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发展

作者:金锐 发布日期:2011-01-10

摘要:传统文化是祖先和民族馈赠给当代青年的宝贵财富,接受这一宝贵文化的给养并更进一步地对其进行了解、继承,无疑是中国当代青年固有的权利。当前,崇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都成为了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而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提升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人文素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青年发展更是具有非凡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青年发展;文化断裂与回归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发展,看似两个互不相干的领域,却同属当下两个极为重要的命题。传统文化是一面镜子,它为我们如何看待当下提供了可鉴的视角;同时也是一剂处方,或可为我们当下遇到的一些问题提供解决的方向。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着手来探究其对于当代青年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与传统文化

新世纪伊始,上海成功举行了APEC会议,在此之前的申奥成功以及之后的中国“入世”,这些使得国际上把2001年称为中国年。也许正是从上海APEC会议上各国首脑身着唐装为发端,“中国元素”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从孔子学院的林立到《中国话》的流行,从古琴、昆曲、京剧、中医针灸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相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到数千名演员齐诵“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从“星巴克”被挡在午门之外,到《论语》等传统经典重新解读的热浪,不管是外在的重视督促着内在的自觉,还是传统文化的重放光芒是必然之义,都在提醒着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愈发重要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发现与传播,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包蕴着宝贵的价值,从中医的悬壶济世到诸子的思想奇葩,都闪耀着独异的光芒和塑造着特有的民族性情。另一方面,这也与多极格局下中国国家实力的上升密不可分。作为“金砖四国”之一和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中国的崛起与尚未发挥的潜力均不容小觑。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新一轮洗劫当中,迅速摆脱危机影响的中国和中国模式,更成为了世界的焦点话题。在“全球化”的融合与博弈当中,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自己,都在回望和发掘这个民族的深厚给养。

对于中国当代青年而言,传统文化是祖先和民族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无论是遒劲的汉字,还是写意的山水,无论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还是任重道远的担当,从“吾日三省吾身”的个人修为之道,到“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家国抱负之心,传统文化都给我们以深邃而恒久的精神馈赠。相较于印欧语系的学生们苦恼着中文太难、法国青年只能把方块字当做一种图案缝在衣裳之上,中国青年与传统文化有着先天的密切联系。了解、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文化的给养,无疑是中国当代青年固有的优势和权利。

同时,保有并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当代青年的义务与使命。一方面,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基因,是我们得以形成并保持民族自性的必要条件,是我们保持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入世”过程中一纸“洋奶酪”的订单,培养出许多个不辨菽麦却熟知黄油土司的“零零后”;资本主义新一轮扩张的进程当中,“全球化”的宏大背景同时裹挟着民族认同的危机,而身份识别与精神皈依的密钥,相当程度上来源于传统文化。不仅如此,从传统当中,我们更能够探寻发展的轨迹、汲取创新的动力。无可辩驳地,“我中国之少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今天的青年必将擎起明日的国家发展大业,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于己身、于国族,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命题。

二、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年中遭遇的困厄

我们之所以强调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及其在青年发展过程中的发扬承继,首先是基于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价值;与此同时,这也折射出传统文化在当下中国社会的生存困境与危机。

一方面,外力冲击和政治变革导致的文化断裂,在近代和当代中国已成积势,而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时代再度深处西方文化思潮、商品经济思维的冲击和影响中。这一切,必然带来价值取向的动摇和变化,传统文化在新一轮的思想圈地运动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排挤,形成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成长土壤和不得不面临的现实。本就处于弱势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代青年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在逐步丧失。

