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北大教育论坛”以其丰富的内容、独到的观点和深入浅出的讲座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活跃了举办单位的学术气氛,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这一类型前沿讲座的举办在帮助研究生了解教育学科的前沿知识、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树立跨学科意识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助力,更重要的是拓宽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讲座;学术视野
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是一所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为主的研究型学院,2001年以来,该院在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其中的一项重要经验是通过“北大教育论坛”的方式举办教育研究前沿讲座。笔者在总结开展教育研究前沿讲座的主要经验的基础上,将对其在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等重要作用进行系统论述。
一、前沿讲座——人才培养新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更新人才观念,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模式。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于2000年由北京大学教育学科的有关教学科研单位合并建立,建院以来,该院在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中的一项重要经验就是通过“北大教育论坛”的方式举办教育研究前沿讲座。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自2001年秋季学期开始举办“北大教育论坛”系列讲座,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就教育研究中的理论、方法或实践问题做前沿性的学术报告。“北大教育论坛”一般两周举行一次,安排在没有课程或会议的星期二下午,以便吸引众多师生参加;视来访专家的时间安排,可能酌情增加临时场次的讲座。
“北大教育论坛”迄今已举行9年。据统计,仅在2006年秋季学期至2010年春季学期4学年内,“北大教育论坛”共举行91场讲座,邀请了96位海内外知名学者做报告,参加论坛的校内外师生总计达3600余人次。“北大教育论坛”向校内外开放,每次讲座信息都在北大教育学院全体师生中发布,并在北大学术信息网、北大讲座网等主流媒体发布,还通过多种渠道发给校内相关院系和在京兄弟院校的教育学院(系、研究所)。目前,“北大教育论坛”已经成长为国内一个比较知名的讲座品牌,在教育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北大教育论坛”作为主题词,可以在Google搜索到多至330万条网页信息。
“北大教育论坛”的系列前沿讲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活跃了教育学院的学术气氛,促进了中外学者之间、北大与兄弟院校之间、校内不同院系之间、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更重要的是拓宽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了鼓励更多的研究生踊跃参加“北大教育论坛”,接触前沿知识,开阔学术视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将“教育研究前沿讲座”(分I、II、III三级)作为学院所有专业一、二年级硕士生的必修课,作为三年级硕士生和博士生的选修课。每名研究生只要在一学年内(每学年通常举行18-20次讲座)参加9次或9次以上的“北大教育论坛”讲座,并完成有关作业,即可获得这门课程的1个学分。“北大教育论坛”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第二课堂发展为一门正式的课程,体现了教育研究前沿讲座对于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
正如《北大讲座》丛书封底所言:“讲座是北大最别致的一道校园风景。讲座如果在大学里消失,校园文化便会成为戈壁上的涓涓细流,虽澄澈,但孱弱且短暂。并且,讲堂上智慧的闪光不应只局限于校园,而应该走出去,给所有爱智慧的人以聆听大师教诲的机会,去亲身体会细流是如何变成汹涌的波涛奔腾至海的。”为了使“北大教育论坛”惠及更多的读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组织决定分期精选“北大教育论坛”讲座,纳入《北大讲座》系列书籍之中,两年一辑,分批出版。《北大讲座(教育卷第一辑)》精选了26篇经作者审定的稿件,2010年10月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辑的作者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院士,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教育学院名誉院长闵维方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顾明远教授,以及荷兰皇家学会会员、阿姆斯特丹大学Joop Hartog教授等27位海内外知名学者。
二、前沿讲座对研究生了解知识前沿的促进作用
讲座是由本校教师或校外学者通过报告会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知识或新的研究进展,以扩展他们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讲座特别是前沿讲座最重要的作用是,促使学生了解所在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
“北大教育论坛”举行的前沿讲座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既有教育学学科性质、教育的历史人类学、大学的理性之类的理论问题,也有高校贷款、本科教学评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之类的实践问题;既有关于学术传统、私立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等的中外比较研究,也有对科举制度进行评价的历史研究;既有采用哲学方法、历史方法、定量方法、质性方法或其他具体方法完成的研究,也有对教育研究方法论和学位论文写作的研究。下文将以其中几次特别成功的讲座为例,简要介绍前沿讲座的涉猎范围。
如韦钰院士在2006年11月14日做的题为“心智、脑和教育”的特别讲座中,指出我国非常需要基于实证的教育科学研究,并阐述了脑科学研究的世界性趋势以及这一趋势对教育和教育研究的重要性,介绍了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进展,并对“心智—脑—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等问题发表了精辟独到的见解。这次讲座吸引了北京大学校内外近百名师生参加,报告结束后引起了长久而热烈的讨论。
