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建理论研究

作者:全国高校党建研究专委会秘书处 发布日期:2010-09-29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命题。具体到高校而言,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离不开科学制度的规范,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推进。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被赋予了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改革创新精神;高校党建;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表明,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离不开党组织在高校的作用发挥,离不开高校党建工作的坚实保障。而高校党建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离不开高校党建理论研究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对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深入探讨。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为今后高校党建工作和党建理论研究的持续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实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体目标,就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为高校党的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深入总结30多年来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1.对始终坚持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坚持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本质要求,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几十年来发展基本经验的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及其为我国现代化事业所作出的贡献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丝毫不能动摇。坚持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就是要坚持学校党委在高校改革发展过程起领导核心作用。首先,党委是高校全局工作的领导核心,党委要牢牢把握学校的思想政治领导权、对重大问题与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和对重大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权;第二,党委是高校的政治领导核心,党委要始终加强和改进对高校的思想政治领导,坚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三党委是贯彻落实高校管理体制的领导核心,在党委和行政的关系上,党委起着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充分行使领导权,领导学校的全局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调动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把党委领导和行政负责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对关系高校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制度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设置,是关乎我国高校改革发展大局的重要制度保障,是我国高等学校实行的根本领导制度。其中,党委领导是由高校的政治属性决定的,是落实党对高校工作领导的必然要求;校长负责制是由高校的法律属性决定的,是确保校长代表学校承担独立法人责任的必然要求。坚持党委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委“统揽全局”,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委的主要职责是抓大事、谋全局、保稳定、促发展,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发展中加以具体落实,把握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和学术导向,维护学校政治稳定,正确制定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政策措施,科学规划学校总体发展思路、目标定位和实施步骤,努力营造百花齐放、不断创新的学术文化环境,统筹抓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行政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重点抓好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事务,确保学校正常运行,落实党委的重大决策。党委与行政的关系是“统揽而不包揽,领导而不取代”,党政分工不分家,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学校发展。

3.对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动员和教育党员,沟通信息、整合利益、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也是党实现对高校工作全面、有效领导的组织基础。尤其是院系一级党组织在高校党组织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主体力量。如何针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学科研的新特点,大众化教育带来的新变化以及人才资源全方位流动的新趋势,努力探索基层党建创新的新途径,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科学发展,推动高校工作上新台阶,已经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大重点问题。

高校党建工作的另一重点问题是党员队伍建设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在高校范围内,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重点就在于将党员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各项保障措施制度化,并长期坚持下去。根据高校党员队伍的实际特点,要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重点做好在教师和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着力建设好这两支队伍。

4.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机构建设和研究人员队伍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2008年10月下旬,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第十六次全国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重大举措。与此同时,全国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先后成立了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团体,作为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分支机构或联系单位,如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已成立20多年,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将陆续成立相应机构,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机构已经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范围的网络。而各类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机构贴近高校党建工作实际、贴近党务工作实际、贴近高校广大师生党员实际所开展的学术研讨、课题调研和专题论坛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建专家、党务实际工作者、教师党员和青年大学生参与党建理论研究的积极性,吸引、凝聚和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党建理论研究人才,壮大了党建理论研究队伍。

二、深刻认识高校党建理论研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党的十七大在社会主义建设关键时期提出了一系列关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做出了新的重大部署,并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都为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尤其是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也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任务与新要求。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对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提出新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当前正是实现这一历史任务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高校是众多高科技成果的诞生地和孵化基地,也是大批高素质人才的积聚地和培养基地,还是先进文化、前沿思想的重要传播基地,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为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任务。在当前形势下,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加强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就是要坚持以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针,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持续不断地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适应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新科技革命席卷全球、深入发展的客观背景下立于国际竞争的不败之地;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迎头赶上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潮头,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做出新的应有贡献。

