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网络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对大学生的成才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时,要高度重视一大趋势,牢牢把握两个特殊性,深刻认识四个转变,切实做到两个结合。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人际交往
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网络对大学生的深刻影响,最直接地体现在大学生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方式上。在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网络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新变化,进而对他们的成长成才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现象分析:高度重视一大趋势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发展。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居世界第一位;大学生已成为各重点群体中最活跃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以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如MSN、QQ等)、“校内网”(现改名为“人人网”)、BBS等为代表的网络交际载体,在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北京大学为例,调查显示:46.3%的同学上网主要是“利用邮箱、QQ、飞信等进行沟通”,55.1%“每天都使用QQ、MSN等通讯工具”,约95%使用“校内网”,59.3%“每天都上(未名BBS)”,31.4%“会参与未名BBS某个版面组织的群体活动(如版聚)”。由此看来,网络交往工具在北大学生的人际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网上联系、网下聚集已成为新的社会动员方式。这些有别于共青团传统活动和组织体系的新载体、新形式创造了北大学生新的“自由空间”和“交往样式”。据了解,这些情况不是北大独有的,而是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特征。网络不仅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有效工具,更形成了以互联网为中介的社会交往网络,一些学者称之为“互动式社会”。实践证明,网络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趋势将随着信息化的推进而愈加明显,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界颇具挑战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原因分析:牢牢把握两个特殊性
我们认为,要深刻讨论“网络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的原因,既要从主体(当代大学生群体)出发,也要兼顾客体(网络,特别是网络交往工具)。正是大学生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如老年人、农民、工人)的特殊性,以及网络交际方式相对于传统交际方式(如书信、电话、面对面对话)的特殊性,这两者叠合而共同型构了我们所关心的上述新现象。
1.主体(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大学生正处于个体由不成熟到成熟,思想理念、价值观念逐渐定型的转折时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头脑敏锐,接受新事物快,暂时不面临现实的生活压力,属相对“有闲”的社会群体。这些特点使得大学生容易选择网络作为人际交往的方式。
(1)好奇与从众心理。网络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新天地,基于网络而出现并容易获取的各种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新方式都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同时,当同学们(或同伴)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进行交往时,他们自愿或被“裹挟”地融入网络交往中。
(2)渴望巩固和扩大人际交往圈。大学生人际交往意愿强烈,一方面,网络交际突破了时空的物理限制,为大学生们维护和强化原有人际交往圈(如高中同学)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网络交往的广泛性、无界限也为大学生最大限度地认识新朋友、扩大交往圈提供了现实可能。
(3)克服心理闭锁性的需要。随着年龄增长,大学生思想情感越成熟,自尊心越强,内心里有一些“秘密”,往往由于感觉自身心理与他人存在着差异,会产生青年期心理的闭锁性。然而,大学生确又客观地有很多情感交流、情绪宣泄的需要,网络交际的隐匿性恰好为大学生提供了便利。
(4)弥合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差距。大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容易超越现实条件而构想自己未来的美好前景,当他们感到达不到理想时,容易产生挫败感,进而迫切希望能有一种可以完成现实中不能完成的自我实现方式。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平等性为大学生“缩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提供了良好平台。
2.客体(网络交往方式)的特殊性
我们发现,网络交往不同于传统交往方式(面对面交流、书信、电话等),它本身具有的特点契合了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好奇心强又精力充沛的特性,因而对大学生构成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1)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在网络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可以用一个“面具”代替自己,允许个人释放面对面交往情境中隐瞒的意志而不用承担行为的责任。同时也应看到,匿名性、变换性、责任缺失性等又限制着网上人际关系朝纵深方向发展。
(2)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和形象性。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海量信息,使得人际交流更具生机与活力,在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之外找到“图像”式表达情感的具体方式。同时,他们可以找到同样对某一个问题感兴趣的类属群体,进而获得归属感。
(3)网络交往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大学生可以在匿名和开放的状态下,无所顾忌地吐露心声,在彼此成长中遭遇的烦恼、困惑、孤独和痛苦中寻求共鸣。非同步的BBS因可以就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而受到学生的青睐,而同步性、即时性的聊天可以立刻得到回应,这本身就是对该行为的一种强化。
(4)交往对象的广泛性和心态的平等性。网络交往取消了现实交往中的身份、地位、文化、职业、权力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的一切包括网络名、行为都只不过是一串数字、符号,甚至语言本身也被数字化和符号化了。在网络上,人人都是交往主体,都有平等的交往机会和权利。
三、影响分析:深刻认识四个转变
