业、生活等等,这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浮躁、压抑的心理,而他们可以用来排解的方法却又十分有限。因此,许多大学生不约而同地寄希望于信仰客体崇拜,他们很多人通过模仿自己的信仰客体这一“替代性体验”来释放心理能量和解放潜在欲望,缓解学习压力和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困境,以此来寻求精神上的宣泄,获得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安慰。

四、对于大学生信仰客体现实化的教育对策

1.随时关注大学生信仰客体的发展动向

高校作为最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最了解大学生心理的组织机构,有更多机会深入大学生内部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思想动向。学校应该抓住这一优势地位,通过一些活动积极主动地亲近青年学生、了解青年学生,使高校真正地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推手。

2.积极正确地看待大学生信仰客体现实化问题

面对大学生信仰现实化问题,即使部分学生存在着价值观不完善、精神信仰不积极等问题,我们仍不应当悲观地看待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状况。大部分的大学生的精神信仰是科学的合理的,他们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世界,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同时,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特殊人生时期,我们应当包容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指导学生完成自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最终建立。

3.应该因势利导、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大学时期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学生日后的个人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抓住密切接触青年的有利条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创新的工作手段,纠正他们潜在的偏离主流的价值观,确保大学生健康的成长。高校应当正确引导,使他们懂得如何明辨是非,懂得如何在面对一种文化、潮流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吸收继承并尝试自我创新。学校和家庭则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信仰客体评判的角色,用多种声音、从多个角度分析、从不同层面冷静地评价各种信仰客体,给大学生提供理性思维的广大空间,从而使其正确地选择自己崇拜的信仰客体。大学生思想精神阵地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在青年流行亚文化中,大学生信仰客体现实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战略问题。如何更妥善地协调、解决这个问题,如何使社会主流思想在大学生思想领域具有更权威的话语权、更深远的影响力,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与青年学生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

 



作者简介:路 鹏 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

 

[②] 赵志勇:《浅析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高教研究》,2008 年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