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偏差的原因分析

作者:秦维红 发布日期:2010-05-20

作者简介:秦维红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研究所副教授

摘要: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际国内客观环境的原因,有教育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认识和实践不足的原因。其中,大学生对理想的一些认知偏差,尤其是对理想的纯粹目标化的理解,是他们的理想信念经常动摇不定、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而理论界对此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着重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理想信念  偏差  原因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认为,这点精神主要是指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就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表现。确立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人就获得了人生的方向和动力,也就必然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生活状态,从而在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断为社会进步做贡献。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最不知足、最有理想的通常是年轻人,大学生又无疑是年轻人中最具有开放意识和理想追求的群体,对现实永不满足的理想主义无疑是大学生的主旋律。但是,不可否认,富有理想的大学生又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理想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突出、割裂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否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甚至以谈共产主义理想为幼稚可笑等种种问题,有些问题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这使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认为,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首先找寻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否则难以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从国际环境来看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形成共同理想。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谷,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又无疑使学生们对共产主义信念产生了怀疑。同时,西方敌对势力未放弃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高校是他们争夺的重要阵地他们通过各种传媒渠道,利用各种机会,将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播进来,使部分大学生在理想取向上出现问题。

我们并不完全否定大学生注重个人发展的理想追求,毕竟共产主义理想只是对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人的要求。我们认为他们这种强烈的个人成功意识也是可贵的,总比整天无所事事强。但是,一般来说,仅仅限于个人理想的设计自然会注重个人得失,使他们难以具备较高的思想境界,从而使理想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怨天尤人,又没有更广大的胸襟释解心理矛盾。从而,他们必然会陷入自我利益的漩涡,患得患失、不能自拔,甚至嫉妒中伤他人、仇视社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大学生作为时代的骄子、祖国的栋梁,应该有更高远的理想,以便走向更大的成功。方正集团创始人王选的话很值得我们每一个希望成功的大学生认真思考。他说:“献身科学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生活,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

二、从社会价值观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来看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价值观念上出现了激烈冲突和深刻变化:人的主体意识被唤醒,但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多;价值体系的中心开始转移,由高度政治化、道德化价值取向转变为以经济为基础的功利、实用倾向;人们的价值行为发生转变,逐步开始从权力化的目标模式走向实力化目标模式;社会价值体系的运作机制发生转变,从静态调节为主走向动态调节为主,整个社会的活力增强、节奏感加快的同时,不安定和失落感上升。这些冲突和变化,必然制约和影响着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目标的选择,其理想定位也自然会表现出模糊低迷和重功利、讲实际的特点。

另外,社会上存在的严重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也给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带来不良影响。许多大学生对党风不正和腐败现象深恶痛绝,甚至有人申言:“满足陋习的官僚,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满嘴空话的教员又有什么资格来对我们谈理想信念?”言论虽有些偏激片面,但却从一个侧面警示我们:社会风气的消极面使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产生困惑和动摇,有的厌恶政治、玩世不恭,有的则强化了当官发财的思想意识和对社会不良风气听之任之、随波逐流的倾向

三、从家庭和学校教育来看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一方面,家长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起指导和示范作用,大学生在升学填报志愿和毕业后的职业选择上大多是根据家长的“意思”行事。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对大学生道德理想的确立有较大影响。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已超过80%,他们没有经受过艰苦的磨炼,自我中心,缺乏意志力。而多数家长又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对其内心世界的塑造,没有引导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了解社会、理解人生,一步步确立对道德知识和道德理想的感性认识据调查显示,没有良好的养成教育和思想品德修养就谈不上树立远大的理想,更谈不上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真正在家庭教育下确立了崇高理想的人,就一定会找到相应的实践或追求信念的生活方式。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将更是社会的中心和良知的代表。如果现在大学生的人生理想都仅处在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层面,那么将来社会理想信念的前景令人堪忧。因此,不抓住道德理想教育这一主题,理想信念教育就会始终处于一种低迷状态。

从学校来看,理想信念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头脚倒置的怪现象:小学阶段,强调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注重远大社会理想的理论灌输和理想道德价值教育;中学阶段,随着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个性的觉醒,远大理想的教育被认为是空而泛的,效果不好,于是,以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实社会理想教育代替远大理想教育;大学阶段,许多学生缺乏对社会基本规范和社会公德的了解,忙着补中小学的课,更多强调的是“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学会做人”,进行的是个人现实理想和理想道德行为的教育。这种描述虽然有些极端,但也的确反映出了我们在理想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设定、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理想的确立缺乏一个自然而然的自我内在认可机制,始终觉得理想是在我之外的东西,而不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仰上存在的知行分离和对远大理想追求的缺失,在一定意义上打上了这一阶梯倒置模式的烙印。同时,一些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内容泛化、教育内容与现实脱节以及教育方式过于单调、僵化等问题,使大学生对现实愈发失望,从而不仅影响教育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强化了他们在正确理想确定中的逆反心理。