2.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起点对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提出新要求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起点之上,教育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旺盛需求前所未有,教育发展所具有的客观基础前所未有。党的十七大更是把优先发展教育置于社会建设之首,表明党对教育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党对教育的支持达到了新的高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十年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战略和步骤做出了周密部署,提供了全方位的制度保障。如此良好的发展形势要求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不能因过去所取得的成绩而固步自封,而是要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继续解放思想,弘扬创新精神,创造性地推进高校科学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贡献力量。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应深刻体会和反映党的政策意图,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高等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黄金时期,牢牢把握办学方向,确立合理办学目标,理顺高校内部工作体制机制,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探索解决制约高校科学发展的各类问题,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发挥高校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3.高校改革发展呈现的新特点对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提出新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改革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政治局面最稳定的时期之一。为了迎接知识经济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适应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我国近年来更加深入地推进了高校改革。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各高校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些特点包括:一些高校在合并与体制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党委整合原有教育资源,发挥协调各方、统领全局的领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扩大办学规模对高校党委迅速动员人力和物力资源,加强教学组织和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党组织加强对党员的规范化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情况也为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挑战。解决高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科学化的理论指导,已成为现阶段高校党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4.高校党员队伍出现的新变化对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提出新期待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党员队伍出现了新变化。在校党员数量增多,留学归国党员增加,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职工交流访问、进修深造等机会增加,党员流动性增强,以及离退休党员数量扩大等都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要求。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演进,教师、学生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均发生了变化,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在这一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要根据党员的岗位和类型特点,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和传媒技术灵活地开展支部工作,使党组织和党员能够及时沟通、密切交流,增强党员教育的全面性和实效性;要合理设置离退休党支部,提供相应工作条件,保证离退休党员能够及时有效参与组织活动,鼓励离退休党员老有所为,为学校改革发展贡献力量;要强化对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管理,实现党员教育的关口前移,为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夯实基础。如何科学判断高校党员队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确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制度体系,如何建立适应党员队伍建设发展趋势的科学体制、机制与方法,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形势下的高校党建理论研究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重点、破解难题,探索规律、指引方向,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总揽,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新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契机,以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及相应分支机构为依托,继承优良传统,集中优势资源,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明确一个目标,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凝聚一支队伍

1.明确一个目标

新形势下的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必须以丰富党的建设理论、指导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实践、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巩固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扩大群众基础为目标。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应服务于高校党的建设,为高校党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总结,确保正确领导高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应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通过开创高校党的建设新局面,巩固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保驾护航。当前,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尤其要围绕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党的建设做出的总体部署,深入探讨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科学理论、科学理念、科学制度、科学机制、科学方法和科学途径。要立足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特点和现存问题,着眼于高校党建与高校自身的长远发展,立足中心,服务大局,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抓重点,破难点,为高校党建提供理论基础,不断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创新、和谐发展,努力为党的建设理论发展添砖加瓦,不断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贡献力量。

2.围绕一条主线

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高校党建理论研究的主线。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党管人才原则写入了党代会报告,突显了人才资源在党执政兴国中的基础地位与关键作用。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汇聚地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其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必须紧密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主线来展开。要发挥高校学科与人才优势,着重学习、研究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高校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头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贯穿到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项中心工作中;要牢牢把握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探讨党的领导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系,深入探讨党的领导与依法治校、教授治教、民主管理的关系,不断增强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吸引力凝聚力。要调动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深入分析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深入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体制、培养机制、培养方法等重要问题,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必要借鉴。

3.突出一个重点

新形势下的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必须将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创新作为重点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高校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基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同时也是高校党建理论创新的源泉。面对新形势,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着力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的基层组织。抓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关键在于完善规章制度,推进机制创新,加强工作指导,促进工作资源适度向基层倾斜。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应着力探索高校院系级党组织开展工作的体制机制问题,包括领导班子领导决策机制、党支部工作指导机制、党员发展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和党建工作资源拓展机制。既要努力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提炼经验,以生动具体的工作实践推动理论创新发展,又要以新的理论总结推动新的工作实践,逐步理顺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激活基层组织细胞,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适应性与感染力,并借助相关平台依托,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一定范围内交流、共享。

4.凝聚一支队伍

要努力实现高校党建理论研究队伍的专业化、专家化。目前,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已有专门的研究团体,但是尚未形成一支高层次、专业化的理论研究队伍,已有的理论研究也多由高校党务工作者来完成。党建理论研究资源的分散化、人员的分散化,不利于高校党建研究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提升,从而不利于形成系统化的理论研究成果,直接制约着高校党建理论研究的层次和水平。因此,需要借助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等平台,扩大高校党建研究团体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将党建理论研究专家、高校党务工作者以及具有研究兴趣与能力的教师或学生纳入高校党建理论研究队伍,建立制度化的联络、交流与培训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凝聚一支专业化的党建理论研究队伍。要为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人员提供全方位支持,促进理论研究队伍与党务实际工作队伍的互动、交流与转化,不断提升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人员的素质,带动高校党建理论研究的纵深、持久发展。

执笔人:卢 亮 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党建室主任

樊 志 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干部

王雅雯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

万 辉 北京大学中文系2008级硕士研究生

宫睿哲 北京大学中文系2008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