又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许美德(RuthHayhoe)教授在讲座“中国学术传统的特点与价值”中,分析了欧洲的大学及其核心价值观、知识模式的发展和演进过程,并将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模式与西方进行对比分析;她还反思了中国近代大学的演进过程,得出了中国学术的传统价值观和模式可能对21世纪全球高等教育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结论。她以多门语言、跨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教育阅历为基础,为研究生上了生动的一课,为他们认识中国学术传统的特质及其与西方学术传统的差异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此外,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的“以学习求发展”讲座中,对终身学习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独到的分析;中国教育法律与政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劳凯声教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对公立学校和高校的法律地位提出了独树一帜的观点;荷兰皇家学会会员、阿姆斯特丹大学JoopHartog教授采用复杂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发现大学生能够预测自己毕业后的起薪,这一研究发现在教育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领域填补了空白;东京大学教育学院前院长金子元久教授立足中日比较的视角,采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分析方法,对两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路径、导致大众化启动和加速的影响机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深入分析;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黄锦樟教授对西方教育领导理论的脉络和各主要理论的要点做了系统的梳理,并且从中国文化注重“实践理性”的角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诸如此类的精彩讲座,为参加“北大教育论坛”讲座的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同学们纷纷表示参与这些讲座有力地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许多毕业研究生反映,他们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三年或四年学习期间,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听了许多精彩的讲座,一些重要讲座的内容和观点将终身铭记。
三、前沿讲座对研究生掌握研究方法的促进作用
在教育和社会科学类研究生的学习中,掌握研究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2006年秋季学期至2010年春季学期举行的“北大教育论坛”讲座中,至少有7场讲座主要探讨教育研究的方法问题。这些讲座涉及质性研究方法、叙事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历史人类学方法、词频分析方法,还涉及如何做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等等。
例如,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闵维方教授在2007年4月12日应邀做了“如何做博士论文”的精彩演讲。闵维方教授结合他本人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切身经历和几份博士论文研究的或成功或失败的实际材料,从论文选题、文献综述、建立理论框架、研究设计、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解释、得出研究结论七个方面向参加讲座的师生介绍如何做好博士论文研究。在这七个方面中,闵维方教授重点分析了论文选题和建立理论框架两个问题。闵维方教授特别强调,学术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知识积累过程,博士论文的贡献在于为人类知识的积累添砖加瓦;做好博士论文的关键是要在博士生阶段接受严格、系统的学术训练,夯实学术基础,惟其如此,才能选择好的研究题目,完成高质量的博士论文。
此次讲座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教育专业博士学员以及部分硕士生和青年教师共80余人参加,多位已经毕业的博士生和教育专业博士学员在接受访谈时间表示,闵维方教授的这次讲座使他们获益良多,帮助他们明确了一篇博士论文是什么、应当达到怎样的标准、包括什么样的基本结构,并且对从如何选题、做文献综述、建立理论框架到设计研究、选择研究方法再到解释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结论等整个过程有了清晰的了解。几位博士毕业生不约而同地表示,正是听了闵维方教授的这一讲座,自己做博士论文时“思路更清晰了,研究过程更顺利了”,特别是在选题或构建理论框架时“少走了许多弯路”。
又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龙迪副研究员结合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经历,做了题为“多样化的资料,多样化的手法——质性资料分析策略”的讲座,分享了自己的研究体会。她还提出了与“扎根理论”不同的观点,认为在质性研究中同样需要理论背景和理论框架。这一讲座深受参加讲座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欢迎。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研究所所长谢维和教授以自己承担的教育公平研究为例,评析了词频分析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以及相关的方法论问题,受到参加讲座的研究生的极大欢迎,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从国际上看,量化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教育研究方法,一般而言,教育研究者要么采用量化研究方法,要么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徐建平教授是国内心理学界、教育学界较早倡导并采用混合方法研究的学者,他应邀在“北大教育论坛”做了一场题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三种范式——混合方法研究及应用案例分析”的讲座。他的讲座系统地回答了下述问题:混合方法研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研究类型?它与现在大家熟悉的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有什么样的关联?这种研究范式有什么样的优缺点?在研究中如何具体操作和应用?他对这种“第三范式”的研究类型进行了探索,并结合一些研究案例包括他本人做过的教师胜任力研究,阐述了混合方法研究的具体应用。一些研究生对徐建平教授介绍的混合方法研究饶有兴趣,并在这一讲座后尝试采用混合方法进行学位论文的研究。
