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作者简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团委书记
摘要:剧烈的社会变迁、多元的社会思潮,给当代青年带来了强烈的思想冲击。在新形势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年,以先进主流思想帮助青年健康成才,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北大社会学系团委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和青年特征,旗帜鲜明地提出用“魁阁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魁阁精神 高校基层团组织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我国社会文化思潮呈现出多元化趋向,当代青年的思想意识也日趋多样化。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有着怎样的理想信念与行为模式,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才、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弘扬先进主流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地融入青年思想和行为当中,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时代命题。高校团组织要将思想引导作为首要战略任务[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立足客观情势,结合现实需要和青年特征,努力提高思想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引导青年学生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2]我们要从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出发,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也要看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1.社会文化思潮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构成冲击,使得思想引领任务日益紧迫、更为艰巨
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自然趋势,客观上也导致了我国多元化思潮竞相涌现、主流与非主流分野日趋模糊。在这种复杂的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理想信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3]。高校应适应新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构建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落脚点,着力探索一条构建大学生理解、认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努力实现从理论形态向社会心理形态转化、从价值评价向价值行为转化、从价值规范向价值示范转化,务求使广大青年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2.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方式方法、载体形式上与新形势的要求存在不匹配的地方,尚有待改进
从目前的情况看,受传统观念和工作惯性的影响,高校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准确把握到当代青年思想丰富、思维活跃的新特点,使得许多教育方法、引导手段显得生硬、陈旧、呆板、乏味。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作方法单一化。比如,较多倾向于板着面孔式的说教,或填鸭式地、生搬硬套地灌输一些观点,或集中起来学习文件,强制要求学生写思想报告等。这些“简单粗放”的做法使得先进思想的传播链条过于呆板、单一,缺乏与大学生的及时沟通、后续引导,没有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论理说服,因此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他们思想上的疑惑。二是空谈理论,不切实际。多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都缺乏创意的新颖性、载体的丰富性、形式的生动性。连篇累牍的政治话语和理论阐释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枯燥乏味,缺乏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现实需要的真诚关切。这种脱离实际、脱离工作对象的工作方式自然难以真正吸引、感染、凝聚大学生,难以引发广大青年学子的共鸣,难以获得其内心的真正认同。这些问题向基层团组织提出挑战的同时,也预示着当前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魁阁精神”是社会学系实践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的有效载体
中央16号文件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团委从本单位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出发,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寻找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载体,旗帜鲜明地倡导继承和发扬“魁阁精神”,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青年学生所理解、所认同、所践行。
1.“魁阁精神”是社会学先贤积淀的宝贵财富、始终传承的光荣传统
抗日战争时期,战火纷飞、国土沦陷,民生凋敝、物资奇缺、书籍匮乏。在尤为艰苦的条件下,以费孝通[4]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社会学人,凝聚和带领一批有志青年,在云南一处名为“魁阁”的阁楼中,为中华之富强忘我工作、发奋读书、刻苦研究。正是这一朝气蓬勃的青年学者团体,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一部部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的煊赫丰碑,也用青春、智慧和热血诠释了书生报国、未能投笔亦从戎的爱国之情,进而凝结了为世人所由衷敬仰的“魁阁精神”。魁阁时代被海内外学者称颂为“中国社会学史上最值得被纪念的时刻”[5],而“魁阁精神”则犹如一座巍然屹立、岿然不倒的精神灯塔,有力引领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为学术的发展、国家的富强而不懈奋斗。
2.“魁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契合
