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学”是孔子的主要思想之一,是他教育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他本人的毕生追求和生活方式,揭示了人的生命和价值的本真状态。孔子的为学思想和好学精神,对于当前学习和研究领域的浮躁功利之风,有针砭警醒作用,也是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益资源,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孔子;《论语》;学习思想;人生价值;大学生
《论语》以《学而》开篇,突出了“学”在《论语》中的重要地位。从某种角度上说,《论语》反映出来的孔子的思想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学”的基础上的。“学”是《论语》的一个基础性范畴,作为孔子核心思想的“仁”或“礼”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作由“学”衍生出来的次级概念,因为对它们的理解和践行都离不开学习。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孔子的“学”不仅包含了知识学习和做人实践两个方面,还别有深义地阐释了“学”的生命意义,从根本上揭示了“学”的本真状态,即“学”是人的本质和价值体现,是人的生命的内在需求。所以,“学”不仅是孔子的主要思想,是其教育学生的基本要求,更是他本人的生活方式和毕生追求,是他的价值观的体现。孔子被后世尊称为“圣人”,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他所具有的好学精神。
因此,笔者认为,不论是孔子对于“学”的理论认识和人生定位,还是其自身的好学精神,对于当今社会学习和研究的浮躁功利之风,都有警醒作用,也是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非常有益的资源和理论依据,可以有效增进大学生对于学习观和人生价值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一、孔子论“学”
孔子论“学”的思想,主要包括学习知识和学习做人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的。如孔子所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①](《学而》)即在做人之余还要加强学习。这是因为,孔子要培养的对象主要是治国安邦的大才,而这样的人才如果不学习,不求多闻博识,就会心胸不开阔,志趣不高远,难以达到很高的道德境界、有很大的作为。此外,孔子著名的“六言六蔽”,更是全面地指出了狭隘地理解做人的美德而不学习的后果:“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可见,孔子认为,学习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增长才干,也是确立和提高道德水平的基础。
当然,在孔子看来,知识学习不是最终目的,学贵能用,要把知识学习贯彻到做人修德的实践中,通过亲身践履,把理论内化为真知并借以提高德行,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孔门论学,以成德为最终目的,而与这一“成德”的学习目的相联系,学习做人(德)就比学习知识(才)更重要。在孔子那里,对“德才”主次地位的认识是明确无疑的。君子当然要有才能,否则如何治理国家?但仅仅有才能,没有高尚的道德,却又不足以成为君子、大臣。如孔子希望他的学生成为“君子儒”,而不要做“小人儒”(《雍也》),评价仲由、冉求是“具臣”而非“大臣”,都是在强调道德的主导作用,因为“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而“具臣”和“小人儒”都主要是有才干,做事却并不一定能完全合“道”。所谓不能合“道”,也即履行职责多仅满足于自己一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能完全顺应历史趋势和民众要求。
孔子的这种“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思想,早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可这一思想中包含的“德才”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思想,却还没有得到全面深入的理解。孔子认为,一方面,学习知识是提高道德水平的基础,有利于促进道德发展;另一方面,道德水平的高低,也对才能和成就具有巨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如“仁”是孔子心目中的至德,他很少以“仁”许人,但却高度赞扬管仲的大德和大功为“仁”。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又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宪问》)也就是说,孔子虽然也曾认为“管仲之器小哉!”(《八佾》),有小节不当,但因为他有公心,做事合“道”,有利于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所以还是有“大德”,也因此成就了伟业。可见,“做人”(德)和“做事”(才)是密不可分的,做人不是空谈,做人就在做事上见真章。
因此,能否学好知识,不完全取决于智力的高低,而是与做人的品格、与是否具有刻苦不懈的学习精神密切相关。但刻苦不懈的学习精神又来自哪里?个人的功利目的能否维持这种精神?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学习更本质的含义、学习与人的本质和生命意义的本真关系。而孔子正是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阐释了“学”的生命意义,从根本上揭示了“学”的本真状态,即“学”是人的本质和价值体现,是人的生命的内在需求。
二、“学”是孔子不断展开和永不停息的生命过程
