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作者简介:马化祥 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
摘要:本文系统总结了北京大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重点从基本工作认识和工作思路、核心工作领域和特色工作、主要工作成效和工作思考三个方面对北大开展此项工作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以“精致化”为要求推进学生党建工作的持续创新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学生党建 科学发展观 精致化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使命,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近年来,北京大学党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继承发扬北大传统,以“精致化”为要求,明确思路、调整格局、打造品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生党建工作持续发展,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创新拔尖人才奠定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一、基本工作认识和工作思路
做好学生党建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央16号文件明确要求“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第十八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更是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作出了宏观战略部署。从北京大学的工作实际来看,作为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基地,北京大学与中国共产党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历史渊源,党的建设工作具有优良的历史传统,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十分明显,这些都为我校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奠定了坚强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障。
在贯彻落实党的治国方略、育人战略和中央文件精神,继承发扬北京大学党建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学校党委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的整体思路: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使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生党建工作全局,在中央16号文件的指导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第十八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将学生党建工作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龙头”,按照“精致化”的工作要求,努力构筑科学高效的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和系统全面的学生党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学生党建工作对学校育人中心工作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工作大局的贡献率。
在整体工作思路的指导下,学校党委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的具体策略:坚持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院系党委全力配合、学生党支部主动参与,着力构筑“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充满活力”的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在纵向体系上抓住学生入党前、中、后三个关键阶段,在横向体系上突出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和学生党组织建设三大工作板块,全面构建“纵横交错、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全员覆盖”的学生党建工作格局。
二、核心工作领域和特色工作
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涵盖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和学生党组织建设等诸多工作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多方工作资源,抓住工作关键环节,科学区分不同的工作阶段、工作对象和群体特征,充分体现工作的阶段性,不断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狠抓党员发展工作,着力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体系
党员发展是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程。学校党委立足于学生入党前这一关键阶段,坚持理论学习与党性教育相结合,构筑了“三级两班”的党课教育体系。“三级”是指学校党委相关部门、院系党委和学生党支部之间分工协作的联动机制;“两班”是指依托北大党校,每年开设“党的知识培训班”(即“初级党校”)和“党性教育读书班”(即“高级党校”)。以“三级两班”党课教育为基础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体系,打造了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的重要阵地,增强了党组织对优秀学生的吸引力,为党源源不断地培养和吸纳了优秀人才和新鲜血液。
在“三级两班”党课教育的基础上,党委组织部编写下发了《北京大学新生入党指南》,进一步规范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学生工作部协同院系党委,指导学生党支部积极配合完成党课教学任务,组织党课学员开展社会实践、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等培训活动,为党员发展工作形成了有益补充。随着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体系的日趋完备,对比2004年和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北大学生党员人数从6764人增加到9968人,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比例从16.3%增长到27.5%,学生党支部从249个增加到404个,党员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狠抓党员教育工作,着力构筑全员覆盖的党员教育体系
学校党委开展的党员教育工作,立足于学生入党中、入党后两个重要阶段,既把握了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两个群体的差异性特征,又涵盖了全体学生党员,形成了各有侧重点、富有针对性的党员教育工作体系。
1. 针对预备党员,严格规范转正制度,重点强化党性教育
立足于学生入党中、即从预备党员向正式党员的过渡阶段,学校党委首先是严格规范党员转正制度,颁布了《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意见》,对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和考察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党委组织部编写了《北京大学党支部工作指导手册》,制定了《北京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基本规程》,制作了科学规范的“发展党员流程图”,对党员转正工作的十个基本步骤作出具体要求和细致说明,并将党员谈心、入党宣誓、思想汇报等教育方式以制度化形式固定下来,在制度化的工作流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了预备党员对党的纪律、组织程序和党员要求的认识与理解。
其次是依托本科新生党员培训班和院系党委、学生党支部层面的教育工作,不断提升预备党员的党性修养。2007年以来,学校党委连续三年举办本科新生党员培训班,组织新生党员提前入校,集中接受理想信念教育、校情校史教育、骨干素质培养和文化素质培养。以2009年为例,434名高中入党的预备党员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聆听专题报告、参加团队活动、接受考试检验,通过互动参与、素质拓展、学员展示、参观研讨、分组讨论等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提升了理论水平、增强了党性修养。与此同时,学校党委积极调动院系党委和学生党支部的工作积极性,督促院系党委严把“转正关”,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开展预备党员教育工作;鼓励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能动性,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开展访谈老党员、志愿服务、乡村调查等“自选项目”,有效丰富了预备党员教育形式。
2.针对全体党员,创新开展教育活动,重点强调全员覆盖
立足于学生入党后、即成为正式党员之后这一阶段,学校党委创新开展了学生党团日联合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党员廉洁教育、学生党建旗帜引领计划等特色工作,着力构筑全员覆盖的学生党员教育体系。
2007年以来,紧密结合党的十七大、建国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北京奥运会、北大建校110周年等重大教育契机,组织了7次党团日联合主题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党支部开展了近700项教育活动。这一工作的特色集中体现为系统整合校级主管部门、院系党委行政和学生党团组织的教育资源,依托“党支部牵头、团支部配合、班委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变“重复性教育活动”为“集中性主题教育”,既有效发挥了学生党员的先进引领作用和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带动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团员和普通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确保有效覆盖学生党员的同时,引领带动了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2009年,这一工作成果获得了“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二等奖。