四、从大学生的人生实践水平来看

理想信仰是人们在人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理想总是随着个人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生实践的不断深入而逐步提升,由个人理想向社会理想拓展,最后,在这种深厚的认识和实践基础上确立起信仰的。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人们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融合统一的过程,与人们的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社会化过程密切相关,统一于其人生实践过程中。

而我国当代大学生,恰恰在人生实践方面有着重大不足。他们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直生活在宁静的环境中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他们很少触及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缺少忧患意识,而主要是关注个人生存发展层面的一些现实问题。对他们来说,唯一重要的人生竞争就是高考,故当他们以天之骄子的优胜者的姿态跨入高等学府后,不少人就认为从此前途有了保障,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此外,不少大学生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这种人生实践水平的局限,使大学生在理想信念问题上,往往困惑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异,缺乏对社会价值理念层面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和把握,缺乏宏大的历史视野和社会关怀。人们都安于个人的、现世的平凡生活,而引领波澜壮阔时势的伟人和英雄似乎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从而使整个社会缺乏对高层次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五、从大学生对理想的认知偏差来看

对于大学生的理想状况,我们曾在教学中通过抽查和访谈等形式了解到:认为理想不重要或自己没有理想的同学几乎是不存在的,但在对理想的认识、对理想的明确程度以及理想的具体内容等问题上却存在很大不同。尤其是在理想认识方面,存在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偏差。

理想认识上的一个非常普遍的偏差就是把理想等同于具体的人生目标。

大多数学生认为,理想就是不断及时地确定目标并努力将其变为现实的连续性过程,而目标的暂时缺位也就是理想的徘徊选择期。虽然他们的理想不尽相同,但主流是想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以真才实学成就自己,报效祖国。令人不解的是,大学生能在理论上很流利地道出一套套纯真、高尚的志向;但同时,他们却又会在细碎平常的生活和挫折中极易产生失望和悲观情绪,认为“生活是没有意思的”、“社会是复杂而无情的”、“自己是没有前途的”等等。此时,理想或人生目标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支撑作用。相反,挫折中,他们经常片面地认为实现理想的主动权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更多地抱怨现实条件的限制。

这种知行背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原因,就是囿于对理想的“目标化”理解,缺乏对理想的信仰层面的深入思考。这里就涉及到对理想、信念和信仰三者关系的理解。对于理想、信念、信仰三者的相互关系,不但大学生和一般人存在很多模糊认识,就连学者之间的分歧都很大。很多人笼统地认为,理想、信念、信仰是一回事,都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三个概念是并列的,可以互相替代使用。另外有人认为,理想与信念是并列概念,信仰的层次最高。但对于理想、信念和信仰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三者是如何互相转化和相互影响的,他们也缺乏深入一致的理解。

一般观点认为,信念、信仰以理想为基础,人们先从社会实践和个人需要出发确立理想,但理想要不发生动摇,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又必须逐渐沉淀成信念,理想的确立是信念形成的基础,信念又可以慢慢提升为信仰,信念、信仰是理想产生不懈动力的重要支持。这种观点把理想的确立作为人生实践的起点,而确立理想又要在具体的个人实践及其需求中完成。因此,人们很自然地会把理想设计为一个个具体的人生目标。但是,这种具体化、目标化的理想恰恰不利于人们的信念乃至信仰的形成,毕竟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一旦某个具体理想不能实现,这种对理想的目标化理解就容易使人丧失对理想乃至人生意义的追求。

所以,我们认为,理想的确立当然要有现实基础,要从社会实践中来,否则有流于空想的危险。但是,又不能仅限于现实这一层面,还必须有超越现实的价值指向,因为说到底,理想就是人们追求人生意义的具体体现,是人的超越本性的内在要求。人生活在现实中,却又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理想中。理想将人的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和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定格,让人们在不确定的现实生活中为自己找到了一种确定性。而有了这种确定性,人们内心就会感到安全、踏实,也会感到充实和愉悦,进而产生不断进取的力量。因此,理想是人所特有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它不只是一种价值目标,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追求。从广阔的范围来说,信仰本身就是人们的目标和理想,但不是通过当前实践直接达到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的具体目标和理想,而是个人一生以至整个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和终极理想。