1.由现实交往方式向虚拟、现实相结合的交往方式转变
在网络普及之前,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如面对面交谈、电话、书信、聚会等)一直是大学生主要的人际交往方式。网络出现后,其广泛性、开放性、互动性、便捷性、丰富性、形象性、虚拟性等特点更好地满足了大学生各方面的需求,迅速在大学生中普及开来。可以预见,网络人际交往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不过,虚拟人际交往方式的兴起,并不意味着现实交往方式的没落。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已经出现了虚拟与现实方式并存且相互促进的新模式。如BBS上的“亚文化群体”就出现了网上联系、网下版聚的特点。但也要看到,确实存在现实人际交流方式“严重退化”的现象,甚至出现同一宿舍的室友,有事不面对面直接交流,而是用QQ、BBS、校内网来交流的情况,长期如此,这必定会对这些同学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2.由熟人社交向弱熟人社交转变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米尔格兰姆提出了“六度分隔理论”,即在现代社会,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进入信息化时代后,这一理论在现实中一次次被验证。网络极大地扩展了熟人的范围,进而使得人际交往由过去的熟人社交向弱熟人社交转变。正如威尔曼所言,互联网提供的是弱纽带的人际联系,现实生活中则提供了强纽带的联系。有专家也认为,网络使人际交往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联系速度加快,而且使人际交往从原先的“点对点”、“点对面”的熟悉的强联系人群拓展到了遥远而陌生的弱联系人群,呈现出“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新形态。可见,在弱熟人社交下,虽然交际圈有所拓展,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则趋于淡化,信任度也在降低。
3.由单一角色向多种角色转变
虚拟网络为人们提供了重新进行自我塑造和多样性发展的空间。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虚拟世界”给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多种角色扮演的绝好空间。大学生可以在这一舞台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等,对自身进行重新塑造,进行全新的自我展示。但也要看到,现实角色与“虚拟角色”之间的冲突以及不同“虚拟角色”之间的冲突,可能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部分大学生长期沉溺网络,进而产生对网络空间的依赖,与现实生活出现了较大距离。网络人际交往中形成的多种社会角色,没有相应的规则加以规训,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约束和行为约束。
4.由公共空间向共享的私人空间转变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较多处于公共空间(如教室、图书馆、餐厅、派对、集体宿舍等)之中,个人的交往行为无法摆脱周围环境的客观制约。而网络的出现,对原有的公共空间进行了重新分割,使得现实的公共空间被分割为私人空间的碎片。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联通了网络,个人霎时即可“脱离”公共空间而进入私人领地。这一现象随着近年来大学生中笔记本电脑、手机的广泛普及而愈加明显。令人赞叹的是,网络更在不同的私人空间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这种私人空间的共享形成了无限的网络空间。借助于网络,个人可以最终摆脱公共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扩展私人空间,并自由地选择沟通对象,构建理想的共享空间、交际圈子。这种公共空间私人化、私人空间共享化的趋势也导致了很多问题。如正在上课的教室中,经常会出现大学生面对笔记本电脑、深陷私人空间当中,教室内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与同学的交流变得少之又少的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面的、复杂的。一方面,网络人际交往维持并强化了传统人际交往所难以维系的人际关系,极大地扩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网络创造的“虚拟现实”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不同角色、理想自我的场所;网络对公共空间的分隔,为大学生提供了无限的个人空间,增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权。另一方面,网络人际交往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比如现实人际交往的退化,人与人之间情感与可信度的下降,多个社会角色引发的心理、道德和行为问题,集体认同感、归属感淡化等,这些都对我们引领大学生文明生活、健康成才提出了严峻挑战。
四、对策分析:切实推动两个结合
1.网络交际与现实交际相结合
这是就大学生而言的。要使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正常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成才、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用联系、发展、辨证的眼光来看待网络交际与现实交际,这两者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我们看到,大多数同学能够理性地看待并处理好这两者间的关系,在这两种空间里建构起均衡、良性、稳态的人际关系,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拓展社会资本、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确实有少数同学过多地依赖网络进行人际交往,使得网络交际的劣势在总体失衡中被异常放大。这是当前我们工作的难点所在。因此,我们要“拣选出”这些同学,积极发动家长、师友、同学等有生力量,与这些同学进行广泛的接触、深入的交流,充分满足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的各种需要;要通过正反的事实、案例,引导这些同学树立理性的上网观念和交际心态,让他们更多地把目光放在现实生活上。
2.网上资源与团的工作相结合
这是就共青团工作自身而言的。如何有效利用好网络来实现思想引领、成长服务,这是当前我们工作的关键所在。与当前普遍将网络更多地视为一种面向青年的新传播载体的看法不同,笔者认为,我们要以更新的思维、更广的视域、更宽的角度来看待网络,要有力推动网上资源与共青团工作的深入融合(甚至是无缝对接),使网络成为团组织开展各种工作的活动和组织载体,成为吸引和凝聚青年的重要渠道。比如,当前以BBS为基础的自发性“版聚”正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因势利导、积极倡导大学生“同伴教育”的角度,还是从防患未然、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指导与管理的角度,都有必要将“版聚”这一新生事物纳入共青团工作的范畴。可以尝试通过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那些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版聚”活动,以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在将版主纳入学生骨干范畴的基础上,通过组织“版聚”大赛等形式,动员激励版友们发挥才智、展示风采,有效提升“版聚”这种自组织活动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