四、前沿讲座对研究生树立跨学科意识的促进作用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其卓有影响的报告《教育的科学研究》中指出,教育研究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即跨学科、伦理关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的原因在于,教育是一种充满了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活动,多学科的视角能增进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考虑到教育研究的跨学科特点,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领导和“北大教育论坛”工作小组重视这一论坛的跨学科性,积极邀请一些关注教育问题的其他学科学者莅临“北大教育论坛”做学术报告。
以2010年春季学期为例,在该学期举行的9场“北大教育论坛”讲座中,就有4场讲座为其他学科的学者主讲。这4场讲座的题目、讲座者分别为:
1.“公正感与学术生态:关于大学学术环境的一个探讨”——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教授
韩水法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自有其学术生态,个人内在的公正感以及对公正的要求与大学学术生态之间存在复杂而内在的关系。由于中国学术界缺乏基本学术规范的强约束,起支配作用的是各种“潜规则”或不以学术能力为主的“丛林规则”,导致学术生态恶化,人们难以感受到学术公正,公正感在学术领域相当匮乏。在这种情况下,支持人们从事学术活动特别是长期从事学术活动的内在动力,就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韩水法教授深厚的哲学底蕴和敏锐的问题意识,引起了参加讲座的研究生的强烈共鸣。
2.“教育与收入分配:中国的经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李实教授
李实教授在讲座中指出,教育与收入分配互为因果关系,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既可能造成一个社会的良性循环,也可能带来恶性循环。教育发展与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对收入分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用,而收入差距扩大反过来会带来个人受教育机会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更大差异。他的大规模定量研究证实,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市场化导致了个人教育收益率的不断提高,但是个人受教育机会的差异性没有明显的改变,从而导致教育及人力资本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大。李实教授报告的研究严谨、规范,数据可靠,给参加讲座的研究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3.“双转型下的中国就业能力提升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曾湘权教授
曾湘权教授在讲座中提出,在“双转型”
(从传统的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从计划经济
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结构性矛盾,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就业能力提升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存在明显差异是导致其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当前高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师构成等方面均与企业需求实际存在较大的脱节,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就业能力问题上存在较大的认知差异。因而,有必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推动劳动者就业能力提升国家战略的制定。曾湘权教授的这一讲座对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了解中国就业和毕业生就业的状况,对于他们的学习、未来职业规划乃至如何做人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4.“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周雪光教授
周雪光教授的讲座力图解释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制度变迁现象,强调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多重制度逻辑及其相互作用。他指出,制度变迁的轨迹和方向取决于参与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及其相互作用,我们需要在多重制度逻辑的相互关系中认识各自的角色,在行动者群体间互动中解读制度逻辑的作用,并关注制度变迁的内生性过程。他以
2000-2008年华北地区一个乡镇中村庄选举制度的演变历程为个案,阐述了这一分析框架所提出的研究课题、分析概念和理论思路。
前三位学者的讲座内容与教育问题密切相关,他们分别从哲学、经济学、劳动科学的角度审视或深入剖析了我国教育领域的某个重要问题,提供了教育学科之外的独特视角,促使教育学院研究生体会和理解多学科视角在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周雪光教授的讲座内容虽然与教育不直接相关,但是他特有的社会学视角对教育学院的研究生同样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参加周雪光教授讲座的教育学院研究生普遍反映,这一讲座促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制度理论,增强问题意识,启发他们学会如何分析真实社会世界的问题、寻找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和建立适切的理论框架。建立理论框架,恰恰是许多研究生在毕业论文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周雪光教授的讲座对他们来说不啻为一场“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