大学生却普遍认为,信念、信仰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必须转化为现实目标才能发挥作用。可见,正是这种转化在降低了理想的纯粹性的同时,也使理想失去了对人的不懈的动力作用。这种转化,一方面使学生自以为概念明确,拥有理想;另一方面也使理想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常识和日常套语。他们往往把人生的理想想象成生活列车的终点站,当他们的现实目标未能在生活进程中如愿以偿地达到时,理想的目标也就随之变得遥远和空泛,失去了向往的意义。

在这里,我们并不想否定确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是想指出信仰和目标这两种追求之间有一个精神活动的向度差别。理想的核心和意义是追求精神生活的“向上”,而不是“向前”。确立理想不是确立一串目标,而是确立人生的信仰。理想作为人类不断发展、创造的最美最崇高的思想,在现实的教育中不能仅仅被理解成帮助每个人确立实用的生活“目标”的工具。大学生必须明确一点:理想的价值就在于它对人生和社会有一种促进的力量。理想所具有的积极精神和建设性的想象力,使它成为人类文明不断完善的巨大动力,而这种动力的源泉正是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信仰

我们熟悉这样的说法,即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由“空想”引入“科学”,但这一改变并不是把理想变为可以实现的目标。正如马克思在巴黎公社期间指出的那样:“工人阶级并没有期望公社作出奇迹。他们并没有想靠人民的法令来实现现成的乌托邦。他们知道,为了谋得自己的解放,同时达到现代社会由于本身经济发展而不可抑制地趋向着的更高生活形式,他们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完全改变的历史过程。”理想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更高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可以“实现”的“现成的乌托邦”。虽然我们需要将理想具体地化为生活现实,但我们并不需要用这种实现来证明自己的全部价值和意义;理想更需要在关怀和思考的行为中成为我们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种把握,成为我们不断升华自我、改变社会历史的精神动力,成为我们在经历了失败、冲突、衰落甚至灭顶之灾之后的不变的信念

我们重申,理想是一种对“更高生活方式”的向往,是一种内在的思考行为和自觉向上的精神状态,因而是对纯粹理想的不断追求和坚定信仰。无论理想是否得到实现,人们对理想的追求都构成了他们人生的实际内容,为他提供了充实而积极的人生体验。失去了人生追求的过程,最后的结果也就没有了意义。对于理想的追求者来说,他们的人生意义也正存在于他们追求的过程之中,追求本身就是意义。这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对理想的追求过程,就是信念、信仰起作用的过程。

共产主义理想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远大理想,就是这样一种很难确定实现时间的理想,它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也是现实的社会建设运动,但更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和人生信仰,它指引人们不懈追求个人和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但许多人往往囿于对理想的目标化认识,说到共产主义理想,他们想的就是具体的共产主义制度或社会,进而自然地把共产主义理想问题归结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问题,最后又把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问题归结为共产主义理想何时实现的问题。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共产主义理想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的问题似乎承载着对共产主义科学性的全部诘难——只要我们不能明确地说出实现这个理想的确定时期,这个理想就成了空想。这是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极其狭隘的认识,其仅仅从社会政治理想的角度来理解共产主义理想,而忽视了它作为理想的一般特性,即对人的精神和生活的动力作用。其实,共产主义理想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社会制度的完美发展是与个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或以它为基础的。因此,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就不仅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而且也包含着理想人格的价值标准,规定了理想人格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始终把社会和人类的利益放在首位。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理想是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真正统一,这种统一意味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的由利益冲突导致的理想差别将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消失。可见,共产主义理想是最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理想。人们按照共产主义理想人格的内容要求自己,就会极大地发挥个人潜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们在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人格的过程中,境界不可能都一样高。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只要愿意追求这种境界,只要是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不论他是否已达到这种最高境界,都可以说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因此,当人们把理想理解成现实的目标和结果时,他们是在向“前”奔跑和为目标奋斗;而当人们把理想作为信仰的追求时,他们是在尝试超越现实生活的形而上思维活动,他们的目光因此而向“上”凝视,胸襟和情怀也因此而向更高更宽更广的空间升华。大学的理想教育就是要启动大学生深层次和高层次的内心活动,让他们从更深远的人类终极关怀层面理解生命的意义。这样,他们自然可以避开对现实利益的斤斤计较,从容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从而在超越自我和现实、关怀人类整体命运的精神追求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当前我们应该在继续重视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同时,适当突出信念、信仰教育的地位,坚定大学生对积极人生和共产主义的基本信念和信仰。

责任编辑:张宪尧