孔子不论是评价自己的主要特点——“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还是自述自己的人生历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都是从“学”的方面来讲的。《论语》一书中类似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钱穆先生曾这样概括孔子:“孔子一生重在教,孔子之教重在学。孔子之教人以学,重在学为人之道,而为人之道以孝悌为本。”[②]这里,不论是学为人之道还是具体在生活中做到孝悌,都不仅限于道德实践,而同样包含理论学习、认知和理解的环节。“学”在孔子那里不仅是手段,更是一种生活目的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就是他的人生进程,学习主要不是为了获得知识、维持生存需要,更不是为了炫耀,而是生命本身所要求的,是展示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唯一途径。只有基于这种认识的学习,才可能是快乐的、自愿自觉的,也才可能好学不已、乐此不疲。
《论语》首篇《学而》的首章就不仅是论学的,而且还隐含着好学的根本原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孔子那里,学习不是什么吃力痛苦的事,而是快乐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要求(“说”在心、在内,“乐”则见于外)。为什么是快乐的?因为说到底,学习是提高充实自己,使自己具有吸引力的唯一途径,也即是展示生命潜力、自我实现的唯一途径。朋友正是因为你的学识人品才会从四面八方聚拢到你这里。如果这一点似乎还有些许功利算计的味道,那么下面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再明确不过地强调了学习的非功利性:即使无人知道我的才能学识,我也会很坦然不生气,而且仍然会始终如一地继续学习。因为,这才是真正的“为己”之学,也才是君子的作为。孔子在批评当时人们的功利学习风气时曾明确区分了“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两种情形。“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孔子所谓“为己”即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为人”则是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的赞赏或利益等。完善自我,成就君子的理想人格,达到“仁”的人生境界,正是孔子的价值追求,而这一追求正是在学习中体现和完成的。
只有把学习理解到“个体的生命体悟及其完成”的高度,是人的生命和价值的体现,才能真正理解孔子豁然坦荡、执著坚定的胸怀和信念,即使终生不得见用、颠沛流离,却仍然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对自己的追求无比自信和坚定,如“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人生价值观、信念等对人生的统领作用。正是从这个角度分析,笔者认为《宪问》中的“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句话,是《论语》的核心思想,集中体现了孔子通过学习来修养道德、确立和坚定理想信念的人生路径。有了理想信念乃至信仰,人就可以择仁安仁而不去仁,真正实现人生目标。所有这一切都来自对“学”的本真状态的揭示和生命意义的理解:“学”是不断展开和永不停息的生命过程。
三、孔子为学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孔子对学的理解是深刻和广泛的,他把领会生命意义的一切过程都看作是“学”。这就是孔子的学习思想和生活方式对于大学生的重要启示:学习主要不是获取功利的一种手段,也不只是一段时间的学习,而是一生的事情,其本身就是一个人生命形态的具体体现,直接反映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
人的一生就是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精神境界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终点就是成为“仁人”。“学”与理想人格的等级和人生境界的展开过程,不在知识的多寡,而在觉与不觉,即是否认识到人生的真正意义——自强不息的奋斗,这才是学习的本质和归宿。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明白“仁”是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最高标志,是人生的信念或信仰,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不断展开的生命过程,从而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和生命价值。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这里的“好”和“乐”,不仅是指学习的状态,也指道德追求的境界。
若以学习的本真状态来观察现实,我们不难发现,现在一些大学生之所以在专业选择、学习兴趣和动力方面存在问题,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对于学习的认识过于功利,始终陷在个人利益权衡的漩涡中,没有对自己人生价值有更高定位,更没有把学习与人生价值追求联系起来。很多事实都证明,如果不了解学习与人生价值的深层联系,缺乏“学习是‘个体的生命体悟及其完成’”的本质认识,就难以放弃眼前暂时利害的算计,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和持久的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生命潜力。很多学生虽然学习也很刻苦,但却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能逃避就逃避,或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或通过作弊等手段不劳而获,就可以很雄辩地说明这一点。