从“魁阁精神”的历史内涵看,她充分体现了战争年代中国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战火弥漫的隐痛与焦虑中,这些当年的有志青年、后来的学术大家想到的不是明哲保身,而是将奉献祖国、报效人民奉为圭臬。田汝康[6]浑然不觉当时苦,许烺光[7]“幸福”于魁阁的艰苦岁月,
3.“魁阁精神”是社会学系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青年的良好途径
作为一座有着光荣革命历史与学术传统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以其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享誉世界,北大青年的思想也呈现出相对自由的色彩,对于多元的社会文化思潮能够敏感地感知,并快速地接受。作为一个“舶来品”学科,社会学的核心理念和学术体系是建立在西方历史与社会话语体系上的,这使得北大社会学系学生在思想型态上较具开放性、多元化,同时,社会学范畴内的冲突论、功能论又使得学生的思想往往带有较强烈的理性色彩与批判意识。
对于这种类型的学生,根据以往经验,如果仅仅是以枯燥的理论浸淫或刻板的传统宣教方式去施展教化,其说服力与感召力将十分有限,难以深入人心。北大社会学系团委适应新形势、直面新问题,紧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立足本系实际和青年特点,将“魁阁精神”作为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我们在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魁阁精神”对社会学系的学生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和感召力。这种力量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点滴积累并逐步深入,最终可将学生对学术的热爱与对祖国的忠诚凝聚一体,进而升华为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中较为稳定的部分。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引导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遏制可能出现的思想虚浮、观念自由的趋势,也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融入青年的思想、认知与行动当中,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是行之有效的。
三、用“魁阁精神”教育引导青年成长成才的实践与思考
做好引导青年工作,是党对团的一贯要求,是党赋予共青团的光荣任务[9]。使党和团的政治主张在青年中深入人心、易于接受,是共青团作为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组织的重要任务和重大考验。陆昊同志多次强调,要善于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既关注青年成长发展中的“大事”,又关注青年工作生活中的“小事”。[10]北大社会学系团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传扬“魁阁精神”作为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引导的有效路径,始终坚持三项结合,即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解放引导思路、创新活动载体、深化育人成效,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1.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高校院系的本职工作始终是传授知识、引领学术,这是引导青年成才的前提和基础。抗战时期,以费孝通为首的的广大学者在魁阁所做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学术工作,这一优良传统使得社会学系一直葆有着浓郁的学术氛围。我们一贯注重从氛围营造、平台搭建、载体创造等方面入手,着力激发广大青年的学术热情,如学术性刊物《五音》的创办就为广大师生搭建了学术交流、思想交锋、观念交融的重要平台,而校际学术论坛更为广大青年创造了良好的学术合作阵地。社会学这一学科特点讲究既有知识技能性,又有价值取向性;既有研究性,兼具批判性。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始终坚持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贯穿“魁阁精神”的教育,在促进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探索。
近年来,社会学系团委在实践中形成了“以调查作先锋,培育‘挑战杯’竞创意识为载体,促进学术文化繁荣勃兴”的工作思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弘旨,积极依托学科优势和资源,吸纳校外资金专项成立了以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挑战杯”为宗旨的“贤景奖学金之挑战杯学术竞赛资助基金”,并拟定了该基金管理和实施办法与条例。这些做法在物质激励层面为从事社会调查的学生解决了现实经费问题,也在制度上理顺了学生投身学术科研与实践的机制,从而激发了他们参与学术科研的热情,促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和学术传统的继承。同时,社会学系还在“挑战杯”学术竞赛的选题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指导,鼓励和引导他们在学术研究中始终贯穿胸怀天下、达己及人的人文关怀和博爱精神,承担起一个社会学人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2.坚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社会学从来不是一门纯粹理论性研究的学科。即使在魁阁时期,费孝通先生依然带领一批年轻人走访乡间、深入社区,通过亲身实践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后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扎实素材。由此看来,坚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社会学系的优秀传统,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加以继承和发扬。对于当代学生而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直接的就是坚持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的第一课堂与社会观察实践为主的第二课堂的结合,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拥有全国顶尖的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学专业,无论是在理论研究、实践经验方面,还是在师资力量、社会影响力上,都具备十分明显的优势。依托这些优势,社会学系团委重点打造包括以调查研究、分析问题为主要职能的社会调查服务中心和以走入社会、服务人民为主要职能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全力打造专业学习第一课堂与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最佳平台。