经过上个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再到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四旧”,批林批孔,孔子儒学等传统文化因素全面否定,对几代人产生了较深的影响。从中小学和大学教育来看,在传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却日渐甚微。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让孩子苦学外语而丢弃传统经典,许多中学生能熟练地阅读英文书籍却看不懂文言文章;满口的西方格言警句,而对东方的古老智慧却知之甚少;校园中很多学生追崇影星歌星,而对我国古代圣贤先哲名字却非常陌生;有志于传统文化研究的大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在大学,实力的差距和依照西方学科建制而设立的学科体系,使得学生们更多阅读西方文献,无论是学术界如亨廷顿,还是流行文化如《暮光之城》,都是大家争相追逐的符码和潮流;“出国潮”造成的是背英语单词、“考托”、考GRE蔚然成风,对商业社会的拜慕和对“好”工作、高收入的追求,则使得金融、经济成为热门专业;人文学科的尴尬更加加深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困境。即便在中文专业院系,很多忙于社会实习或其他活动的同学,也并不熟谙诸子思想,唐宋风流。传统文化的教育回归和“落实”状况,也实在令人堪忧。《弟子规》、《千字文》的推广,成为了小学生的背诵任务,而这些词句所传递的真正内涵,许多孩子,甚至他们的老师,也并不真正知悉;舞台剧、电影等艺术形式,包括从属于亚文化现象的、青年人往往喜爱的“cosplay”,都刮起了中国风”,遗憾的是,许多传统元素仅仅成为了表浅的炫示的由头。

另一方面,认同危机的幽灵也仍旧徘徊。约翰•汤姆林森关于在后现代时期取代了“帝国主义”的是“全球化”的观点,令人深思。“全球化”的等义词也许是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全球化”毋宁说是“美国化”。萨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中的论述更为直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展并非减弱了而是“掩盖了文化帝国主义的效果”,这些效果不仅体现在全球经济统治局面中,更广泛地存在于区域或区域化活动,“帝国态度”、某学术科目的创立,以及“公众对于美国支配地位的额手称庆”之中。通过对西方语言文化的习得和向往,当代青年在不知觉中,以不可名状的“优势地位”置换了自己的文化身份。益发背离传统文化的身份认同,是一种失策和隐忧,又同时造成了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极”美国的成功。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上等影院,在本土放映美国大片时往往标注“英语原声”,而这简单的四字广告,正是吸引众多精英人士和高校学生的重要信息。他们对英文的亲切感,同时夹杂着自我身份的优越感。北京奥运会则在向世界彰显民族自信的同时,将英语学习推向了一个冠冕堂皇的新高度,不仅李阳“疯狂英语”被搬上了当年春晚的舞台,普通市民亦以学习英语说英语为其荣耀……这也必然引发这样的事实:本世纪初那场惊动世界的“双塔座”的倒塌,令许多中国人山呼悲恸,“今夜,我是美国人”的标头读来至今如此动情。而这些2001911日的美国人没有想起(甚至于并不知道)两年前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之后,一档收视率极高的美国电视直播节目,主持人亲手按掉了众多热线中唯一一个为中国人辩解的电话;更没有想到(甚至于并未在意)七年后中国西南发生特大地震时,没有多少美国人有“今夜,我是中国人”那样的感同身受。国家的选择也许同样值得注意:2002年初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虽则正值春节,国内媒体亦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可与之相比的,一是1981年改革开放初期、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时远未如此篇幅的报道,一是新千年里、曾经的苏联“老大哥”的“和平号”空间站怀揣着大国没落的印记斜坠大洋深处,国内媒体相对的冷清反馈。

三、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回归与再生

尽管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年中一度遭遇困厄,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度被边缘化,但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开始对传统文化在过去几十年所遭受的冷落进行反思。近年来,诸多学者扛起了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旗,呼吁社会重视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们不无欣慰地看到,在当代青年群体中,一场传统文化的回归运动已经悄然展开,而且这种回归使得传统文化更加与当代青年的群体特征相契合,与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说是回归,毋宁说是再生。

社会上曾对在“温室”中长大的“80、“90青年存在着普遍的担忧:相比他们的父辈,这一辈人没有经历过大的社会动荡与变革,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不能吃苦,缺乏历练,个性张扬。他们到底能不能从父辈们手中接过接力棒,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与使命?2008年以来,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大地震的救援行动中,很多青年战士和消防官兵直接冲在救灾第一线,人们从他们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上看到了刚毅和果敢,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直接去抗震救灾一线的青年,也都纷纷捐款捐物,为灾区祷告,为民族祈福;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举行期间,人们在赛场和会场看到的又是一张张充满自信的笑脸,那是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展示中国的最好名片;而当国家的领土和主权遭到无礼的侵犯时,又是这群人有礼有节地对侵犯行为表示抗议,对国家和政府进行声援,“爱国但不误国”。在这一系列国家和民族的重大事件中,人们觉得“80“90顺利完成了嬗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当代的精神内涵。