其实,科学研究的任何一个领域对于短暂的个人生命历程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宇宙,用心一点,会发现自己涉足的那个领域,有着数不清的谜一样的未知的事物。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发现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进而喜欢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美妙的过程。人们很多时候往往就是因为执着于一个领域,了解一个领域,进而喜欢一个领域的。而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不仅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知识收获,那种对目标的坚持,对一个领域的不间断的探索本身,也会成为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可见,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不可改变的,而是会因为对学习本质的正确认识而改变。
王选先生曾经说过,献身科学研究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活法,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③]。这些乐趣就是创造的乐趣,就是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乐趣,也就是人之为人的真正乐趣。任何物质生活的享受都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乐趣和生命愉悦感。精神的享受却是无限的,越是有创造成果就越有创造热情,也就会越爱学习、爱科学、爱钻研,从而必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钻研中而不知疲倦,就像孔子的自评一样,“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由此可见,那些献身科学、献身事业的人,并不是他们很刻意地要求自己不去关注利益得失和物质享受,而是一旦置身于生命创造的乐趣中,物质的享受和利益得失就自然处在他们的视野之外。王选先生因为自己的科技发明和学术贡献获得了很多荣誉,但他自己最初的科研动力却不是想要拿个什么奖,或者得到什么样的名和利。他“之所以狂热地去追求,是因为热爱和一心想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缘故”[④],即是源于生命内在需求这一根本动力。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教育作用的认识,不仅可以进一步印证这一专业选择、学习和人生价值的内在关系,而且,对于我们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也提供了具体而鲜活的例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不仅是为了参加现代化的生产劳动,还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他的学生维拉深得老师思想的精义。维拉在《对未来生活的展望》的辩论会上这样说道: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他们常对我们说:‘要好好学习,知识是拖累不了人的,首先知识对你们将来工作有用,等等’。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一说起学校就能听到这样一类的话:要准备参加劳动,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当然,我知道,与其做一个不称职的教员,不如当一个好的集体农庄的小组长,与其当一个蹩脚的演员,不如做一个好的车工。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干什么还要去学习复数几何解释、诗歌理论、法语和斟酌字句的修辞学呢?可能老师和家长们认为,只有确信所学到的一切知识都能运用到劳动中去,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但是我们明白,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用于劳动,人也并不是单纯为劳动而生存的。也许,我之所以想懂点浪漫主义和感伤主义,就是因为我是人。也许,劳动越是简单就越是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并具有更高的文化水平,这样就可使生活变得更有乐趣,更加明朗。我决心做一名挤奶员。这种工作可以做得饶有兴趣、富于创造性。但如果全部生活仅限于劳动,那么我会感到世界是枯燥的、没有欢乐的。我相信,在我的生活中除了劳动以外,还一定会有一种丰富的精神生活。这个信念一直在鼓舞着我。所以,我决心掌握法语,以便将来能读雨果的原著。我想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证明:我是一个真正的人。”[⑤]
这也与孔子的为学思想给我们的重要启示相一致:人只要活着,就要以学习、实现崇高的人生境界为终生追求,不能有丝毫松懈,直到“死而后已”,因为这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对比现在的学术浮躁和学习功利之风,孔子为了提升生命价值、满足丰富的精神追求而学习的态度,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②] 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2 年,第4 页。
[③] 中共中央统战部:《知识分子的榜样——王选》,学苑出版社,2007 年,第10 页。
[④] 中共中央统战部:《知识分子的榜样——王选》,学苑出版社,2007 年,第10 页。
[⑤] 苏霍姆林斯基著,吴春荫、林程译:《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年,第2-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