2006年以来,学校党委从保护学生党员政治生命、促进学生党员健康成才的高度出发,针对即将离校工作的毕业生党员开展“讲党性、防腐蚀”的廉洁教育活动,通过召开廉洁教育座谈会、发布倡议书、签署学生党员廉洁自律承诺书等形式,为学生党员构筑“思想防火墙”、打好“防腐预防针”。200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对此项工作给予亲笔批示,指出“北京大学的做法很好”,有利于广大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2009年,这一工作成果获得了“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三等奖。
2009年4月,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发布了《关于实施北京大学学生党建旗帜引领计划的通知》,启动了以“身边的党员、飘扬的旗帜”为主题的学生党建旗帜引领计划,通过举办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开展“身边的旗帜”系列报道等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党员正确理解、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长为引领身边学生集体成长、吸引广大学生向党组织积极靠拢的典范。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全面推进,已经成为下一阶段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工程。
3.狠抓组织建设工作,着力提升学生党支部的政治组织优势
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在基层,抓好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覆盖面和引领性,对于推进学生党建工作的整体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1)改革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针对学生党支部的建设现状与发展需求,推行以“低年级党支部在年级、高年级党支部在班级”为主,以“按照学科方向、学科专业和实验室设置支部”为辅的工作模式,学生党支部设置更加科学、更加符合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针对研究生党员比例的不断提高,通过调整研究生党支部设置、配好配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等措施,促进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培养等工作主题的紧密结合,改变了研究生党员因忙于学术科研而“游离”于党组织的不利局面,实现了党支部对全体党员的有效覆盖。
(2)举办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面向全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紧密结合学生党建工作的关键领域和热点主题,连续举办了九届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重点提升党员骨干的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2009年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启动学生党建旗帜引领计划”为主题,通过专题讲座、辅导报告、实务培训、小组讨论、经验交流等形式,推动党支部书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培养了一批理论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党员骨干。
(3)开展红色“1+1”活动。2006年以来,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积极落实市委教育工委的指示精神,持续开展红色“1+1”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党员深入农村、服务社会。以2009年为例,共组织了近20个学生党支部与顺义、昌平、房山、延庆、平谷、通州、石景山等区县的村党支部结成合作共建关系,先后前往农村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累计参与的学生人数达400多人次。以红色“1+1”活动为载体,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2009年,我校再次荣获“北京高校红色‘1+1’活动优秀组织单位”,3个学生党支部分获二、三等奖。
(4)启动基层党建创新立项工程。为激发基层学生党组织的创造活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改革创新,于2006年启动了基层党建创新立项工程,从党费留存中拨出专款用于激励和保障基层党建创新工作项目。四年来,学生党支部的申报项目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研讨、制度建设、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打造了一大批有效破解工作难题、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基地,形成了学生党建工作“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
三、主要工作成效和工作思考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持续推进的学生党建工作已有效贯穿学生入党前、中、后的全过程,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在个体成长方面,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修养显著提升;在集体进步方面,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引领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服务大局方面,学生党建工作对学校建设发展的贡献更是愈发突出。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施永辉、高明等优秀学生党员典型,以及在红色“1+1”活动中屡获荣誉的优秀学生党支部,都集中体现了北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育人成果。2009年,在北京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带动全校12000多名学生党(团)员参与了“我为北大发展献一策”主题教育活动,近600个学生党(团)支部提交了事关学校建设发展大局和学生成长成才实际的792条建议,为北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同时,学校党委认识到,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普遍存在“重具体工作轻战略规划、重单打独斗轻部门协作、重传统手段轻方法创新”等突出问题。为此,下一阶段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推进学生党建工作的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战略规划
目前的北大学生党建工作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工作思路,但“散点式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为尽管在若干工作领域已经开展了行之有效的特色工作,但在工作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缺乏系统整合和统筹规划,工作的科学性、设计性和整体性不足。下一阶段将首先在宏观战略规划上加大力度,研判工作形势、明确发展目标、整合已有成果,从全局层面和战略高度探索形成保障工作持续科学发展的明确“主线”。
(二)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
学生党建工作的持续发展,迫切要求真正建成“全校关心、全员参与、全程配合”的工作机制体制。下一阶段需要在部门层面进一步调动各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督促做好“推优入党”、“团建促党建”、优秀学生党员典型宣传报道和校园舆论氛围营造等重点工作;需要在院系层面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理论教学优势,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相关工作,按照中央精神要求,将学生党支部真正建成“学习型党组织”。
(三)进一步创新手段途径
一是以学年为单位实施“学生党建旗帜引领计划‘一揽子’行动方案”。坚持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为指导,系统整合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本科新生党员培训班、学生党团日联合主题教育活动、“身边的旗帜”——优秀学生党员系列报道、“十佳党支书”和“十佳党支部”评选表彰等工作抓手,重点强化学生党支部的理论建设、能力建设和组织建设,既要将每一名学生党员培养为引领广大学生集体成长的“旗帜”,又要将每一个学生党支部建设成真正的“战斗堡垒”,着力构筑全方位、多层次、整体性的学生党建工作格局。
二是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的新挑战,在“网上建团”的实践基础上尝试建立网络党建工作阵地,充分利用网络快速传递信息、方便“点对点”沟通的技术优势,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扎实做好“一头一尾”的党员教育工作。“一头”是指在学生刚入校时,更加科学有效地选拔、吸纳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一尾”是指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夕,将学生党建工作和毕业教育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重点探索针对即将出国深造的学生党员持续开展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尹鹤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