除此之外,一些具体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在青年群体中也正逐步回归。从央视《百家讲坛》中的于丹讲论语、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品三国”,到北京电视台的《中华文明大讲堂》、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国视讲堂》,国学借助于新兴的媒体形式在青年群体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大学校园中,国学也正由“冷”转“热”,为众多青年所青睐;2006年,北京市宣武区团区委将传统文化送进了大学校园,开展了“宣南文化燕园行”活动,通过文艺晚会、文化讲座等形式,将抖空竹、耍中幡等民间艺术近距离地展示给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掀起了传统文化之风;从青春版的《牡丹亭》和《桃花扇》数度走进大学校园,到郭德纲的迅速走红,戏曲、相声、武术等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在青年群体中也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忙碌的学习、工作之余,这些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他们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最好方式。

不难发现,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已经不容小觑,甚至出现了强势回归的迹象。当然,由于青年群体自身的特点,他们在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形式上的“新”,如更喜欢在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上获取相关知识,形式更具灵活性和互动性;二是内容上的“新”,不再愿意原封不动地被动接受传统文化,而更倾向于选择传统文化中自己比较认同、比较感兴趣的那部分,并且力求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相结合。

四、传统文化乃当代青年发展之根基

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走向回归与重生,归根结底,是青年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充满了竞争,而人才是诸多竞争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这就对青年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外,崇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都成为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而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提升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人文素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传统文化有助于青年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青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还处于形成时期,具有不稳定性,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青年人容易迷失自我,目光短浅,走向拜金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歧途。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哲们对人生的思考与总结,可以帮助青年人抵御诱惑,使自己的人生理想获得更为准确的定位。《大学》里曾这样讲,“古之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即人应该在完善自我和完善社会与国家的过程中寻求辩证统一,要从小处着眼,更要胸怀天下。

其次,传统文化有助于青年培养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中华民族已经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这项伟大事业势必要靠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而在当代,青年群体无疑已逐渐成为继承这一事业的主力军。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民族振兴的责任与使命是世代传承、一以贯之的。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无数先烈曾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取义,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今日虽无存亡之虞,但不可没有忧患意识,青年群体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培养起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再次,传统文化有助于青年塑造健全高尚的道德品格。伦理思想又是贯穿中华传统文化始终的一项内容,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理想的道德人格,也是众多先贤们穷其一生的追求,在这方面,青年人不缺少榜样。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中国传统的思想家一方面主张当自强不息,要具有奋发图强、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另一方面又要懂得“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要有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博大胸怀。“君子”之道、“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皆是至善至慧的修身之道。当代青年身处的社会环境错综复杂,传统道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时唯有走进传统文化里,与先贤大儒们展开对话,方能从中求得真理,保持自我,养成健全高尚的道德品格。

最后,传统文化有助于青年获得底蕴丰厚的人文素养。古代传统文化在文学、艺术等各领域都有着辉煌的成就,对于青年人来说,这就是一座艺术养分充足的宝库。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诗经》对社会丑恶的无情鞭挞与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可以领略到屈原《离骚》中那股荡气回肠的爱国主义情怀,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传统文学所达到的一个个巅峰,更是让今人受用不尽。在人才培养逐渐专业化、单一化、产量化的今天,青年人通过学习、欣赏传统文学,可以有效地丰富自身的学识,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此外,戏曲、民乐、棋牌、相声等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可以让青年人在喧嚣、浮躁的社会中求得一方“静”土,真正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之功效。

总之,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年发展的根基。只有主动地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养分,才可能获得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而一旦脱离了传统文化,青年发展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难以实现的。



[①]作者简介:金锐 北京大学中文系团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