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社会调查室是隶属于社会学系团委的一级组织部门,成立宗旨即是为寻找以理论所知为特征的第一课堂与实践所行为特征的第二课堂的结合,鼓励学生在调查实践中巩固专业本领。多年来,社会调查室承担了来自校内外大量的研究课题,在实践中锻炼了一批学有专长的学生调查人才队伍。近期,社会学系团委审时度势,以调查室为基础改组成立社会调查服务中心,决定拟在引导学生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高度,定准实践取向、丰富实践层次,并有新的作为。目前,该中心正积极领衔“大学国际化的标准:北京大学国际化策略”和“在京留学生对首都GDP的贡献”两大课题的开展。在青年志愿者事业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青年先后开展了奥运服务、震区灾民心灵救助、防艾宣传、单亲家庭关怀、建筑工人维权、系图书资料整理、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等各类活动,在参与实际中不断夯实专业基础,不断积累专业助人的工作经验,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实践理念和行为规范,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此外,社会学系团委还紧密结合自身传统和实际,提出修订并完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学计划,对具有必修属性的实践课业进行更具机制化和实效性的运作,充分发动各级团支部、团小组、实践团、社会调查服务中心、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基层团组,顺应社会学系青年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明确提出“重走魁阁精神路,传承五四报国志,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思路和方案,吸引了大批青年深入乡村、走访社区、走进社会,使他们得以在第一课堂的学习中融入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第二课堂的锻炼中巩固专业知识,以实际行动继承发扬费孝通等老一辈社会学家在西南联大时期播种下的“魁阁精神”。
3.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一旦脱离实际、脱离大学生,就容易走上空泛、乏味的陈旧套路,无法真正吸引、凝聚、感染、影响青年。即便是深深植根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历史的“魁阁精神”,如果仅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反复称颂、强调,而缺乏实际生活中的客观保障和条件支撑,也难以有效引导当代大学生以先贤前辈为榜样,明志修身、奋发成才。
我们考虑,作为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上具有先天的高度。这就决定了高校基层团组织在深入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有技巧地解决好“桥梁”和“纽带”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尤其注重以现实生活为载体,以平实有效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涵诠释好、传播好、渗透好。在这方面,社会学系团委作出过一系列有益探索,比如以建构理论与现实关系为目的举办的“我来回答‘六个为什么’座谈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研讨会”,从关注社会民生的角度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返乡交流会”,以国难兴邦任在肩为主题的“5·12”周年纪念会等。这些活动将凝练精要的理论语言转化为紧扣现实问题的具体可感,有效拉近了与青年的距离。
围绕学校“文明生活、健康成才”主题教育活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每月举行学习问题促进会和生活问题沟通会,与学生代表就近期学生比较关注的学习问题、生活问题进行沟通,听取学生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把同学们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反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解决。通过这样的制度,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改变了以往思想教育片面说教、只重视工作、学习而忽略生活的工作方式,真正做到了言、谈、教三位一体,学习、工作、生活、思想全面协调,基本实现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单一化”向“立体化”的转变。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还注意点面结合、统筹兼顾,改变以往“守两头,打中间”的方式,在指导积极分子和谐发展、六类重点人群[11]健康成才的同时,激发了“三不群体”(不评优、不读研、不出国)的发展要求,加强了对第一课堂中的“边缘人”、第二课堂中的“小人物”的分类培养,使广大学生既在第一课堂有一流的学业表现,又在第二课堂锻造有特色的一技之长,素质教育的成果惠及每一位学生。新模式效果显著,近年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就业率、就业优秀率和赴西部与基层服务的红色就业率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
责任编辑:曾嘉坤
[1] 卢雍政:《在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学习出版社,2009年。
[4] 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5] 谢志浩:《费孝通先生的学术与人生》,《学术批判网》,2005年。
[6] 田汝康:曾任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为中国的华侨史和东南亚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7] 许烺光:美籍中国人类学家,为复旦大学历史系、社会学系的学科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8] 潘乃谷、王铭铭:《重归“魁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9] 陆昊:《在共青团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4月9日。
[10] 陆昊:《在全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8月5日。
[11] 张彦:《构建科学高效的院系基层学生工作体系》,《北大青年研究》,2006年第1期。“六类重点人群”指的是: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经济贫困、学业困难、学籍异动、生活独立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